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批判与哲学共同体生成的转折点

2017-03-10 11:52
理论探讨 2017年6期
关键词: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吕 国 忱

(1.江南影视艺术学院 教务科研处,江苏 无锡 214153;2.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前提批判与哲学共同体生成的转折点

吕 国 忱1,2

(1.江南影视艺术学院 教务科研处,江苏 无锡 214153;2.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哲学诉求与我国的哲学现状形成了悖论,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相对滞后是这一悖论的集中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反思和批判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其对社会的制约,确保社会实践对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凸显实效性、多元性和渗透性的哲学碰撞与融合,才能在社会多样化的今天,达到哲学重建,以便适应各种挑战。思想觉醒,理论创新,是哲学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哲学自我超越、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支撑。

前提批判;多元并存;哲学转折;共同体

一、哲学的现状分析

哲学是对历史的反思和追问,是对现实的分析和考量,也是对未来的前瞻和预设。这三个研究向度,都是以社会现状为根基,给予理论应答。社会发生了变化,哲学也应该避免时空错位和认知失调,与新的社会需要相适应。作为人的理性的内在动因,哲学总是在扬弃传统观点,不断捕捉和引导最活跃的生命之流。即使保留着哲学的语言风格,但其所承载的理论根据却在改弦易辙,必须摆脱自我约束,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孵化器”,凸显哲学的历史感和超越感。哲学是开放的、敞开的无解之谜,哲学没有终点,而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现实与哲学形态存在着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的差别性,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游离、错位和不可替换性。哲学与社会实践相比较,一方面具有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困惑,尤其那些先定的哲学理论,容易对社会现实出现曲解和误导。往往社会发生了变化,而理论的相对稳定性、滞后性会造成人们的精神失落。

哲学理论的稳定性,往往脱离时限,掩饰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和自我澄明。如果有变化,也形同虚设,哲学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距离在加大,哲学越来越以理论的一般替换了社情的特殊,甚至达到“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程度。在社会出现重大变迁的今天,大量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现实问题相互交织与融合的世界格局,难以得到新的解释,亟须寻找哲学的源头活水和新的生长点。超越传统局限,克服理论、实践的“时空扭曲”,实现新的时代考量,进行理论撞击和理论重构,已是时代主流。

哲学创新,是社会实践对客观规律的解释和表征,是对理论要素、结构、功能的深入挖潜和发挥,是对传统理论体系和内容的超越和新境界的追求。但是,哲学往往用“宏大叙事”和约定俗成来衡量和评价其他学说,显示出它的权威性、合法性和神圣性,由此构造了以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

2016年5月,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

第二国际理论家考茨基撰写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拉布里奥拉撰写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类似于后来的哲学教科书;斯大林把辩证法、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作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核心;米丁、康斯坦丁诺夫、尤金等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形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1935年8月,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披露的《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会报告的决议》等文献中提出:“警觉地捍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遗产,保证最大限度准确而又原原本本地传达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原文,不容许对原文有一点偏离和歪曲。给那些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奠基者的原著作任何修改和增补的编者以最严厉地追究党内责任的惩处。”1938年11月14日,联共(布)中央公布的关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后怎样进行党的宣传》的决议(《教学与研究》1954年第2号原文转载)中也规定:对马列主义的解释必须“正式的、由联共(布)中央审查过的”,“不容许有任何随意的解释”。在我国,基于苏联哲学范本的普及,艾思奇撰写的《大众哲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哲学教科书,也有脱胎而出的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用一孔之见替换见多识广的弊端。在今天,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清醒的,但水平不高,也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用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对马克思主义定性;也有的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说教,从而成为“失语”“失踪”和“失声”,缺乏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中西马”学科壁垒尚未消除,难以进行哲学沟通与共享,这与我国的资本、市场融入世界,急需更广泛、更深入的世界合作形成了难以消解的矛盾。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福柯,曾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初成为共产党员,但是因为斯大林的理论模式而退出了共产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提出否定态度,著名理论家列克托尔斯基在《哲学问题》中感叹道:“马克思主义曾经是我们的唯一,而且是必须遵循的范式,而现在却完全不必遵循了。”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斯焦宾说:“现在很多对于苏联哲学历史的评价都是无知、简单、粗暴的判断。”[2]这说明,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不合适宜。

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提出“中国的软力量比之欧美还相去甚远”,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兼容,才是“巧实力”。此话不无道理。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在经济领域,由禁欲主义转变为现实幸福;在精神领域,由蒙昧主义转变为理性自由;在政治领域,由专制主义转变为民主法治。我国的计划经济没有顺利实现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而市场经济才标志着传统模式的终结和现代理论的振兴。这种转折点表现在:

