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颖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功能与展望
范 颖
(安徽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9)
“互联网+高等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重点,其核心理念在于开放自由教育,将互联网作为核心要素激发高等教育的活力。“互联网+高等教育”发挥着高等教育观念革新化、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化、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化和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四大功能。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将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改造封闭单一的课程结构、开发灵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形成法治规范的管理体制等途径来重塑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互联网+”;高等教育;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办学体系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提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2017年,教育部下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再次明确指出将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有关“一带一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作为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教育作为“互联网+”中被广为关注的领域之一,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学习途径的出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交融逐步加深。“互联网+高等教育”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和大学的概念及其存在的方式和意义,成为塑造高等教育未来的重要途径。全面探究“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审视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面临的挑战,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中之重。
目前,学术界对于“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虽然这一名词在教育领域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它仍是一个内涵不够清晰的概念,甚至没有人能准确地指出“互联网+高等教育”包括哪些实践活动,只能依靠高等教育实践者在具体情境中逐步体验和摸索。在这种理论背景下很容易使人们对“互联网+高等教育”产生误区,简单地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认为“互联网+高等教育”等同于高等教育网络化,从而将信息技术置于高等教育过程的突出位置,甚至造成“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陷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困境之中。
根据陈丽教授《“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中对“互联网+教育”的定义,本文将“互联网+高等教育”定义为:专指使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型技术方式,通过共通传递价值、协同创造价值、融合互享价值的方式冲破高等院校和班级的桎梏,从而为学习主体提供高质量、宽路径、多形式的新型高等教育服务体系。[1]
“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开放自由教育,以学习主体为中心,给予其最大限度的选择和最小限度的障碍享受自由自主学习的思想、教育方式与手段。“互联网+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关注传统高等院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造,这决定了“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上。“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用互联网思维激发高等教育的活力,将互联网作为核心要素融入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对高等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进行数字化革新,培养个性化人才,创新管理体制,从整体上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首先,互联网通过为高等教育提供信息技术上的支撑,达到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通和传递,高等教育反过来为互联网提供内涵条件,双方的链接是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相互的一种价值传递过程。其次,在互联网为高等教育提供信息平台的同时,互联网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合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过程中会产生知识的碰撞与互动,促进高等教育理念发生重大改变,冲破传统高等教育组织的重重桎梏,实现更多形式的高等教育服务体系。最后,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彻底掀起资源的重新配置,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培育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随着互联网思维刺激高等教育的活力,互联网作为新的关键要素,深入整合到高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高等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引发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教育效率的提高,重点关注大学课程和专业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双重的变化。这一方面提高了高等院校个性化交互式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发挥了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模式的作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水平。[2]从宏观来看,“互联网+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主要发挥着高等教育观念的革新化、高等教育资源的丰富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四大功能。
(一)高等教育观念革新化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高等教育往往与教师、多媒体讲台、课桌、教材等因素相联系,高等教育的课堂以教师、教材、教室三要素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只是通过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这一途径,形式十分单一。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互联网作为新的关键要素,逐渐进入到高等教育教学的各方面,教学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场所、教师等。一方面,随时随地的线上教学使得学生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不再受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不再仅局限于传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更多地转向重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的方法和创新、沟通的能力方面,这些转变都极大地更新了高等教育的观念。
(二)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化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单一且有限。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高等教育”使得高等教育跨入高质量的数字个性化时代,学生只需要一个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通过移动设备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教育资源,还能足不出户享受全世界各地名师的教学视频资源,并能和各地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与互动。高等院校的师生已经普遍地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科技的方法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互联网+高等教育”依托信息平台加强了跨地区、时间和行业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传递和共通,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了高等教育资源,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和低水平建设现象的产生。
(三)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化
随着互联网将教育资源公开化分享之后,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得以传播并推广。如中国知网,通过这一平台供学术界的人士下载国内外的优秀文献期刊资源,让各类高等教育院系共享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分享软件将会被发明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平衡化是必然的趋势。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无界性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能够传递给所有的学习主体,每个人都拥有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即便是身处偏远落后的山区,或农民工群体都能接触到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减少了传统条件下因空间、时间、教师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差距而导致教育资源上的不公平现象。教育资源配置的终极追求是效率和公平,通过上述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这一价值难题。
