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凌翀
(湖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常凌翀
(湖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网络是高校师生意见表达、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网络舆情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镜像折射”。作为社会舆情的“激发者”与“引导者”,高校舆情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互联网新语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网络舆论的形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性。如何适应新的传播媒介和沟通语境,理性分析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性及引导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基于微信平台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引导高校舆论,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十分重要。
微信平台;高校网络舆情;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常以焦点事件为传播内容,以网络媒体为传播中介,是广大网络民众表达意见、传递情感和交互信息的舆论集合,这种舆论集合时常带有网民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未经媒体的进一步核实和评析,直接通过多种传播介质发布于互联网上,很快便成为一种不断延续和发酵的话题。很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意见的重要集散地,并成为影响大众舆论的重要力量。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兴媒体在高校的普及,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模式、思想观念、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其中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2%。很显然,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最广泛、思想最活跃的网络群体。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各类社交工具和平台都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多元文化思潮相继涌现并激烈交锋,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网络作为移动互联的重要阵地,已逐步确立其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日渐成为高校公众信息生发地和表达诉求、呈现意见的主要载体,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社会管理和舆情表达。作为web2.0技术下的产物,2011年横空出世的微信前所未有地将信息传播和关系建构这两大要素高度融合在一起,现代社会个体之间的时空“距离”日渐消弥,彼此联系愈发密切,信息传播呈发散式扩大,传播内容呈现几何式增长。微信将现实社会中相对松散的人际关系移植到手机终端上进行有效拼接和深度黏合,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对接和无限“链接”,并迅速获得手机受众青睐而成为了当下又一炙手可热的社交网络工具[1](P62-70)。
大学生作为网络环境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相比其他社会公众,他们对网络热点更为敏感,有更强的问题主观性和思想自觉意识,而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的微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生发的复杂性。快捷易用的智能手机通过嵌入微信等社交软件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分享娱乐的多样化需求。由此可见,微信传播时代的人际社交圈中,年轻人已经牢牢掌握移动互联网终端[2](P74-78)。他们自由、主动地参与网络社交,并在海量讯息中自发地进行价值判断、信息集成、创作与分享。“移动”和“互联”俨然成为95后青年大学生数字化生存的常态[3](P1-4)。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而且心智不够成熟,往往会在事理分析上过于冲动而失之理性判断,从而极易引发网络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高校网络舆情是广大师生的晴雨表和意见箱,是大学生关于当下社会公众聚焦的新闻热点直接诉诸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各种意见、观点、态度和情绪的集合,微信自然就成为了大学生表达个性和彰显自我的最佳平台。一方面除了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关注各种热点,表达各种意见之外,大学生会更注重自身的形象力和关注度,在公众表达和意见交流的同时更注重他者和第三方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仅喜欢围观和点赞,也希望被肯定和被认同,由此产生更强烈的思想共鸣。
在当前的高校网络舆情的讨论生态中,多数大学生并非某种“意识形态动物”,其立场、观点和言论固然掺杂一些主观色彩,特别是对特定言行的不满与反感仅仅是因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好奇心理偏重、教育背景良好、社会参与度高、个性化表达强烈等特征。不容忽视的是,网络信息的庞杂性也容易带来副作用和负能量,青年大学生群体年轻热血,对网络的参与度高,亲和性很强,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更易受到网络负面作用的影响。因此,与其他种类的网络舆情相比,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近些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以2016年为例,河南女孩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多地大学生陷“校园贷”漩涡、安徽高考“眼镜门”事件、湖北江苏高考“减招”风波等网络热点事件都凸现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纵观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高校管理者应从舆情事件的演变规律出发,深刻分析事件全过程,探索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机制,防患于未然,对网络事件进行预判和研究,从而竭力避免酿成群体性事件。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的信息时代,人人都是主动发声的自媒体,微信朋友圈的发散性使得大众传播呈现出各种终端融合互联和信息的碎片化,这种不加限制的个性化表达极易形成强大的信息渗透和强势的舆论引导,事件快速发展的不可掌控性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形势变得日益严峻,其管理难度与强度都会随之增加。在这样的网络语境下,积极主动传播主流声音,牢牢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打通传播沟通双效机制,理性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特性,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对公民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的网络热点事件不断增多,一些关注度较高的重点网络舆情事件甚至都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感知和行为方式,人们开始深切感受到网络舆论对社会秩序的监督有一定牵制和反馈作用。