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探析

2017-03-10 19:39易培强
武陵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富民孟子孔子

易培强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主持人语:本期推出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中国伦理道德文化的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探析》一文讨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民本思想的价值观基础、内核、核心要素及其当下意义,既挖掘了民本思想伦理上的依据,也联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讨论了民本思想的现实价值;《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困境与反思》一文在提出“有什么样的伦理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教育”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对当今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进行反思,认为他们的德性生活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多元价值观分化已然陷入困境,渐渐疏离了“善”和“幸福”,提出了消解这种困境、重构教师德性生活以便让其回归生活本身的应对措施;《中国古代文论教学中的道德伦理视角》一文讨论的是高校具体课程教学的问题,认为中国古代文论教学担负着既系统传授书本知识,也熏陶学生心灵、品性和情操,提升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任务和使命,提出了中国古代文论课堂教学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一种具体实践”这一富有启发性意义的见解。三篇文章对当下确立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探析

易培强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一种历史悠久、有着广泛共识的优秀传统思想。民本思想的价值观基础是仁,即大爱精神,其内核是仁心。富民和教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要素。汲取、借鉴传统民本思想精华,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本源上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理解,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民本;仁爱;富民;教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智慧和思想精华,民本思想就是其中的核心和精髓之一。对之进行挖掘、梳理,把握其思想脉络和价值内涵,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更好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造福于人民大众,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民本思想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民本思想在久远的古老中国即已有之,最早的典籍《尚书》《春秋左传》中就多有体现①。《尚书·尧典》记述了尧的“协和万邦”思想:“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尧的“协和万邦”思想为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所继承和弘扬。《尚书·大禹谟》记载:“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皋陶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尚书·五子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此后,见之于经典的还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尚书·君陈》),“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尚书·毕命》);“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春秋左传·桓公六年传》),“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春秋左传·庄公十一年传》)等等。诸如此类的史实和古训,都体现出鲜明的民本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而为孟子发扬光大的儒学,基于“德治”“仁政”的理念,进一步拓展、阐发了民本思想。子路问何谓君子,孔子的回答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游历卫国,弟子冉有随行。孔子一路上见到曾遭覆灭的卫国人口大增,发出“庶矣哉”的感叹。冉有问:再做什么?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富了以后怎么办?孔子说:“教之”(《论语·子路》)。这几段话,体现了儒家的安民、惠民、富民、教民思想。孔子还以“天人一家”的宽广心怀,设想了一个人人平等、各得其所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贵君轻思想。因此,为政之道在于得民,要“泽加于民”(《孟子·尽心上》)。他以桀纣失天下之鉴,告诫为政者:“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还指出,为政者要十分注重富民、教民、乐民。他认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意即关心百姓生活,使其生老病死无忧,是为政的第一件大事。他还强调教民的重要,“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与此同时,他还要求王者、居上者,“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与儒学同时代的先秦其他诸子学说,也十分推崇民本思想。管仲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四顺》)说的是:政权的成败在于人心的顺逆。政令能够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驰,在于违逆民心。晏子也说过:“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意即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品德,没有比祸害百姓更卑贱的行为[1]。按照老子的说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将人、地、天、道一同列入“四大”,足见其对人本身的重视。

此后历朝历代,民本思想继续得到传承和宏扬,成为一种有着广泛共识的熠熠生辉的优秀传统思想。西汉贾谊的“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北宋苏辙的“去民之患,如去腹心之疾”、北宋张载的“为生民立命”、明代张居正的“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清代万斯大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周官辨非》),等等,都体现出深厚的民本情怀。

二、民本思想的价值观基础:“仁”

民本思想具有深厚的根基,那就是“仁”的价值观。何谓“仁”?“仁”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还讲过“泛爱众”(《论语·学而》)。孟子也说过:“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他还提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仁爱是一种大爱。孔子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指将家庭亲人之爱,扩及到爱社会上所有的人,以至爱万物。唐代韩愈也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北宋张载则提出“民胞物与”,“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西铭》)。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大爱无疆、天人一家的精神。

