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君,王玉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药物分析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研究
孙丽君,王玉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基于对教学方法基本组成要素的理解,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浅析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培养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些方法。
药物分析;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
药物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静态常规检验,而且已拓展到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综合评价的动态分析和新药开发等方面[1]。因此,在该学科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策略、技巧、习性和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反思[2]。基于对教学方法基本组成要素的理解,在药物分析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中陈述性知识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如果缺乏对所思考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任何批判性思维技能都无从谈起。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大模块[3]。
1.1.1 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规律 在此模块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提问—回答—再提问—再回答”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比如通过对“祖传秘方,包治百病”“挥泪狂甩库存过期药品”等的质疑、判断及分析,加深学生对药品质量的理解。再比如通过再现药品质量标准建立的论证历程,比较同一药物在不同版本《中国药典》中分析方法的更新之处。
1.1.2 基于结构特点,研究结构、性质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 该模块多采用案例法教学,在实际问题辩证分析的过程中,掌握药物结构、性质和分析方法选择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药物分析思维方式。例如,学习“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时,以济源双汇食品“健美猪”为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讨论如何养殖“健美猪”?长期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对健康的危害性?进而探讨如何对这类药物的质量进行控制?可依据哪些结构性质检测肉制品中的瘦肉精?通过教师指导,将学科的概念体系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对真实案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4]。
1.1.3 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 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要求药物分析学科的与时俱进,在该模块讲授过程中,将符合教学规律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其研究过程的展现使得学生善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教材,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如ICP-OES、ICP-MS法在药物重金属杂质检查中的应用,弥补了教材中重金属限度检查法的不足。
批判性思维技能要素的共同点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判断推导是否合理、得出可靠的结论[5]。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需将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具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强化实验教学可促使迁移的发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依据教材准备适当的引导性问题,采用反思教学法设计倒漏斗式的提问模式;另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常规大纲模式,由结论的差异性反向推理判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例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牡丹皮丹皮酚的含量时,在学生未知的情况下,部分小组做合格药材,其他小组则做贮藏不当且过期的药材。当学生计算出实验结果后,基于含量差异的问题,组内、组间进行讨论,进行合理质疑、分析、探索,培养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通过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药物分析教学中,使得学生有依据地解释相关领域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6]。
批判性思维习性是指仅在合适的时候运用其所具备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行为倾向,反映在人的心智态度中。而批判性思维态度则是价值观辨析的过程,包括遵从、认同、内化3个阶段。其中,内化阶段标志着稳定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作为批判思维的践行者,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考虑、检验、选择和更新已有的价值观念,其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价值观在批判性思维学习氛围下的一步步辨析。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增强自信;其次,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敢于面对及纠正批判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点,可以对自我思维活动的合理性进行主动思考;最后,教师的有效调节十分重要,否则讨论的方向、节奏极易偏离教学目标[7]。
创新的整个过程包括质疑、提出问题、突破思维定势、逻辑论证、评估、选择等[8],每个环节的实现均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强调知识来自于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及院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各类创业创新计划等。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贯彻批判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并训练其掌握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进行一定的科研学习,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等所固有的潜能被激发,从而更好地指导行为。例如,在进行某一种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时,学生需要经历如何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怎么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通过实验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整个科研学习活动为不断更新的循环过程,即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在科研学习活动中,教师坚持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循环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的、反省的思维,由认知技能和情感意向构成[9]。在药物分析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批判性思维,注重传授批判性思维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建立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性,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药品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药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药物分析的教学水平。
[1]苏梦翔,狄斌,李博,等.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J].药学教育,2014,30(3):35-38.
[2]黄蕾,鲁娟,梁韵琳,等.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3):108-112.
[3]赵春杰.药物分析[M].北京:清华出版社,2012.
[4]杨成城,周春宇,张少辉,等.中西医结合外科CBL教学对中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与评价[J].中医教育,2015(1):45-49.
[5]戴维·希契柯克,张亦凡,周文慧.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54-63.
[6]杨永丽,施建明,陈春娣,等.某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跨年级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52-54.
[7]Edward J N,Frances A,James Elander,et al.Development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Toolkit:A measure of student 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critical thinking[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6(23):91-95.
[8]陈小芳,马金香,廖剑锋,等.参与科研有助于提高医学生批判性思维[J].重庆医学,2016(10):1427-1429.
[9]黄朝阳.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现代大学教育,2013(2):27-31.
G420
A
1671-1246(2017)24-0068-02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NYJXGG2016041);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在中药制剂分析学中学习动机培养模式的研究”(NYJXGG2016087)
(*
王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