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蕴

2017-03-10 09:00黄小珊赵金科
理论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弘扬价值观道德

黄小珊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儒家“五常”的历史价值及时代意蕴

黄小珊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由儒家倡导而在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和践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实际上构成了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伦理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古代中华民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论指导、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是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系统的主要精神动因和遗传密码。抛去其封建性糟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论是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具有无比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儒家;五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它既是中华儿女为人处事、安身立命、成就事业的品德基础、价值指引和践行原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的精神支柱。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浓墨重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主流意识形态和精神智慧的结晶,而其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更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而起着巨大的思想价值引导和社会秩序规范的作用。

一、“五常”的滥觞演进及其思想主张

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究其原因,根本上是不同价值观取向或道德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和积淀,形成了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五常”则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表现,是华夏民族理想人格追求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之邦的主要表征。

“五常”最早出现于《尚书·泰誓下》篇的“狎侮五常”一语,这里的“五常”多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而不是今天我们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仁”的思想最初是与宗族血缘关系相联系的,其完整的思想首先是由孔子阐释和传播的。孔子以后,《中庸》的作者根据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提出了智、仁、勇“三达德”的概念。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在四心的基础上扩充和完善,便是“仁义礼智”四德。春秋前期著名的思想家管仲首先提出了“礼义廉耻”四维德目,并将“礼义廉耻”视为治理国家的四大伦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力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帛书《五行》,这里的五行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谓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术,而是“仁、义、礼、智、圣”五种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圣”五行与“仁、义、礼、智、信”五常只有一字之差,其内涵已经十分接近了。[1]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把“仁、谊、礼、知、信”从诸多的道德规范中总结提升组合为“五常之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把《尚书·泰誓》中的“五常”一词同孟子的“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仁义忠信”进行综合创新,在《举贤良对策》中,从立教化、正万民的角度提出了“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全汉文·举贤良对策》)董仲舒认为仁、谊、礼、知、信是最根本的和能够长久起作用的道德规范,而“仁、义、礼智、信”作为整体德目第一次由官方确定并进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董仲舒去世183年后即东汉时期公元79年的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的会议上。会后班固奉命整理会议记录,编辑成《白虎通德论》。不仅将“五常”正式确定为“仁、义、礼、智、信”,而且对每个具体德目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自魏晋至清代中叶,“义、礼、智、信”不断扩大影响并不断发展。魏晋隋唐时期,“五常”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大力倡导,逐渐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并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宋明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儒学名家,如周敦颐、二程、朱熹、王守之、王夫之等。“五常”的历史地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重视程度。

随着“五常”的历代阐释与演绎,其内涵外延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对相互关系也展开了深入分析。认为五者不但具有不同的内涵与维度,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其中“仁”是“五常”的精神底蕴、至上原则和终极目标。不管是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宋明理学的“一体之仁”,其基本涵义和道德精神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大爱之心,仁爱、宽容、平等、人道、和谐、合作等都是其具体的表述,这既是“五常”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出发点和内在精神底蕴。礼、义、勇、恭、宽、信、温、良等具体德目虽然各有其含义及作用,但在儒家看来,这些都是要达到“仁”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要求,所以朱熹才说:“百行万善总于无常,五常又总于仁。”(《朱子语类》卷六)。“义”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生命价值和利益冲突时,基于“仁”爱基础上的思想指导原则和行为选择标准。“义者,所以合宜也。”义的本意就是适宜,具体来说就威仪、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宜。孔子将“义”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在孔子看来“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更将“义”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统治者施政的价值尺度,一般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

“礼”则是这种基于“仁”和“义”之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之上的行为践履和操作规范,重视建构人与人之间礼让、谦恭、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智”是契合人伦、不违背“仁”“义”“礼”的精神原则与道德规范、不损害人类根本利益的生存智慧。“智”通“知”,有认知、知识、智慧等含义。孔子把“仁”与“智”视为互为前提的关系,“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孔子之“智”主要是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孟子明确提出了“智”的概念,认为智主要包含对人认知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以及践行的能力;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仁且知”的精神境界。董仲舒在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提出“必仁且智”。强调美好道德的追求、对知识的探索。“信”则是承载着“仁”“义”“礼”“智”四者的道德践履与理想人生信条。所谓“信”,即诚信,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孔子一再提倡忠信,“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不立”,并把信与文、行、忠并举列为四教,可见其对信的重视。孟子更是将信看作是五伦中朋友一伦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并将诚与信相联系,阐释了诚信的内在关联。儒家把信看做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重视诚信的经世致用。

二、“五常”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发挥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而“五常”作为儒家伦理道德与思想价值观的核心理念,经过历代儒学大师们的不断诠释和凝练,最为简洁而又集中地概括了华夏民族美好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和普遍的人道主义理想关怀,成为了中国人民自觉自愿的思维方式、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基本遵循,已经深深溶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之中。而就从文化类型和文明特质,“五常”实则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文明礼仪之邦的基本价值理念、人生道德追求和生活践履原则,凸显了出华夏民族崇尚伦理道德、爱好和平、期冀“天下大同”的美好心愿,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人类整体命运的终极关怀与东方哲学伦理意识。

从历史影响来看,“仁、义、礼、智、信”对协调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锤炼民族性格,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培育民族精神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国家兴衰变换,朝代更替变化,以“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始终在思想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标识。虽然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尤其是“文革”岁月反传统的极端化冲击,其历史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所损益,但痛定思痛,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反智主义思潮不仅无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更会严重阻碍近现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历程。因而,我们从党的十八大所确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不难发现其所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主张,尤其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相承和弘扬。当然,这种借鉴和传承必须是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以借用其形式改造其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为根本宗旨,以使之成为我们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基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

