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实验初级中学 刘小红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质疑,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地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是“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爱学生本身,关注教学环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生本的理念,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教益与启迪,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本文就结合自己在参与生本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对初中数学课堂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生本教育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其基本操作流程是自主先学,小组互学,展示群学。“自主先学”环节是小组互学和展示群学的基础和保障。要保证“先学”环节的有效性,前置作业的设计又是重中之重。教师根据学科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深入的研读和科学合理的整合,把教材当作范例,精选“知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规律和学习基础精心设计,强调从学生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力求做到低入、简单、根本、开放,作业容量上讲究少而精。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怎样先学、怎样进行组内观点的融合,必须对学生的先学起到导学作用。
布鲁纳指出:“世上不存在惟一的最优化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在课堂上,学生就前置作业进行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学习成果,然后让小组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我还要求学生做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条理清楚;学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优、缺点,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要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同时,要真正实现学生在研讨学习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还必须建立一个人人发言的机制。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只要有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常常会出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在上《不等式及其解集》时,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就有一生问:用“≈”连接的式子是不等式还是等式?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有学生提出:只要加一些条件,好像就能有不同的结论,等等,教师只要加以及时的肯定,就能让学生有了“我要学”的念头,产生无限动力,这就是生本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新课标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的常态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 ,在学生出现不同见解、提出问题、解答出现错误时组织展开讨论,在知识的重难点、疑难处和关键处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讨论。如在学习“垂径定理”时,学生在做了剪纸实验,发现了垂径定理后,教师可提出:垂径定理的五个要点中,任意取两个能否推出其它的三个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后,顺势组织展开讨论,其推论也就很快得出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情况,选择适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部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倾听、思考、发现,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 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现代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学环境。
三年的生本教育,让我深刻体会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普遍达到“我要学”的境界,树立了“谁的事,谁来做”理念,学生学习自主性强、主动获取知识多,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学习成绩提高较快。生本教育理念,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对其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