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 王焱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话题作为一种语法成分,通常具有语言形式方面的某种表现,尤其是在话题优先的语言中。用来体现话题功能的语言形式手段就可以称为话题标记。在前人的论著里,汉语及其方言有话题标记作用的单位主要是所谓的“句中语气词”。尤其是方梅提出的“句中语气词实际上是作为句子次要信息和重要信息划分的‘主位-述位’结构的标志”,进一步发展了句中语气词的功能意义。但是迄今为止,方言中有话题标记作用的单位并没有被全面深入地研究。徐烈炯、刘丹青就曾指出,一些方言中的话题标记词不是由句末语气词发展而来的,把它称为句中语气词有不妥。比如上海话中的“倒、也”来自副词,“是”来自联系动词。可见,不同方言之间的话题标记存在较大差异,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话题标记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云南罗平方言属北方方言系统的西南官话体系,同普通话比较起来虽大同小异,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么”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作助词,在《汉语常用字大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后缀:这~,怎~,多~;②歌词中的衬字:五月的花儿红呀~红似火。”而在当地的方言里,“么”用作话题标记时,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本文将从话题成分、句法功能、语用功能3方面出发,对云南罗平方言中的话题标记“么”进行详细的探究。
话题是位于句首的,句子所要突出、强调的主题,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在指称上通常是定指、有定的事物,代表已知信息,是述题的出发点。在云南罗平方言中,“么”前话题的成分复杂,具有多样性。句子成分(主语、宾语、状语),独立语,小句等都能做话题。
1.主语做话题
(1)小强么到还是能吃苦呢。
(2)法金甸么,就在青草塘过去一小点。
(3)你么直接懒了要死。
(4)这个么我也不好得咋个说啦。
(5)妈,再给我几块钱嘛!
五十么差不多了嘛。
(6)我来么就是想告诉你这件事。
(7)我们呢菜籽油么,还是好吃呢。
(8)跳跳广场舞么对身体还是有好处呢。
(9)玩小哈么就回来了嘎。
(10)我们老师么,也盼的你们呢小娃成器。
(11)开车来么帮我顺便带桶香油嘛。
上述例子都是主语做话题的情况,其中主语“小强”是人称名词,“法金甸”是处所名词,“你”是人称代词,“这个”是指示代词,“五十”是数量词,“我来”是主谓短语,“我们呢菜籽油”是偏正短语,“跳跳广场舞”是述宾短语,“玩小哈”是述补短语,“我们老师”是同位短语,“开车来”是连动短语。可见多种成分可充当主语并做话题。
当然,主语做话题时,我们要与非话题句区别开来,也就是主语不是话题的情况。刘丹青曾就提到,当主语是对比焦点、信息焦点、新信息、无定主语时不是话题 。这在云南罗平方言中也不例外。
第一,主语是对比焦点。对比焦点是句子中仅有的被突显出来的新信息,其余部分都是预设信息,即已知的信息。此时句子的谓语部分不是作为新信息的述题,而主语也不是话题。例如:
(12)两个娃娃了嘛,小明么直接懒死啦,小景么多勤快呢。
(13)小陈今天去出差了?
小陈么前两天就去了嘛,今天去出差的是小王。
例(12)中的主语小明与小景对比,被凸显出来;例(13)中的主语小陈是已知的信息,谓语部分(前两天就去了)不是作为新信息的述题。因此,它们都不是话题,只是主语。
第二,主语是信息焦点。信息焦点是句子中信息强度最大的成分。根据陆俭明提出的“疑问代词主语不是话题”的观点,疑问代词作为信息焦点的一类,做主语时不是话题。例如:
(14)罗平哪家呢米线好吃?
九龙小吃么,还是好吃呢。
(15)哪个是张三?
