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

2017-03-10 06:34:17戴和圣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培育意识传统

赵 瑜,戴和圣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在培育传承感恩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下,由于感恩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情感冷漠”现象屡见不鲜:在家里,对父母关爱无动于衷,存有依赖、索取、啃老心理等;在学校,对老师教导熟视无睹,缺乏上进心,集体生活中我行我素;踏入社会,急功近利,贪图享乐,无社会担当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民族精神,可有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元素,确立阶段性可预期、可达成的目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大学生感恩文化内涵,引导大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提升自我,励志成才。

1 传统文化观念的淡薄掣肘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给出的定义是:“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1]423“意识”名词性的解释:“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1]1546感恩意识是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的一种心理过程和心理需求,属于道德层面,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圭臬。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恩意识基因,代代传承的历史进程中更是有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和感恩实践的现实范例。唯有认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方可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反之,则将掣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和自觉实践。

1.1 当前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感恩教育的母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多元价值观的不断形成,尤其是西方思潮的涌入,对当前社会的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礼仪风尚等产生一定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窘境,感恩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恩意识的培育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价值取向方面,个人主义盛行,集体主义缺乏,以自我为中心,由此引发的人际关系矛盾,乃至冲突现象比比皆是。

1.2 重授业、轻传道的现象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

高校教学很大程度上存在注重知识传授,轻视甚至忽视人文道德教育的现象,以学分制为主导的高等教育体系让学生更看重分数而非思想内涵,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感恩意识的培育,等等。这种现象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延续产生了消极影响,制约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顺利养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将德育放在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下,找准德育的着力点,多方发力,思想引领。

1.3 重活动、轻教育的现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

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新的教育常态,如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信息化催生交流方式形式多样、学分制造成集体模式常态消失、社会化办学导致利益诉求多元、学习体呼吁多个课堂联动育人等。大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自身成长面临很多困惑,比如认识和判断上的单一化倾向、职业取向和规划上的迷茫、身体锻炼和心理疏导的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因此,如果缺乏价值导向的教育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学生容易陷入盲目参加活动的误区,难以形成系统的道德文化自律。

2 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

源远流长的文化命脉,灿若繁星的文化形式,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样式。但感恩意识一直是华夏儿女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体地位。感恩意识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体在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之上,努力构建形成“个体、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良性关系。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人三个方面深入挖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教育资源,探究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

2.1 对自然的敬畏

感恩首先表现为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心,中国传统历来有祭拜天地神灵的习俗,《周易》中称颂苍天大地的健行不息、厚德载物。孔子认为天地孕育万物而不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185皆把天地视为万物生灵的共同父母,一切生命体是人类相依相伴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对天地自然的感恩心理。新世纪的中国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这一思想的现代化解释和应用。

学会感恩,要学会敬畏自然、珍视生命。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凸显出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以及尊重自然、无愧天地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自然,要求人们在观念上重视,在行动上有智慧,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感恩意识的缺失,造成为满足私欲而违背自然规律,打破人与自然平衡相处的行为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资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培养对自然的感恩之心,正向促进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螺旋式上升。

2.2 对社会的反哺

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族群对于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家族”多表现为一个社会的侧面和缩影,个体“生于斯长于斯”,家族和个体镌刻着不可磨灭的社会印记,担负着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孔子“杀身成仁”、王夫子“以身任天下”、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3]298等无不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19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276的历史使命感。古人言“达则兼善天下”[5]281,正是强调对社会的反哺和责任。

感恩教育培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载体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是互为因果的双生花,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生命个体,很难想象其对社会有感恩之心,更多的是索取和寄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84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存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为个体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物质生存保障和精神家园依托,个体也应该对社会的给予怀揣感恩之心,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作为已有社会资源的受益者,努力让自己成为社会保障的创造者和改善者。

2.3 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尊重首先表现为尊老爱幼,在儒家文化体系中,“孝悌”为个体安身立命之本、社会繁荣昌盛之基。《论语》在开篇第二则就明确指出“孝悌”的根基性作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2方法论上,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以期达到做人、做学问的高境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4此句运用互文手法,“出入”指的是时时刻刻,孔子是从个人层面提出对人尊重、孝顺长辈的道德要求。荀子则认为唯有此,才能达到国家层面的富强稳定:“兴孝弟……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7]96

其次是尊师重教,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荀子·礼论》中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7]267把教师纳入了“天、地、君、亲、师”的行列。孔子在历朝历代被尊称为“万事师表”,古人尊师精神可见一斑。

对人的尊重还表现为对所有普通人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为“仁爱”思想。仁爱思想要求人们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以人为本、仁者爱人。这种“爱人”思想不仅仅局限于血缘关系的“爱亲”思想,推己及人,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博爱思想。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15,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都是感恩的重要表现形式。

