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其中,“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殷殷期望,同时也饱含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大事、议大事、干大事,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坚强决心、坚定信心。一时间,“撸起袖子加油干”燃遍了全国,广为传播。
“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加油干,成就更斑斓的中国梦需要加油干,实现个体命运改观,也需要加油干……那么,“撸起袖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深意,对于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对于“关键少数”的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人民论坛课题组就此搜集梳理了百余位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对于相关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对广大公众展开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撸起袖子加油干”,“撸起袖子”只为“扑下身子”,担当奉献、真抓实干的“加油干”才是本质。我们深知,“撸起袖子”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表面的形式,一项随大流的标签。公众对此怀有更为深重的期待。在调查中,当问及受访者“在您看来,‘撸起袖子’意味着什么,有着下列哪些深层次的含义”?结果显示,有66. 76%的受访者选择了“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在众多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勇于尝试、开拓创新的精神”,有64.68%的受访者做出了该选择;“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信念”(56. 54%)排在第三位。另外,还分别有46.24%的受访者选择了“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态度”,44.97%的受访者选择了“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作风”,26. 12%的受访者选择了“统一思想、团结协作的意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在这一点上,调查结果反映了公众对于党员干部的一致期待,74. 46%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在干部队伍”。改革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困难和挫折,要干出一番事业首先要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还要有肯“钻”的钉子精神。党员干部就是要做敢于直面困难、不回避矛盾、勇于碰硬的“先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撸起袖子”就是粗干、蛮干。有专家指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撸起袖子”这个简单的举动是深思熟虑的“预”后的落实。同时,本次调查中,78.42%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有了好作风,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实践表明,作风建设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对于各级各地的干部队伍来说,只有紧抓作风建设,树立良好作风,干事动作才能“快”、行动才能“实”、标准才能“高”、从政才能“廉”,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让“撸起袖子”仅仅成为表表决心、做做样子,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的工作才算办到了位、做到了家。有专家表示,任务落实中不能只是要“响雷”,更要“下雨”,一味表决心、做样子不应是“撸起袖子”干事的应有态度。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扎根深入到每一个党支部,影响到每一名党员,党员干部倘若只求敷衍了事、应付过关,看着别人撸起袖子,自己也挽起袖子,做个样子,任务落实成效也必然受到影响。干事必成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应该有,但更应该将决心信心转化成行动的内在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当前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与公众期待仍然存在差距,体制机制束缚或是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让受访者对当前各级干部积极进取、敢于作为的情况作出评价,结果显示,仍有54.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干部的这种干事精神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受访者的预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这句话深刻诠释了“干部干事”、“为官有为”的真谛。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更应在干事和有为上作出表率。在调查中还可以看到,76.86%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赞同“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显然,目前的状况与公众的广泛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成就,还需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钻劲”、“干劲”和“拼劲”。
然而,当前党员干部“撸起袖子”的干劲着实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调查中,问及“当前,影响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现实因素有哪些”时,55.36%的受访者认为是“体制机制束缚多”,54.50%的受访者认为是“晋升空间小”,49. 88%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压力大”,45.13%的受访者认为是“干事氛围不浓”,另外,还分别有39. 62%、35.90%和27.51%的受访者认为是“理念、意识等跟不上”、“收入待遇低”和“想干事但怕出错”。
从总体调查来看,一方面,42.2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干部队伍的负荷状况较以前减轻了一些。部分党政干部分析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近年来中央集中精力办大事、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和不断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作为密切相关,党员干部的精力被进一步集中在与人民群众高度关联、与发展改革高度同步的事务之上,相对来说,耗散精力的其他事务有所减少,“低效”“无效”的工作负荷相对减轻。但另一方面,一些受访者也清晰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中,干部队伍的整体负荷仍然较重。在调查中我们就发现,11.20%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其负荷相当重,37.65%的受访者则认为比较重。
专家认为,当前干部队伍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只有少数人主观呈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迷茫失落、不公平感等消极心态,特别是个别还存在一定程度“为官不为”的“懒政心态”;从客观上来说,我国的行政体制机制确实还存在改进的空间。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激励、政治激励、道德教育和法律约束等措施,来让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另一方面,要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制度创新是关键。有专家指出,要将“基层历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蓄水池”,要建立基层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机制,还要对基层干部实行“重奖严惩”的考核办法,等等。
“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想干愿干,更需要能干敢干、会干巧干。为了使干部能够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进一步加以提高或改善的是什么?通过调查发现,77.96%的受访者认为是“会干事的能力”,排在第一位;其次,73.71%的受访者认为是“敢干事的勇气”;另外,还分别有60.79%、43. 87%的受访者分别认为是“想干事的热情”和“能干事的环境”。由此可见,公众更为关注的仍然是党员干部主观层面的干事能力和魄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是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领导才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决策水平、管理成效和发展成果。
