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类学视角下的朝鲜族摔跤规则研究

2017-03-10 06: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带子朝鲜族人类学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长春 吉林 130012)

体育人类学视角下的朝鲜族摔跤规则研究

□杨长明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长春 吉林 130012)

本文以中国朝鲜族摔跤(希日木)的规则变迁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透过体育人类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在本研究过程中,笔者总计4次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并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大量从韩国、日本收集的文献进行整合,以全面的史料阐述中国朝鲜族希日木的规则变迁,通过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对朝鲜族希日木所产生的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体育人类学 朝鲜族希日木 规则 变迁

前言

中国朝鲜族从朝鲜半岛移居到中国东北境内,始于17世纪初,大量迁移始于19世纪后半期,而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19,5年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束。192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已经把东北朝鲜人正式列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范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那里是中国朝鲜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朝鲜族希日木是朝鲜族标志性的传统运动。所以本文将通过体育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朝鲜族希日木的规则变迁进行研究。

1、中国朝鲜族摔跤的改变

1.1、摔跤种类的变迁

由于从朝鲜半岛迁移到中国境内的朝鲜人,大多数是从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安道和咸镜道迁移而来,而这几个地区的希日木是以跪式摔跤为主。所以,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直以来的希日木方法都是跪希日木。

通过后来的调查与研究,这种跪式摔跤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直存在到2005年前后才逐渐被左式摔跤取代。但是,现在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如果希日木比赛中有老年组的话,这种跪式摔跤还是被允许出现的。

关于希日木类型的改变,延边州体育局群体处金虎峰处长的解释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比赛项目是允许除汉族以外,不同民族运动员参加的,之前朝鲜族一直采用跪式摔跤,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带子脱落的状况,一旦带子脱落以后,它将不能起到束缚运动员动作的作用,因此,对于朝鲜族运动员来说是不利的。而韩国采用的“左式摔跤”的类型就避免了这一状况的发生,所以在比赛中朝鲜族运动员可以很好的运用带子优势,容易取得胜利。

规则被修改之后,到2005年,朝鲜族希日木成功通过了审查,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

1.2、希日木比赛规则的更新

1995年,朝鲜族希日木规则发生了第一次更新。关于规则的变迁,2012年8月,作者对延边州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金虎峰 (朝鲜族)进行了采访。他谈到:

“20世纪90年代初期,延边州作为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向国家申请将朝鲜族希日木运动,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变成竞赛项目。当时对于规则只是进行了完善,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修改。当时中国朝鲜族希日木采用的是胳膊穿过对手腿带的方式。这是因为中国朝鲜族主要是从朝鲜半岛北部迁移过来的,而朝鲜半岛北部的希日木形式就是这样的。”

另外,根据调查到的资料显示,在80年代末90年代处那段时期,延边地区的体育竞赛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开展,1987年到1997年间,延吉市选派希日木运动员参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十二届至第十四届运动会和州传统体育项目赛会。越来越多比赛的开展也促使了朝鲜族摔跤在规则上的进一步更新。

2001年朝鲜族希日木规则进行了第二次更新。

关于第二次更新规则,延边州体育局群体处金虎峰处长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在90年代初希日木向国家申请变成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失败以后,延边州从事朝鲜族希日木工作的人们开始重新探讨规则的修改,目的是能够让朝鲜族希日木更加适应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模式。

2、从人类学视角分析希日木规则的变化

2.1、场地

虽然场地的变化越来越规范,但是,作为一项民族式运动,规则的变化并未将沙土场地所蕴含的独特性体现出来。

在阅读韩国希日木的资料中我们看到,韩国希日木的比赛场地同样包括摔跤垫和沙土场,但是,关于沙土场,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体现。

韩国,正确使用沙土场地中的沙子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沙子需要平整好,而且沙子的费用昂贵,不方便经常更换新的,所以,韩国希日木的训练中会经常向沙子中撒盐,用来减少细菌和臭味。如果需要更换新的沙子,太小的沙子会容易被人吸进身体里,太大的沙子容易将身体划破,所以,土表里所有的沙子必须大小均匀。

另外,一些重要比赛的特征体现在,比赛前会举行仪式,由重要的官员(例如社会阶层高的人士)向土表中撒盐,寓意土表中是一个神圣的空间。

中国,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了解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举行的希日木比赛,沙子是一般的田径比赛跳远用沙子,并且,平时的训练中,选手们都不会在沙子上训练,比赛中也不会为了沙子的清洁而在上面撒盐。也并没有重要嘉宾向沙子上撒盐这样的仪式环节。

作为同一民族传统运动,韩国对于沙土场地的使用,显得更加严格,并且赋予了仪式性的内涵,这种方式其实是对于民族认同的一种体现,用来突出韩国希日木的独特性。

中国朝鲜族希日木,仅仅是在延边州内正式比赛中使用沙土场,而且并没有赋予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样的做法,对于突出民族认同,体现民族文化还有所欠缺。