毋庸置疑,“五常”作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不可避免的存有许多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等级秩序糟粕,然而,不可否定的是,其中又确实积淀和蕴涵着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价值观念中许多一般性、共同性、普适性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共识。尽管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绝对的“普适伦理”和“普世价值”,但我们相信,“五常”所蕴涵的中华伦理和价值意蕴经过时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一方面,可以成为指导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传承基础和道德伦理秩序规范依据。“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核心价值理念,重视个体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人类整体利益和谐发展与和平主义追求,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无比珍贵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滋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3]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都是“五常”中的基本精神和旗帜鲜明的特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践出发,把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把“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的价值观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得到更好的弘扬、培育和践行,这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有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4]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培养了具有跨时代稳定内核的民族精神,它们超越了时代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经过现代转换,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和思想文化底蕴。“仁”在传统伦理体系中是最高的德目。以“仁”为核心的古代人文情怀,饱含着对人的尊重,对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湍急互助等人文精神的提倡,这些都可以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义”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最高、最难以达到的道义。“舍生取义”、“大义凛然”、“见义勇为”……这些至今都是中国人崇尚的优秀道德的代名词。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弘扬“礼”的传统,可以在全社会产生有一种和谐的气氛,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社会秩序。“智”在我们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勤学敏思、求实创新,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信”具有永恒的普适价值,是当今何会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发达物质文明、稳定人类社会秩序的到的基石。恰如有学者所言,在“仁”那里,就是仁爱宽容、平等人道、和谐互助;在“义”那里就是持正重义、利群济困、奉公爱国;在“礼”那里,就是孝敬谦恭、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在“智”那里,就是勤学敏思、明理力行、求真创新;在“信”那里,就是诚实守信、践诺履约、尽心尽责。[5]无论时代如何转换和变迁,“仁、义、礼、智、信”都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精髓而得到传承和培育,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五常”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华伦理发展的过程中,植根于每个国人的心中。今天,其合理的内核,也应被新时期新道德转化吸收。其“仁爱”的思想包含着对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对不同群体利益的包容合作、友爱互助的精神,克制了自我中心主义。“正义”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价值规范,在全社会形成了讲责任的社会风尚。“尚礼”提倡文明礼仪、遵纪守法,为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诚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在社会形成一股真实诚信、践诺履约、敬业尽责的氛围。总之,“仁、义、礼、智、信”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国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指导构建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践行依据,从而“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追求“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共赢主义”理念。这无论是对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对于矫治由西方文化所引发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国际关系紧张、恐怖主义泛滥和人道主义危机,消费主义泛滥和精神家园缺失等现代文明疾病,无疑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实现“五常”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主要举措

早在2006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就曾说过: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弘扬仁、义、礼、智、信,选择合适的路径,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传统核心价值观化人、育人的目的。[6]

第一,要以包容开放、融会贯通的态度,实现“五常”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堵挡的历史潮流,各民族国家的文化现代化和文明发展也只有在相互借鉴交流融通中才能取长补短,并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7]因而,培育和践行“仁、义、礼、智、信”,必须以开放的胸襟、创新的勇气借鉴和吸收世界上其他文明建设中的有益成果,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当今社会相协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之内涵不断拓展、完善、创新,体现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第二,全方位、多层次、多手段的教育与宣传。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宣传儒家“五常”等优秀传统道德体系的主要平台,国家应有计划、有步骤,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传统道德体系贯穿于启蒙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影响力,弘扬正能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践履。此外,注意发挥榜样的力量。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仁、义、礼、智、信”真正贯穿落实到个人工作生活中,以自己的行动彰显传统“五常”的道德魅力。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使植根于每个人心里的优秀传统道德得以延续和传承。

第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仁、义、礼、智、信”本身属于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不能依靠强制力执行,而应该使之真正成为老百姓认同且笃行的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8]“五常”是相对抽象的价值理念,因此,在弘扬和践行的实际过程中,要把握群众思想的脉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活泼的形式感染群众、教育群众,恰当地融入与扎根于国民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工作当中,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其精神实质,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四,发挥道德舆论引领和公共政策法规制约的双重作用。“政治意识形态对决策过程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制约作用,一定的公共政策总是带有一定的价值观念的。”[9]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当把“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贯穿、纳入其中,对于违反“五常”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从而形成一种内外兼修、德法并举的良性运行的体制机制。

总之,以“仁、义、礼、智、信”为表征“五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抛去其在两千多年中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历史尘埃,汲取和传承其崇仁尚礼、倡义主信求智的合理内核,为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民族精神意蕴,探寻当下行之有效的路径举措,增强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意义重大而深远。

[1]荆惠民主编.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6.10.

[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165.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光明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4]董振华主编.中国梦与中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07:80.

[5]殷春华.“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淮海工业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8).

[6]李健.李汉秋委员: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学[N].中国青年报,2006年03月03日.

[7]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 c_1112608581.htm[EB/OL].2014年09月24日.

[8]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3-144.

〔责任编辑:宋周尧〕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四个自信”的学理逻辑与当代价值研究(16CZLJ18)的阶段性成果。

黄小珊,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赵金科,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化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猜你喜欢
弘扬价值观道德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