如何为“仁”?孔子提出的方法是“能近取譬”,也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由己及人。其要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即自己想在社会上站得住,同时就要想到如何让别人也站得住;自己想通达,同时就要想到如何让别人也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表达的也是一个意思,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仁爱来自仁心,或者说,仁爱的内核就是仁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即对人的同情、怜悯、体恤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老子也有类似的话:“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这些都表明,仁爱发端和根植于仁心。

三、民本思想的核心要素:富民和教民

以民为本,就要从各方面为黎民着想,为百姓谋利,最主要的是富民和教民两个方面。

(一)关于富民与教民的关系

中国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将富民提到突出的重要地位。管子最早强调了富民的重要意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孔子认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墨子也有“民富国治”的说法。荀况提出“上下具富”“兼足天下”,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民富,他断言:“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荀子·富国》)。一些思想家政治家还认为富民是治民的必要前提。管仲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丰衣足食,且仓储充实,就会懂得礼节、荣辱,国家的教化、刑赏才能起到作用,社会秩序才能安定[2]。

中国古代的民本和民治思想,在强调富民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民。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里讲的是:用行政和刑罚手段来对待、引导民众,民众就会没有耻辱感;而代之以道德和礼制,民众就会有耻辱感且守规矩,其要旨就是强调德治和教化的关键作用。孟子也十分看重对人民的教化作用。他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先哲们还认为,富要富之有道,也就是求富必须合乎义。孔子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孔子极力反对和鄙视违反义的求利行为。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也对谋不义之财的人进行了强烈谴责:“君不乡(“乡”同“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孟子·告子下》)

(二)关于如何富民

如何富民?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提出了很多主张[3]。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主要谋士管仲,推行了一系列富国之政②,包括:第一,重视分工,实行四民分业定居的制度,士、农、工、商各有固定的居住和劳作区域,实行职业世袭制,以利于技能的传授和分工秩序的稳定。第二,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作为富国基础的农业生产正常进行。一是“无夺民时”,即不在农忙时节征调农业劳动力从事徭役。“无夺农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二是“相地衰征”,即根据土地肥瘠程度而进行差别征税,以免税负畸轻畸重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相地而衰征,则农不移。”(《国语·齐语》)三是“山泽各致其时”,即要求和允许百姓在特定季节进入山泽从事采伐捕捞活动。这既可以适当采伐捕捞增加财富,又能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劳动力,还可防止滥捕滥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故曰:“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国语·齐语》)“不苟”,指对农业生产不苟且。第三,鼓励工商业适当发展。齐国有重视工商业的传统,曾“冠带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以工商业发达闻名于列国。管仲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历史传统,并利用齐国的霸主地位,积极促进工商业发展。《国语·齐语》记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管子还主张实行“牺牲不略”之策,即禁止抢夺别人的牲畜。“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国语·齐语》)。这可以说是一项保护私有财产的措施。管子还提出:“府不积货,藏于民也。”(《管子·权修》)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藏富于民”的思想。

孔子及其弟子主张轻徭薄赋。孔子的弟子有若对鲁哀公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意即百姓的财富是国家财政的基础,百姓的贫富,决定着国家的财富状况。因此,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这与管仲的“无夺民时”是一个意思,就是要爱惜民力,保证百姓从事农作等生计的时间。于是,“择可劳而劳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可以达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论语·尧曰》),即让人民得到实惠而负担不重。按照现代经济学语言来说,就是要让人民获得的实惠大而付出的成本低。

孟轲在承继孔子及其弟子的富民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的主张,以实现“黎民不饥不寒”,“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的目标,进而达到“使有菽粟如水火”(《孟子·尽心上》)的富足程度。孟子的富民主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制民以产。鉴于“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主张要制民以产,使百姓拥有一定的生财手段即生产资料,在当时主要是指田地。根据当时的情况,他主张要使贫困的“野人”(指农民),每户得到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作为“恒产”。二是主张薄税赋,即“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薄其税敛”(《孟子·尽心上》)。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孟子·尽心下》)这段话的意思是:三种赋税形式(“征”指赋税)只能采用其中一种,不能同时采取另外一种或两种。如果同时实施两种赋税,就会有百姓饿死。如果同时实施三种赋税,就会出现父子为生存而互相残杀的局面。在孟子看来,减轻百姓负担于民生极其重要,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厚体恤之情。

