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思想”的动力功能
王玉香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思想是人们进行创造的不竭动源,具有动力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人的主体性,是由人的类本质所决定的,具有持久性与易变性、重复性与拓展性、个体性与整体性等特点,是具有变动性与不确定性的精神动力。思想的动力来源于人们内在思想观念所构成的内生动力与外在环境所带来的外在动力,经由动力机制转化为思想驱动力量。对个体而言,思想动力具有激发人们内在潜能的作用;对群体而言,具有形成群体凝聚向心力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视阈;思想;动力;功能
思想具有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的动力功能,这不仅是马克思揭示的真理,而且已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所证实。胡适曾经认为:“思想是人类应付环境的唯一工具,是人类创造未来新天地的工具,所以当得起‘创造的智慧’这个尊号。”*《胡适文存》第1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1~242页。思想是“创造的智慧”,是人们进行创造的不竭动源,具有动力功能,表现为能够调动个体的内在潜能、发挥群体的整体作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焕发精神、提振心气,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而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动力”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会有不同的解释。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动力是能够推动机械运转做功的力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动力主要是推动社会变化发展的各种作用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动力是行为的直接原因与内部动机,是“直接引起、维持、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驱力”*李建明、刘瑶:《社会心理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动力是由于人们某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安与紧张促使个体采取一定行动的内驱力。因此,动力是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是各种因素力量整合起来的一种合力。
动力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可以分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直接动力与间接动力、主导动力与辅助动力等等。思想动力同样可作这样的划分。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思想的动力是一个系统,是由主导动力与辅助动力共同形成的思想动力系统的运动而产生的整合精神力量。思想的动力功能是指思想具有形成人们内在与外在动力机制、调动个体身心力量与整合群体意志行为的作用,使人们具有前行的内在心理动力与精神能源。这种动力功能可以贯穿于人们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的整个过程、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思想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人的主体性,是由人的类本质所决定的。弗洛姆曾认为:人作为存在物,如果丧失了动力性,那么在丰满与忙碌的外表之下,不过成为一个缺失核心的“洋葱人”,不再具有生存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无所作为,如果他处于接受的、被动的状态,那么他就什么也不是,他死了。通过有所作为的过程,人实现自己的本质,用宗教的语言来说,无非就是回归到了上帝。”*[美]弗洛姆:《马克思论人》,陈世夫、张世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人只有有所作为、处于一种主动而不是被动的状态,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本质,成为具有生存意义的个体与主体。弗洛姆认为人的动力机制表现为生产性。生产性涉及到一种态度,一种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对世界和自己的反应模式和取向模式。他说:“人是孤独的,他与世界是分离的;人无法忍受这种分离,他被迫寻找与他人的关系,并与他人结为一体。人实现这种需要的方法很多,但只有一种方法才能使他保持其为一个唯一的实体而不变;只有一种方法才能使人在与他人相交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力量。”*[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2~103页。弗洛姆认为,人的本质力量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现的,是源于人们排解无法忍受孤独的内在需要。这种展现自己的力量就是生产性的力量,包括爱、理性与生产性的工作。爱不仅能够消除分离与孤独之感,而且使人具有了再次融合的力量,具有人际间融合的能力;理性具有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力量。生产性的工作即社会实践,是实现人潜能的创造性活动。一个具有生产性的个体就会具有正确运用爱与理性的能力,具有实现自己潜能、很好地与外界进行生产性的联系的能力。显然,弗洛姆所认为的有关人的生产性特点,是由于人的思想所赋予的动力使然。思想的动力性使人具有生产性的特征,成为人具有存在意义的根本性理由。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解释,思想的动力功能来源于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与实践性密切相连,即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发挥思想所带来的驱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所具有的生命力量。主体性在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主动性、自觉性、为我性与创造性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个体欲望的本能使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与为我性,但人的欲望满足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与限制,人们会在所处的现实条件与情景之下来考虑自我欲望的满足问题,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具有的自觉性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规律而形成的遵循规律的自觉,这种自觉首先是思想意识的自觉,然后才会是行动的自觉;创造性也不是人们随意地创造,而是遵循一定原则与规范的创造,是具有认知基础的创造,是在实践中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的创造,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人就是这样,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之下,依靠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拥有发展潜能、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具有发展的诸多可能性。