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骏
(云南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的调查研究
吴骏
(云南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视角来考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情况。结果表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充分肯定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习生在教育技术的使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表现较好,但对小学生的学情和心理、学科历史发展和教材编排方面的掌握不太好。为此,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师范院校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理念;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全程实践
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实习中,师范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带队教师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其中,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能力的发展起到了更大的作用[1]。因此,考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视角来考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分析师范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一)调查对象
云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分布在昆明市区11所基地学校,实习时间12周。在教育实习的最后一周,对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所示。实习学校选派了本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学历层次较高,职称均为小学高级和一级教师,教龄普遍偏长,能较好地保障教育实习的质量。
(二)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在已有问卷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征求专家和小学教师的意见,自行设计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调查问卷》(实习指导教师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共4道题目;第二部分29道单选题,主要涉及教育实习的3个方面: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和教育调查,其中教学工作主要考察实习生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把学科教学知识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教育技术的知识4个方面。
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评价。每个单选题采用4级评分方式进行计分,问卷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信、效度检验
对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的Cronbachα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913、0.892和0.909,总体问卷的Cronbachα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41,这说明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三个维度之间及其与总体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看(见表2),教育实习各维度之间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维度与问卷总体也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各个维度较好地反映了教育实习所要测查的内容,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一)教育实习的整体分析
对教育实习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各项实习得分较高,呈中上水平(2.5分为中间水平)。其中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都高于问卷的总体水平,而教学工作略低于总体水平(见表3)。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见表4),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两之间的LSD多重比较表明,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都存在显著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比较认可,但实际上,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仅为学生提供了调查的条件,而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能力有限,在这个方面,学校带队教师发挥的作用更大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的时间不长,大多数情况下仅为协助原班主任做一些常规管理工作,这是师范生能够完成的,而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实习生往往感到无法应对。教学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分析师范生的教学实习情况,对教学工作的几个维度作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所示。
教学实习工作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因为PCK是教师知识中最为核心的知识,对实习生PCK的考察,能较好地反映他们教学实习工作。从表5可以看出,实习生关于教育技术的知识掌握得最好,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次之,关于学生的知识较差,且与其他知识差距较大。方差分析表明(见表6),四个维度之间存在及其显著的差异。两两之间的LSD多重比较表明,关于学生的知识显著低于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教育技术的知识,而教育技术的知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知识。究其原因,可能与师范生在校期间开设的课程有关,如学生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课程,虽然也开设了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等课程,但教学中与小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师范生对小学生的知识缺乏实践性,理论与实际脱节。
(二)典型项目的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实习生的实习情况,需要考察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在每一个具体题目上的评价。根据每一个题目的得分,排列出排名前5名的项目和排名后5名的项目,两个方面共列举了10个项目(见表7和表8)。可以看出,实习生在教育技术的使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表现较好,得分很高,均在3.2分以上。而对小学生的学情和心理、学科历史发展、教材编排等方面掌握不太好,尤其在预计学生学习困难、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基础方面较差,仅有2.5分左右。
(一)结论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充分肯定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实习生在教育技术的使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表现较好,但对小学生的学情和心理、学科历史发展和教材编排方面的掌握不太好。
(二)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结合我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对小学实践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理念。能力本位(Compete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简称为CBTE)就是以能力发展为具体目标,强调教师演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布卢姆。师范教育中能力培养计划的制订主要根据被认为表现效率最高的教师特征及行为来确定师范生的教育内容与评价标准。对师范生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以认知为准、以演示为准、以使他人发生变化的结果为准的能力以及情感和探索能力等,其中二三类能力最为重要,并以此两项作为教师教学效率的标准[2]。
在小学教育专业中引入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理念,以“能说会道、能写会算、能唱会跳、能想会做、能书会画、能文会武”为核心能力本位,以行动能力为导向,兼顾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教学技能,在专业技能全程化训练的实践中,通过综合培养与定向发展的方式,培养综合性与基础性并重,突出职业导向性和技能型的高层次、专业化小学教师,不断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
2.深化专业课程改革。目前,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依据和标准,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中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类理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出现凭经验、图方便等随意现象,进而导致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科素养不能满足小学学科教学的需要[3]。
为突出实践导向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需要在“大实践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创新内容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实践教学内容中。一是增加实践课程的学分。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实践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科方向不少于25%。在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等课程都可以增加实践学分。二是课程设置文理交融。根据小学教育“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实践,突出创新”的观点,一、二年级中文方向和数学方向的学生可以不分科,三年级再分方向,因此,在前两年课程的设置要文理兼容。三是课程难度要适中。由于课程开设较多,学生的培养倾向于全科型,因此,课程内容应多而广,难易适中。
围绕“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课程结构,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熟悉小学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文化、艺术、体育为抓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组建学生社团,打造富有教师教育特色的“专业技能文化节”,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构建全程实践教学模式。随着高师教学改革的发展,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传统的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毕业实习——课题研究。其中课堂实践主要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投身于课堂活动中,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要指三字一话、儿童诗画、微格训练、教学比赛等方法,继承和发扬以前中师的优良传统,切实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教育见习、毕业实习安排全程化,形成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真正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其中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抓好了这个环节就为学生以后就业建立较高的起点,这是实践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大学生科训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是一种较典型的科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该模式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间断;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完整性:五个环节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推进[4]。
全程实践教学模式要求进行4年持续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系列活动,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生个体、团体和学校组织相结合,大学与小学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精神、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
[1]朱晓民,张虎玲.教育实习对高师生教育学知识发展的影响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3):10-15.
[2]杨尊伟.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4(1):8-11.
[3]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4]朱元春.高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5):49-52.
Investigation of the Assessmentof Instructorson Normal Students’EducationalPractice
WU Jun
(College of Primary Education,Yunnan NormalUniversity,Kunm ing,Yunnan 650092)
The paper studied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norm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structor of practice schoolsbymeansof the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instructor of practice schools fully affirmed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iesofnormaluniversity students.They did very well in the use ofeducation technology,reportw riting of investigation and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imsand routinemanagement of classes to normal students.However,itwas insuffici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and mental situ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tudents,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ubjec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extbook.Therefore,it isnecessary to set up the vocational ideaof compete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deepen reform of the course,and build the complete-process modelofeducationalpractice.
primary educationmajor;educationalpractice;whole-processpractice
G650
A
1674-831X(2017)01-0053-04
[责任编辑:罗 昂]
2017-01-19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调查研究”(DMA 150217);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小学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SJY201417);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吴骏(1968-),男,云南宣威人,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数学教育、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