“会干事的能力”即善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善做善成”。新常态下抓发展,攻坚期中抓改革,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直接检验。有干部表示,光有干事的愿望远远不够,必须得有干事的能力和魄力。能干事,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边干边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科学观、方法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才能“善做善成”。而“敢干事的勇气”,则需不断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干的事业就有多大。干事创业,需要那么一股子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狠劲和韧劲。对看准的事情,就要拿出超常的胆识和魄力,果断地干、坚决地干。还有干部表示,领导干部在干事中敢不敢作为,体现的是胆识、气魄,诠释的是责任、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很多专家也提出,综合能力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必要条件。一是善谋良策的能力。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学识,还要有见识胆识,谋一方发展必须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二是善带队伍的能力。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上行下效,同心合力。三是善抓落实的能力。领导干部既要领导决策也要执行落实,二者都需要有担当意识与能力。
使“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落实落地,还需“软硬兼施”“奖惩并举”。如何能够让“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落地?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受访者关注的要点均集中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调查发现,公众普遍认为真正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更为重要的主要是“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加强办公场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各有61.37%、55.97%和53.56%的受访者选择。另外,还分别有48.57%、38.96%、34. 91%和20.6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做到“构建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培育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文化”。总的来说,“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落地,还需“软硬兼施”、“奖惩并举”。
“软硬兼施”,突破口还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官员的担当实际上是个责任问题或问责问题,而责任或问责是存在于具体情境中的,体现的是一定制度环境下人的互动。有专家认为,公务员入职动机影响到公务员入职后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因此,首先要从公务员的人员选拔环节就以更为合理的机制实现把关,即选拔出那些认同公务员组织政治理念的人。只有认同中国政府公共组织的政治价值理念,才能有高质量的勤政行为。还有专家表示,建构命令与服从体系、统辖与分工体系、权力与责任体系,有利于强化组织管理中的责任意识和追责制度。
同时,要重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激励机制。从世界各国情况看,通过不断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待遇,可以保证公职人员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激励公职人员安心为国家机关服务。因此,为保持干部队伍稳定,必须建立更为合理的、符合当前发展形势的工资待遇制度。另外,部分党政干部则呼吁,让同志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最好的机制之一是“容错”,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包容,必须要保证所犯错误没有偏离方向,没有触碰底线。偶有失误可以免责,更能体现出制度的关怀包容,向干事创业者传递鲜明的鼓励支持信号。
另外,很多党政干部还表示,“撸起袖子”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既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行动。在“加油干”的行动中,领导干部带头干,不仅要站位高、与发展同步,思路清、与改革同向,最重要的在于工作细、与群众同心。这是除了干事能力之外,党政干部在思想认知层面的“软”觉悟。
原文《如何让撸起袖子的干部放开膀子干》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8期。(王子晨 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铁腕反腐,围绕构建不敢腐惩戒机制,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围绕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围绕形成不想腐的思想防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筑理想信念堤坝。经过全党4年多的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使得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在当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总结反腐败斗争成绩,分析反腐败斗争经验,探索持续高压反腐背后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政治担当,对继续推进反腐倡廉有重大意义。2017年2月22日-2月28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实施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程度如何?您怎么看?”大型公众调查,期间共面向31省、区、市发放10237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098份,有效回收率98.6%。在开展调查过程中,还围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为何会形成、反腐败斗争还有哪些“硬骨头”需要“啃”等系列问题对数百位专家学者、地方干部进行深入访谈。主要发现有: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成为各界共识,通过反腐工作的开展,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干群关系得到改善、群众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贪,将反腐败斗争推向常态化、长效化。本次调查中,有68.80%的受访者表示,综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工作,通过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让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了;72. 03%的受访者认同通过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70.98%的受访者认为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筑理想信念堤坝,“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也必将逐步实现。综合这几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实际上是当前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有干部专家表示,反腐工作的有效推进,带来的是政治生态和干群关系的改善,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以及对党和国家信心的增强,这也为本次调查所证明。从受访者选择结果来看,有72.97%的受访者表示,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开展,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有71.38%的受访者表示,这一过程中,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民众信心得到了提振;72.33%的受访者表示,反腐工作的开展,使得群众利益得到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智慧胆识气魄,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是反腐败压倒性态势能够形成的关键因素。问及“四年多的时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之所以能够形成,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调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坚强领导核心的智慧胆识气魄”为75.17%的受访者所选择,在所有选项中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有63.93%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此外,“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的优良品格”(56.15%)、“全党上下团结一心”(50.43%)也被超过半数受访者选择。