一是传统哲学教材大同小异,内容高度叠加,教学先后重合,缺乏理论的延续性,或者随机贴上时代标签和列举生动事例,难免形成照本宣科的陋习,或者产生以已知揣测未知的虚假心态,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与此有内在的关联;

二是马克思主义不能空穴来风,需要斗转星移、群英荟萃的演变过程,仅仅用大半个世纪以前确定的哲学框架对今天的简单置换,难免喧宾夺主,或者以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忽略现代哲学的多样性;

三是混淆讲坛与论坛之间的关系,似乎讲坛是开端,论坛是讲坛的进一步展开,论坛需要经过讲坛的监管和过滤才能登上讲坛。这就很容易给论坛的多向沟通和社会影响力带来负面影响,没有在早期形成多种研究范式,促进诸种哲学的出场、碰撞和新的提升;

四是忽视借鉴外国资源,西方哲学已经推动了西方国家的蓬勃发展,反向思维,西方国家的发展,证明了哲学观点的多元共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适应社会需要,哲学并非时刻紧扣政治主题,还有多维的发展空间,不能用单称判断代替全称判断。

上述四个方面说明,单独运用治疗哲学疾病的各种药方,其目标难以兑现,我们不仅应该承认差异多样,也要互利互惠,“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实现理论更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原因,也是未来哲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应该“在理论形态上,实现由体系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变;在理解方式上,实现由传统观点到现代解读的转变;在社会功能上,实现由革命批判到建设创造的转变;在组织构成上,实现由单极主体到多极主体的转变;在社会地位上,实现由‘家长作风’向公共参与的转变;在理论基调上,实现由个人崇拜向一元和多样的转变。”[3]

夯实理论基础,参与百家争鸣,提高哲学水平;进行分化整合,促进兼收并蓄,加大信息含量;不断滋润更新,开辟研究路径,加快发展进程。以社会主流确定理论前提,以多极并存进行互补共享,以普遍怀疑进行谨慎反驳,以博采众长实现相互协调,以知行合一推进社会发展。可以说,哲学按照社会转型的主旋律反思自己,寻找新的发展走向,已成必然。

二、破解传统体系和理论前提

哲学发展,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哲学体系和故步自封的理论前提,才能松绑和焕发生机,提高哲学的正能量。“前苏联的马哲形成史研究只具有政治的向度,发挥某种政治功能,却严重丧失了自我更新的能力和为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支持的价值”[4]。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历了被诋毁、冷静思考和21世纪后的学术性研究等三个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信念的焦哈泽教授指出:“停止了苏联解体初期对马克思主义笼统的、片面的、不科学的批判,而是对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特有的方法为基础,通过客观的、不带成见的、科学的考察和分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评,还原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并以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社会实践的发展。”[5]俄罗斯科学院最权威《哲学问题》杂志主编列克托尔斯基意识到,苏联解体,意识形态是其中的重要缘由,指出:“我们现在在全新的形势下工作,但我们必须明白,今天不应再简单地继承这些老的甚至是好的传统了。现代的问题不在于仅仅专门研究个别的甚至是重要的哲学问题,而在于开展全面的世界观革命,不仅要摒弃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究体系,而且要打破许多顽固的社会意识取向和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行为公式。”[6]

恩斯特·卡西尔指出:“人的问题”,规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扇面,共同形成人类活动的有机体。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我们应该吸收借鉴,但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1]莫尔顿·怀特提出:学科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没有一门学科唯我独尊,只有在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之间深入挖潜,才能打通哲学研究的道路。在纷然杂陈的哲学史上,人们把康德作为二元论的代表,把黑格尔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惯例。这些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扼杀了康德和黑格尔在哲学发展史上的特殊贡献。事实上,康德辩证分析了历史成见,论证知识何以可能,使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统一于现象界。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康德思想,主张实体与自我意识的统一,提出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主观主义是对哲学精神的“侮辱和轻视”,要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和先入为主的偏见,对概念世界进行高度概括。他用主客体辩证关系打破了传统封闭的两分法,说明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存在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之中,在两个端项和一个中项之间,可以有论证顺序的先后,或者说,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为端项,端项和中项的关系是随机的或主体选择的。忽略中项来认识端项,就容易把端项作为对立的两极;要全面和解对立的端项,就得通过中项来实现对象化,或言之,通过中项,认识两个端项,就会使两个端项之间的对立得到和解,达到统一。虽然黑格尔把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形成绝对精神的哲学体系,但却不能由此而被打入另册。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摘要》中提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概念和客观性……的一致”,这是列宁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对黑格尔的肯定。列宁更加明确地引用黑格尔提出的“观念是适合的概念、客观真理的东西或真理的东西本身”,进一步指出“观念(要读作:人的认识)是概念和客观性……的一致(符合)。”[7]