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同样,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不管当时是哪一个阶级统治着),也一定要通过国家的意志,才能以法律形式取得普遍效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238页。显然个体的行动需要个体头脑中产生的思想动力作为推力,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是通过合法化的方式要求民众必须遵从,产生群体合力并以此来引发与转化为人们的思想动力。“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是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饥渴而开始,并且同样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238页。。显然,这是对人们思想到行为转变的更为详细的解释。“理想的意图”是在人们头脑中建构的思想动机、意志、计划与目的,“理想的力量”也是由思想建构的意图转化而来的主体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思想意图得以实现的主体推动力,因此,主体性是由人的思想所赋予的,使人在实践中成为具有一定目的与需要的、能动的主体,成为有意识的、有自觉行为的发动者与主动者。
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对象性的存在。这种对象性的存在是现实的、感性的对象,而不是非对象性的存在,不是思想所想象出来的非现实与非感性的抽象存在物。人作为具有自然生命力、具有感性与对象性的现实存在物,只有凭借着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够表现与展现自己的生命,这就决定了人的思想动力既要受到自身内在需要与欲望的制约,也会受到人的本质力量展现能力的制约,更要受到外在现实的、感性对象的制约。但是思想的动力会调动人们自然的生命力量,在实践行动即将展开或已经展开的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情绪情感活动,使人具有生机与活力、产生实现需要与目标、展现本质力量的强大内在驱动力量。人所具有的激情与热情是人进行追求的原始内驱动力,而激情与热情绝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一定是在人的思想目标与强烈需求牵引或者激发之下散发出的激烈而奔放的情绪情感,表现出对自我本质力量确证与展现的迫切。人的情绪情感取决于人们对现实事件的解读与归因,这种解读与归因一定是人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带来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同一事件不同的人解读会有不同结果,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人的思想观念直接决定人的情绪情感表现,通过情绪情感也能直接折射出思想所产生动力的强与弱。激情与热情这种高昂的精神振奋状态是较强的思想动力功能在情绪情感上的现实显现,当然激情与热情也是思想动力功能发挥的最大情感推力。
思想的动力功能在于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与能源,形成人们现实追求的强大内在推动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目标。与思想动力相比,物质动力是一种易耗性的动力,只能在单位时间内产生一定的动力作用。物质动力的时效性较为明显,其动力作用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式微,因此,物质动力是可以计量的、具有一定限度的能量,是无意识的、盲目的、被动的能量,明显缺乏目的性与能动性,其动力作用的发挥只能依赖于人类的应用。但思想动力则不同,思想动力具有独特的特征。
(一)持久性与易变性
所谓持久性,是指思想动力的功能发挥可以持续进行而不间断,甚至可以伴随人的一生,成为人们一生追求的动力。思想动力一旦形成,尤其是理想、信念这样较高的思想动力要素得以真正确立,就会产生强大的、无形的内生动力,表现出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与指向性,促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具有较强的牵引作用,促使人们不断追求与趋近所要达到的目标,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持久性动源。这种来自于信念或信仰的精神动力会调动与激发人们内在所有的潜能,形成人们追求的激情与热忱,形成一种持久的、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直接影响与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并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人敢于迎接现实面临的各种挑战,排除追求过程中不良影响因素的干扰,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坚定自己的目标追求。有如宁愿被烈火烧死也不改变对“日心说”理论坚持的布鲁诺,忍腐之辱、集13年之心血而作《史记》的司马迁,被囚困于冰天雪地十九载而不改初心、不辱使命的苏武,甘守颠沛生活的贫苦而执着于全人类解放事业研究的马克思等等,他们都有坚定的信仰与追求,具有强大思想动力与百折不挠的意志,所以才能在绝境中坚持,在死亡面前凛然,在贫困中坚守。
当然,如果人们没有确立一定的理想与信念,或者理想与信念不坚定,就会出现思想动力不足的现实,就会在现实中缺失目标感与方向性,缺失应有的意志与动机,其行动与执行力就会减弱,更无法实现原有的目标,思想动力则不可持续。现实中也存在有一定的目标感,一度有理想与信念的个体,但由于在现实中遭遇种种困难与挫折,可能出现思想动摇或意志薄弱的现象。当出现这种现象后,人们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思想动力功能会发生不同的作用,或者重新反思自我,调整或坚定方向,重新燃起激情之火、激发思想之动力;或者偃旗息鼓、思想动力消失;或者表现为意志的坚持力不够、思想的动力不足等,出现思想动力的短暂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因此,思想动力的持久性不是一种直线运动,而是有起伏、有变动的特点,有时可能动力充足、有时则动力不足甚至丧失。这固然与人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关,但也与现实环境的变化、人生际遇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还取决于个体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对自我的要求、自身能力等等因素的制约,还可能因为个人的性格特征与行事习惯等原因出现见异思迁、见利忘义等现象,表现出易变性的特征。
(二)重复性与拓展性