如何富民?富民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从这个角度对富民思想再作探析。管子认为,财富来自生产,生产是物与人两个要素的结合。他以粮食生产为例说:“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无以致财。”(《管子·八观》)汉代司马迁指出:“农而食之,虞(“虞”指掌管山林水泽出产的官,依靠他,才能把这些产品弄出来)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四者缺一不可,才能共同生产出财富。所以“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史记·货殖列传》),这清楚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发展生产,是创造和增加财富的基础。

在分配方面,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占主流地位的是主张“均”,反对“不均”。孔子最先提出反对不均的主张。他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③(《论语·季氏》)孔子把不均的问题看得比贫的问题更严重。

孟子对财富不均的现象及其恶果也表示了强烈的愤懑。他指出,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致使“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而君之仓廩实,府库充”(《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是:统治者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百姓却面黄肌瘦,饿死了只能抛尸荒野。国库充实,而百姓中老者弱者却被弃尸沟壑,壮年人则四处流亡奔波。这都是分配不均的结果。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则严厉抨击了现实中存在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等加剧分配不公的所谓“人之道”,而力主“捐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老子·七十七章》)。他认为,只有“法天”“法自然”的“人道”,才是人间正道。

墨家认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则“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冻馁之民为了求生,就会违反法纪,而国家为惩治犯罪则加重刑罚。“刑罚深则国乱”,“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墨子·辞过》)。故此墨家主张在消费方面实现公平,去王公大人的奢侈之费以益平民百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物;在财富的分配上,主张“有财者以分人”(《墨子·鲁问》)。

秦汉以后,均富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尖锐地指出: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使富者“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而“贫民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于是,贫民起而抗争,官府为了压制贫民的抗争,“刑戮妄加”,迫使贫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汉书·食货志》),走上了武装反抗之路。龚自珍鉴于贫富差距扩大引致社会矛盾加剧,严重威胁着清王朝统治的现实,在《平均篇》中指出:“浮、不足之数相去愈远,则亡愈速。”(《龚自珍全集·平均篇》)为此,他强调“平均”于治国的极其重要性:“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同上)

(三)关于如何教民

如何教民?主要是教什么和用什么方法教的问题。

教什么?从孔子的两句话可以得到说明。一句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另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第一句的涵义前文已作解释,此不赘述。第二句中的“明明德”,指的是不断彰明人内在的光明德行,即培养高尚的道德。“亲民”就是指对百姓亲和。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所谓“止于至善”,则指追求、保持尽善尽美的意境。全句的意思是,通过对百姓的教化,培养其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修养。

用什么方法教育人民?首先要确立人皆可教的意识。人人都可以去恶从善,也就是孔子说的“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人人皆可以为尧舜”[4]。其次是教要入心。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宣讲仁德的言语不如表现仁德的音乐那样深入人心。这里孟子的意思是以仁化人不能光靠说教,重要的是要深入人心。再次是要因材施教。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里,孔子按智力或接受能力将人分为中等水平以上和中等水平以下两类。对前者可以教给较高深的道理或难度较大的内容;对后者,则不可以教授这些内容,就是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孟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这里讲的是:君子教人的方式方法有五种:对有的人,像下及时雨那样去灌溉;对有的人,主要是教育他提高品德;对有的人,主要是培养他的才干(“财”通“才”);对有的人,只是回答他的问题;对有的人,只须指点他把自己当作先贤的弟子、认真去研读先贤的著作[5]。总的来说,就是要区别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化。

四、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当代意蕴

中国共产党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和坚持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种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主张,内含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因。因此,汲取、借鉴传统民本思想精华,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本源上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理解,增强实施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是要常怀百姓心。以民为本思想的基础是仁爱,而仁爱来自仁心。仁心是一种大爱之心,对人的尊重、爱护、怜悯、体恤之心。由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只有具备这种大爱之心,也就是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自觉地担当和履行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官员,对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得不够好,甚至干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缺少爱民之心,不能推己及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群众的乐事当作自己的乐事,将群众的难处痛处当作自己的难处痛处。