为什么康德和黑格尔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成为马克思实践学说的重要理论来源?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打破了传统体系,进行前提批判,使对立两极的本体论成为认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恩格斯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二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8]在恩格斯看来,“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不能各持一端,不能两极对立,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实现哲学转向,形成新的学说。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就是指没有保留先见、成见的前提,而是克服“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缺欠,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对立观点的融合。马克斯·舍勒也表达了他的观点:“哲学就其本质意向而言,应当提供出绝对没有任何前提的认识,换句话说,为了不先行作出有关真假的哲学判断,哲学应当尽一切实际可能提供不受任何前提约束的认识。”[9]无论是“没有任何前提”还是“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其含义是指,确定一个前提,就容易在立意、体系、功能等方面受传统先见所制约。同时,前提的先行存在,虽然具有确定性和问题研究的指向性,但却容易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容易与新问题隔绝、容易形成以历史掩盖未来、以已知推演未知、以支流替换主流的弊端。在世界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避免对复杂事物运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要建立许多不同的、不一致的理论框架,为人们的思维提供自主选择性,希拉里·普特南在给《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所写的“序言”中,明确强调这一观点。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进行前提批判、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才能把理论推向前进。按照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提出的“决不能够在坟墓里的死人中”“去发现它的最终的真理”,“你们应该在你们自己有生命的‘精神’之中去寻求。”[10]当然,绝不能彻底抛弃任何前提,而是把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统一起来,进行辩证否定和扬弃。无论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沟通性、非指向性、离散性、解构、颠覆、反叛,还是我国的差异性、多样性,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表演舞台,应该予以重视。

“哲学是一种学养。哲学的探究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哲学之真与艺术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精神活动,一种使人生高清而有意义所不可缺的要素。”[11]在当今世界,打破封闭体系和前提,各种观点就会脱颖而出和蓬勃发展。产生这种现象有其文化基因,而哲学又是形成这种现象的轴心。哲学通过对传统观念的批判与超越,不断预见、捕捉和创造适合社会发展前景的精神境界。在市场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我国已经涌入世界主流,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生产方式和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哲学形态,也应该改弦更张,重新确定时代主题、论证思路和研究路径,形成哲学新形态;以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为导向,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理论探讨,使创新理论脱颖而出;对我国现状进行深层分析和高度概括,提取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假设;打破闭关锁国的理论自居,实现交叉切磋的主流话语;对传统观念走向边缘、各种哲学相互碰撞所形成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总体概括,形成交流互补和相互辉映的学术平台;哲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开启、倡导和批判,实践是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立足实践,才能透视不断登场和较量的种种迷雾,分清利弊得失,使哲学繁荣昌盛和永世不衰。

三、哲学共同体生成

本尼迪克特强调整体意义,亨廷顿强调冲突论。这两种观点表面上是矛盾的,事实上是统一的,与一元主导、多样并存是相互切合的。长期形成的“正宗传人”“自我中心”的哲学体系,通过世界多极化和资本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交往大众化,已经出现各种哲学派别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趋势,传统哲学逐渐由政治灌输走向学术交流、由理论权威走向多层次、多向度的哲学平台。把哲学概念和原理作为进入哲学的门槛,使哲学仍然坚持循环论与重合论,与当今相比存在巨大的落差,其效果淡然失色,阻碍了理论发展的通道,浪费了大量资源,失去了哲学的公信力。哲学是一种时代精神,更有其深刻的客观基础,就像恩格斯指出的:“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2]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差异性、多样性不断增强,哲学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能否反馈时代的呼声,透视琳琅满目的社会现象,寻找背后的深刻原因,引起哲学创新的马太效应,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毫无疑问,一统天下的哲学模式通过大浪淘沙已不断沉淀,“古董”只是历史的表征,不能代替现在和未来。多种学说的共存、争鸣和新学派的生成,与当代需求相吻合。这就像黑格尔指出的:“表象思维的习惯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与此相反,另一种思维,即形式推理,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13]。其核心在于摆脱前提材料的约束,实现内容的超越,才能在哲学领域,滋润沐浴、繁衍生息。