所谓重复性,是指思想的动力功能可以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重复产生作用,使人被反复鼓舞与驱动。尤其是当人们面临现实困境之时,可以通过回顾或重新强化那些能够产生激励作用思想如格言警句等真理的方式,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激发思想之动力,强化面对挑战的信心与决心,这种方式可以反复发挥思想之动力功能。当然思想动力功能的重复应用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人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信念、信仰或对信念、信仰高度认同,会在现实之中自觉地应用信念与信仰的动力功能,尽管可能会遇到险阻与困难,但是坚定的信念、信仰会使之具有战胜困难与险阻的信心、勇气与毅力;二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性习得一定的观念,从而自动转化为人们应对困难与挑战、寻求发展与成长的内在思想动力,当然这种重复性习得可以是人们自我习得,也可以是外部强化习得;三是以真理性的思想观念来解读、判断现实问题,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人们看待与解决现实问题的信心与决心。因此,思想动力的重复性特征,在于一定的思想观念能够反复唤醒、激发、强化原有的思想动力之功能。
所谓拓展性,主要是伴随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或者催生出新思想、新观念,从而使人们追求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作用、不断被强化而出现的新的思想动力。显然,这些新思想与新观念是对传统思想的更新与发展,或者说是在传统思想之上加入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与要素,形成更为丰富的新的思想动力,从而使思想增值。显然重复性与再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复绝不是简单地重复,简单地重复容易消解思想动力功能,重复一定是结合现实情势灵活地重复应用,与新思想动力有机融合一起的应用,如是,在重复的过程之中会拓展甚至再生新的思想动力,从而使思想动力功能得以持续、更新、反复地发挥。
(三)个体性与整体性
思想的动力往往呈现为个体性思想动力与群体性思想动力的有机统一。个体性思想动力功能不是个体思想产生动力、发挥作用的简单问题,而是因为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往往会受到他者或群体思想动力的影响。因此,无论个体思想动力,还是群体思想动力都具有整体性。从个体而言,思想的动力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整合力量;从群体而言,思想动力是不同个体思想动力及外在因素等有机综合的整合力量。这种整合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变量。恩格斯从历史创造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合力”的概念,他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605页。“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4、605页。由此可见,恩格斯所认为的社会合力,不只是无数个人意志力量相互作用的合力,而且是在此基础之上影响无数个人意志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社会合力,即社会思想动力是由无数个体思想动力、群体思想动力交互作用共同形成的合力。当然,合力的形成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是由各种思想动力及影响要素交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性的动力效应不是个体与群体思想动力的简单相加,而是由在不同的现实情景之下不同个体与群体思想动力交互影响形成的整体动力所产生的整合性力量与动力效应。这种效应可能大于或小于部分动力相加之和,即可能会出现正向动力或负向动力、动力变异或者增量动力等等,关键取决于群体中个体对群体主导思想的认同程度,取决于个体思想动力的方向与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博弈与融合。
因此,思想动力不是一种恒定的动力,也不是可以衡量的动力,更不是一种消极的被动性的动力,而是具有复杂性与弹性的动力,是具有极大潜在能量的动力,也是具有变动性与不确定性的精神动力。
思想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及构成,包括目标、需要、意志、情绪情感等等,形成内在动力,或内生动力;二是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与压力,产生外在动力,或外生动力。
(一)内在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类心理结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需要。需要是人类个体与整体发展的原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变更与发展。需要是人有意识活动的根本动因,是人的活动动机形成与目标确定的内在根据,是行为的源泉。具体表现为: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基础,其在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产生满足需要的计划、打算等行动方案,形成一定的动机,产生一定的思想动力,驱使或推动个体去从事满足需要的行为。但需要是具有多样性与层次性的系统,即需要系统,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要系统结构,而且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下需要系统的结构会产生相应的调整与变动,与此同时,形成的动机系统也会产生变化,构成人们思想内在的复杂运动,思想动力也必然处于波动的状态,但人们的思想动力往往由主要需要引发,由满足需要的强烈欲求与情绪情感所推动与激发,总会驱动个体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个体思想的内在动力充足,只要外在条件允许,立马会产生满足需要的行为;如果外在条件不允许,个体也会想尽办法将满足需要的行动付诸实际,尽管可能会出现行为的偏差,甚至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由需要诱发动机,由动机产生思想动力,由动力驱动而产生行动,这是个体思想内在动力机制运动的一般规律。
因此,思想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以人们的内在需要为出发点与基本驱动,通过考虑外在条件与需要满足的层次差别,来建构需要实现的目标体系,形成实现目标的计划,产生想要行动的主次分明的动机系统,形成思想动力系统。思想动力功能的实质就在于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人们内在的意志与动机,以及转化的程度。如果没有内化为意志动机,就会缺失思想动力,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现实行动;而只有内化为一定的意志动机,才会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才可能出现相应的现实行动。这种意志动机决定了思想内在动力的强弱与取向,从根本上来讲,其取决于人们对理想与目标的认同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现实需求与追求,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迫切程度。