访谈中,很多受访干部专家表示,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千头万绪的各个领域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军心,以非凡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无畏的气魄,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始终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制度反腐与巡视反腐相结合,正风肃纪,反贪惩恶,为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发挥了核心作用,提供了领导保障。此前也有相关学术机构通过开展调查发现,很多公众都认同,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彰显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凝聚了党心民心,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发现,对于这一问题,还分别有44.91%的受访者选择了“腐败分子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33. 10%的受访者选择了“惩治和遏制腐败工作充满韧劲,抓铁有痕”。有干部专家指出,腐败分子始终只是极少数,改变不了党的主流,影响不了党的整体形象。把党内的腐败分子揪出来,将其斑斑劣迹曝光于天下、警示全党,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人民群众的议论和震惊,但并没有抹黑党的形象,反而更加显示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还有干部专家指出,抓作风、反腐败,必须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状态。这既是一个思想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表现在改进作风和反腐倡廉工作上,就要求不能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更不能抓抓停停、一阵风,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唯此才能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带来社会风气更加清朗、改革发展阻力降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等系列深层次变化。本次调查中,问及受访者“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带来了哪些深层次的变化”,“社会风气更加清朗,社会环境更加和谐”(65.70%)、“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62.19%)、“降低了改革阻力,推动了转型发展”(61.33%)三个选项,在众多选项中排在前三位。另外,分别有59.06%的受访者选择了“人民群众对党组织更加信任、更加认同”,56.43%的受访者选择了“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改善”。除此之外,还有34.94%的受访者选择了“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认同”。
有观点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党心民意,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出重拳、下猛药,严肃查处了一大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坚定立场、坚强决心,重塑了党的形象,重振了党的威望,赢得了党内外、国内外的“满堂彩”。
有专家就相关问题表示,随着反腐工作的持续开展,中国的政风社风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公职人员的“底线”意识明显增强,公私的“界河”逐步明晰,领导干部开始注意8小时以外的社会交往,领导干部交往圈和朋友圈不断净化;党风政风带动民风明显好转,陈规陋习开始改变,群众的“人情费”支出持续下降,干部群众吃喝松绑,宴席规模在“瘦身”,餐桌剩菜在减少,高档酒店换“平民牌”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果,掷地有声地回击了“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反腐只是一阵风”“反腐会影响干部干事创业动力”等错误论断和质疑之声。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反腐败覆盖面的逐步铺开,一些杂音噪音、质疑声音也不时涌现。比如,“反腐会引起腐败分子的反扑,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发展根基”;“反腐是权力斗争,派系争斗”;“反腐败就是‘刮风’‘搞运动’”;等等。有受访干部专家指出,这些批评和质疑之声,不时地在网络上出现,曾一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公众的思考和判断。调查发现,反腐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以及一系列成效的取得,对这些批评和质疑之声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反腐影响干部干事创业内在动力”“反腐只是一阵风”“反腐是选择性反腐、权利斗争”“反腐与民生福祉关系不大”“反腐会失掉一部分干部,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纪律、规矩管得太严,‘官不聊生’”等网络上时常出现的七个论调全部设置为独立的选项,在此基础上,请受访者结合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系列成效,对这些质疑和担心进行评价。调查发现,均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其是站不住脚的。
有干部专家表示,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期间的首次公开演讲中少有地谈及反腐败,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大力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就是要顺应人民要求,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四年多来,“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大虎小虎一起打”“对自身开刀”就是对“权力斗争”论最好的回击。与此同时,四年多的反腐实践表明,反腐败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营造服务高效、风清气正的投资营商环境,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促进了经济增长。高消费萎缩戳破的只是“腐败经济”营造的虚假繁荣,是纠风反腐下经济回归正常的表现。也只有坚决反腐,我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的公正公平才有保障。
如何消除部分干部“干得越多,问题就越多”的现实顾虑,以及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更好地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是今后反腐败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很多干部专家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当此之时,更要乘势而上,巩固压倒性态势,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那么,究竟该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反腐败工作下一步的着力点有哪些?为此,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继续加强反腐败工作,您认为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请受访者进行选择。结果显示,“消除部分干部‘干得越多,问题就越多’的现实顾虑,激发更强干事动力”为74. 42%的受访者所选择,在众多选项中排在了第一位;其后依次为:“以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更好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72.32%);“以制度化法治化的强大力量,让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形成不可逆转的常态”(66.14%)。有受访干部专家指出,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一切工作还应服务于改革发展的全局,今后,如何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布局下推进反腐工作的科学、常态开展,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应成为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此外,针对这一问题,还有42.42%的受访者选择了“更好以党风改善促进社会风气改善”,39. 67%的受访者选择了“畅通上下互动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这一角度而言,今后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在与群众的沟通和互动中,更好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更好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党风与民风的传递机制,以此促进优良党风对民风进一步改善的积极作用,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两个问题。
原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实现程度如何?公众怎么看?》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6期。(王子晨 摘)
1月20日,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职后,便急不可耐地进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第一道行政命令,叫停了“奥巴马医改计划”。那么,什么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特朗普为何急于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教益?我们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奥巴马医改计划”的核心是保障15%美国人的医疗权利
