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给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出版业也从传统的阶段进至数字化阶段。在当前时代,多数人阅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看纸质书转变成了电子化的阅读,如网页图书和电子图书等,这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1]。为了能够成功完成转变,实现高速的发展,出版业必须从其内部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好相应的变革,以建设一支勇于创新、思想觉悟高以及专业素质过硬的队伍,促使出版业能够顺应当代的潮流向前发展。
尽管出版业的管理制度一直在进行不断的优化,但是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空缺,完善度不够,这表现在多数企业将职位说明书做的不够全面细致。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将职位说明书当中的内容做的尽可能全面,让员工能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然而在实际的调研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是只有少数企业在工作当中提到了和职位说明书相类似的工作计划书和任务书,在内容上和正规的职位说明书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此外,部分企业表明相关负责人正在制定职位说明书,大多数企业表明没有指定,并且在对员工进行录用以及后期的考核时,都是凭过往已有的经验确定的。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当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已经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至其内部,并根据这项技术来制定出一个高效的薪酬奖励制度。同时,有企业会去咨询专业的机构来对员工进行管理,还有部分企业会将人事管理交由劳资科和党委办去全权管理[2]。此外,当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公司内部的人才库以及做出有效决策的系统时,还有少数企业没有普及计算机使用。这些情况常常会多发于企业正在改制途中的出版业身上,并且在市场化运营逐渐变得越发全面时,其管理水平的滞后会对经济效益造成显著性的负面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时间以来,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原因,使得我国教育普及层次和普及率都是处于较低水平的,从而全社会当中的人力资源也呈现出低水平的状态。在出版业当中,人才老龄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四十岁以下高层次和中高级的专门人才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并且跨行业、跨领域和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次非常短缺。目前我国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出版业的那个在既精通英语又精通编辑业务的国际型人才比较稀缺。
目前,我国的出版业正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这就需要创造性实践以及系统化的理论,最重要的是需要创新性和开拓性比较强的人才。由于出版业不是向着传统方向作改革的,是要面向市场,同时要能够经得住国际市场给我们所带来的经验,在此环境下,就需要非常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至出版业当中。在知识变现时代,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出版社能否实现全面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故而出版业需要更新自身的理念,来构建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和培养战略。
长久以来,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且统一的,一方面企业会向员工要效率、要利润以及要成本,另一方面,员工会向企业要稳定、要环境以及要待遇。要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利益问题有效解决,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指的是是否存在非常有效的约束以及激励机制[3]。该机制需要基于下述两方面来建立:第一,企业是否真正承诺会和员工实现共同发展,以做到和员工之间的利润共享,并且要能够不断地满足员工所提出来对公司和个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具体需求。第二,员工能否会以一个好的心态去和企业进行共进退,在企业经营比较好的时期,会大力支持企业,在企业经营状况比较差的时期,会全心全力出谋划策,和企业一起度过困境。
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的具体发展水平都会对整体薪酬水平有着显著性的影响,一个行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会给整体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就薪酬改进而言,企业在建立薪酬制度时,需要将薪酬和实际岗位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出版社转变成为企业之后,就需要以职位评估的手段去对岗位的具体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出版社可以对工资总额做出相应的管理,并对各个事业部的考核以及管理做出指标的拟定以经营目标负责任书这一方式来为每个部门制定出核心的考核指标,并且按照任务的具体完成情况对各个部门做出分配。与此同时,各个事业部会按照实际情况提出符合该部门的考核方案,之后部门再按照每个员工的详细考核情况对其进行奖金的分配。该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多劳多得和奖勤罚懒。薪资是能够对人才的具体价值进行衡量,并且会是指引人才流动的助推器,故而出版业需要在对市场做出全面调研之后,再确定出竞争力比较高的员工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才留住。
出版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人才做好相应的管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才能够对外界的环境做出更好的应对,将自身的竞争力显著提高,进而才能够在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当中生存下来,同时也能够推动出版这一行业朝着更加稳定和健康的方向积极发展,并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1]姜彩霞.我国出版业“书号资源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吴曦.出版业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改进[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刘迪才.出版企业创新商业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出版广角,2010,4(0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