《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8]369之说,从道德层面要求人们海纳百川、有所包容,“厚德载物”思想则要求个体不仅爱人,也要爱物。“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全方位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关系,促进感恩意识生根发芽,感恩行为遍地开花。综上所述,从个体、自然、社会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感恩意识最大程度地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伦理等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3 构建传统文化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意识培育的有效机制

基于传统文化的视野,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感恩意识培育体系,涵盖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识恩教育,重在强化统筹设计;知恩教育,重在突出教学环节;感恩教育,重在营造育人氛围;报恩教育,重在融入日常生活;施恩教育,重在搭建有效载体。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具体而言就是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3.1 日常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孕育感恩意识于潜移默化

(1)承接课堂的德育阵地作用。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拓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高校可以依托各类大学生助长、助学平台,成立组建经典诵读小组,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沙龙,从《诗经》、《论语》到《三字经》、《弟子规》,经典天天读,融古通今,营造浓郁的感恩文化氛围。借助党、团校的平台,聘请感恩教育兼职导师,将感恩的事迹、学习的榜样搬进课堂。实现感恩教育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2)发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的德育渠道作用。定期组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营造浓厚感恩氛围,打造校园感恩文化。根据学生特点,从主题选择到形式呈现,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主题可以涵盖孝老爱亲、感恩励志、助人为乐、感谢师恩、青蓝工程、志愿服务、奉献友爱等多个方向和维度。第二课堂是培育感恩意识的重要载体,要有针对性、有梯度、分类别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分层体验,树立阶段性目标指引学生成长,构建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

(3)发挥资助工作的感恩教育功能。牢固树立“三结合”思想:感恩励志教育和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相结合,诚信教育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相结合,奉献友爱教育和常规成长汇报活动相结合。设计“受助学生成长汇报表”,让学生从单方面接受资助转变为全方位立体成长;通过开展“诚信感恩励志资助”征文、观看励志感恩影片等主题教育活动,以传统文化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为引导,使受助学生牢固树立对党和国家、社会的诚信与感恩之心;以各级奖助学金评比表彰为契机,广泛宣传资助政策,鼓励学生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3.2 学校、家庭、社会互为补充,让感恩实践在一言一行中自省自觉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为核心,以大学生身心特点为基础,高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恩教育目标举措,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实践活动。

(1)感恩家庭。为大一新生“定制”特殊寒假作业,不要书面要实践,引导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感恩亲人朋友。为父母做一顿饭,陪父母聊天,分享大学生活和规划等让父母看见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父母做一份健康小贴士,“我的父亲母亲”摄影赛、“我家的故事”交流会、“家的幸福”图片show,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把握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教育节点,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放下手机,远离网络,用书信交流情感。

(2)感恩学校。开展“感恩文化节”、教师节特别行动、“我与我的老师”趣味运动、一对一服务空巢老教师等等,感恩老师培育之恩。寝室文明图片展、寝室歌咏比赛、寝室民主生活汇报会、寝室美图show……营造和谐寝室关系,感恩室友一路相伴。引导学生置身“美丽校园”建设,开展植树、盆景置换废旧用品、食堂一日体验、节粮节水节电等活动,感恩学校提供的优越学习环境。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引导毕业生给母校留下美好印象,给学弟学妹留下精神财富,常怀感恩母校之心。

(3)感恩社会。激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以“青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体现的好人好事,启发、帮助学生发掘好人好事的价值所在,进而养成感恩和报恩的习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爱心支教、

走访老兵、慰问孤寡老人、关爱残疾儿童、维护交通秩序、服务大型活动、参与公益事业等,用点点滴滴回报党和国家给予的安定成长环境和多样化成长机遇。

3.3 典型引领与基地辐射相互映衬,让感恩文化在日积月累中落地生根

1.榜样引领示范:校内,选树感恩“星”榜样;校外,宣扬校友正能量。校内树榜样于点滴小事,平凡岁月里的不平凡行动。校友感恩事迹率先垂范,示范后学,为感恩文化氛围营造起到积极作用。

2.联动暑期社会实践第三课堂,打造感恩教育基地,实现感恩教育行动常态化。打造校外感恩实践基地,为学生践行感恩行动提供保障。强化网络宣传和影响,线上线下全方位搭建平台,利用新媒体优势,唱响网络好声音,发出网络感恩实践正能量。让大学生的感恩行动在多样化的实践平台上绽放青春光彩。

综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和践行,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实践,基于传统文化的视野,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专业特色,构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践行、评价机制:将日常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发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和资助工作的感恩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自我养成;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定制”感恩作业,开展“感恩文化节”,激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促进大学生感恩实践的自觉自省;注重典型引领与基地辐射相互映衬,培育、选树、宣传感恩“星”榜样,点面结合,打造多样化感恩实践平台,让大学生感恩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1[M] .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

[5] 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6] 李慎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基本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 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8]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培育意识传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