众所周知,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健康保险或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8600美元,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倍左右,是个名符其实的“病不起”的国家。这与美国的经济大国地位是不相称的。因而,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一直都是美国人的一个梦。
在“奥巴马医改计划”之前,美国的医保体系主要分以下几类:老年和残障保险制度、医疗补助制度、儿童健康保险制度、联邦雇员福利计划、其他法定医疗保险,如商业保险、军人保险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的健康保险制度。据官方资料统计,目前美国有4400万人享受着政府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的老年和残障保险;有6100万贫困儿童和家庭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医疗补助;有1.63亿65岁以下的人通过雇佣关系获得了医疗保险;另有1800万人在保险市场上自行购买了医疗保险。然而,在美国还有4600万左右的人缺乏医疗风险保障,他们属于既买不起商业保险又得不到政府资助的人群,就是两头够不着的中低收入阶层。其比例占美国人口的15%以上,其中80%为工薪家庭。盖洛普公司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4年的6年间,买不起医保和不愿购买医保的“无保族”上升了3.7%,超过总人口的1/8。
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将医疗改革作为其竞选的主要纲领之一。2010年3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0票对211票的结果通过“预算协调”议案,这项参众两院最终版本的医改法案将使美国政府在今后10年内投入9400亿美元,把3200万没有保险的美国民众纳入医保体系。媒体报道指出,这一新法案的通过是美国“迈出的一大步”。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以6票比3票支持奥巴马总统的医改法案,这被认为是“奥巴马医改的一项重大胜利”。
二、特朗普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的目的是维护垄断集团的既得利益
“奥巴马医改计划”的宏伟目标主要是两个,即所谓的“广覆盖”和“低成本”,最终目的是为美国全民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险。但是无论在通过医改方案的过程中还是在推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可忽视的阻力。自2010年“奥巴马医改计划”获得国会通过之后,共和党人就一直在国会致力于废除该法案,仅表决就进行了几十次,只在2016年成功通过一次,但法案刚送到白宫就遭到奥巴马的否决。而今,民主党人奥巴马刚刚下台,作为共和党人的现任总统特朗普便用行政权力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其中的奥秘在于利益集团在背后的较量。
一是“奥巴马医改计划”破坏了垄断集团的利益。“奥巴马医改计划”要求,国家将通过专门立法,对保险公司的合同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按照新的改革方案,保险公司不得因为投保人存在既往病史而拒绝承担赔付责任;不得因为投保人生病而取消其保险计划;不得因为投保人存在既往病史或发生疾病而限制其保障范围等。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同时,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既是奥巴马总统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此次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规定,无疑破坏了垄断集团尤其是垄断医疗集团的既得利益,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该计划的实施。比如,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联合健康集团因奥巴马医保计划,2015年第四季度亏损达到2.75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损失6.5亿美元,因而该公司考虑退出奥巴马医保计划。此外,代表美国1300家私营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协会,在1992—2008年间平均给予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捐款比例为63%和37%,这完全可以左右两党尤其是共和党的行为。在美国医疗保险协会等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下,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党致力于废除“奥巴马医改计划”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奥巴马医改计划”扩大了不同阶级的分化。“奥巴马医改计划”要求,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对于那些还没有得到医疗保险保障的人,政府将创建一个新的保险市场,让个人和小企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购买医疗保险,而且不会因为失业或转换工作而失去医疗保险。据估计,“奥巴马医改计划”实施后的10年内,总开支将达到1.2万亿美元,这笔费用将通过减少联邦医疗项目开支和对富人增税等方式予以筹集。这不仅要对保险公司、药企、医疗器械商加税,而且要对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个人或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加税。这等于让富人为穷人埋单,被认为是“劫富济贫”,引起富豪阶层的不满。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奥巴马医改计划”要求实现“全民医保”,实质上是“全民必须买保险”,加之医保费用上涨,变相地提高了中产阶级的医保支出。“奥巴马医改计划”将医保费用平均化,意味着大公司的保费上升,这等于让劳动者中的强势集团为弱势群体埋单。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6年6月份的一项研究显示,2014年美国中产阶级8.9%的收入用于负担医疗费用,总支出较2007年增加了25%。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民调结果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医改法案实施将迫使他们增加医保支出,42%的受访者认为在医改法案框架下他们的情况反而变得更糟。这足以表明,为了满足保费补贴需要,政府只能开增新税,加上医保费用上涨,加剧了富豪阶级和中产阶级对医改的反感,扩大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分化。
三是“奥巴马医改计划”加深了两大政党的分裂。数十年来,改革医保体系一直是民主与共和两党歧见最深的议题之一。两党的分裂体现出执政理念的不同,民主党倾向于“大政府”,“奥巴马医改计划”需要创建一个由联邦政府监管的医疗保险市场,出售医疗保险的事情交由政府成立的公共保险机构去完成;而共和党则倾向于“小政府”,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去完善医保体系。执政理念的不同,使两党的分裂难以愈合,也使两党在医疗体系改革方面各自拥有大相径庭的方案。
三、由特朗普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带来的教益
2011年9月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民众高喊“我们是占总人口99%的那部分人”“反对1%!”在美国,1%的富豪群体掌握的财富相当于底层90%人口的总财富,其中20名富豪的财富超过了全国一半人口的总财富。这使得美国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程度已经超过地球上所有主要国家。“奥巴马医改计划”的产生、实施以及废除,简单地说就是一部分属于“1%”的资本家,为了缓和阶级冲突和调整生产关系,在不损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试图为15%的美国底层民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最后导致的另一部分“1%”的资本家的反对,使这15%的底层民众再次失去基本医疗保障。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以下几点教益。
第一,垄断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难以确保人民的基本权利。恩格斯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垄断资产阶级在最大限度追逐剩余价值的同时,还进一步通过同政府进行“个人联合”,即由垄断资产阶级或其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从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使资产阶级政府成为其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作为亿万富翁的大资本家,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后,组建了超级富豪内阁。据《每日邮报》报道,特朗普内阁的资产净值超出了1/3美国人(约1亿人口)的总财富。他的团队大约有300亿美元的总财富,包括六位亿万富翁,其中特别顾问卡尔·伊坎有200亿美元的净资产、商务部部长威尔伯·罗斯和陆军参谋长文森特·维奥拉的财富已超过15亿美元。关于他组建的亿万富豪内阁引发的争议,特朗普是这样回应的,“我就是需要能赚钱的人!”在这样的由垄断资产阶级领导的政府里,首要的任务便是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民主党警告说,如果废除奥巴马医改,将有数千万美国民众会失去医保,还会带来美国医疗保险业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即使如此,也改变不了特朗普政府废除“奥巴马医改计划”的决心。