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东,陈洪达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航海教育特点及启示
曾东,陈洪达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概述澳大利亚海事学院在航海教育方面的特点,即航海教育立法为学院确立地位、教育理念先进而务实、关注教师的能力全面提升、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等,提出中国航海教育亟须立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国内自我衔接和寻找国外合作。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航海教育;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育立法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佳的海事教育、培训及研究中心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海事教育机构中排在前十位。本文结合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考察及学习成果,总结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航海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中国航海教育改革的借鉴与思考。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Australian Maritime College,AMC)原为澳大利亚三所独立的航海院校之一,位于塔斯马尼亚州朗塞斯顿市塔马尔河上源,该学院是以航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院校,2008年并入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是一所集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硕博士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国立综合性二级学院。该院本科及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海洋环境、海事工程、海事与物流管理、近海船员(驾驶、轮机)、远洋船员(驾驶、轮机)等模块;研究生教育包括海事研究、海事工程、海洋环境、海事与物流管理、货运体系管理等,学院还包括国家海事工程与液体动力学中心、国家港口与航运中心、国家海洋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心。澳大利亚海事学院同时也是英联邦大学联合会、国际海事大学联盟成员,受到各协会的鉴定及认可,如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CILT)、澳大利亚海事工程师协会、英国科技协会、澳洲海运安全署等。
(一)航海教育立法为学院确立地位
《1978年澳大利亚海运学院法》是由澳大利亚联邦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并在此基础上于1978年创立了澳大利亚海运学院。这种自上而下的创校机制使得该校在众多高等院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高度重视,该校获得国家丰厚的财政支持,在规范的资金筹集途径下,学院持续稳定发展,对本国航运业和港口发展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海运学院法》将该校的职能界定在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两方面。该校在科研方向上的卓越能力集中体现在学校的三个中心:国家海事工程与液体动力学中心,有着世界级先进的实验设施和一流的科研团队;国家港口与航运中心,包括经济航运和军事航运,为本国军舰产出集成地;国家海洋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心,旨在研究海洋生物及本国海洋保护。这种把研究作为发展职业教育基本前提的综合性大学得益于澳大利亚航海教育立法确立,同时,提高了该校为本国培养航运业务人才的水平,在本国海洋国际战略的科研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育理念先进而务实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理念站在国际教育理念的最前沿,结合本国实际需求,确立了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VET能力本位资格认证体系以及培训包等教育方法。
1.以终身教育为理论基础,实施灵活的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航海教育突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的局限,建立了“理论学习—工作—再理论学习—再工作实践”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在该学院的访问中了解到,一位该校教师在35岁以前曾是一名矿工,通过该校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获得了航海资历,并且将上船实践与理论进修适时结合。他在获得学位提高后,成为本校优秀的教师。在继续教育模式下,该校提供从职业证书、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一系列课程及贯通培养体系。据统计,平均每位澳大利亚公民一生要更换7次工作。成熟的终身教育模式使个人职业兴趣得到满足、个人发展得以充分实现,并且将实践工作和理论学习循环互促。这种注重学生本位理念下的循环教育模式,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2.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实用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注重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这种实用主义下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能力本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需要而有所不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 。例如该校的模拟器实训课中,教师让学生在模拟的港口练习操作;在船体实训室,学生自己制作船舶模型,在实验室中模拟海浪,进行各种测试;在气穴实验室进行成果试验并应用于军舰设计;在艇筏培训中,模拟真实的夜间天气进行训练。澳大利亚政府管辖下的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被称为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即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断改进职业教育制度,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经济变化的需要。TAFE高等文凭由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其课程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书面答卷、观测、口试、现场操作、第三方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工件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录像等,要求学生能够完全适任,而不是以60分为通过标准,强调实践操作。
3.高效利用培训包,建立国家资格认证体系
在此次访学过程中,对培训包的理解运用为一个重要专题。培训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企业中,认定和评估学习者所需要技能的一系列标准和资格,它由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制定,得到联邦政府的批准。培训包的运用范围是澳大利亚所有职业培训者;在内容设定上包含满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资格和个人能力单元(专业能力);其权威性是若通过考核,学习者可获得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统一的资质证明;允许个人和企业在培训中有灵活性和弹性,方便学习者参加培训。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运用培训包的开发方法:选择开发项目,确定行业技能协会,设定培训包中的资格证书(28个)包,分级别,分行业,分项目;根据培训包的实际内容添加技能包、能力单元;确定开发时间、修订记录、版本号后,将课程表格(一组课程可以组成一个证书)和不同证书之间的通道打通,给予培训机构考核指南。最根本的是将国家体系、行业指导、政府、学院有机统一在一起,确保学校跟行业紧密合作,保证教师、培训师、评估师、学生等都可获得有效的证书。
