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波 涂春雷(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体育教育观
□赵波 涂春雷(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2010年我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下滑趋于缓和,但是高校学生的体质下降仍在继续,这种现象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丰富和发展我国体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改革起着方向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人本主义下的体育教育观,因其注重以人为本、自主、自愿、满足学生需要、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格塑造等,而与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趋势一脉相承。本文试图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探索体育教育观,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高校网球教学快易网球应用
《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解为“观念”。如: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中国的教育观从近代的向西方学习到现代的思考与选择,经历了自信、自卑、重新探索的心理路程。人本主义的引入为现代中国的教育观带来了新的方向。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将人视为主体,“肯定人、尊重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其核心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学生的适当需求、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最终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观指导我国的体育教育实践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是否顺利开展将影响到学校教育任务、国家素质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完成。因为,学校体育是学校德育、学校智育、学校美育、学校劳动技术课程的基础。学生没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精神、健康的体育观念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学校体育的正常、科学、有效开展需要有正确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体育教育观作为指导思想。但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体育教育观念一直处于继承传统、借鉴国外的两轨并行发展的状态,最终导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与现实状况的反差让人们的目光都为之聚集,全社会开始探讨体育教育观和学校体育改革理论体系。于此同时,因“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而被社会广为认同的人本主义体育教育观逐渐形成。
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观,就是要以人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将人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并将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发展其体能,增强其体质、意志,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思想品德、调节其心理、发展其智力、挖掘其潜力、激发其动力,实质意义上是确立每个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通俗地讲就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把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爱护人,发展和提升人的精神,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其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未来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培养学生具有自信、自强、自爱、自立的品质。总之,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观是将学生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主体而非完全意义上客体。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从上世纪到今天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学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表现出如下特点:以身体锻炼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体育专业课程为主,多学科交叉学习为辅;教学活动的灵活多变性;教学效果的缓慢性;教学主体的复杂性和交往性。这些就决定了学校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教学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以,人本主义体育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独特性相吻合,它定会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实践、发展与改革指明方向和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2.1、学校体育教育实用主义原则
学校体育教育应以实用主义原则作为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所谓学校体育教育的实用主义,就是指我们的体育教学应该以人为本,满足学生需要,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在体育课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养成的品德意志、情感、态度等都会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发展带来帮助,甚至在有些方面会决定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高度。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体育教学的方法、内容、环境安排、设备器材等对学生教育具有实用价值,学生通过体育课爱上了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掌握了基础实用的运动技术、增强了体质、突显了个性、交际能力提升、促进了自身社会化并且学会了学习。罗杰斯认为:“学习就应该将有意义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显然有意义的学习观和学校体育实用主义的原则相契合,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学生自主、自愿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科学文化以及运动项目,选择自己适应的学习环境,发展自己最想要的能力特长等,这些都利于满足学生的需要,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最终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
2.2、适度体育教学观
正如前述,体育教学以身体锻炼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体育课除了偶尔体育理论知识的课堂授课以外,大部分课程都是室外运动实践。在体育课中,教师主要采用演示、观察、分组训练、对抗比赛、运动考核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教学主要是通过运动训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通过身体作用于自然物和外界对身体器官、内脏系统和机能产生刺激,此时机体的内部环境被打乱,进行自我调整后重新恢复平衡。这样反复地进行训练,使学生的体能和体质获得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低负荷、低频度训练或者高负荷、高频度的训练的问题,这都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要根据学生性别、年龄、身体状况、运动基础等情况对学生个体或群体安排适度负荷、频度的运动量,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2.3、终生体育观
“学校不等于教育、培养‘学会学习’的个体,构成现代的终生教育体系。”终生教育思想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其构成部分。由此,笔者提出终生体育观,这也是人本主义价值观‘为了人’的思想要求。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严格依照学校体育目的、新课标改革方案等国家体育教育相关文件进行体育教学管理。基于自生利益与其他因素,体育教学一直处于“形式关系教学”、“放羊式教学”、“随意教学”“低运动量教学”等完成任务式的尴尬局面。这不利于学生真正的认知体育,参与运动,热爱运动,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体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有意义学习,尊重学生自主、自愿,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形成认知、培养兴趣。这不仅能从学生内部激发其积极性,而且可以逐渐形成终身体育观。学校体育打好基础,学生毕业后加入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并坚持长期身体锻炼。从长远角度看这不仅有益于个人,有益于社会,更有益于民族和国家。
2.4、体育教学民主性观念
一般我们常见到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牵强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命令式的向学生安排训练任务,学生便无可奈何地被动接受,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完全被卡住。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的民主性,在当今的学校体育中应当被重视。所谓体育教学民主性就是以人文本,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学习,教学组织应结合学生的需要,构建和谐平等包容的师生关系,形成学生安全和自由的心理状态的,,,。此外,在教学方法上,罗杰斯也主张给予学生某种程度的自主权和学习的自由权,并且在《自由学习》一书中他也提到:“在教育过程中,所有课堂参与者都应当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这与体育教学民主性的思想不谋而合。可见体育教学民主性将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课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一堂健美体操课中,若照应每个学生对形态美的价值观,针求学生的教学意见,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本次课的教学实施将会很顺利,很成功。
2.5、发展性体育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今天我们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笔者认为发展性的体育教育应该是学校体育目的核心内涵之一。所谓发展性的体育教育指的是一切体育教学为的是学生的发展。不仅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且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甚至发展学生人格、促进个体社会化、挖掘学生创造力。教学主体(学生)的复杂性和交往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应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推动学生互动互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最终促使每个学生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教学活动灵活多变性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广泛互动,平等包容,教师广纳意见,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对于体育教学顺利、有效地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形成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推动作用。自我管理机制是由自我责任、自律、自我评价构成的三维系统。它要求学生培养体育锻炼的自我责任感、体育训练的自律精神、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意识。比如,在一堂耐力训练课中,若学生形成了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机制,那他就会对耐力训练的长跑项目产生责任意识。在训练过程中自我督促,对训练效果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坚持不懈地训练,最后不仅增强了耐力,而且养成了锻炼的自觉习惯。学生自我管理是其全面发展的保障,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力。在教学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总之,体育教育观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使其科学正确地引导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那就必须引入人本主义的思想理念。在实际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应该认真吸收学校体育教育实用主义原则、适度体育教学观、终生体育观、体育教学民主性观念、发展性体育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机制这几方面的理念,消化整理后指导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在我国体育教育中真正把“人”置于第一位。
[1]王同亿.新现代汉语词典[M],海南出版社,1992,984.
[2]杨敏.保罗·朗格朗.终生教育理论探索[J].成人教育,2004,10.
[3]罗杰斯著(Rogrs,C.),伍新春,管琳,贾蓉芳译.自由学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G807
A
1006-8902-2017-(02)-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