俄罗斯社会转型引起的理论变革,为我国提供良好的借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消亡了”进行大讨论,脱离了传统体系、前提和个人崇拜,把研究领域明显区分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反思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等三大学派,寻求西方哲学和其他学派的契合点,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把列宁深刻批判的波格丹诺夫的著作进行再版和重新研究,梳理俄罗斯的学术理路。虽然在形式上五花八门,但在内容上却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我国哲学也破解了二元对立哲学前提的制约,建立新的哲学研究范式,各种哲学纷至沓来、异彩纷呈,扮演不同的角色,凸显哲学建构的差异多样性。哲学共同体有“三足鼎立”的坚实根基:在时间维度上,从康德开始,把对立两极的哲学派别,通过怀疑和批判,统一于现象界。通过黑格尔的理论推导,以概念的两重性达到新阶段。马克思把两极对立融入实践观,为哲学的多样性夯实雄厚基础;在逻辑的维度上,哲学派别的对立是相对的、局部的,进入宏观视野,它们又通过中介而相互渗透,由潜在的转化为显现的,由相互分离转化为交流互补;在实践的维度上,全球化、现代化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说,各种哲学派别既在对方之中,又在对方之外。作为这种实践的思维方式,必然集历史之大成,实现高端对接和融合,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界上。面对这一问题,笔者在《理论探索》2014年第2期发表了《我国哲学学科发展:从分离到整合》,有更详细的理论阐述。

社会转型,促进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表现为以下五点:

第一,政治哲学,把政治的本质、规律和方法作为研究目标,是对政治反思的哲学辩护。一是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的唯物史观;二是重视理想性与现实性、规范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三是对哲学的政治追问和辩护;四是反对理性思辨,强化对政治的追问和批判、超越和建构;五是哲学的政治转向,在前提与超越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方向和提问方向的转变”(迈尔),进行反思和自身确证。

第二,讲坛哲学,重视哲学教学和技巧,关注主流媒体,内容原理化、逻辑体系化、语言大众化是其基本职能。一是围绕社会的中心课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营造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意识;二是追求时代目标和方法,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三是对各种观点的浓缩、抽象和概括,带有不断循环的教化倾向;四是筛选预见性和代表性的学说,牵涉带有终极目的性的嫌疑;五是具有衡量标准的规范化、公式化、条理化和简单化特点,是形成信仰主义的原因之一。

第三,论坛哲学,论证和强化研究范式和前沿问题。一是以独特的哲学观去创建自身体系、内容所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哲学理论;二是有明显的特殊性,为扩大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提供依据,提高影响力和凝聚力;三是承上启下,促进从一般到个别和从个别到一般的互补性;四是避免为权威做注释,显示学术性和个性化;五是以研究为基准,吸引和影响整个社会势能,避免劝知、劝智、劝善的依然故我局面。

第四,人生哲学,阐述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提升认知水平,改变心态,提升境界,聚焦智慧,维护心理自尊。一是与自身的处世行为密切相关,既可以回顾心得体会、陶然自乐的喜悦,也可以记载识别迷茫、摆脱困境的苦闷;二是用生动犀利和幽默的笔锋,开启自己的哲思理念、淳朴风情、忧郁情感,拂去历史的尘沙,展现真实鲜活、血肉丰满的人生传奇;三是有较大的选择性,慷慨人生滋味和人格尊严,而对宏大叙事的浪漫情调不宜接受;四是用生动的语言、激荡的情感来体验人生,有很大的情感流动性和感召力;五是对万木凋零、山河失色极为伤感,当出现情感失落、缺乏精神寄托时,往往在宗教、信息网络中寻找精神依托,进行复制粘贴和心理宣泄。

第五,部门哲学,以哲学为窗口,考察部门哲学的真实性以及科学产生的认识途径和实施方法。一是在哲学危机条件下出现的哲学与具体学科嫁接的新的变种;二是形成哲学的某个分支并且在哲学与具体学科之间联姻,改造周而复始的哲学循环论;三是反对庞大哲学体系夸大其词,主张形成科学哲学对接的产学研互补性;四是研究科学的合理性、证伪性和历史性;五是进行具体学科积累概括形成的理论抽象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总的说,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抓住焦点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独特回答。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用行为准则理解人生意义。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情绪的沮丧。特别在精神目标遭到挫折时,就容易把“惩罚”“报应”“拯救”等放在主导地位。一旦找到生存的合理形式,也就找到自身的精神依托和力量支撑点,真正实现对传统失落的否定和对未来前瞻的渴望。所有这些问题,不能依靠强制的方法来解决,而要依靠思想的疏导来解决。哲学就是在各种观点、学说中博采众长、融铸百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震撼力是难以估计的。哲学正在凸现人类精神的经纬线,以各种学派为扇面的哲学共同体正在显露出来。