张三么,就是大石桥卖肉那个老张家儿子。
上述例子中疑问代词“哪家”“哪个”分别做主语,而“九龙小吃”“张三”是对疑问代词的回答,属于信息焦点,因此不是话题。
第三,无定主语。朱德熙和赵元任都认为汉语中主语所指的事物是有定的,宾语所指的事物是无定的。但范继淹却发现了许多无定短语做主语的句子,提出"无定主语句大都属于非主题判断句,因此不是话题句"的观点。例如:
(16)年轻人么还是应该多学点知识。
(17)小娃娃么还是不能经常惯的起。
上述例子中的年轻人和小娃娃指的是某一类人,并没有具体指哪一个人,是无定主语,不能做话题。
第四,新信息主语。当主语在一个句子作为新信息出现时,也不是话题。例如:
(18)屋头呢人说你,你根本听不进去半句。外头呢人么,你倒是会听得很呢。
(19)昨天我们两个倒是去了,小明么死活都不去。
上述例子中“外头呢人”“小明”在整个句子中都是作为新信息出现的,不是话题。因此,在云南罗平方言中,当“么”前的主语是对比焦点、信息焦点、无定主语、新信息焦点时,不是话题,应排除在外。
2.宾语做话题
(20)猪么我早就喂掉了嘛。
(21)书么你不好好呢看,一天只认得玩。
(22)冰箱头呢冰棒么,早就着你家儿子吃掉了嘛。
(23)房间头么你就冒收啦。
上述例子都是宾语做话题的情况,且宾语前置,可由多种成分充当。其中,“猪”是动物名词,“书”是物质名词,“冰箱头呢冰棒”是偏正短语,“房间头”是方位短语。
3.状语做话题
(24)明儿天么你倒是早点起来嘎。
(25)将将么你不去,现在人肯定走掉啦。
(26)不有得么就算了!
上述例子是状语做话题的情况,且状语可由名词、副词等充当。其中,“明儿天”是时间名词,“将将”是时间副词,“不有得”是否定副词。
(27)依我说么,你冒管他家呢事情啦。
(28)在我看来么,这种事情根本不值得炫耀。
(29)这张车,估计么就是二十万左右。
(30)说句实在话么,这个工作不咋个适合你。
上述例子是独立语做话题的情况,每个独立语在话语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依我说、在我看来”是表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估计”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可以增加语气的委婉程度;“说句实在话”则表示强调、肯定等语气。
(31)你们要是觉得他人好么,我也没得办法了。
(32)你们不去么,我也不好意思去啦。
上述例子中的“你们要是觉得他人好”“你们不去”都是动词性谓语句,在句中做话题。
话题标记是语言中用来体现话题功能的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在具体的语境下,对于语言信息的传达,表明所附着的实词性成分是句子话题成分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经常运用话题标记来设立话题,以突显话题信息,从而达到有效的话语交流。在云南罗平方言中,“么”在句法功能上具有标记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上位语域式话题、时地语域式话题、领格语域式话题)等功能。
刘丹青曾提到,论元共指话题指的是在话题句中,与句子主要动词发生关系的成分在语义上通常可以表现为施事、受事、工具、对象等,在句法上表现为其所占位置存在空位或复指的情况。当“么”标记论元共指性话题时,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话题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此时与话题共指的成分只能出现于述题的主语或宾语部分,与话题复指的成分通常出现于话题标记“么”前。例如:
(33)老张么,我认得[他]呢。
(34)老李么,[他]还挨我吃过饭呢嘛。
(35)这件衣服么,我说过好几回[这件衣服]不适合你了嘛。
(36)三爷爷这个人么善良得很。
(37)零食这种东西么你还是少吃点。
例句(33)(34)(35)中[]的内容可以出现,也可以省略,省略时,属于空位。但是我们仍然能根据语义了解[]中与话题共指的内容,且共指的成分只出现于述题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例句(36)(37)中的“三爷爷、零食”分别和“这个人、这种东西”对应,属于复指。当然,“这个人”“这种东西”也可以省略,复指往往具有突出、强调话题的作用。
第二种,话题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此时与话题共指的成分只能出现于述题的宾语或话题的补语位置,而与话题复指的成分紧随话题出现。例如:
(38)要是说李老三打他媳妇么,我倒是不相信[这件事 ]。
(39)李老三打他媳妇这件事么,我倒是不相信。
例句(38)中的话题与[这件事]共指,且共指成分“这件事”出现于述题的宾语位置。例(39)中“李老三打他媳妇”与“这件事”复指。两个例子尽管在句法上表现不同,语义上的表达却是相同的。
语域式话题是指话题为述题提供所关涉的范围或者框架,即话语谈论的主语内容。有以下3种类型:
1.标记上位语域式话题
上位语域式话题是指与句子主要动词发生关系的成分与话题成分是全集与子集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上位语域式话题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上下位关系。例如:
(40)水果么我就只喜欢吃香蕉啦。
(41)电影么我只喜欢看动作片。
上述例子中,“香蕉”与“水果”,“动作片”与“电影”之间是子集与全集,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属于上下位关系。
第二类,领属关系。例如:
(42)这件衣服么,我还是最喜欢它呢颜色。
(43)他家的房子么,我觉得客厅最好看啦。
上述例子中,“衣服”与“颜色”,“房子”与“客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从领属上看,颜色属于衣服的一部分,客厅属于房子的一部分。
2.标记时地语域式话题
时地语域式话题为述题提供时间处所方面的语域。当时间处所词出现在句首时,存在空位或复指现象。例如:
(44)青草塘么,我还是认得好几个朋友[在那点]呢。
(45)1993年那一年么,我还没有出生呢嘛。
例(44)中的话题(青草塘)为述题(我还是认得好几个朋友[在那点]呢)提供了处所方面的语域。“青草塘”与“[在那点]”是空指。“在那点”可补充也可省略。 例(45)中的话题(1993年)为述题(我还没有出生呢嘛)提供了时间方面的语域。“1993年”和“那一年”是复指,能突显1993年这个时间点。
3. 标记领格语域式话题
领格语域式话题不是谓语动词本身的论元,而是跟谓语动词存在间接的语义联系,即领属格的关系。例如:
(46)这只小狗么,眼睛最好看啦。
(47)这个手机么,屏幕都烂掉啦。
上述例子中“小狗和眼睛”“手机和屏幕”之间属于领属格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且话题“小狗”“手机”跟谓语成分“眼睛最好看”“屏幕都烂掉”之间分别存在间接的语义联系。
4. 标记背景语域式话题
背景语域式话题是述题内容所关涉的背景知识或谈话语境,话题和述题间的关系比较松散,没有明确的语义联系。例如:
(48)这件事情么,你咋个都要给我办好。
(49)明天呢考试么,你倒是认真点嘎。
上述例子中,话题“这件事情”和“明天呢考试”属于背景信息,是谈话双方所共同了解的信息点。而话题与述题“拟咋个都要帮我办好”“你倒是认真点嘎”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语义联系,关系比较松散。
三、“么”的语用功能
语用功能是指当语言运用于具体的语境中时所起的作用。在云南罗平方言中,话题标记“么”不仅具有分开话题与述题的作用,在具体的语境中还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
云南罗平方言中,“么”能作为体现句子停顿的一种语言形式手段,起到停顿的作用,即能使说话人的话语有短暂停歇。表示停顿时,“么”可以出现在主语、谓语、状语、关联语、插入语、修饰语之后,例如:
(50)你么直接笨了要死。(主语后)
(51)我觉得么这件事情难处理啦。(谓语后)
(52)当时么我也是着吓着啦。(状语后)
(53)他这个人鬼得很,经常害别个。所以么,你还是要小心的点。(关联语后)
(54)在我看来么,你这件事情做得有点过分啦。(插入语后)
在一定的话语交际中,“么”作为一个标志停顿的词,具有缓和语气的功能,“么”的运用不但不会影响说话人对话语的表达,反而能通过停顿调整气息,缓和语气,清楚地表达观点,让听者更能接受话语信息,并理解说话者的真正意图。
我们知道,完整的话语交际由明示和推理两个阶段构成。从说话人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行为,从听话人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推理行为。交际的成功不在听话人辨认出话语的语言意义时,而在他们从话语中推断出说话人意义之时。“么”能起到明示作用,帮助说话人表达话语信息,从而使听者推导出话语意义。例如:
(55) 小明这个人怎么样?