如果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来临初期不能恰当处理,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就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在群体无意识的心理作用下,极易诱发群体行为甚至一些违规的极端行为,进而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风险。对于微信,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从信息论角度分析微信传播技术特征,或者从传播学视野分析微信使用行为的效果,也有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朋友圈里熟人关系的联系与建构。然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显而易见,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和行为最前沿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须臾离不开社交生活的网络时代,微信恰恰是最具有代表性,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种自媒体平台。
在这种新的媒介语境下,高校管理者应当顺势而动,充分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把握已经发生的社会网络事件的演进规律和高校师生媒体使用实际,深刻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生发原因,积极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全程监控和合理引导工作,热切回应各种有代表性的网络提问,形成网上网下高效对话的良性互动机制,进而形成健康清朗的文化环境,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网络舆论的形成也都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较之传统的媒体传播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性。
(一)沟通及时性和思想多元化
微信的使用群体主要是95后的青年群体,这一群体往往被称作“网络原住民”,与全球化的浪潮相伴而生,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与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自由、开放、多元、善变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潮的性格表征。当网络社交进入微信时代,互联网与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各个层面深度融合的基础也更加坚实,网络与个人的粘合度越来越高,这种更为紧密和封闭的社交场域便造就了不断变革的社交群像。
“网络社会”所构筑的“拟态环境”具有匿名性、随意性、无边界性和即时交互等特性,事件的兴起、舆情的发展、思想的碰撞都会使网络舆情在信息传播、利益诉求、观点表达和价值传递等方面呈现多元交织、复杂多变的非主流特征。加之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使得传统“把关人”的关口不断减少,把关职能日渐削弱,在这样一种松散宽泛的信息控制状态下,各种文化样式、道德规范、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都次第涌现,有健康向上的正面舆论,也不乏庸俗灰暗的负面舆论,以致鱼目混珠的芜杂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影响了舆论的正确导向。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畅通与便捷很容易使青年大学生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或调侃民生,或纵论国事,或贡献民智,或谩骂攻击,或嬉怒笑骂,或针砭时弊,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情绪极度宣泄的空间,同时也为把握研究舆情的发展提供了真实素材。
(二)网络舆情的群体性和突发性
高校网络是高校师生民意表达、信息交流、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高校网络舆情现实与社会舆情状况既有明显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作为网络舆情的“激发者”与“引导者”,高校的舆情发展态势往往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未来走向。随着网络平台和虚拟社区技术的逐渐发展,网民数量与力量日益扩张,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民群体,网民个人隐蔽在网络群体中,依附于群体进行民间表达,而群体比个人更易受到暗示,形成集体幻觉或群体无意识,加之青年大学生易冲动、多变、急躁和易被煽动性的敏感特质,往往会对极端信息和偏激态度更为青睐。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中经常出现的非理性情绪化表达,必然会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舆论场甚或舆情风暴的发源地,他们已经将微信视作生活中首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社交工具。大学生既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也是引导网络舆情发展的重要影响对象,群体性和突发性是网络舆情事件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三)网络意见的随意性和偏差性
网络舆情是社情民意当中较为敏感和活跃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并不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社交软件的普遍使用,微信朋友圈也成了大学生比较关注的信息集散地,空前的话语权掌控可以使他们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把关职能的弱化,传播主体自律意识不强,法律监管滞后或缺位,道德规范约束偏弱,此时出现的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极易诱发群体事件。
给予强大的自媒体功能,微信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度张扬个性和快速彰显自我的公众平台,他们通过微信即时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用网络集群认同的网络语言,抒写各种即时情绪,表达对时事的各种看法,展示各种无厘头恶搞等。由于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偏差性,微信一度成了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对老师课堂教学、公寓日常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学习考试以及种种社会现实问题的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在朋友圈里肆意倾泻,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可塑期,心智难免不够成熟,在缺乏必要监管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庸俗、灰色甚至反社会的不良言论,这使得一些不良信息有侵入渗透的可能,这些都会给高校网络舆论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潜在的风险因子。高效快捷的网络传播较高程度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同时也导致他们深度思考不断减少,逐渐养成“习惯性接受”的碎片化思维方式,极易出现“思维钝化”的状况。
