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下渚湖的变迁及原因探究*

2017-03-09 15:44陈月萍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防风变迁

陈月萍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明清以来下渚湖的变迁及原因探究*

陈月萍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下渚湖又称风渚湖,位于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辖区内,封山脚下,南靠禺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防风国文化的故里,下渚湖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形成,可能就是在嘉湖平原两次大规模海侵期间,之后历经数千年变迁,自然因素加上人为影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下渚湖湿地。

明清以来 下渚湖 变迁

下渚湖,又称风渚湖,位于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①唐天授析武康县东境十七乡立县武源,天宝年改德清县,两县同归江南道湖州管辖,一直到1958年两县才合并为德清县,现武康为德清县县治所在。,嘉湖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南部。明嘉靖《武康县志》记载:“县东南一十七里,以防风氏所居故名,又以在封禺间名封渚,在东南隅名巽,渚广九里名九里湖,左有上者名下渚。[1]封山在武康县东十八里,“防风氏之国也,一名风渚山,风渚湖在其下也”[2];禺山在县东南三十里,“本防风氏所都”,湖上又有孤峦涌出,形若豸故而名豸山。可见,历史上的下渚湖位于封山脚下,南靠禺山,中有豸山涌出,“湖中多芦荻茭荨”。清代戏剧《长生殿》的作者洪升《过下渚湖》诗,勾勒了当时下渚湖地区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埏埴居人业,渔樵隐士图。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

下渚湖是德清县第三大湖荡,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3],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防风国文化的故里。而如今的下渚湖已经被建设成为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4A级旅游风景区,是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湖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翠竹,野生的芦苇沿湖成片,八百多种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处处展现出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

一、下渚湖的起源及其形成

传说,下渚湖是当地治水英雄防风氏所踩的一个脚印,又说古时下渚湖地区是汪洋一片,正是防风氏治理了这里的洪灾,所以防风氏也称汪罔氏。《史记》记载:“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4]“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身横九亩”[5],事后大禹查明,防风氏因参加防洪抢险才迟到。这些传说虽然不可信,但确实说明了一点,古时武康县地区确实有可能是“汪洋一片”,常有洪涝之灾。

《水经·沔水注》中说:“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块,触地成川,枝津交渠。”[6](P286)这是吴越地区的整体形态,而在雍正《浙江通志》中又记载了古武康县的封溪“源出于前溪,潴为风渚湖,古所谓风渚也”[7],潴指水聚集地也,这些记载也证明了下渚湖就是在“汪洋一片”的历史环境下水流聚集洼地而形成的。

距离杭州市西北18km的良渚遗址群的发掘以及相关研究表明,[8]全新世早期约七千年前,随着气候的转暖,海面开始回升,我国东部为高海面时期,高海面的存在导致该地区排水不畅,加上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部天目山呈西南—东北方向,降水充沛,以致水域面积扩大;四千年前左右,该阶段对应良渚文化的晚期,中国存在着一个全新世大暖期[9](P24),海水入侵嘉湖平原,环太湖地区水域面积扩大,洪水频发,也使得良渚文化日趋式微,最终走向衰亡,所以,人们口中的“汪洋一片”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嘉湖平原部分的全新统地层以滨海浅海相的深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为主,并夹有厚度不大的湖沼相富含有机质的灰黑色亚粘土,泥炭或黄色亚粘土并且有两个清晰的沉积旋迥及沉积间断,说明这里曾经遭受过冰后期的两次较大规模海侵。海侵期间海水直逼浙西山麓地带,除嘉兴等部分地区,其余全部沦为海洋,导致嘉湖地区地势卑湿,地下水位抬升,水域面积扩大,在进入历史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地区仍然处于湖泽广布,河流易淤积泛滥的环境中[10]。显然,下渚湖很可能就是在海侵期间所形成的一个河间洼地湖,这类湖一般由漫滩或河间凹地渍水而成,呈碟状水体,以宽浅为特点。

