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欢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沈阳110136)
中东路事件与张学良政治思想的转变
杨欢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沈阳110136)
1929年以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为核心爆发的中苏武装冲突以东北军的惨败而收场,东北方面被迫议和,中东铁路又恢复到战前中苏共管的状态。这次惨痛的失利使张学良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认清苏联的实力,对其敌意减少;滋生出恐日、惧日心理,导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中日矛盾突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提出“全国抗战”理论,由“剿共”到联共抗日。
中东铁路张学良失利变化
中东铁路是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修建的铁路,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力图改善对华关系,在第一个对华宣言中承诺将中东铁路“归还中国,毫不索偿”,但不久在第二个宣言中要求实行中苏共管。名为共管,实际仍是苏方一手掌控中东铁路的管理权,于是中东铁路就成为中苏关系中的“顽疾”。张作霖时期加强了对中东铁路的控制,但直到他被炸身亡也没有全部收回铁路的控制权。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子承父志,在南京国民政府应允给予军事支持的前提下主动与苏联交涉,结果在中苏战争爆发后却损兵折将,惨败而归,被迫与苏联议和,中东铁路重新恢复到中苏冲突前的状况。
中东铁路战争是张学良上任之后指挥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1929年10月12日战争全面爆发,历时一个半月,分为东、中、西三线。东北军在这次战争中三次失利,损失惨重。这次军事行动的惨败对张学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学良在和苏联谈判无果后仍决心收回中东铁路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东北军的实力充满信心,一方面是相信南京国民政府给予军事支持的承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张学良根本不重视苏联,认为苏联不堪一击。当时国内各路军阀正掀起反苏反共浪潮,张作霖袭击苏联驻京大使馆后苏联的态度并不强硬,给张学良留下一丝苏联软弱的印象。1929年3月,张学良再次就中东铁路问题向苏联提出交涉,苏联作出让步,将铁路原由苏联人担任的商务、车务、总务、机务、会计、进款等六处处长让中国人担任。后来张命人收回中东铁路哈尔滨气象观测站,苏联予以默认,这更加坚定了张学良认为苏联外强中干的态度。5月张学良授命张景惠以宣传“赤化”为由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苏联对此仅提出严重抗议并未有进一步的报复行为,张学良更加确信苏联实在是不堪一击,从而对苏联更加处处紧逼。但中苏战争正式爆发后,东北军却连连败退,损兵万余人,张学良才认识到苏联的实力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一贯反苏的张学良开始对苏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并萌发去苏联考察的想法。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1933年,心灰意冷的张学良游历欧洲,寻求救国道路,再次激起他去苏联国内考察的愿望,想认识清楚共产党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因怕苏联仍对其心存芥蒂,张学良还通过顾维钧和马占山向苏联方面表达自己想去考察的意愿,最后苏联以有损日苏关系婉拒了张学良的请求。虽然遭到了拒绝,但此次事件确实充分表现出张学良对苏联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
1936年春,焦绩华请杨杰代为介绍他联苏抗日的主张,张学良表示同意。8月,张学良与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两次会晤,席间提出订立“中苏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日本。“中国自然非抗日不可,成败与苏联皆有关系,日本野心无穷,苏联终难免受其害。与其单独应付困难,莫如中苏订立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日本。”[1]260在中东路事件发生前,张学良是反对苏联、看不起苏联的,但在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时候,迫切要求抗日的张学良竟然希望与昔日的敌人合作,建立军事同盟,足可以看出他对苏联的看法已经完全发生转变,源头便是当初东北军曾败在苏军手上的中东路事件。
不能否认张学良是一位爱国的将军,否则他不会为了收回中东铁路与苏联大动干戈,后期也不会为了促成蒋介石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那为什么东北对日本的态度没有之前对俄国的强硬了呢?当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作为东北实际的控制人为什么会忠实地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呢?中东路事件虽然使东北军元气受损,但实力仍在,如果东北军拼死抵抗,东三省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全部沦丧,其根本原因就是张学良当时已经滋生出恐惧日本的情绪,不是没有能力抵抗,而是内心不敢抵抗。他害怕重蹈中东路事件惨败的结局,害怕东北军全军覆没。
