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研究

2017-03-10 09:30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乌蒙山铃铛逝者

陶 波

(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研究

陶 波

(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乌蒙山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地方,是东部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在乌蒙山区彝族丧葬仪式上必有“恳合呗”,毕摩唱诵彝文经书、孝子跳铃铛舞和唱孝歌。关于“恳合呗”中的铃铛舞起源有多种说法。通过汉、彝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结合“恳合呗”的历史传承和地理分布进行研究,通过汉文文献、彝文文献、口碑文献、丧葬仪式中的铃铛舞等,探析彝族丧葬习俗和“恳合呗”的文化内涵。

乌蒙山区;彝族;恳合呗;铃铛舞;丧葬仪式

滇黔结合部巍峨耸立着磅礴的乌蒙山,它是云贵两省的分界山,是彝族祖源地,也是彝族六祖的分支地。彝族先民沿着乌蒙山和南北盘江迁徙到滇川黔桂四省(区)各地繁衍生息。至今乌蒙山区还生活着近百万彝族同胞,乌蒙山区保留着古老的彝族文化,“恳合呗”是彝族丧葬习俗的活化石,集彝族歌(诗)、乐、舞于一体,记录和见证了彝族各时期丧葬习俗,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恳合呗”释义

彝语k‘ɤ55xo11pe33,汉字音译为“恳合呗”。“恳合”即当地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所唱的歌或丧葬仪式中的彝文经文和歌的总称;“呗”为跳或跳脚之意。跳脚又称为“跳脚舞”“铃铛舞”“孝舞”“搓蛆舞”“搓蛆赶老鸦”“钞子舞”。跳脚所用道具有马铃铛和白纸条、或白毛巾、白布条。马铃铛彝语称“射浊”(意为金珠)或钞子。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大多把铃铛舞称为“恳合呗”,或用“恳合呗”指称铃铛舞,或分不清铃铛舞与“恳合呗”的关系,出现一叶障目的混乱现象,也有以偏概全的情况。

“恳合呗”主要流传于乌蒙山区沾益、宣威、富源、镇雄、威宁、纳雍、赫章、钟山、水城、六枝、盘县等彝族聚居区,此舞在钟山区汪家寨镇、水城县玉舍镇、六枝特区中寨乡以及威宁县板底乡、赫章县珠市乡等地保存较完整。《大定府志》记载:“至焚所,又有跳脚之俗,将焚之前,姻党群至,咸执火以来,至则弃火而聚其余炬于一处,相与携手,吹芦笙歌唱达旦,谓之跳脚也。及焚之日,鬼师祝告,椎牛数十头以祭。”[1]

“恳合呗”歌舞相伴,舞者先歌后舞,以铃铛作为唯一道具伴奏,故称铃铛舞,舞者靠摇响手中的马铃铛声来统一动作,间隙有“萨拉”(即唢呐)吹奏。“恳合呗”通常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彝族毕摩、摩史和舞者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神圣的仪式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彝族原传统铃铛舞仅限男性在丧葬仪式中展演,由于现代化进程中,彝族群众观念更新,随着舞台化设计,女子也加入其中,并展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均可以。

二 铃铛舞源流及其研究述考

关于当地彝族传统铃铛舞的来源,在乌蒙山区各地彝族说法不一,目前可知的说法有:“金狗传说”“搓蛆赶老鸦(鸹)传说”“毛辣角虫传说”“战争传说”“祭祀神器说”“赛马说”等。

著名彝学先驱马学良教授在1980年11月到1981年6月,近7个月的时间深入川滇黔彝族地区(今乌蒙山区、大凉山地区)进行调查社会研究,最后编撰成了《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其中“乌撒旧邦访布母(毕摩)”记述了乌撒一带(今威宁)彝族村寨流传的“孝舞”传说,并对乌蒙山区彝族“孝舞”进行了深入研究。关于乌蒙山区彝族铃铛舞起源的文献记载颇多,其中贵州赫章县妈姑一带彝族村寨中流传的“金狗”传说与铃铛舞起源有关,如:

相传大黑彝土目的祖先是“狗”,不过可不是一般的狗,而是从昆仑山脚一块石板下生出来的一只“金狗”,什么都会,和人一样。此狗与一女子婚配,一母生三胎,一胎生三子,共生九个儿子,后来成了九个大土目。起初,狗与九个儿子经常一起出去打猎,因母亲不便告知,儿子一直不知此狗是父亲。一天,又一同上山打猎,晚归时,狗立悬崖上久久不下来,儿子们急了,一气推他下崖,结果摔死在崖下。母亲得知此情,悲痛万分,乃告知真情。儿子们急忙回山寻找,等找到时,狗尸已生蛆累累,大群乌鸦也在啄食尸肉。儿子边吼边赶乌鸦,即把狗尸拾回家中超度。[2]

又宣威彝族村寨中流传的“搓蛆赶老鸦”传说与铃铛舞起源有关,如:

从前有一个皇帝,与一叛王争夺疆土,皇帝想设法杀掉叛王,便诏谕百姓,有能取叛王头者,就招为驸马。不久就有一只大黄狗撕了诏令,衔了叛王头进见皇帝。皇帝见了,非常惊异,心中着急道:一个皇帝的女儿,怎好嫁给一只黄狗,如果不践前言,有失信用。因此愁容满面,公主见父王如此,因问其故,帝以实告,公主以不可自食前言,便毅然嫁与黄狗,一同到民间度日。数年后,生了几个儿子,但始终不知道谁是他们的父亲,母亲也不便告知他们。

这些孩子喜欢打猎,每天要带着老黄狗出去,一天在森林里追逐野兽,老黄狗也在树林中狂跑,他们兄弟见了,误作野兽,箭声响处,老黄狗中箭坠岩而亡,他们无法拯救,只有叹惜而已。回到家里,他们的母亲得悉老黄狗死去的噩耗,大哭起来,便把原委告诉了儿子。过了几天,弟兄商量好到山间去葬埋老黄狗的尸体,走近岩边,只见尸体腐烂,臭气逼人,乌鸦群集啄食,蛆虫一个个滚到山岩下,他们便把蛆一一蹉死,并用石子投击乌鸦。这样过了几天,尸体完了,乌鸦也飞走了。今日儸民作祭时,要举行‘蹉蛆仪式’,就是当日“蹉蛆赶老鸦”的意思。[2]

著名彝学专家马学良先生在《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一书中阐述了彝族“金狗故事”与“盘瓠神话”的渊源关系。但我们田野调查中发现乌蒙山区的沾益、宣威、威宁、昭通等地流传有大量与狗相关的传说故事和传统民俗事象,文献中亦有大量记述此类现象。《云南民间文学集成·昭通市彝族卷》“启逋禄射(楼金狗)的故事”记载:

当时人们没有五谷,启逋禄射决心要为人们找来五谷播种,以补偿自己的过失。于是,就上西天为人们取来五谷种子,从此,人们便开始种五谷了。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在彝族人民中,妇女禁忌用脚踢狗;彝族人民每年大年三十晚上,都要备办佳肴,大唤三声狗,让狗先吃,然后全家再围坐吃饭。

该书另有“金狗揭榜”的传说故事,其记述了古时候彝族居住的地方只有苦荞、燕麦等,没有稻谷。“金狗”为彝族带来了谷种,因而彝族地区开始有了稻谷,人们非常感激它。后来彝族民众每逢大年三十全家吃团圆饭前,都要先将 、肉菜盛入盆中,让狗先吃。

我们在田野调研中还发现,今沾益、宣威、水城、钟山等彝族村寨至今亦有此类传说故事流传。传说古时候大灾难之后,人间一片荒芜,狗偷偷用尾巴从天上把稻谷种带到人间,人们开始种植粮食,得以繁衍生息,代代流传。因此,每年三十晚上头一碗饭要先给狗吃,然后人才能吃,这是感谢狗给人们带来了粮食种子。贵州威宁彝族地区大凡逢年过节时,祭祀完祖先,会夹几片肥肉和米饭给狗喂年夜饭。另外,沾益、宣威、水城等地彝族、汉族民众都忌讳吃狗肉,原因是狗为人们带来了粮食种子。贵州威宁县板底乡一带彝族村寨中流传的“毛辣角虫传说”,与当地彝族民间铃铛起源有关,因而在此有必要辑录:

据说有一种毛虫,俗名毛辣角,喜食植物的叶子,其幼虫常簇聚树间,能把叶于吃光,致树木枯死。其毛有毒,人的皮肤一经接触,即发生奇痒,肿胀。从前有一个老翁,非常痛恨这种虫。因此鼓励旁人竭力扑灭,因为大人工作繁忙,于是叫儿童去做。为了让孩子感到兴趣,便在棍上系一个铜铃,这样棍子一摇动,铃子便响起来。小孩子在树上跳来跳去,也就非常快乐,因此收效很大,久而成习。打毛虫的姿势渐渐成为有节奏的举动,成了很快乐的游戏了。老翁临终时,吩咐他的子孙,要在丧堂上,表现打毛虫的游戏,免得植物受害,灵魂不安。相习成风,后来竞成为丧堂上应有的仪式了,目的在慰死者的灵魂。[3]

今天乌蒙彝族山区(滇东、滇东北、黔西北)在夏秋之交菜园、果树之上如不喷施农药,会生长大量毛辣虫,到时会满地爬行,这时他们小孩会用脚搓死这些毛辣虫。脚搓毛辣虫时,身体扭动,与铃铛舞动作类似。或许正如故事所说是跳脚舞的起源,也或许是跳脚舞的遗痕。另外,果树上的毛辣虫,在未出窝之前,簇聚树间,是一整团的,村民会举火把烧之,这与乌蒙彝族山区流传盛行的火把节中,点燃火把烧死田间地里害虫缘由及其行为颇为相似。

《宣威倮族白夷的丧葬制度》中还记述了另外一种说法:

从前有一个人死在他乡,无人埋葬,让他放在深山中,后来他的子孙知道了,便去寻找,但这尸体已经腐烂,只见无数的蛆和一些乌鸦在啄食尸体。他的子孙便赶飞乌鸦,蹉死尸体上的蛆,然后回家。今日夷人开丧时要举“蹉蛆”的仪式,就是当日“蹉蛆赶老鸦”的意思。[3]

关于“搓蛆打老鸦(鸹)”和“毛辣角虫传说”,在贵州水城市玉舍镇一带彝族村寨中流传的“跳脚歌”歌词可说明和反映其的由来:

树上有老鸹,一天叫呱呱。

老人不安身,又怕把眼啄。

老鸹不打去,亡人难成仙。

老鸹打去了,亡人飞上天。

地下有毛虫,我们搓去了。

毛虫不踩去,亡人不得路;

毛虫搓去了,亡人有路走。[4]

关于当地彝族传统铃铛舞的起源传说尚有几种。在此不妨略举颇有研究性的数例,以飨读者:

黄泽桂的《“恳合贝”舞蹈的叙事:赫章彝族丧葬舞蹈考察》一文认为,“恳合贝”舞蹈反映和表现了迁徙开路、迷惑敌人、战状、告别、驱赶乌鸦蛆虫、请神送神等多种思想内涵。李建荣的《贵州彝族铃铛舞试析》一文认为,其舞蹈主要反映了彝族歌舞起源、军事舞蹈等思想内容。余未人的《彝族铃铛舞》一文认为,其舞蹈有祭祖舞蹈、祭祀神器、搓蛆打老鸦(鸹)说、纪念祖先开拓和迁徙等多种传说为主的思想内涵。

综上各种关于彝族传统铃铛舞起源传说来看,“护尸”“护灵”是该传统舞蹈最核心的主要元素。搓蛆打老鸦(鸹)是保护逝者尸体不被侵蚀、不被毛虫踩、祖先迁徙开路、族人迷惑敌人、征战状况、生者告别逝者、请神祭祖等均以舞蹈形式展现和反映,并以“保护逝者灵魂、告慰逝者灵魂”为主。因而彝族传统铃铛舞的起源和发展与古代彝族丧葬仪式密切相关,为了护卫先人尸体而有了扬手、顿足驱赶的动作,为了告慰逝者、护卫逝者灵魂,有了追忆祖先迁徙、征战的历史场景,并以质朴、娴熟、本真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和再现,甚至作为集体族群记忆。这一在彝族古代葬俗和铃铛舞彝汉语名称中可印证。