关于下渚湖形成的时间,因为缺少直接证据,我们只能进行合理的猜测。下渚湖同防风氏有关,它在防风文化衰弱前就应该存在了,而良渚文化可以看作是防风氏文化的物质遗存[11],故防风氏文化存在的时间大约是距今5200—4000年,良渚文化遗址群的两次海侵时间大约是全新世早期和距今4000年前,防风文化的下限恰好处于第二次海侵期间,说明它的衰亡确实和海侵有关系,那么下渚湖的形成时间便不会晚于距今4000年前。

二、明清时期下渚湖的变迁

(一)入湖水系的变迁

在明清以前,武康地方志史料极为匮乏,直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武康县的大量地方志记载,故本文只探讨明清时期的湖泊变迁情况。下渚湖的入湖水系在文献记载中主要是两条:一条在“县东南二百步,自余英溪分流经崇仁乡入风渚湖”[1],称封溪;一条在“县南一十八里西接龙口山泉经上柏镇东注罨画溪入风渚湖”,称湘溪。余英溪发源于县西北天目山余脉铜岘山,在县西十三里,是前溪的上流,崇仁乡即如今的二都乡,是下渚湖所在乡,这是嘉靖《武康县志》的记载。而雍正《浙江通志》在记述封溪时引弘治《湖州府志》:“在县东一百步,源出于前溪,潴为风渚湖,古所谓风渚也。”[7]弘治时记载为县东一百步,比弘治年代更早的《永乐大典》和成化《湖州府志》记载亦同不赘述,而到嘉靖时却在县东南两百步,两者记载差异略大,出现传抄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封溪往南推移了一段距离,等到了道光年间,则“淤塞仅有一线通”[12],“今淤塞”[2],现今已经完全不可考。

嘉靖《武康县志》记载湘溪在县南一十八里,过上柏镇东经罨画溪入风猪湖;道光《武康县志》记载得更为详细:“在县南十三里,溪自谷桥东流里许入市道,永安桥转北,北流出花园头,八字桥下与永安桥转北一流回合,故谓之相,加水从湘,实湘溪也。”道光《武康县志》时湘溪在县南十三里,三和八同样不该是传抄错误,而是河流确实往北推移了五里,而且在乾隆十二年时已经是“久淤”,所以“乾隆十二年知县刘守成开浚,又于蚬子滩作回澜坝,以防倾泻”。这种人为疏浚都是有可能导致河流北移的因素,而在此时,“前志言西接龙口山泉经上柏埠东至罨画溪今不可考”。

(二)下渚湖的淤塞变迁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风渚湖时,透露了一处同前志不同的信息:“明洪武中设河泊所于此,景泰中废。”[13]第一次出现了关于下渚湖地区河泊所兴废的记载,道光《武康县志》亦有“明洪武中设河泊所,景泰中废”的记载。顾名思义,河泊所是设于沿海水域或内陆河流水域专管征收渔业课税的机构,[14]该机构基本集中在河泊众多的南方地区。

洪武十五年(1382)十一月,定“天下河泊所凡二百五十二”[15];正统七年(1442)二月,地方官上奏“云南等府滇池等处河泊所鱼利绝少,课米办纳甚艰,所司追征多致逼迫逃窜”[16],于是朝廷下诏裁撤这类河泊所,故而下渚湖河泊所在兴废时间上并无问题。

但是根据万历《大明会典》之三十六渔课对建革河泊所的记载,湖州府裁革的河泊所衙门有4所,分别是归安县、乌程县、德清县和长兴县[17],并无武康县裁革河泊所的记录。鉴于河泊所数量庞大,记载疏漏导致无考,加之下渚湖确是一个适宜鱼类生长的浅水湖泊,渔利颇丰,明清诗人过此也多有提及“渔人”一词,如清洪昇的“渔樵隐士图”,邑人汪廷桂的“芦汀烟袅老渔炊”,明易纲的“鱼翻晓浪”,吴康侯的“游鱼漾影”[2]等,在此曾设河泊所并非不可能。

