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上市公司采矿企业为例

2017-06-05 15:05:52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绿色财会 2017年2期
关键词:贡献责任环境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葛晨旭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上市公司采矿企业为例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葛晨旭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以71家上市的采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企业的社会贡献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进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贡献

一、研究背景

矿产品是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矿产的大量开采,伴随着矿山酸水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加大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2008年5月14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中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应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或单独披露企业的污染情况,并应重点披露公司的环保支出及为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2010年9月14日,环保部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定义了重污染企业的范畴,采矿类企业被归类到16个重污染企业之中。因此作为重污染企业中的采矿类企业更应该详细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履行应尽的环境责任。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环境信息影响因素的研究只是集中在公司规模、企业绩效、所属行业等方面,很少研究社会贡献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为了使现代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充分,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相关的决策信息,对企业社会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CSRC分类出的71个采矿企业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里披露的环境信息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重污染行业采矿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与社会贡献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对重污染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企业社会责任涉及范围比较广,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的环境责任,第二部分为企业的其他社会贡献,包括对政府、股东、消费者、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贡献。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实际上是向社会传递一种良好的信号。社会责任履行程度高的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会更加规范、积极。

(一)企业对投资者的贡献

在绿色经济被广泛认可的今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仅只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更加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企业经营方针政策是否考虑了环保的理念,企业经营过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投资者通过对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有效估计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合理投资。一个企业为股东做出的贡献越大,越能与股东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就越高,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企业对投资者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呈正相关。

(二)企业对员工的贡献

企业的正常经营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员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企业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二者相互依存。重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对员工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威胁,这时员工就成了企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重污染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和人才,就必须关心员工的健康需求,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用具,定时安排体检,制定保障职工权益的政策。企业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企业对员工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呈正相关。

(三)企业对政府的贡献

企业对政府的贡献体现在缴纳的税费方面,一个企业及时缴纳税款、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就会与政府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使公司得到管制方面的优惠。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企业,由于自身行政级别的相对不足,为了维持政府关联,就需要企业遵循政府要求,增加环境信息披露。企业为了缓解政府施加的压力,会尽可能多的披露环境信息,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3:

H3:企业对政府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呈正相关。

(四)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

消费者对企业来说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消费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观从原来的注重价格转变为注重节能环保。因此,企业及时披露环境信息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由此本文提出假设H4:

H4: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呈正相关。

三、变量设计及模型构建

(一)变量设计

1.解释变量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划分成环境责任和其他社会贡献两方面,并通过查阅企业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计算出相关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投资者贡献率(X1)=分配股利、利润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政府贡献率(X2)=(支付的各项税费-税收返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

职工所得贡献率(X3)=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消费者贡献率(X4):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率披露的很少,且难以量化,本文将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作为定性指标,凡在年报中披露了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信息的赋值为1,未披露相关信息赋值为0。

2.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EDI),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环境信息披露分为六个方面,详见表1 。采用国内外对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方法的主流——质量计分法,对环境信息质量水平的相关程度、定量定性、货币非货币赋予不同的分值。未披露环境信息0分;一般性描述1分;定性描述2分;定量或披露财务指标3分。共六个指标,总分18分。为了避免结果过于主观,不考虑各项目权重。

表1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SIZE)。在同一行业中,规模大的公司比规模小的公司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在社会舆论监督之下,企业会尽量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形象,所以公司规模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起促进作用。本文将各公司规模量化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将其作为描述公司规模的控制变量。

(2)公司的经营绩效(ROE)。公司的绩效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对环保的投入也会越多,对环境信息披露也会更加规范、详尽。本文将公司的经营绩效量化为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控制变量。

(3)所处地区(ZONE)。所处地区作为一个虚拟变量,当公司所处地区为发达地区时赋值为1,欠发达地区赋值为0。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CSR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类标准,选取71家上市的采矿企业(已剔除9家ST企业)为样本,通过阅读企业2015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对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打分。企业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等信息来源于网易财经、巨潮资讯网,财务指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三)模型设计