可见,在垄断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奥巴马医改计划”想要牺牲中上层阶级的利益去保障下层15%美国人的医疗权利,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自由、民主、平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具有极大的虚伪性。近年来,“自由、民主、平等”被作为超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进行大肆渲染,一些人认为这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那么,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实现了“自由、民主、平等”了吗?作为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健康保险或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美国有4600万左右的人缺乏医疗风险保障,大约占人口的15%。置4600万人民的基本医疗权利而不顾,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吗?特朗普在1月20日的就职演讲中说:“今天我们不仅仅是把权力从一个政府转交给另一个政府,或者从一个政党转交给另一个政党,而是将权力从华府权贵的手中归还给人民。”“真正重要的不是谁在执掌我们的政府,而是我们的政府是否民有。2017年1月20日将再次成为人民变成国家主人的一天。”当他发表完演讲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废除了“奥巴马医改计划”,这是多么滑稽而又讽刺的一幕。列宁曾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制度相比,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种奴役的实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就是雇佣奴隶制。因而,西方国家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所谓的“普世价值”,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在西方社会现实中,金钱、财富决定一切,决定你的自由度,决定你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决定你享有的人权水平。“普世价值”的要害是把资本的社会特权视为自然权利,本质是“不平等”。
第三,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普通民众争取基本权利的斗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列宁也曾指出,资本主义始终是雇佣奴隶制度,始终是极少数现代奴隶主即地主和资本家奴役千百万工农劳动者的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始终存在着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以及普通民众的尖锐矛盾,美国工人阶级和普通民众始终需要为争取最基本的生活权利而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在美国历史上,黑人为争取基本的公民权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美国妇女为获得教育的平等机会、就业的平等权利以及生育自由和医疗保健权利也进行了多次斗争。就连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初选中的民主党候选人伯尼·桑德斯也愤愤不平:“我们必须告诉超级富豪阶级和1%,在这个极度不平等的社会上,他们不能霸占一切。”在美国医疗体系改革中,几经反复。被称为医疗体系改革“迈出一大步”的“奥巴马医改计划”,刚刚实施两年,即面临被废除的命运。由此可见,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普通民众争取基本权利的斗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强调,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普通民众在一次又一次斗争中不断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历史的步伐逐步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国家普通民众终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正如列宁所说,过程的复杂性和事物本质的被掩盖可以推迟死亡,但不能逃避死亡。
作者:张新宁,原文《特朗普为何废除“奥巴马医改计划”》刊发于《红旗文稿》2017年第4期。(王子晨 摘)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振兴实体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一、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意义
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材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不断涌现,催生出一批新的增长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产业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正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协作经济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作为最强有力的创新驱动器和最适宜的新技术验证场,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实体经济发展得不好,技术创新就失去基础,国家竞争力也随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各主要经济体均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机遇。一方面,加强了对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等新兴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推广应用,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另一方面,重新聚焦实体经济发展,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力图重振制造业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启动“再兴战略”,法国颁布“新工业法国”计划等。目前这些举措已初见成效。科技与制造业成为全球竞争的两个制高点,我国要抓住甚至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就必须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工作全局的战略位置。
振兴实体经济,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大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实体经济日益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使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稳定区间,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传统动能活力不足,新动能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等。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新旧发展动能的接续转换。一方面,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场,激活新动能;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序化解过剩产能,通过新技术新模式修复传统动能,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实现新旧混合动能协调拉动实体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振兴实体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只有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才能为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体经济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实现脱贫才是根本的脱贫。此外,振兴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按照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同步实现工业化。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解决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问题,都需要通过实体经济的升级提供重要物质保障。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振兴实体经济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二、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骨架和支撑,也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长速度全球领先,跃居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美国环球透视公司报告,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到19.8%。按照国际标准分类,在工业的全部22个大类中,我国在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在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工业制成品出口约占全球1/7,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国。