万历《大明会典》并未记载确切裁革的时间,只记为久革。正统七年(1442)时,朝廷下诏凡所征之鱼课未达标准者一律裁革[18],而下渚湖河泊所裁革时间在景泰中,正是在朝廷下诏的时间后,那它被裁革的原因可以推测是因为渔利的减少。自洪武中设到景泰中废,期间八十多年,下渚湖地区泥沙淤积一步步严重,使得这一浅水湖从渔利颇丰到渐渐淤浅,沼泽化[19],最终因为渔利无多而废置河泊所,虽然这种推测并不具体,也没有多少史料可以佐证,但一般而言,河泊所的兴废同它的淤塞变迁是有一定关联的。

此外,文献记载中的豸山是下渚湖湖中孤峦,虽然具体位置无法推测,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定然是位于中心湖泊,对比如今下渚湖豸山的位置,豸山却已经在中心湖泊的边缘地区了。可见,历史上的下渚湖中心湖泊的位置向东推移了,它的西部渐渐淤积成沼泽湿地,甚至形成了岛墩,现在的下渚湖面也确实散布着600多个大小各异的岛墩。下渚湖的淤塞变迁主要是逐渐的沼泽化和岛屿化,这些岛屿割裂了湖面,形成了洪升所说的“千巷”。湖泊在洪武前淤积程度还不严重,到景泰年间,已经淤浅,呈现沼泽化,而在之后的时间里,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加深,便有了现在这个“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有港,水网交错”的下渚湖湿地。

三、变迁原因探究

(一)自然原因

下渚湖位于浙北嘉湖平原,而嘉湖平原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第四纪沉降地带,处于不断下沉中,而西部及西南丘陵山地则是在燕山运动基础上经过新构造运动间歇抬升而成,第四系厚度不大,说明近期以抬升为主,使得源自天目山的东西苕溪上游与中下游河床比降悬殊,源短流急,一遇暴雨,洪水翻腾而下;而到了平原地区,河床坡度骤降,水势变缓,所携泥沙极易沉积,以致河道淤塞而宣泄不通。[20]

平原下沉过程中,泥沙不断加积,使沿江地面高于内地,加上杭州湾的潮流冲击,人们不得不修筑海塘加以保护,结果使沿江地面与内地的高差剧增,导致平原地区成为集水盆地,积水日益加深,又受太湖洪水顶托作用,排水不畅,区域内降水充沛,沼泽化现象更加严重,到明代仍然是地势卑湿。下渚湖入湖水系的变迁和湖泊本身的沼泽化、岛墩化或许正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逐渐发生的。

(二)人为原因

下渚湖地区的泥沙主要来自于西部丘陵山地,尤其是天目山脉。《水经·浙江水注》记载天目山脉:“山上有霜木,皆是百年之树,谓之翔凤林。”可见,天目山的原始森林十分茂密,一直到两宋以前,这里的山地森林破坏和垦殖的规模都比较小[21]。嘉湖平原最主要的水系就是发源于西部天目山脉的苕溪,宋元时期的苕溪还十分清澈,元人诗中赞其“泓滂百折净无泥”,可见清水环流下的嘉湖平原,没有淤浅之地,天目山的森林破坏并没有很严重。到了明代,天目山开发程度加深,梯田众多,“望望鱼鳞错,行行瓜蔓牵”。清代时,“近以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霪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则有泛滥之虞”,随着西部丘陵山地破坏程度的加剧,水土流失愈发严重,导致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泄洪能力下降。

根据《太湖水利史》的记载,太湖流域在唐代289年里共发生洪涝灾害15次,吴越72年共4次,北宋148年23次,南宋143年39次,元代88年49次,明代276年144次,清代268年130次,[22]元明清三代几乎是平均两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十分频繁,这种情况同这个地区湖泊淤塞状况有一定关联。

