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则英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教务处,安徽 六安 237009)
锻造六安红色教育名牌的对策思考
刘则英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教务处,安徽 六安 237009)
六安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是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鲜艳的红色基因,这些是六安老区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六安充分发掘利用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价值,传承红色基因,为六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特别是为六安干部教育创新和品牌打造提供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资源 红色基因 干部教育
红色基因,是党在艰苦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信念、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老区人民养育了革命,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区工作,对红色基因传承做出重要指示。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金寨时指出:要“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2]总书记谆谆教诲,表现出对红色基因传承殷切期望。六安老区红色资源鲜艳厚重丰富,充分发挥六安红色资源优势,把这些宝贵资源继承好,把六安建设成全国知名高水平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重要指示精神应有之义。
(一)六安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六安所辖区域均为老区,其中金寨、金安、裕安、叶集、霍山和霍邱6县区为原苏区所辖区域。六安红色资源数量多、等级高,居全省前列。党史部门普查的革命遗址有533处,这只是境内原有遗址数的一部分。其中金寨县268处,霍山县120处,霍邱县47处,裕安区48处,金安区24处,舒城县18处,叶集区8处。按照2010年前后统计,全市党史部门普查革命遗址563处(含寿县)。这其中重要机构旧址和会议会址257处,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25处,革命领导人(重要人物)故居47处,烈士墓、重要人物墓95处,纪念设施39处;这其中文物保护单位有国家级19处、省级14处、市级10处、县级4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国家级3处、省级22处、市级8处、县级34处[3]。大量革命遗址被部队、高校、机关单位等挂牌为教育基地。
(二)红色资源不断发掘提炼。六安老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挖红色资源,把讲好六安红色故事、传承老区红色基因作为重要任务。一是精心编写红色故事。党史工作者走访调研,整理编写了《红色六安》、《六安红军时期故事》与《苏家埠战役》等党史与故事读本。2016年,六安市委党校牵头成立六安红色故事编委会,市县各级党校与党史办等单位参与故事编录。六安市委“两学一做”协调小组办公室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关要求,将整理出的《六安红色故事》编印成册,印发给全市各级党组织,供党员学习。二是提炼归纳红色精神。为了让红色基因更好融入六安革命老区党员的血脉与灵魂。六安市委高度重视提炼好、弘扬好“大别山精神”,2016年,六安组织相关部门周密策划,向全国广泛征集“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经综合提炼,确定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除了“大别山精神”外,六安还对“淠史杭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发掘研究。三是大力推进宣讲活动。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各县区与高校开展六安红色故事巡回宣讲,受众达2万人以上;市县党校将红色历史作为党校主体班授课内容和各单位宣讲内容,开设“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当代价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光辉历程”与“弘扬皮旅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课程,其中“光荣的历程 不朽的丰碑——六安老区红色精神的追述和思考”专题被安徽省委党校评为全省党校系统党性教育精品课。
(三)红色资源利用有所规划。一是红色资源利用规划逐渐完善。围绕红色资源利用,编制《六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改造提升现场教学基地方案(讨论稿)》等,着力把六安建设成全国知名红色教育基地。2017年6月,六安市委党校组织召开县区委常务副校长座谈会,讨论将革命遗址利用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二是利用红色资源打造教育基地。打造了一批国家、省、市、县级教育基地。六安金寨在省委组织部关心下成立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国家行政学学院、公安部、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空军指挥学院、火箭军指挥学院、安徽省军区、安徽省委党校等多家单位在安徽金寨干部学院挂牌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根据六安市委党校调研,全市已经相对成熟、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共有27处。其中六安城区2处,金寨6处,霍山4处,舒城3处,霍邱2处,金安4处,裕安4处,叶集2处,这些基地教学主题涵盖红色基因等5大板块。近年来,市县两级党校依托这些基地,面向省内外干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三是大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六安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教育为抓手,打造红色精神家园。
(四)红色主题教育取得成效。一是红色教育体系初步构建。突出红色资源教育作用,围绕全市2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谋划干部教育,基本形成党性教育大格局。全市干部教育选取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红25军旧址、独山革命遗址群、许继慎革命纪念园、淠史杭工程横排头渠首等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开设“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独山苏维埃城现场教学”、“红色名片,精神丰碑——淠史杭工程现场教学”、“坚守信仰,永跟党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现场教学”与“勇于坚持真理,坚定革命信仰——无产阶级军事家许继慎的故事”等课程,构建起内涵丰富、结构完善的教学体系。干部教育现场教学方案也初步形成。二是红色教育受到学员好评。通过现场教学等红色教育,六安红色资源转化为干部教育资源,红色精神变得可观、可感、可学,创新了干部教育培训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往走马观花式参观考察方式得到改变。参训学员反映,红色教育使心灵受到震撼、党性得到锤炼。三是六安知名度、影响力扩大。仅2016年,全市现场教学基地累计承接省内外培训班次500多个,培训干部2万余人。红色主题现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扩大了六安的知名度。通过激活红色基因,红色旅游也渐渐升温,2016年,六安红色旅游达1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80亿元左右。
