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王德志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各个击灭”战术在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莎莎,王德志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国内英语教与学投入大,收效微,屡受社会诟病。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厌学的原因,针对不讲战略战术的大学英语教与学现象,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各个击灭”的教与学策略:“各”教与学目标,“各”教与学内容,“各”教与学时间,“各”教与学情绪,“各”教与学方法。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厌学;各个击灭
何为“各个击灭”?各个:逐个;击灭:打击消灭。《孙子兵法·虚实篇六(五)》提到: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1]“各个击灭”是军事用语,意指集中我方主要兵力将敌人分割成若干部分,并逐一消灭之。
“各个击灭”有时也比喻集中精力将问题逐个解决。若将我国古代这种军事战术方法运用于今日的教与学的策略中,可解释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处,把教与学的重点、难点分散于十处,因而“我众”、“敌寡”,“教、学者强”、“重、难点弱”,节约了教与学的时间,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然而,纵观现实中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盲教盲学。不管教学技巧,不顾教学规律,不知学之所能,不问社会所需,不用科学理论作指导的低级教学。2.蛮教蛮学。管不讲理,教不择机,导不度势,学不惜力,四面出击,面面俱到,穷兵黩武式教学。3.假教假学。在外力迫使下形成的“人在屋中,心在天外”出人、出勤、不出心的费时低效教学。4.过教过学。教学时间过长、内容过量、难度过大、速度过快、违背“知情意”、不合学习者身心发展需要的过载式教学。……
这种不讲究战略战术的教与学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严重的:1.学生的身体受到伤害;2.学生的心理遭到扭曲;3.学生的人格面临缺失;4.考试作弊频发;5.“教、学、管”矛盾突出;6.“创造学习型社会”流于口号;……。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成风。……
笔者认为,厌学并不是学生的本性。人之初,性本锐;学之初,情本美!每个人的儿时都是朝气蓬勃透发着锐气。上过学的人都记得领取第一本书时爱不释手的情景——满脸的欢喜、满眼的珍惜、满心的甜蜜、满腔的急切!但是很多人学着学着却开始变了:变得越学越乏味,越学越无力,越学越沉闷,越学越感到成功不可及,学好不可望。有的变得视“学”为敌,有的变得谈“学”色变,有的甚至变得宁死不学,有的“缴械投降”成了学习困难的俘虏!有的甚至“恨屋及人”讨厌学习随之也讨厌起督促他们学习的家长和老师![2]
问题出在哪里?“牛不喝水强按头”可给我们深刻启示。己所不欲“强”加于人会造成逆反;会破坏原本;会扼杀能动;会养成“非打不动”的恶习;会使人司空见惯或热衷于“按是严爱,不按是害”的棍棒式教育。不合理的养牛方法能毁掉牛,不合理的育人方法也能伤害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一语破的:“才有天资,学慎始习。若令所习纰缪,亦足以贼其天性,纵资淑而无成。习性相资,不宜或废”。[3]须知,牛若不喝水,偶尔强按其头,无可非议。可怕的是,无视需要,无理取“按”,按不当按,经常强按。因为积非会成是,积恶则成习,积羽可沉舟,积重则难返!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方法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关注学生“学的需要”以及如何“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4]“教”要高瞻,“育”要远瞩,教学要战略加战术,能思其性,应其趣,观其习,强其能,顺其势,壮其本,励其志,养其心,优教发展;“学”要循序,“习”要渐进,学习要苦干加巧干,讲究策略,优学成才。
笔者认为,“各个击灭”战术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与学效率的战术之一。
知识爆炸时代,被知识海洋包围着的教师和学生必须学会并善于运用“各个击灭”的学习战术,绝不能因为要教授和学习的知识太多而乱了脑子和手脚,“东一拳、西一脚,东一枪、西一炮地四面出击”,而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知识点一个一个地攻克,弄懂、记牢。若四面出击、蜻蜓点水,不“宜将剩勇追穷寇”,很可能是“霸王”的下场,其结果不但是徒劳地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你教与学的困难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正像打仗一样,敌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你最后只能投降了。
例如,现在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心切,希望孩子能每门功课优秀,各任课教师也是希望学生学好自己的课程,学生要学的东西太多。你认为学生都能学好吗?有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赶写化学实验报告,在化学实验室沉迷金庸小说。这样学习有效果吗?有太多的学生在英语快速阅读时遇见生词必翻字典,有太多老师逢英语句子一定要将语法解释一番。抓住了主要矛盾吗?有的家长希望孩子雅思考高分能在国外名校继续深造,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雅思速成班培训。有成效吗?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大陆学生练习英语口语以及与外国人英语交流时脑子里始终把自己说出的句子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放在首位,这就必然影响和干扰意思表达和口语流利,实际上外国人关注的是表意而非语法。
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在地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注重学习效率,抓不住重点,四面出击,结果事倍功半。这种分散学习时间、目标、内容、情绪、精力及不讲学习方法的“四面出击”的做法,使知识的“众敌”更“众”,使学习的“我寡”更“寡”;使知识的“强敌”更“强”,使学习的“我弱”更“弱”。浪费了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挫伤了学习锐气,增加了学习难度,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运用“各个击灭”战术时,一定要抓住 “各”、“灭”二字,只有“各”得精、才能“灭”得准。笔者在教授大学英语课程时运用此战术,效果明显。