哲学共同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哲学的实效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应坐而论道,静坐求真,就一些问题争论不休。“要有自觉而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世界历史性的理论视域和实践论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14]应该关注实践,获得经验,哲学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空头说教,而是以理论方式来把握现实,解决那些仅仅依靠实证材料无法解决而又与人们的生存目标息息相关的问题。人的实践活动,既不是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又不能忽略理论抽象而在离散事物中沉沦,而应立足现实世界对人自身的规范设定,揭示、批判和改造人的对象世界,把握世界存在发展的基本规律,力求使物质和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和解”。哲学不能拘泥于传统“纯形而上”的理论论证,不在于创造出不同凡响的观点和超脱现实生活去寻找宇宙的永恒法则,而是通过与人生有关的实际问题,揭示实践的性质、方法和价值,充分表现出哲学在实践中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可行性,在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建构良好心态,确立主体间性,使人抓住不同于其它存在物的确定性来构筑自身,即驾驭抽象思辨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哲理思考,才能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确认。

其二,哲学的多元性。多元性是当前包容互惠的理论显现。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越稳定,就越能倾听和吸纳各种哲学观点,使之成为人们的思想导向。无论各种哲学学派的交叉渗透,无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远近亲疏,无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集聚多样,无论哲学文本考证和实践经验提炼的互补交融,都是哲学与社会现实的接轨和延伸。古希腊智者运动、中世纪文艺复兴、欧洲启蒙运动、我国春秋战国、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都有力证明了多元并存、交融互进的巨大作用。逻辑和历史都明确证明,应该采取整合方式,又不放弃具有特色的国情、民情,互补与融合才能成为现实。同时,政治的稳定和巩固是相比较而言的,尚存在不稳定和不巩固的潜在威胁。与此同时,稳定、巩固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还会出现与此相反因素的溢出,使哲学不能满足现状,而是在多元发展中,不断汲取营养、整合和升华,以便应对各种挑战和满足各种需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好处平摊,而是充分运用那些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不同解决方案、各有用武之地的多家学说。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德合一的社会体制,会使社会死气沉沉;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才会不斥一孔之见、不拒一得之功,集聚细流、容纳百川,真正成为有容乃大的“世界的哲学”。

其三,哲学的渗透性。哲学不是不计事功的纯而又纯的高雅学科,它从具体学科高度抽象;它又要以具体科学作为力量支撑,从抽象到具体。哲学与具体学科互补双赢、相得益彰。具体学科是实践与哲学的沟通渠道,哲学通过具体学科才能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也通过具体学科的吸收、消化和提炼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具体学科在哲学与实践之间起蓄水池的积累作用和过滤器的净化作用,缺乏具体学科的连接,哲学只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止步不前,或者产生负面反弹。西方国家的启蒙和开放,使哲学从神学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由神道转向人道和由天国转向人间,促进德国结构严谨、善于沉思的逻辑推演,促进法国反对传统、提倡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气质,促进英国崇尚经验分析、进行理论归纳的逻辑推理,促进美国实现语言转向、追求实用的基本思路。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要求我们改变历史位差和地理坐标,哲学的巨大势能才能发挥出来。

总之,传统哲学没有进入令人关切的新境界,试图与此告别而与现实“接轨”的种种努力没有跳出历史旋涡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必须冲破固定不变的体系和前提,在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现实基础之上,通过哲学的“转折点”,自觉融入与时代主题相适应的哲学共同体之中,这也是本文的期望所在。

[1] 人民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2016-05-1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2] Стёпин В.С. C m. Сте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отчет заседания[N].Россий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 сегодня, 24 ноября 1995 г. Москва.

[3] 吕国忱.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4] 王慰.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中的三大难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1-86.

[5] Джохадзе Д. В.Вперед к марксу! ⅩⅪ век принадлежит социализму![J].ВЕСТНИК РФО,2001(4):c-327 .

[6] [俄]列克托尔斯基.《哲学问题》杂志创刊45周年[J].世界哲学,1993,(1):2.

[7]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13-21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4.

[9] [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84.

[10]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89-390.

[11] 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20.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14]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0.

[15] 余卫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30.

〔责任编辑:侯冬梅〕

2017-08-20

无锡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和解研究”(2017106-10)重点课题、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资助项目“‘一体两翼共赢’哲学共同体研究”(2016003)阶段性成果

吕国忱(1953—),男,辽宁丹东人,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B021

A

1000-8594(2017)06-0068-06

猜你喜欢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