小明么还是苦得呢。
(56)开车过去么,还是快得很呢!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么”的运用能产生一种语境认知效果,听者根据“么”的明示性刺激,并结合“么”后的新信息,不仅能理解语言意义,还能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即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实信息,从而达到交谈的目的。可见,“么”的明示作用有利于帮助说话人构建积极的话语信息,从而使听者积极地了解说话人的意图,促使话语交际顺利完成。
强调作用是指“么”在一定语境下能够突出、强调说话人话语中的重要信息。例如:
(57)你大晚上骑车出去么,要小心点。
(58)你晚上一个人在家么,记得把门反锁起来!
从例(57)(58)可以看出,在需要强调、重点突出等语境下,“么”能够增强说话人的语气,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语意信息,从而帮助听者快速、准确地了解说话人的意图。
提醒作用是指“么”在特定的语境下都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例如:
(59)明天么,你还是去看看他算啦。
(60)晚上十点钟么,那个电视早就完掉啦。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么”都带有一种提醒和建议的作用,在提醒对方的同时又做出了相应的建议。例(59)蕴含的意思是可能你一方面忘记了,另一方面不想去,但出于某些因素还是应该去看看他。例(60)蕴含的意思是十点钟我们喜欢看的电视剧已经结束了,这是提醒,提醒之外蕴含的深层意思是希望能早点回家。
在云南罗平方言中,“么”能作为一种体现句子对比的语言形式手段,即“么”的出现能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例如:
(61)客车上么,你还是不要咂烟啦。
(62)在别人家么,你要有点坐像。
上述两个例子中,“么”都潜在的带有一种对比作用。在对比的场合之下暗示听话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什么。例(61)中的“客车上”与“客车外”形成对比,虽然“客车外”没出现,我们仍然能体会到说话人的意图:你应该在客车之外的地方抽烟。例(62)中“别人家”和“自己家”形成对比,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对比的信息,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在别人家里要坐得端正,在自己家你想怎么坐都行。因此,“么”在这样的语境中起到了对比的作用。
能愿作用是指当“么”出现于一定的语境下,具有能愿作用,能体现话语中与意愿有关的信息,使说话人的能愿表达更顺畅合理。例如:
(63)我觉得么,你应该做完作业再出克。
(64)我建议么,你病好了再出去玩。
当“么”用于表示说话人能愿的词语后时,能够加强说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活跃交流氛围,使说者在一种轻松的语气之中传递想表达的信息,有利于听者直观从语音上掌握说话人所传达的信息,促进二者交流。
以上我们以云南罗平方言中的话题标记“么”为例,重点探讨了“么”前的话题成分,“么”的句法功能以及语用功能3个方面。我们发现,“么”前的话题成分复杂,可由主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独立语以及小句充当。“么”在句法功能上能标记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从而起到突显、强调话题的作用。从语用上看,在不同的语境中,“么”能影响到说话人对话语信息的表达,具有停顿、明示、强调、提醒、对比、能愿等作用。此外,我们发现在云南罗平方言中,“么”没有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或用作助词表示后缀的用法。可见话题标记“么”不是由句末语气词发展而来,也不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助词演变的。那么话题标记“么”究竟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
[1]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2):129-138.
[3]《汉语常用字大词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常用字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刘丹青.汉语中的非话题主语[J].中国语文,2016(3):259-275.
[6]邓瑶,冯佳.昆明方言中的话语标记“了嘛”[J].西南学刊,2011(00):226-235.
[7]李洁,李景红.拉祜语的话题句[J].民族语文,2014(1):48-55.
[8]戴庆厦.景颇语的话题[J].语言研究,2001(1):100-105.
[9]黄成龙.羌语的话题标记[J].语言科学,2008(6):599-614.
[10]赵燕珍,李云兵.论白语的话题结构与基本语序类型[J].民族语文,2005(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