六安依托红色资源进行干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立足红色资源大市地位,与延安、井冈山和临沂等地相比,尚有差距。六安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真正把干部教育做成品牌,还需进一步精心打造。在实地调研和干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干部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机制上,红色资源利用缺少统一管理。一是管理规划不统一。红色资源利用各自为阵,全市各县区红色资源利用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有的管理由发改委负责,有的由旅游局负责,还有的由民政局负责等,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由此使得红色资源利用规划滞后,例如落后于城镇规划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格局还没有形成。二是教学设计不统一。由于管理不统一,干部教育基地在建设上,未能像江西井冈山、山东临沂那样按照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建设和设计红色教育基地。在教学程序方面,没有按照参观、听讲解、观看声光电短片、专业教师点评的统一标准设计,各基地自行其是,难以形成全市统一设计又各具特色的现场教学格局。三是日常管理存在障碍。讲解员队伍流动性大,培训力度小,讲解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讲解员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基地展馆布展过于简单、不规范,内容也不够严谨甚至有错误;基地在对外使用方面也存在协调难问题。
(二)硬件上,红色教育基地设施不够健全。一是红色资源由于时间久远,部分遗址保护情况堪忧。2010年全市革命遗址普查数据显示,全市533处革命遗址中(不含寿县),保存状况较差的、差的共214处,占40.2%;不少遗址未能妥善保存,由于年久失修、工程建设或者城镇建设拆迁等因素趋于消失;除已普查革命遗址,还有部分革命遗址尚未登记在册。二是用于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地基础条件较差。目前部分红色教学基地仍停留在“几幅展板、一排柜子、一个讲解员”的水平,甚至有的基地还没有专业讲解员;声光电效果不理想,有的基地目前还没有声光电设施(如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张家店战役纪念馆、淠史杭工程水文化博物馆等);有的基地设备简陋,没有安装空调和消防设施,馆内条件差,盛夏在馆内参观学习,学员汗流浃背,很难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大多数基地展馆偏小,且缺少供教师点评和学员讨论的教室;部分基地道路设施条件差,进入较难。
(三)软件上,红色教育资源挖掘深度不够。一是缺乏权威性资料。许多革命遗址基地只有历史事实,没有丰富文物和历史见证。有的红色历史资料征集不够详实权威,历史事实含糊不清。二是内容挖掘不够生动。有的解说词枯燥无味,不够生动,大多数红色教育基地仍停留在就历史讲历史、就事件讲事件的层面,没有将红色资源转化成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有的即使讲了故事,但对故事细节的挖掘深度不够,也没有赋予故事时代感。三是理论分析总结不够。没有将红色史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分析和总结,且多数基地缺乏专业教师点评,未能在参观考察之后,把大家集中起来,进行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引发大家深度思考和灵魂触动。
(四)布局上,红色教育基地缺乏统筹连接。一是红色资源分布过散。目前,全市相对成熟的红色教学基地分布于六安城区和各县区,相距较远,有的基地往返路程3个小时左右,学员实际参观学习仅半小时左右。二是单个基地内容较为单薄。虽然红色旧址、住所、遗物等资源众多,但个体规模小、分布散,加之路途遥远,可观性较差,对学员吸引力不足。三是教学精品线路缺乏设计。未能将全市红色资源从全局统筹谋划设计,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精品线路。
(五)品牌上,红色教育对外影响力不够大。对六安红色资源的挖掘总结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对外影响力亟待继续扩大。中国革命史上,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六安老区都做出了巨大牺牲奉献,形成了鲜艳厚重的大别山精神和可歌可泣的淠史杭精神等。六安红色资源厚重,红色精神鲜艳,然而六安红色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及井冈山、延安和临沂等地。六安老区红色教育品牌尚未形成,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要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名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红色资源发掘利用还没有和干部教育真正有机融合,且对外宣传相对滞后,效果不明显,没有打造出自身品牌。
(一)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尽快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健全革命遗址保护机制,适时启动全市革命遗址和红色资源新一轮普查,全面摸清家底,逐个建立档案,尽快征集健在老红军、抗战老兵、参加解放战争老战士等口述史料及其后人所见所闻,集中编撰全面反映六安的红色历史,为后人提供权威文史资料[4]。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巡查督查力度,尽快把革命遗址保护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二是要加强领导,统一管理。红色资源利用特别是用于干部教育需要统一管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市委组织部下设现场教学基地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全市红色资源教育利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参与,对全市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实施“九统一”建设,即统一规划开发、统一改造提升、统一标识体系、统一人员配备和培训、统一解说词和点评词撰写、统一教学流程、统一解说风格、统一协调使用、统一挂牌授牌。三是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分歩实施、稳步推进各红色教学基地的建设,采取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纳入一个,逐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一是精心打造一批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修建完善各类反映我们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提升教育功能。