历史上彝族葬俗曾有岩藏、树葬、天葬、野葬等,并火葬到土葬的变迁,并在历史传说和文献都有相关记载。不论哪一种葬式葬制,人们在传统丧葬仪式中唱经、跳脚,追忆祖先迁徙的艰难和征战的艰苦,护卫逝者灵魂,让逝者安息,让逝者回到祖源地与祖先团聚。彝族祖灵、祠堂、岩祠、跳脚舞、指路经等就是彝族葬俗变迁的记载和印证。如前述,跳脚、铃铛舞彝语称“恳合呗”“恳合”,指祭祀礼仪中唱经的歌,“呗”即跳的意思。从彝语名称而言,“恳合呗”包括两个部分,即“唱经的歌”和“跳”。“唱经的歌”就是生者告慰逝者灵魂、生者护灵的歌;“跳”护卫逝者尸体不被虫兽侵蚀的动作。但此舞彝语名称中却没有其道具“铃铛”的彝语名称,说明铃铛舞最初并非铃铛舞,而主要是“唱经”和“跳”来表现,到后来才有铃铛,靠着铃铛的节奏来跳舞,因此称其为“铃铛舞”是后来的事。此外,当地彝族传统“铃铛舞”又被称为“跳脚”和“孝子舞”,这可能是其舞最原始的汉语名称了。因孝子为了护卫父母尸体或灵柩而伸手顿足,跳跃吼叫,后来发展变化为丧葬仪式中的跳脚,因此也有孝子舞之说。贵州纳雍、赫章、织金等地彝族传统铃铛舞也称为“钞子舞”,因当地彝族把跳铃铛舞的铃铛称为“钞子”。

从彝族传统铃铛舞传说及其所展现的场域——丧葬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遗迹,并从彝语、汉语称其舞名称来看,铃铛舞起源于彝族早期岩葬、树葬民俗文化有关。彝族先民盛行岩葬、树葬,可尸体容易腐臭、禽兽叼吃、蛆虫啃吸,于是为了先人的尸体尽量保持完整,扬手顿足驱赶虫兽。这不能不说是彝族葬俗与铃铛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随着彝族传统葬俗的不断变迁,并各自文化不断创造和发展,“跳脚”文娱活动也交融到传统丧葬仪式中,也逐渐成为追忆祖先迁徙历史和光辉业绩的思想内涵。当然,早期的彝族“恳合贝”主要是跳脚和唱经,后来铃铛舞发展成铃铛和白纸条、或白布条、白毛巾道具。因为表演此舞主要道具为铃铛,并以铃铛作为唯一伴奏的道具,因此有了铃铛舞的这一习称。

三 “恳合呗”思想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恳合”,因各地彝语方音方言不同及其汉语音译用字不同,也有音译为“肯合”“恳洪”“喀红”“叩呗”“克合”等等,是当地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丧事歌、丧葬祭祖经、挽歌等的总称,是彝族传统诗歌和民间歌谣的重要表现形式。如前述,“恳合”存在形式和传承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毕摩或摩史用彝文记录传承下来的彝文经书,通过毕摩、摩史在丧葬仪式中念唱传承;另一种是彝族民间口耳相传的丧事歌、挽歌,通过彝族历代先民一代又一代口头传承。毕摩、摩史用彝文记录的“恳合”经文,不仅歌词固定,而且篇幅较长,一般都在成百上千行。而口耳相传的“恳合”歌词一般都以比兴的三段式形式,用动植物和其他事物起兴,用动植物和山川等作比,衬托出父母去世或丧失亲人的痛苦。三段式和比兴手法便于记忆,更便于民间传承。当地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恳合呗”,按长幼辈份到死者的灵前献歌献舞,所献歌舞需要切入主题,根据死者的身份,吊丧者与死者的关系,歌手依吊丧者对死者的称谓直呼死者,或照着彝文经书、或哭唱挽歌,或择对应的丧歌,表达对死者的深切怀念,倾诉生离死别之情。他们传统丧葬仪式中的“恳合”,从形式上反映与演绎丧俗仪式,实质上反映和复述着彝族历史、民间歌谣、诗歌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反映彝族历代先民对世界认识和了解,对生死观的表达,对亲情的真挚和追恋,对彝族传统诗歌的发展和传承等,都得到本民族的认可与认同,“恳合”、跳脚这种歌(诗)、乐、舞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文化,真正体现出了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艺术价值。

(一)彝文文献“恳合”

彝文文献“恳合”是彝族毕摩、摩史在丧葬仪式中务必念唱的,并有专门的彝文记载的经书。1984年龙正清翻译整理了流传于贵州赫章、威宁一带的彝文文献《恳洪》(即《恳合》),有1371行,内容包括开篇、孝歌、宇宙形成、娄几提耙、披郁笃米挣、师署、实勺诺母斋、采药经等八个部分。又1987年龙正清根据彝文文献《恳洪》(即《恳合》)翻译整理了《葬礼歌》,有2000余行,内容包括孝经、恳狠华、恳色前、戛巴、悼念曲、米囤弥堵、恳也漏、读吐、恳署的来历、朵鲁、射浊的根源、朵锵的根源、师取、冒女等十四个部分。

