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秦 龙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发展,重视人,爱惜人才,追求充实的人生,是一种积极的人本主义。这些思想可以为当前教育的变革提供有效地帮助,有利于当代青少年正确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理应在教育改革中大力弘扬。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地位低贱。他曾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及大司寇。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十四年,欲传其道于诸侯,但多不被采纳,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他提出了“仁”的思想,摄礼入仁,以“仁”教育学生,更加关注人的自我修养,形成了完整的孔子教育思想体系。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首创平民教育,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他的弟子大多是贫贱出身。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被后人宗为“至圣先师”,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事迹光耀千秋、永载史册。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就是他的核心思想“仁”。孔子兴办教育,是要培养能够重建社会秩序的人才,这与孔子“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非常重视弟子们的人格修养,引导他们认知自我,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塑造真善美完备的人格。
孔子的教育理想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这也是他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孔子看到卫国的人多,就对冉有说:“庶矣哉!”冉有就问:“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回答是“教之。”这段对话说明了孔子“富而后教”的全民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育弟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颜渊、季路侍》中,孔子提出了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志向自然要比弟子们的高,这就是一种引导。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很赞同曾皙的志向。
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样的修炼和反省,是实现个体生命内在和谐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孔子要求推己及人,广济博施,泛爱大众,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的许多精华,对我们进行教育改革仍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我们应当批判继承和学习借鉴。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和修养,追求理想的人格。信息时代呼唤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创新、学会审美等作为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孔子非常重视人的修养与发展,他自己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他一生好学,不仅致力于古典文献的学习和研究,还从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它对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终身学习不再局限于职业教育,而更加强调人自身的修养与发展。
作为一个教师,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不断的完善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教师,也要认同自己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孔子要求做人首先要重视“仁德”这一基石,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有爱心的人,才能无私的对待别人,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习不仅只是掌握技术和培养能力,更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求真、向善、审美是人精神需求与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向往美好、抵制丑恶的重要动力,是人类最为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要提高人文素养,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追求社会和谐、天下为公的道德楷模和实践者。
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描述,我们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人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为学习者服务,而学习则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生产技能和思想境界。孔子更为重视后者,这与孔子的思想、理想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学习境界,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