(三)关注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有两种方式:社会聘请(船长级别)和高学历毕业后在教学经历中补充实习经历。不仅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视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上船经验,上船时间比较灵活,上船期限可长可短,其目的是能够跟实际教学随时结合,并且带着教学目的和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地上船,而不仅仅为了增加资历。对教师关注点集中在教学能力上,而不是船员资历。此外,该校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旨在培养研究型、技术型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落实在教学研究的开发、信息化教学改革、参与国际化课题研究等方面。
(四)课程体系综合化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的课程体系在横向上科目丰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纵向上,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在某科目上的贯通体系明确。该校非常重视培养航海人文素养。在世界一流实验室遍布的校园中,早期航海家登陆时居住的房屋依然在使用,蒸汽时代航行用的蒸汽机也放在玻璃房中供人参观,这些历史遗迹的存在让师生受到航海人文素养的熏陶,也说明学校注重航海历史文化教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航海教育立法亟须出台
我国航海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海事部门“双部门主导型”。航海教育活动既要符合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还需满足海事局对航海培训方面的规定,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海事部门缺乏必要的协商,没有明确的职责承担主体,使得按照各自的规则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出现相互脱节的现象,航海类院校在二者之间的教育活动很难创造性的施展。我国亟须成型的航海教育立法,明确责任主体及协商机制,利用法律将双部门在航海教育中的脱节现象有效制约,并在国家财政支持、招生制度、就业方式、实习制度、师资制度等重要方面形成法律制约,自上而下地开展航海教育活动,保障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统一标准,提高航海教育地位。
(二)强化“三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航海院校教师主要以“双师型”为主。由于航海事业强调实际操作能力,院校聘请较高级别职务(船长/轮机长)为学校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更缺少科研创新能力,旨在从“双证书”型教师真正转向“双能力”型教师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建设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科研探究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对于高学历毕业教师实践经验相对少的,应适当上船实践并将所学应用到教学中去,但不能长期工作在船上,脱离教学太久,上船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对于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社会聘请的教师,应给予教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在教学中,采取“导师制”培养方式,即有经验的教师对教学经验匮乏的老师给予指导、听课、评价、指正等。
“三师型”的第三点落实到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上。航海教育不仅限于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传授,我国航海院校还应当承担起航海科研、航海教育培训研究的重任。改变教书匠、手工师傅的传统形象,变为科研探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师形象。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先后在2014、2015年两次参与北极航道开发科研项目,并在2016年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共享服务中心以“北极航道——破冰扬帆开启远洋新航线”为题授课,依据北极航道开发现状,结合“永盛”号船北极航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研究等成果,系统讲解了北极航道开发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以教师实践科研为基础开发新的培训课程,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培训服务能力,值得同类院校借鉴。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航海院校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强调把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对于文化能力培养、敬业精神熏陶方面尚有欠缺。课程设置上应开设相关人文选修课,丰富航海人文素养课的内容,补充航海教育历史文化知识、敬业奉献的理念,才能培养真正献身航运事业的人才。
(四)国内自我衔接及寻找国外合作
我国航海类院校层次主要是有少数知名本科院校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和一部分专科院校如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以及众多中等专科学校组成。就航海教育而言,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相互衔接不够紧密,专业单一。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考虑,我国在贯通培养上应注重专业衔接并考虑与国外航海院校合作。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与重庆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轮机工程技术和航海技术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6年正式招生。这一合作方式值得同类航海院校借鉴,同时我国航海类院校可以派海上、陆上专业教师到澳大利亚海事学院做访问学者或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参与对方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大连海事大学已有多名海事专业教师到该校学习培训交流。
[1] 刘强.澳大利亚航海教育与我国航海教育的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3(1):33-35.
[2] 刘瑶.澳大利亚TAFE课程设置的研究及对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的启示[D].陕西:西北农林大学,2009.
[3] 张科.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3):80-83.
[4] 徐豪.国内外航海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1(2):13-16.
[5] 陈放.国内外航海教育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1(1):12-13.
[6] 于雷.澳大利亚 TAFE 办学模式及其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1(1): 19-24.
[8] 高建宁.澳大利亚 TAFE 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77.
[9] 王纪安.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几点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10) :54-55.
2016-11-13
曾东(1985-),男,讲师,主要从事轮机工程教学与研究。
U676.2
A
1006-8724(2017)01-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