二是要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道德的教化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6]这对我们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传统民本思想,不但强调要富民,同时也十分注重教民。教民,就是要以德化人,使百姓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只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要促进人本身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则是人的发展的主要构成要素。一个人,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关心人,爱护人,就要十分关注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严峻的,在现实生活中,物欲膨胀,奢华无度;个人利益至上,不惜损人利己;不讲诚信,欺诈蒙骗;在公共资源共享及其他公共生活领域,不遵守道德准则和公共秩序,妨碍大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不良的思想和丑陋行为,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构建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等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必要保证。

思想道德教育要面向全社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要坚信人皆可教,不落掉任何一个学生。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城乡居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思想道德教育切忌热衷于开大会、讲大话、立标语,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等形式主义做法,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做扎实细致的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润物无声,入脑入心。这就要求作为人民公仆的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同时,基层单位和社区,要注重对身边的好人好事的宣扬推广,发挥其感染作用。

当然,纠正和克服社会上不良思想和丑陋行为,不能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发挥法律的约束和惩戒作用。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才能有效推进社会治理。

三是富民重在制民以产、取于民有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富民方面,提出了许多理念和主张,诸如重视生产,广辟财源,均平财富,藏富于民,制民以产,取于民有制,轻徭薄赋等。结合我国现实,制民以产、取于民有制,值得特别重视。

制民以产,字面意义是指要让百姓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引申来说,就是要使民众拥有创造和占有财富的手段。从今天的情况看,这个“产”,不仅指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质资产,也包括以知识、技术形态存在的人力资本。而且后者愈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笔者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要着力解决好:一是人民对公有资产(含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实现问题。在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益应得到切实保护,确保农民长期获得承包土地资产收益,土地流转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确保其获得足额补偿。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资产的收益应归其所有成员共享。可采取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组织成员的形式,以保证每个成员分享相应的收益。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此已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今后,应进一步解决遗留问题,巩固改革成果。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国有资本经营所带来的经济剩余,应有一个适当的部分转化为所有成员的收入,要建立完善实现这种转化的机制。国有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也是全民财产,其开发(包括生态化资源开发)收益,应归全体人民所有。要作出切实的制度安排,保证自然资源收益由全体人民公平分享而不被少数利益集团私吞[7]。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迟迟未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但这是绕不开的,必须予以解决。二是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知识、技术水平的高低,知识更新和掌握新技能的速率,愈益成为就业和获取财富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如何使学校教育跟上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如何通过学习培训等各种途径,使广大群众也能积累起一定的人力资本,就成为民富的重大问题。

取于民有制,指的是取之于民有度,而且遵循一定的合理规则。不能搞乱收费乱摊派,而要尽量减轻群众负担,让利于民。近些年来,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等改革,这方面情况已大有改善。今后,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取于民的制度和机制,大力节约行政经费,出台更多利民便民的举措。

注 释:

①本文所引典籍,主要依据陈戌国点校《四书五经》(上、下册),岳麓书社2002年版。

②管仲的“富国”主张,与“富民”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一般来说,一国经济发展了,国民财富增加了,民间所拥有的财富也会增加。

③对孔子这段话,著名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家赵靖先生在《中华文化通志·经济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提出,自汉代就有人怀疑“寡”和“贫”两字位置颠倒,他认为从语义看,孔子这段话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笔者赞同赵先生的看法。

[1]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5-16.

[2]耿振东.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N].光明日报,2017-03-04.

[3]赵靖.学术开拓的主要路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8-142.

[4]赵又春.我读《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5:270-271.

[5]赵又春.我读《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11:44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164.

[7]易培强.共享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当代经济研究,2017(3):33-41.

(责任编辑:张群喜)

On Peop le-oriented Thought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YIPeiqiang
(College of Commer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 China)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people-oriented thought i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thought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broad consensus.The base of this thought is the ren,i.e.the great love spirit;the core of it is the kindheartedness.Enriching and educating the people is the core element.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eople-oriented thought can assist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utlook of people-orientation and enhance our consciousnes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governing for the sake of people.

people-orientation;kindheartedness;enriching people;educating people

B21

A

1674-9014(2017)06-0001-06

2017-09-12

易培强,男,湖南醴陵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富民孟子孔子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