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器
(江苏教育学院 运河分院,江苏 邳州 221300)
建构主义视域下语文德育缺失的归因及改进
侯器
(江苏教育学院 运河分院,江苏 邳州 221300)
传统语文教学十分强调教材、教学的德育教化功能,然而,传统教材充斥着各种伪圣化的道德教育倾向,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方式也充斥于语文教育之中。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德育教育,应重新审视其内容的适切性,应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展开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附着具体情境的道德认知,促使他们从“知之”走向“行之”。
建构主义;语文德育;缺失;归因;改进
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十分强调教材、教学的德育教化功能,它体现在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中。虽然,从主观认识的角度,我们对此高度重视,但由于受到教育视域的限制,从实际开展的角度来说,情况远不如想象的那般理想乐观,譬如:由于受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材中还存在各种伪圣化的道德教育倾向,简单化结论、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方式也充斥于各种语文教育活动之中,这些都导致了语文德育实效性的降低。笔者以为,学科德育教育是一个较一般认知活动更为复杂的领域,而语文德育又有其独特性,这就注定了开展语文德育教育的繁复性。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科德育问题,我们必须对造成教育缺失的缘由进行科学的归因分析。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可以比之为“泥土”与“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肥沃湿润的土壤是学生成长之必须,而“水分”是必须与“泥土”融于一体才能为学生成长所充分吸收的。然而在我们实际教学中,对学科德育不闻不问的有之,任意拔高、无端附会的有之,德育活动“穿靴戴帽”“贴标签”的有之,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剥离、教学中对德育信条加以生硬机械灌输的更是常见。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看一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有趣发现。
2.指导学说读好三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从而领悟适者生存的道理。
3.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掌握部分生字字形。
【教学重难点】对三个因果复句的朗读和理解。理解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有趣的发现》一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谁能来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呢?
2.昨天老师又请大家回家读了课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达尔文的新发现到底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过渡:有一次,达尔文来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考察,他发现了什么呢?
2.根据回答出示: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没有翅膀,于是感到很奇怪。
3.小朋友感到奇怪吗?(奇怪)那么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注意指导:要么…要么…,特别,很奇怪)
三、学习第三小节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然后找出原因。
2.根据回答出示:“原来,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不会飞,就不大可能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能顶住大风,也能生存下来。可怜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虫,能飞起来却顶不住大风,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渐地消失了。”
3.分析
(1)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翅膀大的昆虫能生存下来吗?因为它们的翅膀特别大,顶得住大风。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出来吗?(因为这些昆虫的翅膀特别大,有顶住大风的能力,所以可以生存下来。)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朗读)
(2)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为什么也能生存下来呢?你能用“因为…所以…”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吗?你们找一下,这句话中没有用“因为…所以…”,用的是什么呢?(由于…就…)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3)那些翅膀小的昆虫为什么会逐渐消失呢?出示相关句子,指读这句话。
4.通过刚才的比较,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或者你知道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段话。
5.交流:引导学生说出“适者生存”的道理。(就是有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不能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6.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7.那么达尔文怎么会知道呢?
(1)出示:因为他捉来很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2)指名读,注意读出达尔文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3)师小结:正是因为达尔文不断去观察,才发现了这个秘密的。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发挥)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填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谁来读好这句话呢?老师注意指导好长句的停顿。
五、复述课文
