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国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方案优化
高立国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肿瘤标志物主指在发生肿瘤和其蔓延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组合、释放或宿主对癌类反应性的一种物质,可以用在表示肿瘤的存在状态。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超强的特异性、极高的灵敏度、充分的表达量或血清中水平与肿瘤组织蔓延或肿块尺寸大小呈正比。目前,在我国科研和临床实验上关于胃癌诊断的方法不胜枚举多,其中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就是其中一种极其常用的检测手段。
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胃癌诊断;方案优化
据统计,我国属于胃癌高发的国家,每年胃癌发病患者都要占据全世界将近一半的比例,比如:上海籍居民每年新增胃癌患者六千多例。由于我国胃癌早期检出率低到10%,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遭受严重影响。因此,探寻胃癌标记物监测方法,为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与分子靶向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如今,胃癌已经跻身为我国普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行列,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恶性肿瘤中比较严重的。那么,胃癌的治疗和检查手段除内镜和影像学的通常用的检查方法外,血清肿瘤标记物也是逐渐被广泛运用的辅助检查途径。近些年,分子化学的医学技术手段的发展有目共睹,,探测出的肿瘤标记物也稳定增长,但具有高敏感度和特殊性的良性肿瘤标记物依然是医学界不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癌胚抗原、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为代表的标识物都能初步判断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而且目前已经不断用于临床,但单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依然受限于很多条件,不是那么普遍。
2.1 X线双重对比造影
可以通过观察胃的状态和黏膜变化,胃的运动和排空情况等;能进一步确定肿瘤躲在位置、体积大小、以及四周的侵害程度,对肿瘤性质的判断、估计手术的可能性和预后等都有重要意义。
2.2 CT扫描或核磁共振
对判断胃癌侵犯胃壁并向腔外生长的范围、有无转移提供参考和帮助。
2.3大便潜血试验
大便潜血试验主指在消化道微弱溢血时,我们用眼睛不能察觉到到粪便中含血,只有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方法才能化验出大便中是否含血。
2.4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2.4.1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早期是在结肠癌和正常胎儿消化道内皮细胞中发掘的。血清癌胚抗原数值增大,一般在消化道癌症,也有时候出现在其他系统疾患;同时,抽烟也对血清癌胚抗原的水平起到不利影响。因此,其单一运用在诊断的特殊性和精准度上都比较低,需要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一起综合运用。
2.4.2 癌抗原
癌胚抗原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等有关的肿瘤标识物,又称胃肠道相关癌抗原。
2.4.3 血沉
血沉的完整名字是“红细胞沉降率”,主要指红细胞在某种环境中下沉的速率,它能有效协助于预测一类病情发展和结果。通常而言,一旦人体被感染或组织坏死,又或者病况向恶性蔓延,红细胞下降速度将加快。因此,红细胞下降速度快了并不是就能判断患了某种疾病。另外,胃肠镜和仿真胃镜、电镜检查,胃液检查、生物学与生化学检查等对胃癌临床诊疗具备某种程度上的参考价值。
3.1 资料与方法
3.1.1 通用材料
以某医院的实验来交流探讨肿瘤标记物最合理且科学有效的综合检测手段。该检测组划分临床诊断为胃癌的病人一共二十八人,其平均年龄是58岁,在手术或化疗等一系列治疗前都已取得血清标本储存备用;它的对照组是20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成人,平均年龄在50岁。
3.1.2 使用手段
使用放射免疫检测法对癌抗原、糖类抗原的数值进行检测,试剂盒选用国产品牌,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就是检测胃肠道与卵巢肿瘤的糖脂类标志物、糖类抗原的水平,试剂盒选用用北欧某进口品牌。
3.1.3 诊断研究结论
从最后的对比实验结果看,血清肿瘤标志水平综合使用后每组的敏感度都比其中任何单项的要高,然而变异性却有呈现下降装。在各种组合项的检测结果中惊奇的发现,胃肠道与卵巢肿瘤的糖脂类标志物与糖类抗原联合后表现出极高的变异性,敏感度却又有大幅度下降;而糖类抗原、胃肠道与卵巢肿瘤的糖脂类标志物与新型糖类抗原,三种综合运用后敏感度是最高的,同时变异性也是最低的。
3.1.3 结果交流
血清癌胚抗原是一种肿瘤细胞黏附分子,是最有研究意义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做血清动态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的监测有重要的意义。肿瘤标志物是一种黏蛋白型的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表达在高分子量黏蛋白上的糖类位点,在恶性肿瘤中上升极其明显,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敏感性达到奖金一般,而特异性临近百分之百,被认为在扩散期和复发转移癌中阳性率极高的指标之一。胃肠道与卵巢肿瘤的糖脂类标志物也是肿瘤相关糖蛋白抗原,亦称为糖类抗原,其在胃肠道癌、卵巢癌、乳癌中都有上升。
综上所述,对于无法联合纤维胃镜检测又严重怀疑胃癌的病况患者,或纤维胃镜检查后严重怀疑是胃癌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综合检测是临床辅助诊断胃癌的最佳方法,尤其对于初期发现胃内恶性肿瘤,越早治疗的效果越好。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非关键的科学意义。
[1] 陈 莉,彭剑雄,周细国.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29-31.
[2] 潘继文,李京南.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125-12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35.2
B
ISSN.2095-8242.2017.08.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