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岫岩县三家子中学 高丽杰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其兴趣,必不乐学。”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在改革开放、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一巨大洪流的冲击下,厌学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发生学苗流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名教师都应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喜爱学习,这无疑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常想,学生们那么迷恋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它们太有趣太有吸引力了,为什么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让孩子产生这样浓厚的兴趣呢?然而,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与生具有的,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从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体系的严谨性与逻辑性,这往往使得我们的教师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忽视了教育教法的选择,从而轻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体地位。也就造就了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却觉得枯燥无味,学生把学习当成了负担与任务,所以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克服种种教育现状的秘方。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变教给学生知识为让学生学习知识,变课堂学得多让学生想得多练得多;其次教学中要实现师生间知识交流、学法交流、情感交流,从而达到以情转化学生;最后应采用不同的鼓励机制,肯定学生,让不同成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如采用数学擂主、数学优秀能手、数学进步标兵等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学生都没有做过生意,自然就不会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讲这到题前,教师利用学生中的家长、亲戚、朋友等熟人中做生意的资源,分小组,联系好以后,开展一些数据的调查、收集,然后在于店主进行交流,实地观察、采访一些顾客等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到那时,教师想让他们沉默,他们也不会愿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实验、小研究等应用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理解力。作为数学一线的教师,我们有必要赋予学生一双“数学”慧眼,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意识。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把透明胶片分发到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胶片上,然后教师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教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然后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胶片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美国数学家波特曾说过:“不求助于美学而仅仅在一种逻辑的术语中是不能理解数学活动的。”数学的美主要包括对称美、简单美、统一和谐美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具有发现数学美的眼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都做了大量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工作,只要我们多做数学教学的有心人,时刻注意把教材知识与教学手段的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一定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