张学良汲取其父张作霖的教训,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后坚决不做日本的傀儡,对日本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他废除了与日本人签订的修筑铁路和公路的协定,将日本公司从满洲出口的关税提高3%,致使日本在华利益遭受沉重打击[2]169。可以看出来,这时的张学良对日的态度是相对强硬的,但中苏战争惨败后,张学良的对日态度却转为一再妥协忍让。中东路事件已经让张学良认识到苏联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东北军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九一八事变的对手是日本,虽然东北军没有和日本正面交过手,但是日本却与俄国爆发过战争。1904年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利益在中国境内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几乎全歼了俄国的海上舰队,并接手了俄国在东北的大部分利益。从日俄战争日本战胜的结果来看,很明显日本的军事实力是胜于俄国的,苏联又胜于东北军,由此推断,日军的战斗力肯定是远胜于东北军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张学良在中东路事件后的对日态度逐渐变得消极,企图以妥协的方式来换得东北一时的安宁,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都以东北方面的妥协退让而告终。张学良这一对日政策的基调一直持续到九一八事变。
虽然当时全国舆论都在指责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前线的士兵也都主张打击日寇,保家卫国,张学良仍没有对关东军进行任何有效的反击,究其根源是张学良恐惧日本的心理。当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已经意味着即使东北单方面抵抗,中央政府也不可能给予一兵一卒的支援,东北军与关东军力量对比悬殊,一旦开战又得不到支援,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全军覆没。张学良虽然是一位进步的爱国将军,但他毕竟是军阀出身,很是在乎自身的实力,他将东北军视作张家的财产,不想因为抵抗日本让东北军消耗殆尽,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张学良选择了保护个人利益,带领东北军退居关内,将东三省拱手相让,这是他作为一个军阀的局限性和内心怯战的结果。
对于张学良在收回中东铁路过程中的一切行动,南京政府都是知情甚至可以说是默许的。1929年7月7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会晤时,蒋介石主张:“应以武力接管中东路,以防止‘赤化’,甚至与苏断交,亦在所不惜。”[3]1929年7月上旬,蒋介石、张学良和阎锡山在北京举行三人会议,这次会议中蒋介石利用张学良的年轻气盛声称支持他收回中东铁路,并许诺如果由此引发中苏纠纷的话,国民政府将在武器、弹药、军需物资和财政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援。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承诺,张学良更加放心大胆地筹划收回中东铁路的事宜[4]59,可以说张景惠逮捕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工作人员的行为,南京政府的态度是默认的。
但是当中苏军队正式交锋、东北军节节败退的时候,南京政府并没有给予东北军必要的军事援助,也没有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同苏联交涉。张学良终于意识到,仅凭东北军难以与苏联军队为敌,退无可退的张学良只能与苏联单独谈判,同时他也对南京政府出尔反尔的态度极度失望。所以当日本侵略东三省时,张学良不再仅凭东北军一己之力抗敌,他希望的是全国抗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南京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就是不与日本起正面冲突,二是张学良明白单靠东北军的力量难以阻挡日本的进攻。他不是不想抗日,只是他的抗日是基于全国抗战基础上的,至少应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张学良在撤出锦州时曾将国家比作玉,东北军比作瓦,他认为玉碎则瓦可碎,玉不碎若瓦碎那是不值得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若全国抗战,那他张学良必会率东北军拼死抵抗,如果没有全国抗战作前提,东北军不会冲在抗日第一线。
事实上,张学良后来的行为确实是践行着他奉行的“全国抗战”的理论。张学良游历欧洲回国后就被蒋介石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共”副总司令,但他的内心并不认同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他认为应该集中全国力量共同抵抗日本。在与周恩来的会晤中,两人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共识。“在这之后,红军与东北军的关系由互不侵犯进而发展到相互合作,张学良一直以推动蒋介石联共抗日为己任,屡次劝谏蒋介石”[5]97,但蒋不为所动,忍无可忍的张学良终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最终事变在各方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实现了张学良最初的设想。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生平遇到的第一次重大军事失败,这次失败改变了张学良的思想轨迹,对苏联,对日本,对南京国民政府他都有了重新的认识,“九一八”事变他的不抵抗行为和“西安事变”的爆发与此更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中东路事件对张学良以后的政治军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方正,俞兴茂,纪红民.张学良与东北军(1901-1936)[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
[2]马蔚云.中东铁路与黑龙江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徐祝申,裴帅,张宇.试析“中东路事件”对“九一八事变”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09(12).
[4]本松一男.张学良与中国[M].鲁忠慧,译.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5]傅虹霖.张学良的政治生涯[M].王海晨,胥波,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18.30
杨欢,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K263
A
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