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有意思,教隔壁班的沈老师要来给我们班上科学课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我们早就听说,沈老师像个魔术师,总能变出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这让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上课铃声刚响起,我已经迫不及待地伸头张望了。沈老师终于进来了,还带了一个用浴巾盖着的神秘物件!
上课了,为了平复激动的情绪,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居然被火眼金睛的沈老师给逮到了。
“张弛,你刚才是不是做了深呼吸?”
“嗯,是!”我直勾勾地看着老师,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你刚才深呼吸了几次?你上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怎样才算一次完整的呼吸!”沈老师果然厉害,抓住我的一个小动作就要我回答、演示。我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一个赞。
接着,沈老师还和我们一起分析跟呼吸有关的人体器官。
这时,沈老师拿出一个神秘的圆筒。她告诉我们这是呼吸模拟器,让我们分小组讨论怎样才能用它来模拟人体的呼吸。
這下子,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被这个神奇的模拟器给吸引住了。大家四人一组,拥挤在一起看啊、摸啊,好多同学看到由两个气球做成的肺叶,就使劲地往里吹气……
张晓斌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演示模拟人的呼吸。他铆足了劲往气球里吹气。沈老师让我们观察气球的变化,并请张晓斌分析看到的现象。
“往里面吹气,气球鼓起来了,说明我们人体吸到空气了!”张晓斌向来自信,那样子高傲得不得了。
“那么气体是怎么进入气球的呢?”
“吹进去的呀!”张晓斌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你呼吸的时候是有人在向你吹气吗?”沈老师一个简单的反驳,就使得张晓斌哑口无言。
“对呀,我们人体是主动呼吸的呀!”班里的同学都窃窃私语,赶忙寻找其他的原因。
“继续研究呼吸模拟器,搞清楚到底可以怎样模拟人体的主动呼吸。”此时的沈老师特别严肃。
“是这里,是这里,这里的橡皮膜可以上下运动。橡皮膜向上的时候,气球就瘪了;橡皮膜向下的时候,气球就鼓起来了……”田娅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喊了出来。
我们仔细一看,确实发现了这个奥秘。
这时,沈老师才慢悠悠地解释道,在我们人体中,也有这样一个控制呼吸的器官,它的名字叫膈肌。膈肌的上下运动能让我们主动呼吸。虽然气体不流经膈肌,但是,膈肌在呼吸过程中作用相当大。
更有意思的是,沈老师还拿出人体模型,让我们找到了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叶的位置,还把模型中的人体膈肌取了下来让我们观察,实在太生动了。
下课时,全班把雷鸣般的掌声送给了沈老师。爱好研究的学生还紧紧地跟着沈老师去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