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向”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实践

2017-03-09 15:06董海影张晓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医学生导向

林 岩 ,董海影 ,金 莉 ,肖 薇 ,廉 洁 ,纪 慧 ,张晓杰 *

(1.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三导向”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实践

林 岩1,董海影2,金 莉1,肖 薇1,廉 洁1,纪 慧1,张晓杰2*

(1.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医学院病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按照我校“三导向”培养计划,在基础学习阶段的医学生中开展创新研究项目,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不仅激发其科研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促进理论学习,而且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创新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推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导向”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计划;医学生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重点,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医学创新素质则成为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改革,2011年齐齐哈尔医学院提出“三导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培养,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培养。在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教师利用科研项目和开放实验室指导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现将实践过程与思考总结如下。

1 创新研究项目的立项与实施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践教学[1]。“照葫芦画瓢”单纯模仿的灌输式实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全方位的素质培养[2],因此,选题与立项是创新研究的基础。

1.1 创新研究项目立项

创新研究项目的立项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首先要确立指导教师和研究小组,主要包括以下3种形式:(1)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其科研项目相关的实验研究,这种创新研究要求教师以面试和考核方式组织学有余力、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参与实验研究。(2)大学生创新研究课题。根据学校的申报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答辩形式申请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3)由学校实验中心资助的延续性创新实验项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又为拓宽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1.2 创新研究项目实施

创新研究过程包括选题、文献查阅、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基础理论薄弱,要求教师从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总结等方面全过程指导学生[3]。研究项目确立后,教师要在检索和查阅文献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同时在实验方法、仪器使用、指标检测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后期实验做好充分准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开展工作,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客观求实的科研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实验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撰写科技论文,进一步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几年来,我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28项科研项目,在科技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5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条件。

2 创新研究项目实施体会

2.1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创新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需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遇到困难时,需查阅文献,拓展思维,小组讨论分析,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只起指导和提示作用,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实验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操作能力也得到训练,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4]。

学生由以往的“让我学,让我做”变成“我要学,我要做”,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肥大作用研究项目中,学生首先要复制大鼠心肌肥大动物模型。在众多的实验方法中,如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简单、高效又成功率高的方法是学生要思考的问题。经过文献查阅,预实验,多种方法比较,学生最终确定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作为模型复制方案;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大鼠皮下注射和灌胃技术,为后续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每位成员各尽所能,团结协作,为取得成果而努力。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都得到培养。

2.2 有利于学生基础理论学习

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推理性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对相关背景、研究过程和学术价值不能详细介绍,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对教材内容难以深入理解。在创新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从实验设计到发表论文进行了完整的科研训练,通过查阅文献,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创新研究培养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5]。

2.3 有利于教师科研工作

在学生创新研究过程中,教师将科研工作与学生的创新实验有机结合,创新实验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追踪科研动态,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思路,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实验技能和丰富的知识。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督促其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以指导学生科研;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课题的预实验交由学生完成,在指导学生创新实验过程中为自己的科研积累经验。

3 实践效果评价

创新研究项目结束后,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对创新研究项目的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创新研究项目有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另外,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多次组织的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课题答辩等交流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医学生创新研究项目是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条件和氛围,让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师的创新教育积极性。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科研基金等的投入,支持创新研究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和教师考核机制[6]。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医学生的必备素质。因此,实施“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实验项目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学生设计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推行素质教育,对于推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张凯,王学春,陈廷,等.创造性思维模式与预防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25-27.

[2]曾志嵘,周增桓,文民刚,等.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4-5.

[3]郭春,张利宁.指导医学生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5-26.

[4]陈睿颖,张晚晴,陈泽生,等.创新实验的魅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85-87.

[5]李海,邓海东,刘建斌,等.从创新实验平台建设加强本科生的素质培养[J].高教论坛,2013(10):23-24.

[6]李玉瑭,杜亭亭,王伟,等.基础医学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及管理[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3(10):932-933.

(⋆通讯作者:张晓杰)

G420

A

1671-1246(2017)19-0020-02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GJ B1316113,GJ B1316110);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研课题(Q Y J Y20160052)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医学生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偏向”不是好导向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