2.2、带子

带子作为希日木运动区别与其他民族摔跤的一个重要特征,除了使用方法存在不同,它本身的颜色也发生了改变。在规则正式确立以前希日木带子,甚至希日木选手所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而在历史上,朝鲜族一直被称为“白衣民族”。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以后,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和教育人民的主导思想。并且,通过阅读韩国希日木的有关研究了解到,从朝鲜半岛传统上来说,朝鲜王朝时期的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希日木带子就是白色的。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很大一部分是从朝鲜咸镜道迁移而来的,而这部分人恰恰是朝鲜王朝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和农民,所以,从这个方面印证了“白衣民族”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田野调查,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中国朝鲜族采用跪希日木的老年选手,他们依然还在使用白色的带子。但是,由于中国朝鲜族希日木希望走向竞技体育的舞台,带子颜色也就随着发生了变化。

现在中国朝鲜族使用的希日木比赛的带子的颜色是红色和蓝色,这是因为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朝鲜族希日木为了加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规则做了第二次修改,为了让裁判在比赛中能快速的辨别出双方队员,所以将带子的颜色更改成相互区别的两种颜色。

那么为什么选择红色与蓝色呢?这个原因就追溯到了朝鲜半岛上的韩国了。中国朝鲜族希日木从韩国希日木借鉴了很多经验,希日木带子颜色由白色改变成红色和蓝色,就是从韩国希日木模仿过来的。韩国国旗是以太极为元素的图案,中央的太极“阴阳鱼”用红色和蓝色区分,也就是中国人通常所理解的“阴阳”,现在使用的蓝色和红色的带子正是因为受到道教“阴阳”的思想的影响。在韩国的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中国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朝鲜半岛。韩国的希日木通过象征性的颜色,起到促进国家团结和民族认同的作用。

现在,中国朝鲜族希日木的带子和韩国希日木的带子同样是红色和蓝色,但是,在这其中所体现的意义,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韩国,将希日木带子的颜色定义成红色和蓝色,是通过具有象征性的颜色,体现民族的特征,起到突出国家团结、民族特征的美感、以及民族认同的作用。

中国,将希日木带子改变为红色和蓝色,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在规则上区别两方选手,在完善竞技规则的基础上,可以顺利的将中国朝鲜族希日木变成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但是,这样的修改忽略了中国朝鲜族的自身特色,同样没有突出本民族的认同。

3、小结

民族认同,是人类学对事物进行研究所突出的特点。中国朝鲜族希日木在历史上是自发性的群众游戏,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政府主导下的各项体育赛事越来越多的开展起来,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在朝鲜族内部逐渐形成了改进规则的主张。通过田野调查对延边州体育管理部门的官员的采访,能够了解到,促使中国朝鲜族对规则做出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朝鲜族希望通过加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技项目。

作为外部动力,韩国对于中国朝鲜族希日木的变化也起了很大作用。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而中国朝鲜族又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而来,所以两国朝鲜族在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希日木也正是随着朝鲜半岛人口的迁移而传播到中国的,并成为了中国朝鲜族的特色运动。大韩希日木协会是韩国权威的职业组织,韩国在发展朝鲜希日木方面,拥有职业化赛事,而中国没有职业的朝鲜族希日木组织和比赛,因此,职业化的发展使得韩国希日木的水平高于中国。1995年的规则中希日木比赛场地圆周直径是9米,但是2001年修改后的规则将圆周直径变为8米,这与大韩希日木协会规则中,比赛区域圆周直径是一致的。并且在希日木竞技的类型上,中国希日木也更改成与韩国希日木一样的类型。在2001年修改后规则的,沙土场高度和韩国希日木协会与世界希日木联盟的规则中同为70厘米,保护区宽度同为150厘米。

多年来众多人类学研究者们,关于著名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的著作《礼物》的解读,给人们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如何得到延续,甚至再次激发传统的活力?换句话说,一种传统,如何能够持续的被认同。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朝鲜族希日木为案例,揭示出遵循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改变,以达到体现民族认同的目的。但是,只有形式上的改变还是不够的,因为,作为民族文化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要使之保持持续的活力和凝聚力,必然要在民族文化的内涵上达到共识,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体现民族认同。

[1]倪依克,胡小明.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J].体育科学, 2009,10.

[2]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移民史[M].中华书局,2009,8.

[3]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J].考古学报,1980,2.

[4]契海琴.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中的人物风俗图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宇佐美隆宪.中国朝鮮族の民族相撲(シルム)の构造構造——ルールと技術の体系を中心に[J].日本:白山人類学,1993.

[6]第九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委员会[R].民族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011.

G80

A

1006-8902-(2017)-03-ZQ

杨长明(198,-),讲师,博士,吉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人类学、体育文化论。

猜你喜欢
带子朝鲜族人类学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孔府名肴——“带子上朝”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中)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