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读书法”新论

2017-03-09 22:10谈祖应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抄书点校博学

谈祖应

(黄州东坡文化研究会,湖北 黄冈 438000)

“苏东坡读书法”新论

谈祖应

(黄州东坡文化研究会,湖北 黄冈 438000)

世人皆以“八面受敌”为苏东坡之读书法,笔者对此说不敢苟同。笔者通过对《苏轼全集》的深度研读,将先生散见于诗词散文中有关治学的文字剖章析句,最后试图提出苏东坡读书法之新论:“四博三一”读书法。

苏轼;读书方法;“四博三一”

“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东坡先生的恩师欧阳修的治学名言。先生亦言:“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李氏山房藏书记》)。是的,古今“立学”、“立言”者,无不坚守以读书为本。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只有抓住这个根本,才有人生之“立”。故古代众多才俊,为求人生之“立”,都创立了各具特色的“读书法”。

譬如:汉代著名学者黄通的“三余法”;三国时期诸葛亮之“观大略法”;东晋陶渊明的“会意法”;南北朝北魏大将杨大眼的“耳读法”;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计字日诵法”;南宋诗人陆游的“有的放矢法”;南宋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体会、循序、精思法”等等。而苏东坡先生的读书法,历来传为“八面受敌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造成这种界定错误的原因在于,以“果”代“因”,以“效用”代“方法”。所谓东坡先生“八面受敌法”, 实际是一种误导,结果以讹传讹。为了证明这种界定有误,不妨对东坡先生关于读书之法的有关文字仔细玩味一番。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华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一章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此。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

——《与王庠五首》之五[1]

东坡先生给王庠的书信,交流了他“其学必始于观书”的治学经验。信中明白无误地讲明了两点:其一,“每日一书,皆作数过尽之”。这就是他提倡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其二,“每次作一章求之”,即每次读书按照自己研究的方向,应有重点。注意!下面这句话:“此虽迂钝(指上述两法),‘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先生的本意是说,运用这种方法为学,“他日”必定学有所成,纵使“八面受敌”,面临诸多难题,也会成为心手相应,触类旁通,通达谙练,应付裕如的博学通才。与那种粗心浮躁、走马观花、泛泛涉猎、聊以塞责之人,真正是“不可同日而语”。由此看来,所谓“八面受敌”,是学有所成后的一种应用能力,一种施之于用的境界。然而,我们却错误地理解先生的本意,轻率地把它当成了方法。那么东坡先生的读书法,究竟是什么呢?笔者通过撰写《苏子语典》(上、中、下三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深度阅读《苏轼全集》,对先生散见于诗词散文中的读书精髓进行剖章析句,最后斗胆归纳出东坡读书法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形而上读书之学理:“四博”;其二是形而下读书方法论:“三个一”。上下合称为“四博三一”读书法。

一、“四博”

其一,“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论语说·子张篇》)

《论语说》是东坡先生于元丰三年至元丰五年(1080-1082)之间,作于贬所黄州。先生针对子夏“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者学问思辨之事,逆向思维,推论出“志不笃”,其结果必定是“大而无成”。先生在这里提出人生治学之始,最为要紧的事是要树立坚定向上的志向。说到先生读书立志,不妨说说少年苏轼自撰的一副春联。上联是“识遍天下字”,下联是“读尽人间书”。传说后来在一位智慧老者的点拔开窍后,他迅疾提笔在上下联开头,各加上“立志”和“发奋”两字,成为“立志识遍天下字;发奋读尽人间书”佳联。这样就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少年苏轼立志苦读,发奋博学的宏大志向。

