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蓉
摘 要: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人语言的精妙,体会古诗的意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张倡导学习古诗的三部曲——读、悟、品。
关键词:古诗教学;熟读成诵;意境美;流动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1B-0086-0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小学课本中,每学期都会安排古诗教学。四句一首的古诗,内容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妙趣横生,有抨击黑暗旧社会的,有赞美美好风光的,有讲述凄惨遭遇的,还有叙说离别之恋的……短短四句诗,往往可以容纳所有感情且表述得酣畅淋漓。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人语言的精妙,体会古诗的意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张倡导学习古诗的三部曲——读、悟、品。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读
常言道“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在学习一首古诗时,首先要初读,大声地把每句诗读通、读准,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理解,所以初读古诗,“读”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
(二)悟
古诗言简意赅,有些诗中还有不少典故,不讲解学生不会理解,而且理解是体悟情感的前提,是感受作者心境与作者心神相通的重要凭证,所以,读懂诗意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此教学环节中,有些老师选择逐字讲解,逐句翻译、整首诗意背诵就要占用多半节课的时间,其他教学环节则一带而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老师的心理,也许是习惯于把学习目标落在纸上,让它真实到可以触摸的程度。照理说,这样做并不为错,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它带来的另一种负面情况——蕴含丰富的诗词被统一到一种情境中,被写实了。于是,学生也被圈到一个固定文本的狭小圈子。更何况有时候诗的意思不是寥寥几句话就可以解释得了的。比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那湖光山色,那细雨迷蒙,那美丽的意境绝不是老师的几句话就能表现出来的。于是,使得一些优美意境在这样的解释中,成为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而学生记住的也仅仅是老师讲授的那几句,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从来都是个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情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多、知识的增加,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能解读出不同的意境。老师呈现给学生的仅仅是一首诗最浅显、最表面的东西。
(三)品
意境美,是故事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王维有一首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这是一首很美的诗,都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幅画也是一首诗,诗画紧密相联,但是,再高明的画家也只能画出诗的前两句,而后两句是无论如何也画不出来的。
诗不完全是画!多么精辟的讲解。但老师往往忽略了诗中的一些不可言传的表现,很多人把由诗变画看作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的手段。比如,几乎所有的老师在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时,都习惯让学生把文字还原成图画,但是画得怎么样呢,走近学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是在纸上画一棵或者两棵柳树,柳条低垂,有天赋的学生也许还让柳条飘动起来,稀疏或者密集的淡黄淡绿的柳芽,然后画几只小鸟,大小胖瘦不一,如挂在柳树上一样。那“一行白鹭”就更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了,奇形怪状的鸟出现在学生笔下,很少有人能画出上青天的感觉。至于西岭上的千秋雪,门外停泊的船,要么被省略,要么画几只小纸船凑合。于是古诗中呈现出来的五彩斑斓的春天变成杂乱无章的“物” 呈现在学生们眼前。还有那悦耳的鸟啼、远行船上人员的谈笑,更是无从表现。
一首千古绝唱,一幅用最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来的最美妙的画面,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画笔下消失殆尽。其实也不能怨学生,古诗描绘的画面本来就是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呈现在意念之中的东西,都说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往往也是诗画互补,如果脱离了王维的诗看他的画,恐怕会少了几分意蕴。这件连最高明的画家都做不了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八九岁的孩子做到呢?
再者,詩是文学,文学的魅力在于流动的美,在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中,一旦把文字固化成一种画面,就没有了这种流动,没有了流动的艺术,就不成为文学艺术,没有了变化的美的诗歌,就没有了生命力。
小学古诗教学有多重目的,但在所有目的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要有目的地让教材中的诗词变为踏在学生脚下的一级级台阶,教学中多加入相关资料的阅读,这些生动有趣的资料会让诗词和学生心灵贴得更近。比如,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 一词,如果我们一定要去描写“日出江花”的红艳,“春来江水”的清澈,岂不是太为难我们的学生了?倒不如引领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白居易是河南人,杭州仅仅是他的为官之地,他如何在远离之后,在垂暮之年,还能面对夕阳不断吟咏“能不忆江南”?这其中当然有江南景色秀美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引领学生阅读一些资料:白居易两次赴杭为官,他上任就勉励自己“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在任上,他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为了防止洪灾,主持修筑堤坝,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遂称此堤为“白公堤”。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两个任期,三年多的时间,白居易以一个官员的方式,将自己与江南联系在了一起,与江南的百姓联系在了一起。他接连吟了三首《忆江南》,如此,江南的美景和作者在词中表露的深情,就清晰呈现在学生心里。
在讲授《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送别时诗人与老友的不舍与悲凉,我找了诗人的老友元二要去的阳关的图片资料,“阳关”是现在位于新疆的一个关口,古时风沙漫天,边塞诗人曾有“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的描述。元二去阳关长路漫漫,去阳关路上就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两位老友此去今后也许再不会见面,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古诗,别有一番惜别之味,再让学生想象当时离别时渭城的景色,青青的柳树,被雨水冲刷一新的客栈,清晨湿润的小路等,在王维与元二的惜别中,在元二逐渐远去的背影中,逐渐变得模糊……此时,在学生深情的朗读声中,我把在渭城看到的景色分别擦去,元二上任的路途中只剩下一片空白,一片荒凉与孤寂……学生在此基础上再一次朗读,就能读出古诗的意境与韵味。当让他们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时,我首先问学生:王维是让元二喝了一杯酒吗?学生们说“不是”,“如果你是王维,第一杯酒想对元二说什么?第二杯酒又想对元二说什么?……”学生在这样的句式中练习了口语交际,也为句式训练打下了基础。有的学生深情地说:“老朋友,你此行路途艰险,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身体,阳关遥远,我不知还能否再见到你。”我接着介绍——王维几年之后去世,他与元二这次果然成了最后的一次相见,后人把他们的离别谱成了曲子《阳关三叠》,最后,在深沉的古琴曲中,结束了这一课的教学。学生意犹未尽,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课结束,意不断,回味深远。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只是“冰山一角”,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传统文化,继承中华美德,是最终目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在诗的意境中想象、遨游,品味古诗,感悟诗词的魅力,这样,古诗教学就有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武凤霞.武凤霞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张美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