(一)加强舆情主体思政教育,健全良性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日前,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真正活起来,及时回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让网络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思政工作者就要积极应对网上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核心价值观于网络舆情的合理引导中,以昂扬的时代精神引领时尚和潮流。同时,还要真正把握青年话语体系,深刻认识到微信等平台对大学生社交生活和日常行为的影响和改变,高校管理者或思政工作者要及时转变角色,以做朋友、拉家常的方式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空间,全面了解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密切跟踪大学生思想行为,深切回应他们的各种疑问,要以“过来人”的身份疏解他们的困惑,适时用学生身边的事现身说法、平等交流,消除“话语鸿沟”,从而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获得情感认同。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平台的原创发布、转发点评、微话题讨论等形式,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和其他难以克服的困难,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主旋律,加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创新网络工作新思维,运用微信传播新特性,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开拓思政教育新渠道,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主阵地。
同时,深度解析网络舆情的发展机理,不断健全良性引导机制,及时监测校内师生对于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讨论,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必要时进行积极引导,避免酿成群体性事件;还可以实时监测公共网络对学校外在影响力的评论,如学校形象、教学质量、毕业跟踪、就业满意度调查等热点舆情事件,积极维护并不断提升学校美誉度;还可以监测学校内部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如师生对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后勤管理等各方面的合理建设性意见,可对合理化的建议意见及时吸纳,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和谐校园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搭建自由互通的交流平台,建立平等互信的对话机制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改往日传统媒介对于话语权的绝对垄断地位,受众个体的信息获取和内容分享以及资讯发布显得愈发主动自由,公开的话语表达和公共舆论空间也获得了充分释放和拓展。传统媒体时代下,信息接收的片面和被动在互联网的新语境下得到翻转,受众在信息传播、接收、分享和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是积极主动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声,自由沟通和对话。
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群体,大学生们更期待出现一种自由、平等、开放的互动对话机制。从以往大多数舆情事件出现危机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拖延或隐瞒而导致对话不能及时完成。网络公共事件传播发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背景,出现传播内容失实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传播虚拟化和模糊化而导致舆论形成发展的不确定性,舆情事件容易受制于网络推手,所以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监督机制的参与及引导[4]。高校官微应该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切实转变话语方式,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原创性信息,增强其主流舆论的引导,对他们正当的利益诉求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回应。
鉴于此,在舆情发生初期,要全面收集学生各方面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学生的思想异动,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对舆情主体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迅速搭建通畅的交流平台,提升对话质量,尊重他们的传媒接近权、知情权和话语权,在舆情初露端倪时及时通报真实情况,表明妥善处理的积极态度,第一时间取得舆情主体的充分信任,要让正面的舆论导向跑在不良意图的煽动性舆论前面,稀释负面情绪,消除不良影响,及时化解舆情危机,避免事态恶性发展。
(三)构建健全的法制网络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社会不是现实社会的镜子式再现和重构,而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反馈和拓展,是现实生活内容和意义的延伸。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和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要“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其根本要求就是要积极发挥法治理念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做“中国好网民”。
大学生群体具有智力趋向成熟但易偏激、自尊心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心理特征,社会现实与校园矛盾、学习紧张与就业压力、个性表达与虚假信息扩展等方面都可能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与舆情危机。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首先,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增强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使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其次,围绕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撰写帖文,表明态度,申明观点,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流话题讨论,形成正面舆论强势[5]。