元祐七年(1092)七月,时年五十七岁的东坡先生在颖州太守任上,一日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儿时上小学,诵读《论语》的情景:“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二)。少年苦读的经历让他成为终身刻骨铭心的记忆。绍圣四年(1097)七月十三日,时年六十二岁的先生在贬所儋州又做了一个梦,梦见儿时被严父检查读书时,竟吓得“忄旦(dó)然悸悟心不舒,坐起有如挂钩鱼”的情景,于是就写了《夜梦》诗,抒发自己一生读书的感慨。他在诗中感叹道:“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近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夜梦》)。大意是说,我与孔丘哪个更勤奋苦读,孔子无数次地研读《周易》,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绳仍研读不辍,而我当用犀牛皮绳编联竹简不可。先生一生多次梦里苦读,足见先生不忘当年“发奋读尽人间书”的初心。正是这种心志不弃的初心,让他能做到 “读书常闭户,客至不举头”(《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略)》)。这表明先生读书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即使在贬谪黄州初年,先生在那清寂的黄州城东定惠院小寺里,尽管承受着“心衰面改瘦峥嵘”、“畏人默坐成痴钝”(《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二)的精神痛苦,但仍然能潜心“夜就寒光读《楚辞》、《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寂寞闲窗《易》粗通”(《次韵乐著作野步》)。先生苦读不辍,在于对书籍的热爱。他告诉友人,“别来十年学不厌”,直至晚年“敏而好学”(《赐新除翰林学士》(略)),终之不懈。在谪居儋州的日子里,除了物质生活的贫泛,更重要的是精神食粮匮乏。正在这书籍荒芜之时,昔年“西园雅聚”的文友,时在惠州为官的郑嘉会,先后两次托广州道士何德顺经海运至儋州为先生送书。先生为感谢其送书之情,在《和陶赠羊长史引》诗中感叹道:“不持两鸱(chī 支)酒,肯借一车书。”“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2]秦少游之弟秦少章曾说:“公尝言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3]

东坡先生后来的人生轨迹和一生的功业证明,少年时期的宏愿都化作了灿烂的文化硕果。先生用一生坚守儒家“治家齐家平天下”之大志,终于成为了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和文化巨人。

其二,“博学而不乱,深思而不惑”(《孟子论》)

东坡先生提出上述这一学理,是在嘉祐六年(1061年),时年二十六岁的苏轼为应制科考试所呈的进卷之一的章句。

先生“博学而不乱”的主张表现为博学不乱,为学不偏。嘉祐六年(1061)八月,先生应制科试作《中庸论》,在该论中他提出“君子为学,慎乎其始。”[4]这里所说的“始”,就是“先入者”,其意是说在读书为学中,要谨防“先入为主”的偏废。由于“术之不慎,学之不至者然也。”[5]学习方法不谨慎,学习不会达到效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先生提出为学之“慎”,还在于要慎重辨别“真学”与“伪学”;“正说”与“邪说”的分野,做到深思不惑,谨严缜密。这对于当时学派纷呈,鱼龙混珠,孰真孰假的学术环境,无疑有着极强的警醒性。

其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

嘉祐八年(1063)十一月,东坡先生在凤翔签判任上作《稼说》。他以种庄稼为比喻,强调学有所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在治学过程中,他主张“博”和“厚”。即要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他在给张嘉父的书信中强调:“君年少气盛,但愿积学,不忧无人知。譬如农夫,是穮(biāo标)是蓘(gūn滚),虽有饥馑,必有丰年。”[6]大意是,阁下年少气盛,但愿你能够积累学问,不要怕没有人了解赏识。譬如农夫一样,只管除草培土育苗,虽然也会遇到饥荒,但早晚一定会有丰收年景。由于下足了功夫“积学”,故“古之学者,其所亡,其所能,皆可以一二数而日月见也。”[7]古代的学者,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和已经掌握的知识,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且日积月累。所谓“约取”,是指慎取、精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观有所选,取有所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做到严谨阐发。“薄”不是单薄,而是凝练、精要、准确、深刻,做到“发”则中的、“发”则中肯。不过,为要做到从容“约取”与“薄发”,务必以“博观”与“厚积”为坚实基础。