此外,下渚湖“湖傍土粘埴,浙右陶器多出于此”[13],“湖旁人业埏埴,浙右陶器多出于此”[2],考古发掘下渚湖附近的二都乡确实也有原始青瓷的窑址。从1980年以来,德清县博物馆在考古调查中发现了40余处类似窑址,[23]大多是就地取材,依山而建。在条件有限的古代,附近山上茂盛的林木应该就是烧制陶器燃料的第一选择,虽然无法说明这样的破坏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但是长此以往,并且以此为业的累积采伐,恐怕也会在一定区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渚湖一般是由漫滩和河间凹地渍水而成,它的形成原因可能同嘉湖平原在冰后期的两次大规模海侵有关,形成时间不会晚于距今4 000年前;而它在历史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入湖水系的变迁和湖泊自身的沼泽化,岛墩化上,这一变迁的原因不仅有该地区气候、地貌、地质影响的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山地垦殖、森林破坏而导致的泥沙淤积加剧等因素。由于条件有限,无法进行实地考察,目前的下渚湖实际情况可能与本文的某些叙述存在出入,再加上相关文献不多,前辈著述也非常少,本文仅仅只作浅探。

[1]明· 程嗣功,骆文盛.嘉靖武康县志(卷第三)[ M].明嘉靖二十九年刻本.

[2]清· 疏筤.道光武康县志· 地域志二· 山川上[ M].清道光九年刻本.

[3]夏国元.景观生态学在湿地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以浙江下渚湖湿地风景区规划为例[ J].中国园林,2008(9).

[4]西汉·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南宋· 吕祖谦.左氏博议(卷十九)[ M].清道光己亥清吟阁刊本.

[6]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沔水注[ 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9.

[7]清·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史辰羲,等.浙江良渚遗址群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地学前缘,2011(3).

[9]王建华.越文化与水环境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杨章宏.历史时期嘉湖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兴废[ J].中国历史地理丛论,1985(2).

[11]方酉生.试论良渚文化与防风国[ C]//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12]清· 王凤生.浙西水利备考[ M].道光四年修.

[13]清· 穆彰阿.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第十七册)[ 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影印本.

[14]尹玲玲.明代的渔政制度及其变迁——以机构设置沿革为例[ J].上海师大学报,2003(1)..

[15]清· 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五)· 职官志四.[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明· 孙继宗.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九)[ 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本.

[17]明· 申时行.大明会典(三十六卷)· 鱼课[ 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尹玲玲.从明代河泊所的置废看湖泊分布及演变——以江汉平原为例[ J].湖泊科学,2000(1).

[19]王开利.浙江下渚湖湿地面积变化与保护[ 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5).

[20]杨章宏.历史时期嘉湖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兴废[ 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2).

[21]陈桥驿.历史上浙江省的山地垦殖与山林破坏[ J].中国社会科学,1983(3).

[22]褚绍唐.历史时期太湖流域主要水系的变迁[ J].复旦学报,1980(1).

[23]朱建明.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 J].考古,1989(9).

[责任编辑 陈义报]

On the Change and the Reasons of Xia Zhu Lake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EN Yueping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Located at the foot of Deqing , Huzhou , Zhejiang Province, the Xia Zhu Lake is also known as Fengzhu Lake. It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and the hometown of the ancient windproof country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The Xia Zhu Lake as early as the prehistoric period has been formed, may be two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s in Jia Hu Plain during the period,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after the change, natural factors combined with man-made impact, and gradually formed today's Xia Zhu Lake wetlands.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Xia Zhu Lake; the change

2016-11-15

陈月萍,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村镇历史文化研究。

K928.6

A

1009-1734(2017)01-0047-04

猜你喜欢
防风变迁
大楼的防风攻略
荨麻疹瘙痒难耐,何不试试防风通圣散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防风衣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