EDI=α+β1X1+β2X2+β3X3+β4X4+β5SIZE+β6ROE+β6ZONE+μ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环境披露各项目得分统计情况

通过阅读企业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并结合表2统计情况可知,企业在“环保投资、环境技术开发、环保设施建设运行”、“ 企业环保方针、目标及成效”、“其他”几个方面披露的比例和得分都比较高,说明企业披露的信息集中于对企业有利或已经取得良好成效的方面。而对企业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方面、资源消耗情况方面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采矿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其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废气,根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这些信息应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重点披露,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对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行了信息披露。同时各个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格式,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在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中简略说明,报表使用者难以直接从报告中获取有用信息。

表2 环境信息披露各项指标得分情况

2.各变量统计性描述

由表3可以看出,企业的EDI指数的极大值为15,极小值为0,说明企业之间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差异较大。平均值为2.9577,说明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比较低,在政府有关部门强制披露的要求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公司不披露或者少披露环境信息,大多数企业仍然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不够重视。71个研究样本中,只有30家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约占样本企业的40%。

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

续表

(二)pearson相关性分析

双变量pearson系数表如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1与X2、X3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说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但经验数据表明相关系数介于0.8到0.9之间不会受到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定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VIF检验。检验后结果显示,多维度特征根均大于0,条件指数小于10,故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

表4 pearson系数表

续表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表5 相关性

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对投资者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sig=0.019<0.05),因此假设H1成立。在可持续发展被广泛认可的今天,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不再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对投资者来说也同样重要,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判断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一个企业对投资者的重视程度越高,越会为其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因此环境信息也会披露的更加充分。

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对政府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ig=0.01<0.05),因此假设H2成立。说明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企业来讲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企业通过披露环境信息可以降低政治成本,政府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是对企业的一种压力,也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对员工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ig=0.01<0.05),假设H3成立。说明职工越来越重视企业在环保和人身安全方面的投入,企业对员工的贡献越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

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sig=0.802>0.05),故假设H4不成立。说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不够及时,或企业有意向消费者隐瞒环境污染情况,避免企业形象遭受损害。因为如果向消费者披露的环境信息过于详细,可能会使社会公众产生企业环境问题较多的想法。

5.企业的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从理论上讲,规模越大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大,但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重污染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无关企业规模。公司的经营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一味的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并不重视自身的生产经营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是企业利润的增加是以不披露或少披露环境信息为代价的。公司所处地点与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也越强。

五、对策与建议

第一,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格式,大部分企业以定性披露环境信息为主,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可比性。因此应当制定标准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严格要求企业披露资源消耗情况以及废弃物的排放情况,避免企业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而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要求企业转变披露模式,由定性披露转为定量披露,这样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决策,使披露的环境信息具有真实性、可比性。

第二,通过对企业社会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压力,对环境信息披露起着积极的作用。企业作为利益追逐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很难全面具体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时就需要由政府进行监督。政府作为执法的监督者,具有强制执行能力,政府有关机构应利用这种能力对在环境信息披露上不作为的企业进行惩处,给企业施加压力,促进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

第三,企业对消费者的贡献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一是企业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二是消费者没有形成绿色消费的观念。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环保事业的成败,取决于社会公众能否有序的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现阶段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弱,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绿色消费理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1.吴枋蓉. 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 中外企业家,2015(35):74-75,78.

2.钟怀振.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绩效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以80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例[J]. 财会通讯,2016(03):83-86.

3.肖华,张国清. 公共压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基于“松花江事件”的经验研究[J]. 会计研究,2008(05):15-22,95.

4.何本芳,蒋婕.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J]. 财会月刊,2008(21):81-82.

5.李勤. 环境信息披露与社会贡献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采掘业上市公司2009年度的经验数据[J]. 会计之友,2011(03):16-19.

6.黄珺,陈英. 企业社会贡献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来自上证治理板块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55-58.

7.张兆国,梁志钢,尹开国.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02):13.

责任编辑:姜洪云

F230

猜你喜欢
贡献责任环境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4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民周刊(2020年5期)2020-02-20 14:29:44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