其四,“博学而文,笃行而刚”(《赵德麟字说》)

元祐六年(1091)八月二十二日,东坡先生以龙图阁学士知颖州。赵德麟时为颖州签判,先生为其改字曰“德麟”。文中对赵德麟“博学”、“笃行”、“信守”、“敏达”等君子风节,给予了很高的褒奖,称他知识渊博、文质彬彬,笃定践行、坚韧刚强。本章句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8]大意是要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讨,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坚定地执行。《礼记·中庸》接着要求学人:不学则已,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问则已,不问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思考了没有得出结果不能终止;不辨别而已,辨别了没有分辨清楚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做了没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先生不倦地传承儒家这一治学精神,忠实地践行这一卓绝的求学风尚,用夙兴夜寐,孜孜不倦的毅力,使自己成为古代最富魅力的文艺全才。

纵观东坡先生“四博”读书之学理,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即第一位的是要“立志”,其后依次是“深思”、“博观”“厚积”、“约取”“薄发”,最后落脚在“笃行”上。先生的“四博”,乃是先生关于读书治学凝练深邃的读书之学理,属于形而上的读书之道。而下面所论述的“三个一”,则是属于形而下的读书之方法论。这便是先生为文“未尝离事言理”的治学态度。

二、“三一”读书方法论

第一,“一生日课”(每日必完成抄书的功课)

在图书印刷术未发明之前,抄书既是读书人的一种收藏、承传,更是一种阅读、诵记的有效方式。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东汉学者刘梁,三国时期东吴儒者阚泽,他们少时家贫,以抄书卖书为生,后来班固成为著名史学家,刘梁拜尚书令,阚泽成为“经书通”。东晋著名道家学者葛洪,所抄之书达四百一十多卷。唐代学者张参,日常功课就是抄写九经,他有一句口头禅,“读书不如抄书”。明代大学问家张溥,每读一书必抄七遍,其书房名曰“七录斋”。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不仅抄书,而且还能把约六十四万字的十三经全部背下。据传现代著名作家茅盾,能背诵八十回计六十一万字的《红楼梦》。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被誉为博学高才、中华第一大才子的苏东坡其求学之路也不例外,抄书、背书成为他每日必定完成的功课。然而东坡先生抄书自有一套神奇的方法。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东坡先生被贬江淮小郡黄州。他以旷达超然的胸襟,在常人难奈的苦境中自得其乐,勤学苦读,日课抄书。说起先生抄书,自有一段有趣的轶事。一日,黄州府学教授朱载上到临皋亭拜访先生,家人通报多次却迟迟不见主人出来。朱载上自觉无望便欲离去,不料先生匆匆从内室走了出来,并连声道歉说道:“实在抱歉,我刚忙完日课,让您久等了!”朱载上听到“日课”两字感到新奇,便问:“先生讲的日课是什么?”先生回答:“抄《汉书》。”朱载上百思不解,说:“先生高才博学,过目不忘,何须还费时手抄?”先生告诉他,他最近习读《汉书》,至今已抄过三遍。(据《耆旧续闻》载:东坡谪黄州,日课抄《汉书》,自言读《汉书》凡三抄,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朱载上听后肃然起敬,请求见识见识。先生取出《汉书》,令朱载上试举其中一页一字。朱载上好奇地随便念出一字,东坡先生应声背诵数百字,无一字差错。朱载上惊叹不已,回家对儿子说:“东坡先生号称谪仙之才,尚且如此用功,我等平常人更应勤奋苦读啊!”