1.小结:(板书)达尔文从考察时发现这个有趣的事情,到后来进行观察比较,最终得出了答案。
2.谁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把课文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讲一遍呢?(学生自由发挥)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说说如何记忆。
3.师范写,生临摹。
《有趣的发现》是有关达尔文的一个小故事。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小岛上的一些不同翅膀形态昆虫的观察研究,发现了“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的基本生存法则。教学本文,执教者将德育教育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达尔文的有趣发现”“领悟适者生存的道理”上,姑且不论这样的定位准确与否,单就教学而言,如此这般,笔者就难以苟同。教学中,老师对上述内容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他像一个并不高明的魔术师,在观众没有任何好奇心的情况下直接把答案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孩子。不仅如此,执教者还从自然界的“适者生存”讲到了社会中的“适者生存”,教育孩子说“有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没有能力的人会被社会淘汰,不能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试问这些与“有趣的发现”有多大的联系?二年级的孩子能听得懂吗?即便孩子听得懂,这随口一说的学习目标教育对学生又起到多少实际的教育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学科的德育教育绝非个案。翻看教师们的备课笔记抑或进入班级随堂听课,我们时常会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学科德育教育的现状!笔者以为:现今语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差,或许就与老师们选择如此的教学内容、采用如此的教学方式有着某些方面的内在关联。
(一)语文德育教学的基本情况
综合来看,目前的语文德育教育问题很多,这里我们不妨为学科德育教育“把把脉”,看看传统语文德育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特定的生活情境
以教材编写为例,尽管我们历次教材编写都十分强调教材的“人文性”,但是政治性过强、距离学生真实的现实生活世界过远一直是无法治愈的一个“硬伤”,也是教材编写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政治性过强使得语文教育成为政治教育的“附庸”,德育教育自然容易沦为思想的复制、观念的灌输;而距离学生真实生活世界过远则意味着语文的德育教育悬浮于学生现实生活之外,让德育教育无所“附着”。这些都为老师们处理教学留下了“隐患”。青年学者李大圣曾细致梳理过国内众多版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她发现我们现今的教科书中弥漫着极其浓重的传统导向、民族中心、领袖崇拜、英雄情结和精英意识。她认为,这种以道德灌输为导向且严重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编写倾向,不利于培养有素养的世界公民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人,也不利于教师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构建起符合他们实际生活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情操[2]105-124。事实确实如此。
2.德育教育活动具有浓重的“说教”特征
当我们的教学不是面向学生真实生活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过是一些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准则”而已,而这样的“行为准则”对学生、对学生生活、对学生人生注定是无效的。不仅如此,伪圣化的教育倾向还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导致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甚至从根本上锈蚀、腐蚀学生良好的品性,对教育危害无穷,其后果一如李大圣所说的,“我们语文教育最可悲的就是用群体话语方式和公共思维模式去限制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把‘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范畴作为绝对尺度,去剪裁学生丰富、真实的生活。长期处于这种教育的儿童,不敢忠实于自己的内在情感,不敢正视自己的灵魂歌唱,用‘伪圣化’的方式,虚伪地歌颂、赞扬与揭露,多姿多彩的个性不见了,童稚纯真的率性没有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口一声!”。如此造成的消极后果极多,“一是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多是一些唯命是从、唯书唯上的自觉的奴性的社会公民,不利于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二是造就出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三是造就出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学校教育中所灌输的内容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距甚远,在学校中所接受的价值与态度根本无法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所受的教育成了‘善意的欺骗’,单纯、浪漫的理想破灭了,本来就很脆弱(靠说教、灌输的价值体系只能是脆弱的)的价值系统彻底坍塌了,剩下的就是道德虚无主义的地盘。”[2]176所言的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3.德育教育活动脱离受教者的认知基础
像对待所有知识教学那样,把结论直接灌输给孩子,通过“灌输”德育信条和戒律,期待他们凭空地将德育认知转变成自身的道德行为。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而仅从社会所需要的教育内容出发,向适龄的、也许是不适龄的学生灌输“爱国”“奉献”“自我牺牲”等等观念,殊不知在六七岁孩子的内心世界中,“爱国”比“爱爸爸妈妈”“爱周围的小伙伴”“爱自己生活小区的环境”“喜欢自己生活的城市”要抽象得多,教育他们学会“奉献”远不如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分享”,而与其教育他们“自我牺牲”,还不如适时引导他们学会在必要的时候对小伙伴们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笔者以为,道德对于不同的人群具有着不同的“具象”形式和独特特征,而只有那些能为儿童所认可的形式和特征,才能为他们所接受。不知我们的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都考虑到这些没有?
