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美娇
(厦门华厦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4)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初探
——以厦门华厦学院为例
□ 刘美娇
(厦门华厦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4)
本人应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对高职院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进程中体育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讨。厦门华夏学院是以培养技术型、理工类及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其体育课程的设置应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丰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课程的生活实用性。
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 研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量职业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2 0 1 5年4月2 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厦门华厦职业学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是我校在办学层次上实现的一个新的跨越式发展,转型升级后的华夏学院全面注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狠抓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观。早在2 0 0 6年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 0 0 6]1 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或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融‘教’、‘学’、‘做’为一体,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应用型人才作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培养的质量和全面性,学校体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体育课程作为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职业技术类应用型大学更应该得到重视的发展。
1.1、学校转型发展
在我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世纪末起规范我国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等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在其学校名称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而师范、医学、公安类等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则通过在校名后缀 “高等专科学校”进行统一规范。我校自1 9 9 3年建校以来,最初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私立厦门华厦大学”(民办普通高等院校),1 9 9 7年5月经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批准更名为“民办厦门华厦学院”;到2 0 0 1年3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福建省首批高职院校,并更名为“厦门华厦职业学院”;2 0 1 4年5月教育部同意在厦门华厦职业学院基础上筹建厦门华厦学院,筹建期限为一年,2 0 1 5年4月 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厦门华厦学院。
1.2、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嬗变以及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适应地发展着,而其内容体系的构建也依据也有迹可循,这是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参考依据。从1 9 5 6年《一般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到2 0 0 2年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教材内容从1 9 5 6年的规定基本教材、补充教材,再到1 9 6 1年、1 9 7 9年的规定基本教材、选用教材,以及1 9 9 2年规定体育必修课1年级开设基础课,2年级开设选项课,给学生自由选择体育课的运动项目的权利,再到2 0 0 2年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时间的“三自主”可谓“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其中1 9 6 1年还规定了教材内容的比重,以田径、体操、武术为主的基本教材占6 5%,各校根据实际情况从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泳、滑冰等)中自行选用教材占3 5%;到1 9 7 9年规定基本部分占8 0%,选用教材课时占2 0%。目前体育课程已放开充分体现“三自主”,因此,当前转型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方面:(1)《纲要》的基本要求;(2)体育教育的功能目的(体育文化教育、终身体育教育、健康教育);(3)学生主体性发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4)影响课程目标的其他因素(学校情况、特点,学生情况,大、中学体育衔接)。
随着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增大,国家大力支持普通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在校人员逐年增加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知识复合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现阶段各转型高校的迫切任务。在2 0 0 3年始实行新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原有的体育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的与课程方法也会有新的改变。
2.1、体育课程设置概况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开设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1学年制、1.5学年制、2学年制,见表1:
在我校逐步转型升级过程中,学校体育课程也相应地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目前采取2年制,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为选项课,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2.2、体育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华厦学院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成长、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性创新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3、体育课程设置实施路径
体育课程的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其实施路径主要通过衡量教材内容、师资配备、场地器材、政策和经费等多方面实现。高职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该注重丰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内涵、体现生活价值和实用性。
(1)教材内容选定。
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教材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教育,应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提高生活质量”和“重新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构建了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享受生活、提高原始体力和掌握生存技巧的全新教材体系。应鼓励教师进行教材的选编工作,制定符合校本的教材体系。
(2)师资配备。
体育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课程内容也在丰富不断地创新发展,以满足当代大学生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特别是新兴运动项目(如电子保龄球、轮滑等)。目前我校的体育师资配备明显不能满足学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的目标需求。因此,引进新兴项目的年轻教师既是完善学校体育教学队伍发展的需要,也能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3)场地器材。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带来的场地压力也增大。目前我校的体育场地基本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然而学生的扩招,势必带来新的压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场中如何应对场地不足的压力呢?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类校本课程,缓解场地紧缺的困境,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优化。多开设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比如户外运动类课程,户外骑行、定向运动、拓展训练等。
(4)政策倾斜。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课程的设置,除了进行前期的全面论证外,还要有教务处、学科规划等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学校体育课程是学校整个人才培养计划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课程设置对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学分的变化、课时数量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的确定等等,但是体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处于最为薄弱的一环。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的政策倾斜。
(5)经费支持。
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器材购置、安全维护方面都需要相应的投入,特别是新兴项目其投入与建设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准备。如2 0 1 4年我校成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其1 9所副主席单位之一,在水上运动项目上的经费投入,肯定要比传统的篮球、田径等项目投入更多的经费。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应考虑效率与资源合理整合与优化,进行课程运行的综合评估。
2.4、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效果评价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具有通识性和职业性、原则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等多种特征。因此,升级转型后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评价也应围绕这些特征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评价,同时应当积极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机制,并与此作为促进课程发展的杠杆。
随着学校转型升级的进一步发展,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完善。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性质得到增强,学校体育课程校本化的趋势更明显,学校体育更加突出对人的教育作用,对课程的评价更科学合理。
[1]安绍强.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实施状况研究——以河北A职业学院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2]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2010.
[3]程昆,梁晓松.新中国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理论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0(01).
[4]高等教育体育教材编辑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中国学校体育,1993(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06).
[8]许良.对实施新颁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纲要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4).
G807
A
1006-8902-(2017)-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