同时,高校管理者要加强阵地意识,准确把握舆论引导时机,以维护师生集体利益和服务广大师生为基本原则,健全制度管理,善用网络媒体,整合网络资源,塑造官方权威资讯平台。通过思政课及其他多种教育内容,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和媒介素养,通过正面教育和制度约束来引导学生谨言慎行,激发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对话、辩难中,明辨是非,融入主流并笃信力行,提升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获取、分辨、解读和反馈能力,理性对待网络热点话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对高校舆情的甄别研判能力。
(四)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预防及干预机制,建构网络舆情引导体系
舆情是一种民意呈现,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种论点和焦点或显或隐的反应。它不仅包括公开的各种意见和行为表达,还包括潜在的态度立场和情绪表现[6](P71)。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做好网络舆情分析工作,归根结底是扎实推进育人工作,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要内容。以网络助人为出发点,实现网络育人目标。在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引导时,必须准确把握不同媒介的功能机制和运作机理,认识到网络舆情中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与教化。
针对目前微信传播甚广的覆盖面和较高的到达率,加强微信平台的建设无疑是现阶段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在应对微信功能过于自媒体化的社交倾向时,也必须切实加强辅助力量的介入,进行网络的预防、监测与引导,对学校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理性解读,不断提升话语权和领航能力以构建起发布、分享、点赞、互动等多个层级的宣传保障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和预警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要有系统归类,对监测到的舆情事件进行分档管理,不同档次级别的舆情事件,要有相应的规范要求[7](P38-40)。舆情分析要科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舆情的波及范围、舆情所处的阶段、师生的相关诉求及关注度、对校园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舆情分析。在舆情分析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客观中立,又要做到旗帜鲜明。逐步引导青年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来引领网络舆论健康发展,主动挖掘和宣传身边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理有节地在微信平台上主动发声,合理表达自己的正当诉求,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传播感人动人的正能量[8](P151-153)。
同时,也要加强网络平台内容建设,逐步打造官方微信、认证微博和校园官网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中心和矩阵宣传模式,以智慧互联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为高校师生提供全息化服务,进一步建构善管共治的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和舆情危机处置机制,将高校舆情事件的危机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
[1] 王玲宁.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大学,2014(6) .
[2] 包雷晶.青年思潮的数字化引领——基于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研究,2016(6) .
[3] 施芸卿,罗滌.全球化下的“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存与文化、物质消费——“90后”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J].青年研究,2014(6).
[4] 杨国辉.加强思政教育的网络舆论引导[N].光明日报,2016-12-13(14).
[5] 王玲仙,李媛慧.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2-02-05(07).
[6] 燕道成,杨瑾胡,江春.网络舆情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党政视野, 2016 (3).
[7] 王灏.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负面舆情引导研究[J].今传媒,2017(1) .
[8] 李庆波,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提升[J].人民论坛,2014(20) .
AnAnalysisofUniversityPublicOpinionandItsGuidanceSystemBasedonWeChatPlatform
CHANG Lingchong
(College of Chinese, Huzhou Un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disseminate ideas.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is a “mirror refraction” of the real problem on the Internet. As the “inspirer” and “leader”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trend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new Internet context, the changes of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have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The public opini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also shows new characteristics.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ontext,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in universities and guide the issue is particularly urgent.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uide university public opinion and to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in order to guide university public opinion and maintain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Chat platform; university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analysis
G647
A
1009-1734(2017)11-0107-06
2017-10-27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Y201533111);浙江省教育规划项目“互联网思维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2016SCG031)。
常凌翀,副教授,新闻学博士,从事新媒体与文化传播研究。
[责任编辑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