4.就是德育教育活动的虚假与程式化
课堂德育“穿靴”“戴帽”“贴标签”。众所周知,在交流中我们的学生知道老师想听什么,同时他们也知道这些不过就在场面上说一说,没有人会把自己说的当真,于是我们的教育造就了一大批“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很多学校喜欢在特定的日子、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形式开展所谓“送温暖活动”“学雷锋活动”。这样的一种形式,所有的人都知道它并非生活的常态,而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姿态,是在作秀。此时的德育教育活动特别像失去水分的花朵,它徒有花朵的形态,而缺少花的娇艳、美丽和神韵。这样的教育注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二)语文德育教育缺失原因
笔者以为,现今语文中德育教学问题,包括从教材编写到教育教学,或多或少与它们背后赖以支撑的教学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传统的教材编写、教育教学建立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基础之上,是“德育教化”“思想灌输”的产物。当教材编写和我们的教学受到这种接受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的时候,语文德育教育内容很自然地转化为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语文德育的方式变成文化知识的授受模式,学生自然是这些信条的接受者,而老师无疑成为德育活动的教化者,于是一切德育教育活动也就成为了上述的教学形态和模样。
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现今的德育教育问题,譬如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尝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由于建构主义在哲学层面上重建了知识观,在心理层面上重建了学习观,在操作层面上重建了教学观,所以建构主义的引入不仅可以给我们的学科德育分析提供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而且可以给我们学科德育提供更多、更佳的方法和策略。
从建构教育的角度分析,现在的语文德育尤其不能采用“灌输”的方式,而应着眼于学生主动求知与建构生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建构是价值内化的根本原理。布卢姆将学生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依价值内化程度从低到高分为五级,包括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3],可见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不断学习递进的结果,也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结果。语文教学的实践也一再证明,类似于《渔夫》一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扮演主人翁桑娜直接面对“收不收三个孤儿”的两难情境所引发的道德冲突教育,其效果要远远好于直接告知学生“要助人为乐”“学习桑娜助人为乐品质”之类的话,因为前者附着德育认知冲突的具体情境,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自主构建生成,而后者剥离了道德产生的具体生活细节,其本质还在于观念的灌输,所以“面目可憎”、效果欠佳。
毫无疑问,情感道德认知是人类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部分知识比其他领域的知识更复杂,对情境的依赖更大,也更“多变”“善变”。因为这部分知识是一种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知识,易受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更易受历史变迁、政治更替、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除此之外,时代不同了,人与人的关系会与经验、境遇、需求、身份、个性等不同,构成千差万别的复杂关系,因而道德规范也会在不同的关系中拥有不同的意义[4]。有鉴于此,情感态度教育必须关注道德认知的多义性和多样性,必须关注道德认知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含义。那些流于形式的简单的道德说教应该叫停了,那些“唯一的”“正确的”道德结论应该终止了,那些脱离情境的呆板的道德灌输应该休息了,因为它违背了道德教育的真谛,封杀了学生道德建构的空间和自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学生更深入地触及问题的本质,接触多元、多层面的问题情境,然后通过对话与协商,以建构他们对社会、自然、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感知道德取向的多样性,培养、促进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和多元视角的共享。
为了更清楚地表明我们的这一观点,笔者选择了一则苏格拉底教育人的小实例。实例中的青年名叫欧谛德谟,他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苏格拉底与这位青年展开了如下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上文中,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无疑是绝顶聪明的。苏格拉底没有对“正义”“非正义”加以界定。不是因为他做不到,而是因为他知道即便他这样做了,“正义”“非正义”在受教育者的内心依然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因为道德认知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只有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下,“正义”“非正义”对欧谛德谟而言才有意义和价值。
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段对话对我们的教学同样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和价值——苏格拉底没有把什么是“正义”直接告知欧谛德谟,而是提供大量具体的生活情境让欧谛德谟去辨别、去体味哪些是“正义”的行为,哪些是“非正义”的行为?帮助欧谛德谟去建构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循循善诱的,是贴合学生心理实际的,因此欧谛德谟得到的道德认知也必将是鲜活的、联系着具体问题情境的、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很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才是我们大力倡导的!
回到实际教学操作层面,回到上面那篇课文,在建构主义的视域下,笔者认为《有趣的发现》一课的德育渗透至少应该解决好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挖掘低年级小学生能够认知的、基于低年级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德育教育内容。这些德育教育内容应该“蕴涵”在教材故事形式之中,是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它要能为那个阶段的儿童所理解、所接受、所践行。这是原则之一。二是找到能够为这个阶段儿童所能够接受的德育教育方式,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确保让儿童去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而不是去向他们灌输道德条文或者行为准则。这是原则之二。三是为了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我们的道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道德认知的阶段,而是应拓展一些能够基于他们自身行为的活动或者实践,让这些道德信条能够伴随着真实的生活场景走进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中,并成为他们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原则之三。
下面我们结合《有趣的发现》片段教学为例,谈谈应该怎样开展本课的德育教育。
【教学片断一】[5]
师:前一阵,我们教室后面的小树上叶子一下子全没有了,我们班有不少小朋友都在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树上有许多毛毛虫在吃树叶。
师:哦,你们找到了树叶不见了的原因,这是你们的发现。
师:我们现在再去看这棵小树,又看见了什么?