(二)民间口传“恳合”

民间口传“恳合”大都称为跳脚歌,主要是参加葬礼的人在丧葬仪式中伴着铃铛舞歌唱的,歌者或孝子,或铃铛舞的表演者,或参加葬礼的其他人。如前述,歌词一般都以比兴的三段式形式,用动植物和其他事物起兴,用动植物和山川等作比,衬托出失去父母或丧失亲人的痛苦。如《岩倒岩不哭》《司鼠的儿子》《跳脚歌》《人的生死说》《樱桃没有核》等,其中流传最广泛、最盛行及最具代表的的要数《岩倒岩不哭》,下面兹录流传于不同县区的两首:

《岩倒岩不哭》:

岩倒岩不哭,岩倒獐来哭,獐子为何哭? 大岩不倒时,岩上獐玩处,岩腰獐走处,岩脚獐藏处;大岩倒了后,獐子没玩处,獐子没走处,獐子没藏处。獐子悲伤哭,獐子想念哭。说来不可怜,想起会伤心。儿女悲伤哭,儿女想念哭。

树倒树不哭,树倒老鹰哭。老鹰为何哭? 大树不倒时,树梢鹰落处,树枝鹰栖处,树脚鹰玩处。大树倒了后,老鹰没落处,老鹰没栖处,老鹰悲伤哭,老鹰想念哭。说来不可怜,想起会伤心。

长死长不哭,长死儿女哭。儿女为何哭? 老人在之时,脊背背儿处,手腕抱儿处,膝上歇儿处。老人死了后,没有背儿处,没有抱儿处,没有歇儿处。说来不可怜,想起会伤心。[5]

《岩垮岩不哭》:

岩垮岩不哭,岩垮岩羊哭。为何岩不哭,为何岩羊哭?岩没垮之时,是岩羊睡处,岩垮了以后,岩羊没住处。——所以岩羊哭。

树倒树不哭,树倒鹰雏哭,为何树不哭,为何鹰雏哭? 树没倒之时,鹰雏有落处,树倒了以后,鹰雏无栖处。——所以鹰雏哭。

父死谁来哭?父死儿来哭,别人何不哭,儿子为何哭?阿爸没死时,他帮儿的忙,阿爸死以后,谁来帮儿忙? ——所以儿要哭。[6]

除此,王继超、陈光明主编的《彝族古歌》中也翻译整理收录了《恳洪》(即《恳合》),内容包括引导丧舞、献药服药、离高房的家、什么不想父、树倒树不哭、母鸡带鸡崽、孝敬父母、寨邻哭、恳洪苏、烧香舞唱词、双退场等十一个部分。《彝族丧葬礼俗经》“恳咪篇”(即“恳合篇”)中详细记述了“恳洪”(“恳合”)的来历、仪式以及祭祀唱词。其中祭祀“唱词”包括请神歌曲、起舞曲、开场曲、君死君不哭、臣死臣不哭、师死师不哭、祖死祖不哭、父死父不哭、母死母不哭、树倒树不哭、石垮石不哭、山崩山不哭、海枯海不哭、想父母、哭祭、退神曲等十六大内容,并在此书中既收录了彝文文献的“恳合”,也有民间流传的口传“恳合”。其中《彝族丧葬礼俗经》“君死君不哭”类型系列,均采用彝族传统修辞手法,用君、臣、师,祖与孙、父与子、母与女,自然界中树与鸟、石和鼠、山和水之间的关联作比,展示出彝族历史上各阶层之间相互倚重,人间亲情中的相互帮扶,自然界诸生物链的共生共和共存。丧葬场域“恳合”有始有终,开始有“请神歌曲”,最后有“退神曲”。开场,请其来主持丧祭场歌舞;歌舞结束,请其退歌神。同时,把所请到的神灵,以及各种邪气从舞者身上退脱,舞者才不会染病伤身,子孙才会吉祥安康。当然,在退神时,旨在美好、吉祥的东西要留下,不吉祥、邪秽的东西才退脱,“凡好事不退,坏事皆退尽”。