(一)“各”教与学目标 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生学不能同时锁定几个目标,不能奢望一口吃出个大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仗要一个个地打”。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 ——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外语的技巧。这课开门见山就提到:Learning English is not only a very difficult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but also a frustrating and valuable one.(对我来说,最有意义、也是最艰苦的经历就是学习英语,虽然学习过程中经常遭遇挫折,但却很有价值)。[5]这种叙述勾起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痛苦”回忆,学生会边学习边思考自己学英语成效不佳的原因:我学英语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分别是什么?自己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了吗?然后,教师让几位学生谈谈自己学英语的经历,包括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教师也要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及格率应该达到多少?此外,大目标“各”成小目标,长目标“各”成短目标,抽象目标“各”成具体目标,还可以按轻重缓急“各”目标。例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自己应该明确自己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60人左右的大班上课,教师要思考怎样才能高效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如何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如本课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1)了解课文大意——如何成功地学习外语( Learn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Successfully);2)培养阅读能力——理解词语含义( Develop Reading Skills——Find Out Word Meaning); 3)学习语言知识——掌握主要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Learn the Language——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 4)锻炼综合能力——结合课文进行英语听说读写操练(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
(二)“各”教与学内容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学英语,语音是门面,单词是基础,语法是框架,阅读理解是关键。大学阶段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甚至六级考试,需要教与学的内容多而杂,必须将知识进行科学分“各(割)”。“英语语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可以将这个系统分“各”为句子成分与简单句、主从复合句与并列复合句、语态与时态、省略与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强调与倒装、词类与用法等7个模块,再将每一个大的模块又“各”成若干个小模块;或将英语课文“各”为语音、词汇、句法、篇章,句法又细“各”为时态、语态,语态再细“各”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然后“各个击灭”,必能事半功倍。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包括“写、 听、读、译”四个部分,学生和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将四个部分分别进行强化训练。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笔者重点突出:1.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模式——主题句(Topic) → 原因(Cause) → 结果(Effect)。每段以概括性或结论性的一句话开头(Topic),然后分析原因(Cause),最后理出结果(Effect)。说理充分,逻辑性强,让人心服口服。2.听懂并理解经典词组。例如well worth the effort / at the top of my class / lost my desire to / stay at the same level forever / got access to / to keep up with / meet the minimum standards /wouldn’t trade for anything. 3.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p7.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4.汉英翻译训练(Chinese to English)。如,积极的方法 positive method/ 前一任老师 former teacher / 远不尽人意 far from perfect / 网络课程 online course / 虚拟课堂 virtual classroom / 课程进度 the flow of the course / 得到好处 reap the benefits of / 弥合鸿沟 bridge the gap between
(三)“各”教与学时间 《孙子兵法·作战篇》曰“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1]120释义为:军队不间断地长时间作战,即使战争胜利了,士兵的锐气也受到了挫伤。学习的确是终身的事情,但具体的学习过程绝不能打持久战,持久战意味着疲劳战,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冲刺阶段,更要注意分“各”学习时间,提高单位学习效率。如,以年或月或日为单位划“各”,甚至可以“各”出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或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第三节课等等。假若你计划“各”出明天早晨专门记忆《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20个结构复杂难记的英语单词,如frustrate/intimidate/embarrass/favorite等,那么这个早晨你就得一门心思干这一件事,效果肯定不一样。在所分“各”的单位时间内,把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完全释放出来,既提高效率又节省时间。