(二)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也可以称为外在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是一种强加的不得不按照规范要求去从事的外在强制力,如个体所在群体规定的目标与要求,这是对群体成员的一致性与普遍性要求,往往很少考虑个体的差异;或者是来自于现实中他人如父母、教师等的强制性要求与较高的期望,也许这些他人考虑到其实现的基础,也许没有考虑到其实现的基础。这种来自外界所确定的目标要求与人们内在的思想要求可能相契合,也可能不相契合甚至是完全不一致,但是这是个体融入群体被群体接受所必须完成的目标与要求,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所必须实现的社会期待与要求,个体就不得不将之转化为自我追求的内在目标,将这种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思想动力,可能由一种不得已的压力逐渐转化与被认同,进而转变为真正的自我认同;也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不愿将这样强加的外在压力转变为思想动力,而出现种种不合作的言语与行为、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
外在环境中的思想对个体的影响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外在思想都能够被个体所接受与认同,并不是只要有一种思想存在都会转化为个体的内在思想动力,而这些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个体的内在思想动力,主要在于是否被个体选择与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但是群体与组织一般都会强加灌输那些需要个体接受的主导性思想,这种外在的强制灌输只有经过内化成为个体的思想观念与信念理想之后,才能形成带有明显指向性的心理力量,将外在思想的压力或推力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思想动力,从而使群体思想与行为保持一致成为可能。这样的个体如果占群体的绝大多数,由不同个体一致性的思想动力融汇为群体的思想动力,群体的凝聚力与合力就强,群体目标就容易达成。但如果外在强化的思想不被个体所接受,就不可能成为个体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无法产生内在的思想动力,更无法具有群体所要求的思想与行动,这样的个体就会在群体之中产生离心力,群体的整体思想合力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或减弱,群体内在凝聚力的形成则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果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占绝大多数,群体思想动力的合力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群体也到了人心涣散与解体的边缘。所以外在动力的推力作用往往是强制性的,其只能通过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认同,才能产生实质性思想动力。但也不排除在强制性的同时通过激励与支持关系构建等多种手段与方式,来加强对人内在利益诉求与本质力量展现需要的激发,以增强人们的思想动力。
(三)思想动力机制
思想的动力机制是指思想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方式,是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交互作用、有机转化的方式,是对外在条件与内在根据相互激发、交互作用与整体协调的动态把握的方式。具体地讲,思想的动力机制主要产生于个体需要所引发的目标追求,是思想对目标追求的内化机理,其产生与发展需要“化”的过程。一般被认为是由“外化”转向“内化”两个阶段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将思想观念内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服从阶段,这种服从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与报酬或者避免相应的惩罚而采取的、表面的顺从行为;二是为同化阶段,即人们自愿接受他人或者群体的观点与意见,使自己的态度、追求与他人和群体的要求相一致;三是内化阶段,这是行为主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与群体的观点,将之纳入到自己思想内部的价值体系之中,成为思想价值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服从阶段就是外在强力所造成的被动性接受一定思想的过程,同化阶段是对他者或群体思想进行吸收与认同的过程,而内化阶段则是将这种思想转化为自我内在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思想的动力是由服从阶段的潜在状态逐渐发展到内化阶段的显在状态,也是由潜在较弱的力量转化为内化阶段较强的自我内在力量,这是外界思想对人的影响而产生思想动力机制的一般性规律。思想动力产生的过程是一个由潜在动力转向显在动力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同化阶段,即对所要求思想保持一致性与吸收的过程,这为内化成显在的思想动力奠定了基础。正如“才能在没有发挥出来以前只是潜能,发挥出来才是现实力量”*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思想的这种动力机制所产生的力量亦如是,开始只能是人们内在的潜在力量,或者说是思想动力的潜在形式,而只有将这种潜在的思想动力加以应用,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之中,才会将潜在的思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思想力量,思想动力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从而转变成现实的力量。
对个体而言,思想动力功能表现为思想具有激发人们内在潜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热情与激情、形成意志品质与精神力量的作用,使人们会主动参与到现实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之中,实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对群体而言,思想动力功能表现为具有形成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人们具有共同的目标感与奋斗精神,达致群体目标。如果群体成员个体的思想动力一致性明显,则会出现最大的合力,否则合力会大大减弱。任何群体要想实现一定的目标,必须将一定的思想观念转化为群体成员的内在动力,成为绝大多数成员的共同追求与努力。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只有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民众的思想认同与思想动力,才能真正激发民众的强国梦与极大的热情,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从而得以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吕本修]
王玉香,女,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
B022
A
1002-3909(2017)03-0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