四 彝族丧葬仪式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关系

(一)搓蛆打老鸦(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古代先民对于逝者尸体的处理以及丧葬仪式都在不断发展变迁。《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了古代葬俗的发展与变化,如: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蛄嘬之,及颡有泚,睨而不视。夫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蘽里,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彝族民间流传的“搓蛆打老鸦(鸹)”传说和丧葬仪式中的铃铛舞与《孟子·滕文公上》中“孝子仁人掩盖其亲”,反映了彝族先民葬俗的变迁及其对逝者灵魂观的变迁。如:“搓蛆打老鸦(鸹)”传说的情节:逝者(金狗)悬挂于悬崖,子孙寻找尸体,尸体被乌鸦(老鸹)啄食和蛆虫侵蚀,子孙驱赶乌鸦(老鸹),子孙搓死蛆虫,将尸体抬回家举办丧葬仪式,跳脚舞(搓蛆舞),将逝者尸体下葬。

在这里,逝者(金狗)悬挂于悬崖,隐喻彝族先民将逝者尸体抛弃在野外,或者彝族古代葬俗中的崖葬、树葬风俗。如今乌蒙山彝族祖灵的存放地方还有挑选隐蔽的悬崖保存的情况,这也是彝族古老葬俗的遗风。抛尸野外、崖葬、树葬导致尸体被鸟兽、蛆虫侵蚀,为了保护逝者的尸体不被侵害,让逝者灵魂得以回到祖源地,后人用石头驱赶鸟兽,用脚搓蛆虫,其动作为扬手顿足,嘴里发出“喔、喔、喔”的声音,这就是早期的“恳合呗”。后来彝族先民摈弃了抛尸野葬、崖葬、树葬等,改为火葬、土葬,修建坟墓,但在葬礼上依旧保留着“恳合呗”,目的是为告慰逝者,给逝者踏平道路,让逝者灵魂平安、顺利回归祖源地,与祖先团聚。

(二)“弹歌”与“恳合呗”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

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英,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此之谓也。[7]

无独有偶,笔者导师李道和在其《中国古代食人风俗研究》中谈到:

“弹歌”究竟反映了怎样的葬俗?有学者说“弹歌”跟滇东北宣威县(市)彝族丧葬舞蹈“跳脚”相似。据调查,传说古时候实行树葬,雀鸟来啄食尸体,人们就捡石头赶鸟,所以后世丧葬中要跳“石子打鸟”的舞蹈,或有“刀枪棍棒舞”作为前导,表示驱逐妖魔虎豹。但我们以为,这只能部分解释“弹歌”的“逐害”意图,“弹歌”的含义恐怕未必仅止于此。再仔细揣摩辞意,“弹歌”害字不合韵外,还有逻辑上的疑惑:如果仅仅只是驱逐鸟兽之害,仍出土块石块即可驱赶,为什么还要斫削木弓、竹箭,制作弹器,藉助器械强力飞射土石乃至竹箭呢?[8]

“弹歌”起源于古代孝子护尸,孝子不忍看见父母尸体被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彝族丧葬仪式铃铛舞的铃铛形似弹丸,彝语称为射浊(汉称金珠、钞子)。“弹歌”即表现彝族铃铛舞的歌曲。但如此解释“弹歌”貌似牵强,但也比较合理。“断竹”“续竹”,彝族丧葬仪式毕摩砍竹子制作祖灵筒,制作祖灵时需竹马、恳恒、嘎房等道具,亦是彝族为了护卫逝者尸体,砍竹子制作驱赶乌鸦、鸟兽的工具。在乌蒙山彝族村寨,房前屋后都有竹林(竹丛),彝族生活和丧葬仪式中,务必要有竹子和竹制品。“飞土”“逐害”,即表演铃铛舞,作搓蛆打和打老鸹动作,嘴里不断的发出“噢、噢、噢”的声音,驱赶鸟兽,保护逝者尸体不被侵害。

(三)丧葬仪式与“打嘎”

乌蒙山彝族丧葬仪式汉语称为“打嘎”。黔西南彝语方言称肉为“嘎”,“打嘎”就是吃肉。彝族丧葬仪式要宰杀大量牺牲作为祭祀之用,参加葬礼的人均能享用。“打嘎”彝语称“数奏”“数布”或“苏支”,分为“冷嘎”和“热嘎”两种,时间有一天、三天、五天、七天甚至七七四十九天不等,耗资巨大。彝文文献《打牲经》记载“打嘎”场面:打牛山顶红,打羊山腰白,打猪山脚黑,打鸡堆满地。[9]

