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镇朗讯小学 曾祥堂
乌申斯基在《教育史讲义》中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一些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呈现出严重化、多样化、复杂化等态势。多年来,社会一直在倡导提高教师物质待遇,呼吁教师注重师德修养。相对而言,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般来说,教师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谓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就是指小学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多种其他因素造成的有损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体现在教师身上出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不正确的认识、情感和相应的行为。
教师职业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相比医生、律师、教士、农民和工人,教师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产生心理障碍的比例也最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明显不适应学校生活。主要表现在年轻教师身上,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学生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
不了解学生,不理解学生。不少教师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总认为白己一切都是正确的,习惯于“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更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所作所为。
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一些教师常常处于心境不佳的状况,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不协调的情绪,有的甚至借题发挥,把学生当作发泄个人不良情绪的“出气筒”。
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职业倦怠,心理疲劳,心理障碍,情绪不稳,适应力差,人际关系失调是其主要表现。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因素、职业本身的因素、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等几个方面。
1.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
各个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使得学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教师既要教学,又要科研,还要忙于充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他们不堪重负。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项目繁多、工作任务繁重、多重角色的负担加重了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引发了小学教师的多种心理问题。
2.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我国目前己经进入教育体制全面进行改革的阶段,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按劳分配、下岗淘汰等方面,教师中己形成必须排序的现状。本来教师工资就不是很高再加上很多消费品的物价都在上涨,教师们很关注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之相应的压力就会增大。
3.教师的职业特点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给教师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家长为孩子选择教师的标准非常苛刻,学生和家长遇到不称心或自认为不合理的事情,非常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他们会直接找校长、教育局的相关领导、新闻媒体等,而教师却只能默默忍受。长期如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
4.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学校理应从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科研、福利待遇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和训练缺乏经验,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极易诱发教师的不良情绪。
5.内部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必然有其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对自身角色缺乏认同、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和他人期望过高、看待问题理想化等原因,容易使教师无法接受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难于应对挫折,以致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紧张焦虑;教师某些不健全或不良的人格特征也易诱发不良心理的出现;再次,中小学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因而长期压抑的心理不能获得及时调节而日益严重,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都要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支持、融洽、温馨的工作环境。依靠社会,构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所需要的和谐环境。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在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心理咨询室的同时,建立专门为教师服务的心理咨询室,让教师接受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
学校是教师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学校环境不佳容易使教师心理受挫,出现心理问题。作为学校,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管理层面上,学校应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与教师平等沟通,尊重教师,学校还应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压力应对策略,正确认识与对待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自身也应该增强自觉的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整和康复能力,适时做好心理调适,不断改善心理品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转变个人的思想观念。正确的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己。乐于与人沟通,与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挫折,即使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积极恢复心理平衡,拥有良好分的心态。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学生心智的开启者,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做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使教师真正成为最阳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