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疏导

2017-03-09 17:10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家长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中学 刘 正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特点的影响

认识的影响。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加上社会阅历浅,以致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从对立面去思考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出现在口头上反驳,行为上抵触的逆反心理。

情绪的影响。初中生情绪变化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旦遇到升学压力、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受挫、家庭变故等消极因素,很容易产生不满、厌烦等不良情绪和对抗行为。

好奇心的影响。初中生好奇心强烈,喜欢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碰的东西,就越是想碰。如某些被列为青少年禁看的影视、文学作品,初中生总是想方设法去看。好奇心驱使他们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偷吃“禁果”。

成人感的影响。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为初中生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在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尊心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初中生会产生自卑、焦虑、敌对的情绪,心理上疏远成人,心灵的大门紧闭,反抗行为或我行我素的行为日益增加。对老师的教诲和家长的劝说, 不再“唯命是从”,而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

(二)教育因素的影响

学校的影响。首先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缺少新鲜感。如学校的晨会课,说的都是赌博、抽烟、上网等违纪现象,从不考虑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空洞呆板的说教,难以适应学生出现的新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是受心理学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在农村中学,心理健康知识在广大教师中普及率低,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习惯于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或是自己的准则去作出是非判断,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有些老师对学生态度冷淡,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的合理要求和正当行为进行干涉,过多指责或惩罚学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再次是个别教师处理问题不当,使学生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时有发生。

同伴的影响。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小社会里。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以谈论共同的话题来发泄对成人的不满。班级管理中发现,学生活动交往的动机是在同龄人中寻找自己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群体与个性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

(三)家庭的影响

现在的家长无视子女的兴趣爱好。期望值超出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造成他们过重的心理压力。经过努力拼搏还是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便心生怨恨和抵触情绪。其次,父母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缺少交流、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庭破裂等给子女造成心灵伤害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腐蚀学生的思想认识。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令初中生深恶痛绝,但又深感无能为力。如果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诱发初中生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的不良行为。

二、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逆反心理危及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正确看待,科学引导他们克服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提高自我意识

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认识和情绪调控的能力。教师应寓心理教育于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避免过激行为和对抗情绪的发生。

(二)家庭教育优化

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针对子女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尊重和信任他们,经常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李正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家长为使其不学坏便时刻盯着他。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候回家,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节假日怎么过等都要过问。李正觉得被“体贴”得很累,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家长要给学生的生活留有一定的空间。孩子的事由他们自己做主,家长只能提建议,做参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尊重爱护学生

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情感进行的。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如采用榜样示范、小组辩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教师要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公正处事,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主动地去亲近他,尽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合理要求。除外,我们还应根据实际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善于发现“难看”学生身上的优点,尽可能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创造时机让他发挥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自觉抵制逆反心理的产生。如针对初中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专题演讲陶冶其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通过定期开设讲座、创造个性化班级评比等方式,满足他们个性追求的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辅导,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减少或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和行为。

(五)净化社会环境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创设一些内容健康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活动场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强社会法治建设,减少社会阴暗面和不良风气对他们的侵害,避免他们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消极情绪,从而有效防止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逆反心理的疏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全力配合,结合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初中生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小测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