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位强
浅谈增强六种意识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
◎曾位强
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呈现布局合理、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有的企业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烈,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规模还需壮大。本文从增强为民服务、艰苦奋斗、诚信经营、品质品牌、科技保粮、人才兴粮等意识与搞好国有粮食企业的关系做了探讨和阐述,以利促进广大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增强意识 做强做优做大 粮食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供稳价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同样需要做强做优做大。在新形势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应当牢固树立并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艰苦奋斗、诚信经营、品质品牌、科技保粮、人才兴粮等意识。
为民服务既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又是国有企业的基本职责。广大国有粮食企业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辉煌与艰辛、顺境与逆境,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记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才能确保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国有粮食企业及其管理者为民服务,就是要为广大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好务。
(一)要有为粮食生产者服务的情怀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但国有粮食企业必须讲究情怀。广大农民等粮食生产者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长期以来,总是年复一年默默耕耘,辛苦劳作,收入微薄,理应受到全社会尊重,得到更多的关心关爱。但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偏见、国家财力制约等原因,使得一些农民年轻时种粮缴粮,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很大贡献,却老无所依,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饮水思源,用粮念农。国有粮食企业及其管理者,应当站在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度,对农民等粮食生产者心怀感激、心存敬畏,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关心他们的利益、关注他们的需求与感受,帮助农民种好粮、卖好粮、存好粮,尽心竭力为他们服好务,增添他们对粮食企业的信任、对生活的信心。以官商自居、态度简单粗暴,甚至出现压级压价、 “打白条”等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从而使他们把粮食种得更好、卖得更好,使企业得到更多更优质的初级粮油产品,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有为粮食经营者服务的气度
广大粮食职工都是社会粮食流通的经营者,要团结办大事,合作出效益。搞经营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和效益,更要讲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善待包括本企业干部职工在内的广大粮食经营者,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的根本所在。一个企业的心胸气度决定其眼界格局,从而决定其发展和未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始终坚持 “员工第一”、 “客户至上”的理念,从而保持了公司连续30多年盈利的业绩。国有粮食企业要胸怀宽广,俯下身来紧紧依靠经营合作伙伴与企业干部职工,并且首先为他们着想,为其发展进步创造条件,使其有机会有能力有热情为粮食产业效力,以便共谋发展大计,共创企业辉煌。
(三)要有为粮食消费者服务的远见
市场经济终归不相信眼泪,糊弄别人终究是害自己,一个没有远见的企业也不会走远。忽悠了粮食消费者,消费者将会 “用脚投票”,使得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发展壮大。国有粮食企业的远见就是要为广大粮食消费者着想,用心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到位,搞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更多受市场欢迎和百姓认可的粮油产品,为消费者服好务。
苦难立斗志,艰辛创伟业。一个企业的成功崛起,既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外因,更要靠自身的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纵观那些成长好有潜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几乎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广大国有粮食企业决不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决不能 “等靠要”,需要脚踏实地的再奋斗、再出发,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能一步步做强做优做大。在这方面,国内外同行中的佼佼者为我们作出了榜样,需要认真研究,虚心学习,切实践行。学习他们戮力同心、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爱粮护粮、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以企为家、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格。一切见利忘义、铤而走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一切慵懒懈怠、不思进取的状态都是要不得的;一切急功近利、快速致富的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又是企业 “闯市场、打天下”的金字招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些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失信欺诈、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平台公司)不讲诚信、见利忘义,出现几个月或几天就关门“跑路”,人们对诚信的呼唤尤为强烈,大家往往只与那些信誉良好、没有污点的企业合作。国有粮食企业要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时时处处讲诚信,以诚信赢得口碑,决不参杂使假,决不将过期变质或超标粮油投放市场。做到对国家不瞒骗严格按要求收储轮换粮食、对农民不压级压价及时支付粮款、对客户不欺骗严格履行合约、对银行不失信按期还清贷款、对职工不哄骗认真兑现承诺。从而以诚信赢得人们的信任与信心,以诚信获取市场的尊重与信赖,以诚信助推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品质决定品牌,品牌是品质的外在反映,一个企业产品的品质优劣决定其品牌好坏。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与过去相比大为改善,对营养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在消费粮油时,更加注重选择那些品质好品牌叫得响的产品。国有粮食企业不仅要在推出好品牌上做文章,还要在练就好品质上下功夫,既要打造品牌,更要打磨品质。
(一)要始终保证好的粮油品质
国有粮食企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重产品质量,生产出老百姓喜爱和认可的粮油产品,让企业产品成为其品牌的标志,这是企业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的需要。要向海尔集团 “砸冰箱”、柏乡粮库 “五不销”等企业那样,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当企业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后,好的品牌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二)要制定好品牌战略目标和品牌经营策略
创建品牌非朝夕成就,需要坚持不懈,品牌建设是长期规划与努力的结果,著名品牌都有一个从不知名到知名的积累过程。国有粮食企业要积极创建自主品牌,及早注册产品商标,综合运用媒体广告、客户沟通、展览推介等方式大力加强品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要注重 “一个特性”和 “四个统一”
即:产品的独特性和统一的理念、统一的视觉语言、统一的传播信息、统一的企业形象。当今是个信息极为发达的时代,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要引起消费者注意,必须具有独特性,而要使消费者对你的产品留下深刻印象,需要不间断地、以统一的方式进行强化传达。国有粮食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要引起消费者注意,能留下烙印、得到认可,也必须要有特点有特色,并且要注重 “四个统一”。
“科技支撑”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粮食行业是一个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在当前粮食安全由数量安全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并重转变过程中,科技在粮食保管储藏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有粮食企业既要利用传统的储粮技术保粮护粮,又要运用现代科技,用低温绿色储藏技术对传统粮仓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或新建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粮库。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搞好绿色环保储粮,从而确保粮油品质、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稳步提高、持续向好。
“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兴则企业兴、人才兴则事业兴,国有粮食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兴企、人才兴粮意识。随着粮食收储体制机制发生重大变革,过去那些依靠收购政策性粮食维持经营的企业势必遭到冲击,原有的 “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不断加快,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将对传统粮食产业和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实施人才兴粮工程是推进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粮食行业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粮食企业 “走出去”等方面都离不开人才,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兴企、人才兴粮战略,努力实现人业两兴的良性循环。
一个企业有没有生机与活力,能不能发展壮大、行稳致远,要靠人才去推动。国有粮食企业在聚才用人方面,应立足现实,不能指望引进多么有本事的高端人才,关键是要有识才的慧眼、聚才的办法、用才的胆略、容才爱才的雅量和情怀。既要发现、培养和使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 “帅才”,又要发现、培养和使用好懂技术、肯钻研的 “将才”;既要引进、培养和使用好思维敏捷、善于创造、敢想敢干的创新型人才,又要发现、善待和使用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甘于寂寞的 “老黄牛”,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贡献力量的舞台。不要抱怨企业干部职工水平太低,也许是我们培养使用不当;不应抱怨干部职工不够努力,或许是我们的奖惩激励措施还不到位;不要抱怨职工对企业要求太高,恐怕是我们的工作改进不够;不应抱怨传统的用人聚才方法不管用了、优势不在了,应当反思我们是否足够用心、有没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挥优势。
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大国有粮食企业要密切关注并认真研究农业、粮食和粮油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艰苦奋斗、诚信经营、品质品牌、科技保粮、人才兴粮等意识,顺势而为、革故鼎新、奋力拼搏,扎扎实实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省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