(四)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高等教育”在更新高等教育观念、丰富教育资源以及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引发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以往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异的是,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兴教学学习途径走入高等教育的课堂中。“互联网+高等教育”重塑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制度,创造了一整套全新的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机制。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自由开放的教育服务,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了对教师传统授课的依赖程度,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兴起,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而是逐步以互联网思维来塑造高等教育的未来。“互联网+高等教育”是一场深入思想领域的变革,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势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
大学常常被人誉为“象牙塔”,其课程、教师和各种设备都只供大学内部使用,不向外流传。如今,这一格局已被打破,很多学校将后勤交给了社会,如宿舍由校外承包并由物业监管等。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中国高等院校应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加深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学生的学习场所不用局限于大学的教室中,也可以在社区或企业,甚至可以去其他城市游学。教师群体也不再拘泥于公办学校,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发挥自身个性化的教学优势,达到扩大教育供给的目标。而学校方面,需要做的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经验丰富的成长导师以及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尽管目前教学资源的共享仍处于初级阶段,局限于教育功能的重塑,但未来“互联网+高等教育”将会彻底打破传统的办学体系,形成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学校将逐步突破校园的界限,线上线下同时办学,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学校和课堂,走进社会。未来,只要可以进行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可以被称之为“学校”。[3]
(二)改造单一封闭的课程结构
大学的课程原本是不开放的,只有本校的师生才能享受课程资源,课程结构封闭单一。2012年,随着大规模慕课时代的来临,课程资源不再拘泥于校内,精英大学垄断优质课程资源的格局被打破。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不可避免地朝着校际共享课程资源的方向发展,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身的个性和主动性来进行课程的选择,合理把握线上教学和实地教学之间的分配和组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慕课一类的线上教学充分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但无法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直接的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面对真实具体的问题来设计教学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途径拓宽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可以综合利用线上教学和实地教学两种方式,打破单一封闭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取知识,培养综合能力。
(三)开发灵活开放的学习空间
在“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极大的重视,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学习空间将会由“为集体构建”转变成“为个人构建”,为学生创造灵活开放的学习空间,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第一,重新设计课堂和教室,将传统固定的桌椅设施替换成灵活可移动的设施,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尽可能为教师提供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和设备。第二,在重新设计传统教室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多开发非正式的学习场所,如开放式长廊、学习角等多种学习区,为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学习的活动场所。第三,创造数字化社区平台,使学生在享受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可以在线上与更多人进行交流沟通,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在灵活开放的学习空间下,教育资源信息过于量化,甚至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筛选辨别有用高质量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归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将零碎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知识达到知识网络化,使得“互联网+高等教育”能够真正发挥为学生排疑解惑的作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内化的目标。
(四)形成法治规范的管理体制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下,“计划—管控”模式一直占据着管理体制的核心地位。院校通过设定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考核大纲等环节来进行人才培养,按照学校“死板”的指标来培养同一生产线的学生。随着“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的融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重视,传统的“计划—管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此时,“市场—法治”新型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最大可能地激发高等教育的活力,让“互联网+高等教育”在法治的轨道上合理运行。[4]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下,中国高等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大学的日常运行数据,并进行认真分析,找寻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规律,一方面可以切实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对师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院校师生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服务。
“互联网+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和新机遇,是深化高等教育服务模式改革的变革性阶段。只有在全面认识并理解“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办学体系、改造封闭单一的课程结构、开发灵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形成法治规范的管理体制四大途径,才能冲破发展中的障碍和挑战,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
[1]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6,(4).
[2]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3]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
[4]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
责任编辑:谷晓红
“Internet+HigherEducation:Connotation,Function,andOutlook”
FAN Ying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039,China)
“Internet+higher education” is a hot point and focus in the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e core idea is open and free education,which takes the internet as a key element to act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e main functions include the conceptual innovation,amble resource,equal distribution of excellent education resource,and multi-modes of class teaching. The brand new internet thinking will lea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that are more interactive and open,change the close and unitary curriculum structure,develop a flexible and open learning space,and design a more standard managing system. These will reshape the futur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 resource;classroom teaching;the system of running a school
G640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0.034
2017-04-18
范 颖(1994-),女,安徽无为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比较高等教育学研究。
1004—5856(2017)10—01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