李振业
摘 要: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教学的网络化和管理的标准化,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性;要凸显创新教育,激发探究性;要加强文化教育,增强主导性。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较强的信息意识,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125-02
信息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门课。如何上好一节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是广大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此问题上颇用心思。于丹老师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掉在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会一直想要寻找能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我们应该包容他们,爱他们,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记起天空”。作为教师,看着这些断了翅膀的“天使”,笔者不但要给他们一份爱心,也要给他们一份勇气,一份在天空翱翔的勇气。经历了十载春秋的磨炼,当笔者用包容的语言管理课堂时,当笔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时,当笔者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时,当笔者也像其他学科的老师一样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发现,学生也喜欢我了,喜欢我教的信息技术课了。
一、 让学生成为教师心中的天使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有一次,学生用VB编程软件设计一个程序,即单击按钮后,在窗口上输出一行文字。代码写完后,很多同学单击按钮,没有任何反应,程序报错,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明白“事件过程名”在程序执行中起到什么作用,这时,笔者就要求所有同学停下操作,用“红蜘蛛软件”切换屏幕以便统一讲解。此时的学生或试着更改程序,或正在兴趣盎然地欣赏自己的第一个程序设计作品,一听老师要切换屏幕,就会很有情绪,有的说:“老师,等会儿,我就差一点了。”“老师,这个我会,不用讲……”笔者为难了,不切换,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不下去;不顾学生感受,强行切换,下一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此时,笔者给学生讲:“《易经》中有一个词,叫舍得,是说:人生总要舍弃一些东西,才会得到另外一些东西。学习亦如此,同学们要舍得放下手中的鼠标,听老师讲课。只有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技术性的操作水平(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停下手,看着老师)。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老师相信同学们具有这种智慧与态度”。在我说完这句时,机房里听不到敲击键盘的声音了,学生们都在等着我讲课。这种真诚平等的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尊重他们,不会强制他们。舍下教师严厉的姿态,得到学生一份真心的理解。这样的交流,谁不接受呢?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这样一个情景:学生都在自主地学习,老师在一旁看着他们学习的样子。相信这是所有学科老师的梦想,而这梦想,笔者就实现了。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任务将“问题化教学策略”引入课堂。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笔者会为他们提供一些Word与屏幕录制软件生成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选择。文字指导材料中有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及针对各知识点精心设计的问题,视频指导材料中有对操作过程的录制,有了这些资源,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如鱼得水,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偶尔会有学生出现不解之处,他们会向老师选定的组长请求帮助,少有学生会问我。这样的课堂,键盘、鼠标的敲击声,声声入耳,偶尔 也会有些窃窃私语,学生忙得不得了,我看着学生们那似懂非懂的执着劲,怎么说呢,幸福。
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不是没有感情的知识,而是凝结着成败得失、得意失意等各种情感体验的知识。这种知识,通过学习者的体验、感悟,更能内化于心。一般知识只能在人的心灵表面着色,而自主学习得来的知识则能把人的整个心灵染透,从而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口中说,纸上做,不从身上习过,这样的学习谁不喜欢呢?
三、摆正师生位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标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学生在操作练习。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个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辅导这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作为班级小辅导员。之后学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共同提高。
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由权威者变成指导者。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占据主要地位,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教师应当用少量时间讲解操作方法,而让学生用大量时间练习。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觉得轻松许多,动手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收获,他们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信心也会大增,学生劲头更高。
四、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
笔者总是努力让学生转变一种认识:信息技术课不是计算机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简言之,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信息技术具有的“工具”属性,笔者开始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下功夫,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随着数码相机走入人们的生活,数码照片的艺术性处理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于是,笔者在讲完教材上的《图像的简单合成》后,又给学生介绍了年轻的瑞典艺术家埃里克·乔纳森,他用Photoshop软件把照片进行扭曲、翻转、组合等加工,做成妙趣横生的艺术品。这些照片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充满乐趣。于是,用这个软件,学生学会了给衣服换颜色,把相片上的自己抠出来,放到另一个风景中,制作电影海报等。他们以Word软件设计个人名片,用编程软件生成函数图像……这些与社会元素相联系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谁不感兴趣呢?
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它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因此,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已成为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初中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要注重素质教育,使本门课程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爱云.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启迪与智慧,2016,(9).
[2]李慧文.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6,(25).
[3]劉忠艳.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林区教学,2016,(8).
[4]王永祥.初中计算机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9).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