生:树叶长出新芽了,虫子不见了。
师:这是你们的又一个发现。
(师板书——发现)
师:“发现”的意思就是——
生(抢着答):就是看见的意思。
师:对,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说的发现就是“发觉、看见”。我们对小树的观察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原来是虫子吃掉了树叶。那么课文题目也是“有趣的发现”,课文里讲了怎样一个有趣的发现呢?究竟发现了什么?如何的有趣?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
这个导入特别好,不仅好在它简明扼要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德育目标准确定位上。本课的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是应该让学生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笔者以为大谬也,因为它脱离低年级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这样的教育太抽象,未见得会取得怎样好的教育效果。相反,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着像达尔文那样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从而去发现自然界及自身周围世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倒是很有必要,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执教者从学生的日常“发现”入手以导入新课教学,学生自然可以意会到,那些举世震惊的发明创造原来都始于科学家们最初细致的观察,而观察并非科学巨匠们特有的能力和专利,它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之一,即便是小孩子也能够轻松做到。当然,本课的教学如果再进一步扣住“有趣”一词定位德育教育目标就更好了——“孩子们看,诸如此类的观察是多么有趣,多么有意思,多么令人着迷呀!”——那么科学研究对孩子的召唤力就有了。这是让学生去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给学生埋下未来科学研究的种子。这样的德育教育目标不仅是附着于故事本身的,也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的。
【教学片断二】[6]
(教师播放刮大风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现在大风来临了,你现在就是各种各样的昆虫了。你是哪种昆虫呢?当刮大风时,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们纷纷动了起来,有的变成了大翅膀的蝴蝶,大风来临时在奋力地向前飞着;有的是小蚂蚁,大风一刮,就躲到了石头后面;还有的变成了小翅膀的蜻蜓,大风刮起来了,因为力气小挡不住大风便被吹落到海里去了……)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一只只可爱的昆虫了,刚才在大风来临时,你们正在做什么呢?
生:我是一只可爱的蝴蝶,大风吹起来了,我张大翅膀使劲飞,结果勇敢的我活了下来。
生:我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大风吹来了,我一下子就躲在岩石后面,风就吹不到我身上了!(说完还得意地学着蚂蚁的样子爬了几下)
生:(垂头丧气地站了起来,伤心地说)我是一只小翅膀的昆虫,大风吹来了,我的力气小,顶不住,被海风刮到海里去了淹死了。(说完还做了个倒地的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前文说到,本文教学最好不要把德育教育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上,但即便如此,好的教学仍然能够轻松越过因抽象的内容而带来的教学屏障,上面的教学片段即为典型案例。游戏的方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演中不同昆虫及其不同的命运最形象直观地揭示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老师没讲,但学生学到的一点儿也不会少。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教学老师只是设置了一个教育的情境而没有灌输哪怕一丁点的知识,一切都放任学生去自主生成建构,这会大幅降低学生对教育的“抵触”情绪,提高知识对孩子的吸引力。孩子的成长是孩子的自主成长,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孩子的自主教育,一切都需要孩子内因在起作用,也必须依靠内因起作用。舍此,所有的教育都难呈现出其应有效果。这就是这一片段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教学片断三】[7]
师:我们用熟读课文、看课文的插图、做一做动作的方法,读懂了“考察”一词的意思,现在大家能不能用同样或者其他的方法读懂“奇怪”的意思呢?
(学生各自练习)
生1:他发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读时,满脸疑惑,并侧过脑袋,用一根手指指着脑袋。)
师:请你上来为大家读一读。大家一边听一边看,看他有没有读懂“奇怪”?
(生1上讲台来再读,读时,两条眉毛几乎拧到了一起,表情较之刚才还要出色)
师:他读懂了吗?
生2:他读懂了,他脸上做出了“奇怪”的表情。
生3:他读出了“奇怪”的语气。
师:他用“语气”和“表情”告诉我们,他已经读懂了“奇怪”。你们能做到吗?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读懂“奇怪”呢?还不快练!
(学生练习得十分起劲,各自都做出了“奇怪”的表情,部分学生还兴致勃勃地表演了起来。)
师指名读。
生4:边读边呈现出满脸疑惑的神色。
生5:边读边比划着昆虫翅膀的大小,读后做出一副愁眉不展的神色。
生6:读后,还喃喃自语:奇怪?怎么这儿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呢?
师:是呀,只要我们像达尔文一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小红发现母鸡总是围着鸡窝转,感到很奇怪。还有:奇怪!太阳怎么不从西边出来呢?
教师出示投影:
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感到很奇怪。
奇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7:我发现xxx头上有白头发了,感到很奇怪。
生8:奇怪!我掉了的牙怎么还不长呢?
生9:我发现我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了出来,感到很奇怪。
生10:奇怪!今天我们上课怎么用话筒呢?