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正是这些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也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相对平稳运行,甚至逆势增长的核心关键。制造业更是实现创新、抢占未来的关键制高点,决定着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只有做强中国制造,才能振兴实体经济。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近年来,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脱实向虚”的倾向愈加明显,这在制造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股市、债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从制造业自身来看,投资回报率快速下滑,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一直维持在85元左右的高位,2016年1—10月为85.85元,同期企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仅为5.71%。同时,社会上对制造业的认识仍停留在“傻大笨粗,黑累脏差”的层面,年轻人不愿意进车间、当工人。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制造业占比的下降,有部分舆论认为,我国今后应主要发展服务业,制造业不再那么重要。这些观点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似是而非的。如果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制造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快扭转“脱实向虚”倾向,振兴实体经济就很难落到实处。
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更加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制造业企业的动力和活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而实体经济失衡主要是制造业的失衡。表面上看,近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债务攀升、增长下行等问题是需求不足引发的。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低端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我国制造业大多数的供给只能满足低质低价的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新变化,产业整体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已经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紧迫任务。
三、凝心聚力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振兴实体经济这一主要任务,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活力,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推进智能制造,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推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有效地进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广泛应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大胆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互联网意识,积极采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方式,鼓励支持平台经济、移动O2O等新商业模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三品”战略,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质量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着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引导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注重环保、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节能、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在“强品质”上求实效。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在“创品牌”上做文章。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及一大批国内著名品牌。
发展绿色制造,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立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综合运用环境管制、环境税、碳税、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完善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标准,严格规范和管理,激励和约束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开发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制造流程,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探索推进节能环保的新机制新模式。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尝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快形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快结构调整,走开放协同发展道路。结构优化是制造业科学发展的主线,制造业产业升级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主要途径。积极打造产业新体系,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挥“双创”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培育新动能;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提升传统动能。在注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控制目前已出现的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重型压机等高端产业的重复建设,以及未来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通用飞机等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复建设的领域。在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细分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格局,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创新活力、“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引导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三大战略”“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轻工、服装、电子等保障国内市场供应、支撑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和创新发展。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国际化的特色制造集群。
强化工匠精神,走人才引领发展道路。人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要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推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加强培育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传统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升级培训、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依托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工继续教育,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积极营造适合企业家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注重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发现和培养企业家人才,健全企业家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造就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人才。
