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邓黎莉,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全国新课改杰出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邓黎莉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数次在省、市评优课中获一、二等奖,有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英语教学和研究,并形成了“走向体验、走向生活、走向灵动”的教学风格。
一、做孩子喜欢的老师
1993年,我中师毕业,因家境原因,我放弃了保送高一级院校的机会,回到了家乡,回到了自己曾经就读的村小。以乡村为起点,经过城市的繁华,又回到乡村,面对破旧的校舍,面对这个仅五名教师、六十多名学生的学校,我不免有一点失落。但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活泼的样子和倾慕的神情,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这让我的内心为之融化,我要回馈乡村对我的培养,我要让孩子们幸福地生长!
农村的生态让我深切地感受着生命,每一株草都有破土的渴望,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力量,每一个孩童都有成长的潜质。农村的生活也教会我品味宁静,看炊烟后的喧嚣,享日暮后的书香。包班的辛劳未曾磨钝一颗年轻而活跃的心,为男孩拭去流下的鼻涕,帮女孩梳起神气的羊角辫,和孩子们一起为新书包上书皮……在蛙鸣蝉唱中,我和孩子赤脚走大地;在尘土飞扬中,我和孩子比赛滚铁环;在稻谷飘香的季节里,我和孩子搭锅烹野味……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年四季都有孩子们采集的花朵,春日的油菜花,冬日的野梅花,到了秋天,还会有几支雪白的芦花。
情在左,爱在右,一路播种,一路收获。在农村的五年,我所带的班级学风正、班风好,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我自己也被评为“常州市優秀班主任”。可亲可爱的乡村孩子、淳朴真挚的乡村教育,一次又一次地用纯真和博爱激励着我这颗年轻的心!
二、上学生喜爱的英语课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学科就是英语,我喜欢读英语,觉得它是那么的富有节奏、那么的好听;我喜欢写英语,觉得它是那么奇特而又富有变化;我喜欢我们的英语老师,觉得她洋气而又与众不同……因为喜欢,所以当学校需要一位英语教师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了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因为中途转教英语,只有三年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经历的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于是,我加强学习,参加进修,锤炼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我自学了全册《新概念英语》,听遍了英语听力教材,每天早读《英语晨读》……三年后,我获得了英语自考的大专文凭。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一直没有停止对自己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我放弃了节假日,赴南京师范大学进修;我趁暑假期间,独自去上海“新东方”求学;我长期订阅《疯狂英语》,每期必读;我积极参加由江苏大学教育系举办的英语培训……功到自然成,面对英语,我听得明,读得准,说得畅,写得清,不再为听说而苦恼了。
初为人师,我的课堂总是以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把知识讲清楚,至于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我无暇顾及。充其量只是在游戏和活动中,增进师生的情感,获得学生的亲近与认同,从而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记得多年前,常州市开展英语评优课活动,我积极参加并早早作了准备:请教学校里有经验的教师辅导,请教研组集体备课。我详细地记录了三大张纸,准备了一份细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回答问题叫几个人的详案,并在家练了一遍又一遍,练到凌晨三点。第二天,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开始打招呼,唱英语歌,玩游戏,都不错。接下来,问问题,学生该这样回答,我就接下去引入新课……哪知学生竟然不是这样回答的!再问一个,还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一下子懵了,忘记了下面该怎样教,紧张让我的脑海一片空白。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但接下来的教学,我只顾着看教案,走过程,已无法顾及其他了。熬到下课,我早已面发烫、汗涔涔了。可想而知,这次比赛我以失败告终。在回去的路上,和我同行并担任活动评委的副校长在安慰我的同时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学他人之长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有自己的主张。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不能把自己陷在教案里,得跳出来,眼里要有学生!
经过失败,我静下心来好好反思自身的问题。第一,缺少历练;第二,肚子里没货。于是,我积极争取上公开课,不管是教研组公开课、校内公开课还是市里的调研课、家长开放日的展示课,我都将其视作历练自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潜心学习,去图书室借阅各类教育教学书籍,在订阅的教学杂志上圈划。我关注前沿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开始学习名师的教学案例。
因为生活的原因,我调入城区的小学工作。来到城区工作,我又面临新的挑战。一次,学校迎接市教育局的调研。我知道这次调研的规格很高,要求也高,在推翻了自己精心备的课后,我模仿教学杂志上的设计,认真修改。上课那天,我看到教研室的汤老师带着几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走进了课堂……
上完课,汤老师在向学校领导做总结汇报时,充分肯定了我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调控能力,肯定了我的教学……她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并最终评定这节课为“优”。我沉浸在表扬声中。在最后送汤老师一行离开学校时,她语重心长地说:“小邓老师,你的素质很不错,你学习也很用心。但是,学习别人的课要学他的精髓,不能只是学习表面的做法,要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要知道,学生的喜欢很重要……”原来,我的不足汤老师都知道,她的表扬完全是出于对一个青年教师的鼓励。我的耳根烫了起来,不由地深深点头。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不仅关注新颖的活动、巧妙的教法,而且会更多地思考活动设计背后的原因。
学习与思考把我引入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我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终于获得了参加市级比赛的机会。凡是参加过优质课评选的教师,都会对那段静心准备的过程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确,那段过程十分艰苦,可以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但这又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反复的试教,到最后的定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掺进了沙子的海贝,矛盾着、痛苦着。磨课的过程,就是自己被一点点融化,又被一点点塑造,这让我从模糊走向了清晰。这次的磨炼让我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让我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教学本质的追求,那就是——要上学生喜爱的英语课。
