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影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朋辈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董佳影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朋辈群体是指在年龄、经历、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青年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关系平等、凝聚力强并形成了特定的群体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但也给教育效果带来不确定影响。所以,要通过培养群体核心人物、引导群体文化建设等策略发挥朋辈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朋辈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榜样示范
“朋辈群体即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兴趣、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初级群体。”[1]这种因年龄相近、兴趣相投、价值观互相认同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群体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其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也具有其显著的特征。
1.1 朋辈群体成员关系自由平等
朋辈群体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是他们基于兴趣、年龄、价值观等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朋辈群体中,青年大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自由地进行信息沟通,在平等和自由的氛围中谈论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也会在这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中实现对彼此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朋辈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朋辈群体是青年大学生基于自身的需要自发形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体验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能够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交往和相处,从而使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能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朋辈群体给成员带来的心理认同也使得群体成员能够更加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使它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1.3 朋辈群体有独特的群体文化
“群体的文化是指群体成员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2]群体文化主要通过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以体现。朋辈群体的形成本就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共同之处,通过群体成员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更容易形成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独特的群体文化,并影响群体成员和朋辈群体的发展。譬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某些思想或行为有相似的认知判断等。
朋辈群体作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结构单位,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反映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渗透在个体的价值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其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既通过显性的日常交往和内部活动实现,也具有较强的隐性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2.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受教育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主体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影响。[3]朋辈群体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能够满足大学生对归属和尊重的需要。他们之间能够更直接地进行思想的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在朋辈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较强的主体意识,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同时,朋辈成员之间在和谐宽松的交往环境中还能更好发挥教育的主体性,实现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和相互帮助,提高整个群体的素质和影响力,为每个成员自我教育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2 有利于发挥朋辈个体的榜样示范和引导作用
由于朋辈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在社会阅历及个人心理上更为贴近,很容易形成相互间的信任和认可。大学生会更容易在朋辈交往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从而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通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比较、认同、学习模仿的互动过程,群体所形成并认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成员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优秀个体更能够得到大家接受和认同,并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知识传递、经验交流、互相辅导等形式实现榜样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朋辈成员的日常交流和互动中以其人格魅力对其他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朋辈群体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辅导员和党团部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于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导致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动态把握不够及时和充分,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受到限制。而朋辈成员之间在学习、生活、休闲娱乐都有密切的联系和接触,能更容易、更及时地发现成员思想、心理上的波动和变化,从而能实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弥补教师、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实现全程全覆盖[4]。朋辈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可以弥补高校思想政治在空间上的不足,打破课堂、学校、学生组织这些特定的范围局限。朋辈成员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他们的正式、非正式活动中,日常聊天和休闲娱乐中,网络社交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能够随时随地覆盖、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全领域,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4 同辈群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确定性影响
基于朋辈群体自由平等的基础和成员之间在心理上的认同、依赖,在为高校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因其自发性等特点为教育效果带来不确定影响。当朋辈成员之间的影响与学校教育方向一致时,则彼此互相印证,彼此强化,从而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扩大学校教育效果。但如果朋辈之间的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是相悖或者相矛盾的,将会对学生和学校的教育效果产生复杂甚至负面的影响。如果朋辈成员面对两种相悖的观点无所适从,进而造成思想上迷茫、混乱,将会使两方的教育效果相互抵消,从而消弱甚至瓦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朋辈成员通过分析、比较接受了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而彻底否定了另一种观点,此时被抛弃的那方实际产生的影响就为零,甚至是负面的,因为学生可能从此就对这一方产生抵触情绪,从情感上拒绝接受它的影响,完全倒向另一边。[2]如果学生基于心理和感情上的归属选择了朋辈之间错误的教育,从而抵触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颠覆性的效果。
大学生之间的朋辈交往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其发挥的作用甚至会超过父母、学校和教师。所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我们要正确看待朋辈群体,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引导,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3.1 正视和尊重大学生朋辈群体,与之建立良好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学生展开,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围绕学生个体进行,要充分认识到朋辈群体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把朋辈群体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范围,不仅进行个体教育还要重视群体教育,加强对朋辈群体的教育和引导,实现点、线、面的融合,把它拓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扩大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面。发挥朋辈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正视和尊重大学生朋辈群体的存在。朋辈群体的形成符合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是他们在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满足青年大学生对于情感、尊重等方面的心理需要的重要途径,不能简单加以否定或轻视。其次,要在正视和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对朋辈群体的了解,对群体成员、群体文化等方面加以了解和掌握,只有在尊重基础上的深入了解才能为依托朋辈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才能对朋辈群体和成员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朋辈群体成员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的心理认同与他们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彼此信任密不可分,所以,辅导员、教师要与朋辈群体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关系,为朋辈群体活动提供一些帮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老师对朋辈群体的接受和重视,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朋辈群体及成员真正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生能够从内心去接受和认同学校的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引导朋辈群体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
“群体的文化是指群体成员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2]朋辈群体文化是群体成员在其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群体成员思想观念、价值观点的间接体现,在朋辈交往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影响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果群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将成为优秀的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价值观念传播的中继站,能够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强化与促进的作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尊重、信任并与朋辈群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群体文化的引导,使其符合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要求,避免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错误指引。引导朋辈群体的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不能放任自流。朋辈群体虽然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但在其群体文化的建设发展中,高校教育者不能置之不理,必须在尊重学生和尊重朋辈群体的基础上通过隐性教育等间接、非强制且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正确观念的引领,使群体文化符合核心价值观。其次,引导群体文化建设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青年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文化价值追求,朋辈群体也有其独特性。对群体文化的建设要有包容的心态,在不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让青年人在健康成长的同时更具生机活力。
3.3 培养群体核心人物,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6]在朋辈群体中发挥核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朋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通常在成员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话语权,能够对群体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在依托朋辈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群体核心人物的重要作用,积极培养、挖掘优秀的群体核心人物,发挥其对其他成员榜样示范作用。第一,要加强对朋辈核心人物的重点关注和教育。核心人物通常能够在群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他成员也具有更强的影响能力。所以,其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对整个朋辈群体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对群体核心人物重点关注和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第二,要加强对优秀群体核心人物的宣传力度,使其榜样示范作用最大化。对优秀的群体核心人物不应该只局限于使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还应该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媒体和校园媒体等多种形式加以宣传,使其成为更多同学和朋辈群体的优秀榜样,让其影响更多的学生,使榜样示范作用最大化。第三,对于群体核心人物的榜样示范效果要进行追踪和反馈。发挥核心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对于群体核心人物的榜样示范效果要进行跟踪,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和践行效果反馈发现教育过程中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1]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毅松.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分析与对策研究[J].求实,2006(09).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魏魏.朋辈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http://graduate.cqnu.edu.cn/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
[7]边社辉,郑建辉.大学生朋辈教育模式及其运用应遵循的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01).
[8]何新生,张涛.增强朋辈群体凝聚力提高朋辈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卢宏业
Exploration on the Role of Peer Group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NG Jia-y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Peer groups refers to the informal groups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form spontaneously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age, experience and values. Group members′ equal relationship, strong cohe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pecific culture form the specific group culture,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play an exemplary role, but also bring uncertainty to the educational effect. Therefore, guide the group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group of characters,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eer group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er Grou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ample Demonstration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4.034
2017-05-06
董佳影(1993—),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1
A
1674-6341(2017)04-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