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解体制机制和政策性障碍,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需要我们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我们要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苗圩,原文《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刊发于《学习时报》2017年3月1日。(王子晨 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改革部署和政策调整,已经对科技体制进行了不断深化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次大会还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85年3月13日,中央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决定》要求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对研究机构的拨款制度,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合理部署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以确保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劲;扩大研究机构的自主权,改善政府机构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把对外开放、走向世界,作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要逐步提高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5年5月6日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发〔1995〕8号)》,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1995年5月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1999年外经贸部、科技部联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旨在促进和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1999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等七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落实有关法律,鼓励高新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自主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99年8月23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着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
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概念。2002年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提出,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科技政策的基本导向。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会同八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3〕92号)》,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对外贸易、科技、产业相互脱节的管理体制痼疾,以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动力、产业为主体,使对外贸易得到科技和产业提供的动力支持,保持发展的后劲,同时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引导、促进和带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制定实施科技规划纲要,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法律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1月9日至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6年1月26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要求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中,要求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突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时期中共中央所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范畴已经超越了以前提出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扩展到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社会文化创新、思维观念创新等方面。
2012年7月6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目标。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策环境,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促进了科研设施及仪器的社会开放和资源共享。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目的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培养更高质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创业就业。2015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旨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经济调整结构,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15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科研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激励等10个方面,提出了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措施,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目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6年4月15日,国务院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批准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总结和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宏观管理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相比而言已经走在文化、智库体制改革开放之前,成绩成效显著,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为2.1%,其中企业研发经费超过1.1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10150.9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企业研发人员约达425万人,全国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认定的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为1187家,建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77个,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36.8%;建在企业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144个,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41.6%。2015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现有1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46个国家高新区,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成为区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超过7100万,研发人员超过535万,其中企业研发人员398万。“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近5年回国留学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景象已经出现。
在科技宏观管理改革方面,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改革思路,搭建起“一个平台、三根支柱、一套系统”,建成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特邀咨评委,推进监督评估体系和科研信用体系建设,改变了科技资源配置政出多门的格局。国家赋予国有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转让、使用和作价入股的自主权,取消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批和备案要求,建立起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全部留归科研单位,处置收入不再上缴国库。不断完善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建立了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制度。科技对外开放和合作日益成为国家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纳入我国与亚洲、欧美、拉美、非洲地区开展多边、双边互利合作的重要领域,成为中美、中英、中法、中欧、中俄等双边对话以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