这一片段涉及的训练内容极小:“奇怪”一词的理解和运用(造句),但教学非常扎实。单从德育渗透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这段教学也堪称精彩。学生的朗读表明他们已经沉浸在课文之中,无疑,只有当学生完全与文中角色(达尔文)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容易体会到此时科学家全部的内心世界,进而明白科学求索的真谛,并为他的求索精神所感动。这是最好的无痕化的德育渗透。后面的造句练习仅仅是言语内化的训练吗?是,但又不仅仅是。我们说让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周围有价值的东西”,这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而要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而这一训练给学生架设了从“德育认知”到“德育行为”的桥梁,是学生从“知之”到“行之”的必要引导和延伸,对学生形成我们所期待形成的行为至关重要。
【教学片断四】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讲述的是达尔文的一个有趣的发现。其实,很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则这样的故事。
(讲述牛顿、瓦特的故事)
师:观察发现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项本领,不仅科学家具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请看,这是我们一位小学生的发现。出示:
假期的一天,我独自到草地上玩。这时,我一不小心碰到了一根草,这根草的叶片开始慢慢合拢。我觉得很奇怪:这叫什么草呢?它为什么要合拢叶片呢?带着疑问,我便继续观察。大约过了几分钟,我发现这根草的叶片又慢慢舒展开来。我想:一定是这根草有什么毛病。没想到,令我惊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一只小飞虫在这根草上停了一会,叶片马上合拢,吓得小飞虫飞走了。过了一会,叶片又舒展开来。我想:我一定要知道这种草的小秘密。于是,我狂奔回家,翻阅资料才知道:原来这种草叫含羞草。
师:俗话说“发明千千万,观察是起点”。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项作业:睁大自己的一双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看看自己会有什么与往日不一样的发现?明天上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交流。
上文落实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要强化向实践行动迁移,向习惯迁移,向生活方式迁移。真正的教育往往在于无声处。语文德育不应该让德育信条仅成为孩子们课堂语言的一部分,而应通过各类鲜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这些信条转化为孩子们生活实践中的一举手一投足,让德育附着着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境遇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精神肉体”,成为未来他们精神世界成长的良好基因。本段设计不是立足于让学生“知之”,而是让学生“行之”,教学一方面向学生暗示“观察发现”与一个人“成功成才”的联系,另一方面是要破除对观察发现的神秘感,树立孩子观察发现的自信心,养成日常观察思考的习惯。当然,德育教育最终要让这一切成为学生的行为方式,自然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两个或者一次两次的训练,所以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建构主义视域下,我们的语文德育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其内容的适宜性,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展开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符合他认知水平、附着具体情境的道德认知,同时引导他们从“知之”走向“行之”,进而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孩子既是语文教育的对象,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未来将参与解决国家、民族、国际乃至全球问题,而当今社会很多价值伦理问题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语文教育既要担负起培养社会人的重任,同时又要着力培育和建构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及其对世界的独立判断能力。惟有如此,语文才能完成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重任,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1]李国霞.《有趣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86OUMVGeKlBuVx EEk_KxC5NUB4l4uKY1C65ThTWOIrTs2I3pbBTzC3oB w6e5ZaJ2gX_T9d4aa4KEcBQ 5vyxE0eXNC1J_7fp337Pb O j7-bu,个别字句、标点有修正。
[2]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4-55.
[4]沈晓敏.在对话中学习价值判断和行为抉择[C]//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20.
[5]拇指.《有趣的发现》反思[EB/OL].http://www.muzhi jy.com/jiaoanzhongxin/exfs/245299.htm l.
[6]佚名.《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EB/OL].http://www.m i an4.net/wendang/jiaoxuefansi/49129.htm l.2014-04-15.
[7]佚名.《有趣的发现》教学案例[EB/OL].http://www.di yifanwen.com/jiaoan/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135202 34417366369_2.htm.
Attribution and Im provement Strategiesof theM oralEducation Lack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nstructivism
HOU Qi
(Yunhe Branch,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Pizhou,Jiangsu 221300)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eaching,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the textbooks and teaching isalwaysemphasized.However,the traditional teachingmaterialsare fullof all kindsof pseudo-sanctified moraleducation,empty preaching andmechanical indoctrinationmetho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we should re-exam ine the appropriatenessof contents in Chinesemoraleducation.W 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build their ownmoral cognition ability and themoral cognition attached to the specific contexts,by creating situations,simulating performances and dialoguing,and guide them from“know ing”to“practicing”.
Constructivism;Chinese moral education;lack;attribution;improvement strategies
G420
A
1674-831X(2017)01-0057-07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10-13
2016年徐州市社科联“徐州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对策研究”(16XSZ-165)
侯器(1966-),男,江苏邳州人,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教授,主要从事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论、语文信息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