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中的真与伪

2017-03-10 16:58尹吉男
博览群书 2017年2期
关键词:鉴真书画作品美术史

尹吉男

收藏与鉴定构成了一种稳定的历史关系,这是鉴藏的实质。所谓书画鉴定即是对传世书画的“鉴真”与“辨伪”。我想朱万章新作《书画鉴真与辨伪》的书名就是体现的这个含义。

早年,张珩(1915—1963)先生想建立“书画鉴定之学”(见张珩《怎样鉴定书画》,《文物》1964年第2期),他的方法由于有现代书刊的出版得以公开传播。张珩的方法已经具有现代意义,与古代的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近现代这一领域对传世书画鉴定研究是通过三种途径同时展开的:第一是收藏家和古董商,第二是博物馆专家,第三是大学的美术史学者,这是三种不同的学术场域,但殊途同归。当我们认为所有的书画作品都能鉴真与辨伪的时候,这自然体现了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或科学主义的真伪观。必须承认,今天对古代书画的鉴定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书画作品的真伪问题至今无法解决,并获得共识,董源的《溪岸图》和苏轼的《功甫帖》的纷争就是如此。事物绝对意义上的“真”也是本质主义的历史观。在鉴定实践中,求真比辨伪更难。求真需要力排众议的勇气、扎实有根的学养、身经实战的经验。说到底,鉴定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在学术研究引领下的实践。这种实践是系统的,而非局部的或碎片式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尤为重要。

作为较为系统的方法上的书画鉴定的总体论说,前有张珩的《怎样鉴定书画》,后有谢稚柳(1910—1997)的《鉴余杂稿》、徐邦达(1911—2012)的《古书画鉴定概论》和杨仁恺(1915—2008)的《中国书画鉴定学稿》等。作为重要书画鉴定个案研究的学者,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启功(1912—2005)、刘九庵(1915—1999)、方闻、傅熹年、傅申、杨新、薛永年、王连起等,实际上他们在鉴定的个案研究中也体现了他们对书画的时代风格和鉴藏谱系的总体认识。朱万章在该书中都有涉及。

該书最突出的一点是对客居岭南地区的书画鉴定大家苏庚春(1924—2001)的评介,对其鉴定方法与实践有详尽的梳理,这是近几十年来同类书画鉴定著作所没有的。由于作者与苏先生有过多年的当面受教经历而使这些内容具有特殊意义,对我而言更是如此。当年我随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学习过一段目鉴,曾听说该小组原来的成员名单有苏庚春先生,但因其身体情况未能参加,说明当时业界对他的认可。

该书另一个特点是结合了作者个人的具体研究,集中反映在“书画鉴定个案解析”中。在整部书所列举的书画作品实例中,除了分藏在世界各地的作品之外,还以其曾经工作过的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为例,这些藏品对他来说如数家珍、观察入微,同时又以他所熟知的广东地区的书画家的作品作为综合分析的对象。后来,该书的作者于2013年调入国家博物馆工作,在研究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心得。

朱万章是一位勤奋的中青年学者,出版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岭南近代画史丛稿》《居巢居廉研究》《书画的鉴藏与市场》《髡残》《陈师曾》等论著20余种,撰写美术史与书画鉴定论文近百篇;2000年以来,研究领域开始涉及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美术评论。

该书是源于朱万章先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多次上课的课件和讲稿,既考虑到了讲课的系统性,同时也考虑到了通识教育的普及性。因此,在知识的难易程度上并不均衡,有些部分是浅显的基本常识,有些则是深入的研究。无论如何,读者可以各取所需。该书不失为中国书画鉴定学的入门“津梁”,可与同类书籍参照并读。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文是作者为朱万章《书画鉴真与辨伪》所作序,该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9月出版。)

猜你喜欢
鉴真书画作品美术史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人在气头请闭嘴
在气头上不说话
郭诗奇作品
少儿书画作品8幅
画学学科设立与技法成熟关系略论
脚印
书画作品欣赏
泥泞留痕
书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