元符二年(1099)三月,先生被贬儋州。跟随父亲流浪的小儿子苏过,以父为师,以抄书为乐。苏过在《借书》诗中云:“借书如借田,主以岁月计。”竟将一部《唐书》抄完,接着又抄《汉书》。先生甚为高兴,在信中感叹道:“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与程秀才三首》之三)。苏过不负父望,后来亦著书立说,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被人称为“小坡”。

第二,“一书数过”(一书反复阅读)

东坡先生指出:“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李氏山房藏书记》)。先生读书“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司马温公行状》)。他还说:“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惟书乎。”[9]能给人耳目以审美愉悦而且又实用,用之没有弊害,取之而无尽,不就只剩下书籍了吗?正因为如此,先生认为“温故为君子之儒,多闻为推益者之友”(《答馆职启》)。温习已学过的典籍可谓为读书人中的君子,见闻广博可推重为有益的朋友。

他在给同乡好友王庠的信中,谈到自己读书体会时还说:“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10]所谓“数过”,即多次反复阅读。所谓“尽过”,竭尽全力苦读。如此方可达“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董传留别》)的境界。

第三,“一章求之”(每次对一个专题进行深度研究)

绍圣二年(1095),东坡先生于惠州贬所与王庠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法。他指出:“书富如入海,百货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章求之”(同上,《与王庠五首》之五)。大意是说,书的知识富如大海,无所不包,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什么全都能掌握,只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凡做学问的人,每次立一个专题探求。接着先生对“一章求之”进行具体解释。他说,譬如想研究古人兴亡治乱的圣贤作用,就按照这个主题集中研究分析,不要把精力分散其它方面。另外再探求掌故、事迹、典章、文物等时,也如此办理,其它都参照这个方法。这样虽然迂拙迟钝,而待以后学业有成,就能八面受敌,应付自如,与泛泛浏览的学习者不可同日而语,这确非速成之术。

东坡先生还针对阅读具体书籍,如何做到“一章求之”,谈了自己的做法。他说:“读《战国策》,学说利害;读贾谊、晁错、赵充国章疏,学论事;读《庄子》学论理性。又须熟读《论语》、《孟子》、《檀弓》,读韩、柳,令记得数百遍,要知作文体面。”[11]大意是说,读《战国策》,主要学习论说事物的利与弊;读贾谊、晁错、赵充国等人向皇帝进呈言事的文书,学习议论国事民情;读《庄子》,主要学习如何对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进行哲学思辨。熟读《论语》、《孟子》、《檀弓》等经典,还有韩愈、柳宗元的诗文,要能背诵数百篇,学习作文,使文章更具情采和精美。上述书目,也可以看作是东坡先生给古代后学者开列的读书目录。这份目录包括了自春秋至汉唐各家学派的政治主张、治国理念和统治模式;君子道德规范和人生修养,以及记事行文,论说答辩,诗词酬对等文章之道。从这份读书清单,可以清晰地看到先生在一生的阅读中,如何以“一章求之”的方式,使自己成长为博学高识的硕彦宏儒。

东坡先生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说:“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9]359先生千年前“有书而不读为可惜”的话语犹在耳旁,有志于为学的人们应该有所警醒。综之,东坡先生关于勤学之道与苦读之法,对于后世学人有着提醐灌顶式的启迪,均应成为读书人一辈子牢记的人生箴言。

[1]苏轼文集:卷六十[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822.

[2]苏轼诗集:卷四十一[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2282.

[3]卷六 东坡事实:著述详考故实[M]//何薳.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

[4]苏轼文集:卷二[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1.

[5]苏轼文集:卷六十四[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995.

[6]苏轼文集:卷五十三[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563.

[7]苏轼文集:卷十二[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387.

[8]戴德,戴圣.礼记:第四册[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705.

[9]苏轼文集:卷十一[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359.

[10]苏轼文集:卷六十[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1822.

[11]苏轼文集:佚文汇编拾遗·卷下[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83.

责任编辑 张吉兵

2016-10-28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1.22

谈祖应(1940-),男,湖北黄州人,黄州东坡文化研究会研究馆员。

G25

A

1003-8078(2017)01-0094-04

猜你喜欢
抄书点校博学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蒲草抄书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古籍点校作品的著作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