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打嘎”都要宰牛,也有因为“打嘎”耗费巨资,以宰猪、羊等代替牛。但当地彝族丧葬仪式中被宰杀的牺牲,均为参加葬礼的人分而享用。乌蒙山彝族传统葬俗文化在地方汉文史籍也有记载,如:《炎徼纪闻》载有贵州西部彝族葬俗:“人死,以牛马革裹而焚之。”

《黔南识略》卷二十四载:“殓用火葬,招魂于野,结松棚设灵幄,谓之翁车,椎牛野祭,击鼓吹喇叭,亲戚会葬者数百人,谓之做嘎。”

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蛮僚》载:“其长死,则集千人披甲胄驰马若战,以锦段毡衣披死者尸焚于野,招魂而葬之,张盖于上,盗邻长首以祭,不得则不能祭。”

《大定府志》也载:“将死,著衣蹑草履,屈其膝,以麻绳缚之。乃杀羊取其皮,既死,则以覆尸,覆已,用竹席裹之。”

以上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彝族传统丧葬仪式“牛马革裹尸而焚”, 就是牛马革包裹逝者尸体,目的就是伪装逝者尸体,用牛马等代替逝者。而在葬礼中杀牛、杀马、杀羊给参加葬礼的人食用,目的是保护逝者尸体,用食用牛、马、羊等牺牲的肉代替过去“食人”原始遗风。

五 结语

2005年贵州赫章县申报的“彝族铃铛舞”入选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类”。2007年贵州赫章县钟山区申报的彝族铃铛舞“恳合呗”入选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类”。2008年贵州赫章县申报的“彝族铃铛舞”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2015年贵州赫章县铃铛舞民间艺人苏万朝申报命名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无论是省级非遗项目“恳合呗”,还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铃铛舞”,其表现形式和传承内容仅仅是“呗”,但都被认为是丧葬仪式中的传统歌舞“恳合呗”。这样以偏概全的保护与传承仅享有其毛皮,并没有全面保护和传承其精髓。因而“恳合呗”包括“恳合”(即丧葬经、挽歌)和“呗”(跳脚),又是彝族丧葬仪式中重要的祭祀仪式,是彝族传统歌舞、传统诗歌、丧葬文化的集中表现,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要本真、全面、系统的保护和传承,切忌以偏概全。

[1]大定府志.[M].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308-309.

[2]马学良,于锦绣,等.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67.

[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马学良文集:中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332.

[4]水城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中国民间歌谣谚语集成: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卷[M].1990:117.

[5]盘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盘县彝学研究会.盘县彝族古歌[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290-294.

[6]政协会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威宁文史资料:第3辑[M].1988:16-17.

[7]赵晔.吴越春秋辑校汇考[M].徐天祜,音注.周生春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52.

[8]李道和.中国古代食人风俗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2013.

[9]禄志义.乌撒彝族礼俗典籍[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467-468.

[责任编辑 龙倮贵]

The Wumeng Mountain Yi People KenHeBei to Tesearch

TAO Bo
(Liupans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Liupanshui,Guizhou553001,China)

The Wumeng mountain,where the Yi people started to separate into six ancient braches,is now the main settlements of the eastern Yi people. During Yi people’s funeral ceremony,we commonly find the “KenHe Bei”,which represents a local funeral custom formed by chanting Yi scriptures which normally presided by “Bi Mo”,dancing with bells and singing folk songs of filial piety. The origin of the bells dancing in this funeral custom of Yi people is still under debate. 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nHe Bei”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 Through the Yi script literature,word of mouth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f the bells dancing,we explored the funeral customs of the Yi people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KenHe Bei”.

Wumeng mountain area;Yi people;KenHeBei,Bells Dance;Funeral Customs

C953

A

1008-9128(2017)06-0024-05

10.13963/j.cnki.hhuxb.2017.06.006

2017-06-19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项目:乌蒙山彝族传统歌舞研究(YXJDJ1701)

陶波(1987-),男,云南曲靖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滇黔边区民族文化与民俗研究。

猜你喜欢
乌蒙山铃铛逝者
纪念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乌蒙山奔来“幸福使者”
山的国度
宜宾乌蒙山片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创新与实践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秋姑娘的铃铛
望山——奇美乌蒙山
挂铃铛的狗
铃铛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