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一腔热血务实创新 引万道清泉育人夺优

2017-03-09 20:09:05山西省隰县第四中学韩林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究者教研育人

山西省隰县第四中学 韩林辉

从事教育工作十年来,我兢兢业业教学,踏踏实实育人,砚为田,笔为犁,精心躬耕育桃李:校为家,生如子,废寝忘食育人才。因为我爱教师这一职业,喜欢那种成就感无论身处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闹市,我始终坚持师德修养,在教学实践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高深理论武装自己,强化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坚持教无定法,教必有法,不拘一法,贵在得法,给学生循序渐进的传授知识,本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宗旨,所带来学生成绩优异。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练就一身本领,勇挑教学重担

工作短短十几年,已感到知识的陈旧,面对机遇和挑战,迫使我多动,好问,养成了一种继续学习的好习惯。勤学是成功者的“修身之道”,对于已从教十几年的我来说,这十几年时在不断的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真、善、美。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边“教学”边“学教”,我深知,学无止境,教学有法,但法无定法。书本可以教一辈子,但一个脚本不可能从头唱到尾。从苦练基本功到追求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我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钻研、摸索、积累、创新。一叠叠书籍,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一届届学生走出初中校门,步入高一级学校,是初涉教坛的历程。我从各方面感染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困难面前,口勤;任务面前,手勤、腿勤;经验面前,耳勤、眼勤;是学生们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

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师德八条”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学生。在备课、上课中,德育贯穿始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用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得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用人格照亮人格。在教学中有不懂的或模糊不清的,与青年教师探讨,向老年教师请教,或者查找资料。通过业余时间的不懈努力,我通过了成人高考,参加了师院的函授学习,这更进一步充实了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置身教改教研,力做潮头之人

不搞教研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教学,我深信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钻研教材,学习大纲,探索教法,为了探讨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我不断查阅各种有关的教学资料,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课程改革大潮涌来时,我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投身到更广阔的教改教研天地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研究者的姿态,置身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拓展创新。

在去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努力听取教学能手、专家的教学经验,回校后,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改中,我进行了磨练同时也享受了成功,力求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三、牢记以德育人,尽显园丁本色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牢记师院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德为首,育人为本”。教学伊始,我曾经以为“恨铁不成钢”是为学生好。实践让我明白,老师是个温暖的字眼,那些刺激学生脆弱心灵的来促使他们早早体验“师心”冷暖的老师,那些将分数凌驾于一切之上,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老师,在学生心理留下的只有恨和难以摆脱的自卑的阴影。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充满的是平等、赏识、关爱、激励和循循善诱,以及对学生的理解,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更没有控制他们的意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班级的管理,我都愿意跟学生平等相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发展。从而我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总之,十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我本着“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的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砺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老老实实教学,踏踏实实做人,孜孜不倦学习,勤勤恳恳奉献;工作中涌现的闪光点,照亮了我整个教程,受到了领导的器重,老师的赞成,学生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但我知道,成绩属于过去,自己属于未来,教学中的辉煌代表不了未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学工作者,我明白我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今后我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教学历程中,我唯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演绎得光彩夺目。

猜你喜欢
研究者教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