2014年,我积极参加常州市教师网络团队教研比赛,获一等奖。之后,常州市教科院根据比赛情况重新组队,由我做组长,携另两位老师代表常州市,参加了“领航杯”江苏省教师团队教研比赛。在我的“上孩子喜欢的英语课”的理念影响下,我们精诚合作,从教案设计、上课评课到现场答辩,都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最终在全省参赛的十四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江苏省小学英语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
在我的成长中,不得不提沈峰老师。初识沈老师是我市教研室请她来上示范课。沈老师的课精美绝伦,孩子们学习得开心自由,我佩服不已,同时也不禁自问: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出沈老师那样的课呢?从此,我对沈老师非常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沈峰老师的课,我从网上下载打印了一百多页沈老师的课堂实录,并认真研读;我看沈老师的上课视频,思考她的每一句话,感觉她的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每句话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而且活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对于文本的研读也相当透彻,我为她的教学而倾倒。
亲身接受沈峰老师的指导是在苏州吴江。那次我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并作为获奖代表上观摩课。上课前,沈峰老师坐在前排,我不免紧张。沈老师见了站起来,笑着对我说:“把风衣脱了上课,这样精神。”随即接过我的衣服。简单的一句话,自然的一个动作,使得我的心立刻安定下来……
在课后的点评中,沈老师特别赞赏我在文本情境前增设的两个场景,这既是对文本的补充,也为渗透新词、新句做好了铺垫,同时,又和文本组成了一个整体……后来,沈老师又多次在线上、线下对我作指导,在一次“教海领航”活动中,她还对我们整个教研组的工作作了全面指导。
在漫漫的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围绕上学生喜爱的英语课,在借鉴、學习名家教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实践。在我看来,“学生喜爱的英语课”应具备如下特征:
学生活的英语。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交流。因此,我主张把学生学习的教材和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教材转化成“学材”,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们在生活的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产生真实的感受,从而真正实现“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的理想境界。
在活动中体验英语。成功的英语教学应创造多样的、有效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并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学生只有直接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亲身感知和使用才能发展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获得英语素养多层次、全方位的提升。
说智慧的英语。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启发。英语教学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新颖有趣,而应提高语言教学的思维含量,让学生体验智慧碰撞带来的成就感。对英语教学而言,要激活语言,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开启并活跃学生思维、生成言语智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提开放的、利于学生思维的问题,多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把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语言与思维同生共长的境界。
三、做同行拥戴的领跑者
“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在调入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后不久,我就成了英语教研组组长,这是一个二十余人组成的团队。组内,我让大家牢记“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故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深知,做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素养。我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老师们参加英语本科学历的进修。此外,老师们还参加各类培训,有的参加了英语口语训练班,到“英语角”与外籍教师对话,练习口语;有的报名参加英语等级考试,在过关考级中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获得进步。英语教学的活动性、情趣性要求教师尽可能的多才多艺,这就需要我们教研组加强对教师英语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我们的英语教师都很好学,多数教师都有一项拿手活,她们当然就成了我们校本培训的指导者。吉扬老师擅长书法,她就指导大家练习英语书写;温晓玲老师口语表达纯熟,她就指导大家练习语音。在同伴的引领下,老师们练就了多种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水平增光添彩。
在我们教研组中,老师们把教学当作事业。教科研既是打造教研组特色的基石,更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2007年,我们承担了常州市重点课题“扩大阅读量,培养语感的研究”,老师们边学习边研究,在研究中、合作中,我们组编写了系列英语校本教材《快乐阅读》,出版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程》,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语篇意识下的英语对话教学和阅读教学做了深入研究。我们有多篇论文相继发表。2013年,我们教研组的课题“小学英语教学中以任务型活动促思维的研究”被省教研室立项,现已顺利结题,并有多篇研究成果发表。2016年年初,我们教研组又开始进一步研究该课题……借助课题研究,老师们对教学、学生、教材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研究中的教师们,仿佛插上了翅膀,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面对一棵树的秀美与一片森林的浩瀚之美,我们更多地会被森林的浩瀚之美所感动。在英语教研组中,我们每一个教师个体都一枝独秀,而由其组成的整体更是魅力十足。我们一方面自信地发挥着自己这个整体的力量,另一方面虚心地吸收其他整体的能量,并帮助兄弟学校的教研组成长。2008年以来,我们教研组先后与常州市金坛区尧塘小学、建昌小学、河头小学等学校的英语组结对,一带一,组帮组。结对一个组,发展一门学科,培养一批新人。经我们引领过的薄弱学校,如今英语教学均已走在全市前列。现如今,在完成金坛区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之后,我又承担起新的任务,成为常州市英语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指导、带动常州市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成长。
正是这一系列多层次、多方位的校际互动,给了我一次又一次虚心获取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我校英语教研组也先后获得“江苏省新课程实验先进集体”“常州市首届优秀教研组”“常州市第二届示范教研组”等称号。
回望我耕耘过的英语教育园地,那里已山花烂漫,佳木葱茏,而我则一路向前,放飞心灵,追寻更加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