(四)“各”教与学情绪 人的情绪往往是起伏不定的,时而消沉,时而高涨,善学者会把激情释放在学习中。[6]教师授课只有把情绪调节至最好才能出好效果,学生亦然。试想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起,而英语教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解课文相关词组的用法,学生肯定坐不住了——眼看窗外其他班同学开心地奔向食堂,心在发毛,胃在抗议,情绪激动,急盼老师下课,还有心思听讲吗?再试想大学一年级某班英语教师在下午放学前30分钟宣布,要求每位学生背诵《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Section A ——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中的第8自然段(最后自然段)“Learning English has been a most trying experience for me, but one that I wouldn’t trade for anything. …(对我而言,学习英语是非常辛苦的经历,但是这种经历弥足珍贵……)”[5]4谁先背完先离开教室去食堂吃饭,每位学生一定会使出全身力气和用足各自智慧完成这项任务,效果可想而知。笔者曾经的确这样干过,效果十分理想。这正是《孙子兵法·势篇》描述“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像圆石从八九百丈高的山坡上飞速滚下,其势不可阻挡”)。[1]106
(五)“各”教与学方法 俗话说苦干还要加巧干。善于学习的人必是讲究学习方法的人。教授单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记忆单词遵循“了解音形义——理解多种语境意义——并用多感官记忆——听说读写相结合——反复回忆——多次校正——不断运用”等若干工序。运用联想法(联想其同义词或词组、近义词、反义词及其常用短语、常用句型和常用套语)、分类法、拟音法、形象法等等。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 ——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中“junior/senior”,由这两个词可以联想到freshman/sophomore/,分别表示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由embarrass联想到embarrassing与embarrassed不同语境的用法;由give up联想到give in/give out/give over/give away;由perfect/reap引出若干谚语进行翻译练习: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万事开头难/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A good beginning means half the success.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此外,背诵英语课文也可以“各”出若干方法,如先一句句地背诵,然后再逐步把每句叠加串联起来就容易多了。背诵上述《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 ——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中的第8自然段(最后自然段)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笔者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的,效果良好。
总之,从实践意义上讲,“各”饱含着哲理,是教与学的战术,它能“各”大的变小,“各”难的变易,“各”强的变弱;它能壮大自己、分化“敌人”。在知识爆炸和信息革命时代,教学者和学习者灵活运用“各个击灭”战术,克服教与学中的“少慢差费”,完全可以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正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1》第1单元Section A ——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作者谈学习外语的收获:I have been learning English all the time. No matter where I went, I always brought a notebook and a little English dictionary with me. When I heard any new words, I listed them in my notebook. As time went by, one day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at I could understand whatever uttered in English. What's more, I could express myself in English. My hard work has finally been rewarded.(我一直在学习,无论走到哪里,我随身带着笔记本和英语小字典,以便把我听到的生词记下来。坚持一段时间后,突然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不管别人用英语讲什么我都能听懂。更重要的是,我想表达什么都能说出来。我终于从刻苦学习中得到了回报)。[5]3
基于“各个击灭”战术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指导:1.家长和教师根据学生的毅力、意志、决心、特长、兴趣和爱好同学生一起确定其个人发展方向、总目标及阶段学习目标。2.学习内容要规定,学习计划要制定,甚至要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每次必须完成多少学习任务一定要安排好。3.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注重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4.情绪不在状态时不要强求自己学习,一旦开始学习就得让自己兴奋起来。5.善于发现和总结学习规律,苦干加巧干,温故而知新。
[1]郭化若.孙子兵法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2.
[2]鲍继平.教学三字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04-105.
[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82.
[4]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8-19.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读写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2.
[6]王德志.学贵胜不贵久——英语学习策略之模块化胜学法[J].中学外语教与学(人大复印资料),2013(5)5.
责任编辑 付友华
2016-04-22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1.05
王莎莎(1988-),女,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王德志(1963-),男,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408;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GB127;黄冈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编号:zj201660。
G642
A
1003-8078(2017)01-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