二是加大投入搞好基地基础建设。政府要高度重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和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场馆面积,如淠史杭工程水利博物馆要扩建,设置沙盘,通过声光电技术让整个灌区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者以视觉冲击,从而引起内心震撼;改造或新建多媒体教室,用于教师点评和学员讨论,也可用于播放宣传片;聘请专业人士对淠史杭工程、独山暴动、六霍起义、苏家埠战役、张家店战役等,制作精美声光电短片,再现当年波澜壮阔劳动场景和战火纷飞场面,提升培训效果;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如馆内和教室要安装空调和消防器材,基地要建公厕,周边道路要畅通。打破条条框框,吸纳社会资金,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制订优惠政策,促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三是加大红色遗址维修保护力度。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一些具有重大革命历史价值的遗址正濒临消亡,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
(三)发掘资源,深挖内涵。一是实地调查研究,多重发掘价值。对红色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利用文字、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保存这些历史资料;发掘红色资源多重价值,对红色资源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科研、教育等多重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红色作品;二是赋予红色资源时代新内涵。围绕“两源两地”,深挖红色资源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把传承红色基因与新时期干部教育结合起来,使红色资源成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用心挖掘六安红色历史蕴含着的红色基因,做到可讲、可读、可听、可记,使革命先驱与今天的人们形成互动,使红色基因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三围绕六安红色资源,开发课程教学专题。例如开设《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当代价值》、《六安红色精神的追述和思考》、《弘扬皮旅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课程,并逐一打造成精品课程;现场教学精心点评,在总结发掘红色资源内涵基础上,对每个教育基地、每个革命史实等进行提升,从理论高度对六安红色历史实践加以升华。
(四)有机整合,打造精品。一是集中整合。根据现场教学资源本身所反映的主题,按区域对现有基地进行整合,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分散的红色遗址进行复制,集中重建,把分散的教学点打造成集中的教学基地。二是打造线路。对现有基地进行改造提升,连点成线,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以大别山革命纪念馆、淠史杭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独山苏维埃城、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革命遗址园、南溪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霍山漫水河西政暴动旧址以及清风岭、磨子潭中原突围旧址为节点,打造现场教学精品线路。三是红绿结合。很多红色遗址处于风景优美、生态宜人地域,因此,应促进红色资源与生态文化等各类资源融合发展。通过红色景点加生态景观方式,设计打造精品教学线路,以红推绿、以绿带红,红绿结合、红绿相映,将分散红色教学点与绿色发展节点等连接成精品路线[5]。
(五)积极推介,塑造品牌。一是打造红色名片。红色是革命老区六安的重要名片,红色教育应该成为重要品牌。应学习借鉴井冈山、延安和临沂等市经验和做法,推进红色教育规范化、品牌化战略。对全市红色教育基地分批实施改造和提升,重点是大别山革命纪念馆、金寨革命博物馆、独山苏维埃城、淠史杭工程博物馆、苏家埠战役纪念馆、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等,发挥出这些基地红色教育品牌效应,把六安建设成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红色基因传承高地;二是转化红色资源。应该高度认识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作用,将六安红色资源优势转为地区发展优势。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唤醒”红色资源生命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影视作品,促进红色品牌形成。要创作《大别山斗争纪录片》、《印象大别山》、《红色六安》、《人间天河淠史杭》等影视作品,使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加深对六安红色精神理解;三是积极进行推介。第一,党政部门宣传,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党史研究部门等,利用新闻媒体、网站等加大对六安红色资源的宣传推介。第二,会议活动推介。应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学会和研究会等作用,组织学术研讨,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举办各类纪念活动,邀请国家领导人、革命后代、红色专家和各类媒体参加,推动六安红色资源宣传推介。第三,依托培训平台。党校要加强与各地干部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加大对六安红色资源的宣传,依托干部培训这一平台,面向全国进行红色教育,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让六安红色教育品牌伴随一批批培训人员传播开来。
[1]胡遵远、张青松等.传承红色基因夯实发展基础——关于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化月刊,文化产业(下旬刊).2016(12):26-27.
[2]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考察纪实: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N].安徽日报,2016-05-03.
[3]六安党史.红色六安概览[EB/OL].(2012-12-26).http://www.ahlads.gov.cn/UserData/DocHtml/1/2012/12/26/333662193296.html.
[4]鲍云飞.皖西红色文化资源及时代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0-23.
[5]杨袆.六安市红色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J].皖西学院学报,2008(2):122-125.
2017年度六安市党校系统重点课题“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对策研究”(LA201702)。
刘则英,中共六安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责任编辑:王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