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的思考

2017-03-10 14:10:50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绿色财会 2017年2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林业数据库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刘志英

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的思考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刘志英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集第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统计作为林业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林业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来反映林业经济状况和特征,进而认识林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河北省林业企业的统计工作改革早已经开始,并在改革统计指标体系、经济核算体系、统计调查体系以及统计体制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基层林业企业的统计改革工作进展不大,大部分还在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计工作模式,与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很远。传统的统计模式不仅不能发挥统计的整体调控功能, 更难以在企业管理及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因此,基层林业企业统计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一、 基层林业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1.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发挥

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统计模式一直沿袭封闭式的统计服务方式,相对单一的统计调查方法,使统计工作在基层林业企业多数人心中就是算算数、报报表,完全失去了统计工作的意义;甚至有些企业的负责人统计意识薄弱,不善于利用统计数据来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导致统计工作难有机会参与经营管理。

2.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

市场经济导致林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企业统计也应由生产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即企业统计不仅要全面反映生产,更重要的是反映其经营业绩,参与企业管理。统计工作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整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外部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整理,即在实行开放性统计的同时,大大拓展企业统计内容。而当前基层林业企业的指标设置,主要表现为重生产统计、实物量统计,轻经营统计、资金统计,是以生产统计为主的传统模式。统计指标设置多年不变,没有形成一套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指标体系。传统方式的统计内容构架,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求。

3.统计方法落后

林业统计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并完善一个现代化的林业统计系统,将各种现代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林业生产数据的统计过程,从而实现林业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但现行的基层林业企业对统计实用软件的组织开发、数据库的建立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还相当欠缺。 大部分企业的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和半手工阶段。

4.统计秩序不严谨

目前基层林业企业统计的调查方法很少采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市场预测等方法,绝大部分还是层层报表, 这就导致统计分析大都是事后报告型, 而统计的预测、决策、监控功能基本没有发挥。基层林业企业系统内由于缺乏统计专业部门,基本都是独立上报专业统计数据,缺乏横向协调,致使上报数据混乱,各部门数字不统一,没有形成严谨的统计工作程序。

5.统计队伍建设落后

林业统计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个合格的统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既要懂得统计业务,还能熟练操作电脑。但基层林业企业受编制影响,专业的统计人员很少,多数统计人员都是兼职,大多没有学过统计专业知识,对基本的统计原理、统计制度不够了解,个别统计人员甚至看不懂统计报表。加之基层林业企业统计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统计人员只是传统的“报表型”人员,而重要的统计分析工作却完全被忽略。

二、 改革基层林业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强化统计工作的主体地位

统计数据是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最主要的信息,是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主体,由于它的客观正确性和权威性,已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重要支撑。因此林业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尤其是统计管理人员,必须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有个飞跃,牢固树立统计参与企业决策的全新观念,提高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使统计信息成为企业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决策依据。

2.构建科学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的林业统计指标组成的一个整体。设置一套科学完整的林业统计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考虑到林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又要涉及到统计科学本身发展的趋势和国民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等诸多因素。因此,首先要丰富林业统计指标所涵盖的内容,把原来单纯地反映生产指标转向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综合性指标;其次要完善林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林业统计核算制度,建立林业经济和林业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统计方法;最后还要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此提高对林业统计各指标反映问题的分析水平。

3.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步伐

基层林业企业领导要树立经济发展离不开统计工作的思想,重视统计工作。增加投入,加快林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首先要改善硬件条件, 配置适应统计工作的计算机, 从物质条件上给予保障;其次统计人员与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要通力协作,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进行统计实用软件的开发以及林业数据库(林业资源信息数据库、林业生产资料信息数据库、林业技术信息数据库、林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林业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林业机构数据库等)建设工作,实现数据文件传输、远程终端访问、数据库查询等通讯服务功能,提高统计信息快捷性和畅通性;最后要建立林业企业内部统计信息网络, 网络不局限于统计系统内容,使林业企业各个管理部门都能从网上获取所需的统计信息, 以此提高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率及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共享。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统计人员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林业企业统计工作水平的高低。为了实现林业企业统计改革的基本目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统计人员队伍。如何加强统计人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对现有统计人员业务技术的培养及统计人才的引进,以提高及优化统计人员组合,是林业企业统计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统计人员应该是既懂一般经济统计知识,又懂数理统计还能熟练操纵电脑的复合型人才;应该既能收集整理内部数据,又能收集整理企业外部的数据,并据以分析和预测。首先,林业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院校的统计人才或计算机人才,选送一批基础较好的统计人员进入计算机专业深造, 或选择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学习统计学理论, 这是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其次,提高现有统计人员水平,通过对在岗统计员实行优胜劣汰制度,对不符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国家任职资格证书的坚决从岗位上撤换下来, 余下的可通过脱产学习或带岗培训的方法接受业务培训, 大幅提高在岗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转变观念, 加强投入,提高素质是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的关键。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除需要企业自身付出巨大努力外, 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是林业企业统计改革的一部分,主管部门应作出统一规划和部署, 这样才能使基层林业企业统计改革尽快取得成绩。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林业数据库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环球市场(2017年1期)2017-03-10 13:06:34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化工管理(2014年23期)2014-08-15 0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