作者:夏先良,原文《如何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体制体系》刊发于《人民论坛》2017年第6期。(王子晨 摘)
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国外观察者来说,中国共产党简直就是一个“谜”。她从成立之初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她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建成了东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挺过了苏东剧变的严冬,毅然坚守住了社会主义的阵地;她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完西方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如此之“能”,她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核心竞争力,一般指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不易或无法被模仿的优势或能力。作为一种更高形态的社会组织,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政党都应具备核心竞争力,那就是长期形成的支持政党持续发展、超越其他政党的核心优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中国道路的正确抉择。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面对这一任务,地主阶级开明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进行过努力探索,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中重要原因是这些阶级没能提炼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理想信念。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旗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现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实现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康庄大道。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使命,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一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忘初心、迎接前进道路上任何风险和挑战的思想武器。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巨大说服力。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科学地阐明和论证了“两个必然”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巨大的理论说服力。一是它说服了放弃过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例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把苏共亡党的原因总结为“三个垄断”,即对真理、资源、权力的垄断。苏共亡党不是败于敌对势力的武装进攻,而是败于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二是它征服了反对过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共产主义曾经被视为徘徊在欧洲上空的“幽灵”,遭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围剿封杀。但就是这个“幽灵”的创立者马克思,在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中高居榜首;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中,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资本论》走红欧洲,马克思主义再次受到欧洲政要和民众的热捧。三是它鼓舞了一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并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在经济制度方面,不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性地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还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在政治制度方面,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民主,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完善的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制度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是在5000多年文明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淀、结晶和固化,有利于凝聚共识、团结合作,激发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在社会制度方面,有效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体制,有利于保障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了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必将为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光辉历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政党文化,深刻地引领、影响着其他人群、其他组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一,中国共产党价值理念的人民性释放出了巨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自觉地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政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中所蕴涵的彻底的人民性的价值观念,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激励人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驱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更是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拳拳之心,激发着人们众志成城、共圆梦想的斗志与热情。第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创新性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理论创新能够使一个政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清醒的思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导。第三,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性炼就了巨大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团结性源于其科学理论的指导,源于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源于党组织所遵行的民主集中制度。中国共产党政党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团结统一性的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效的组织力和落实力、巨大的战斗力为其他国家政党、组织所羡慕、所称道。这种战斗力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建设、高效抗灾救灾、应对金融危机、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第四,中国共产党行为作风的模范性展示了巨大的示范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在共产党员与其他人群、其他政党党员的交往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成为共产党员的“识别标志”,也赢得了其他政党人士、普通老百姓的敬仰和效法。第五,中国共产党勇于纠错的风范展现了宽广的胸襟。在9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也曾经历挫折与失误,但她从来不回避、不遮掩、不粉饰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反思错误,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伤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风范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在克服和纠正错误中不断成长,永葆朝气和活力。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党心民心的主要抓手,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挫折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防止腐化堕落的有效武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谜底”。
作者:陶良虎,原文《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刊发于《红旗文稿》2017年第4期。(王子晨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