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应用与思考

2017-03-09 04:54李晓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李晓婷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应用与思考

李晓婷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回顾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在我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总结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临床教学

导师制最早产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逐渐发展成为两所高校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1]。自19世纪开始该模式推广到本科生,并逐渐被很多大学所采纳,在100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得以不断继承和完善[2]。在我国,导师制早已成为研究生教学中的成熟制度,但是在本科生教学中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院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临床时,即本科四年级开始实行临床导师制至学生毕业,至今已有10年时间,在此做一总结性回顾。

1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的实施

1.1 优选导师

从科研、教学、临床、外语等方面对导师进行考核,选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主要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选择。每10位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由高级职称教师任组长。

1.2 为学生配备导师

临床医学专业四年级学生来我院后,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明确学生对导师各方面的要求及学生的专业兴趣,采取教师自荐、学生选择、医院指定相结合的方式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

1.3 个别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遵循个别指导与小组指导相结合原则,每周小组指导2次,随时个别指导。小组指导每次可以是一位导师,也可以是多位导师。

1.4 导师工作

导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关心学生的思想、考研及就业各方面。导师的具体工作:(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2)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学习、工作环境,调整好心态,及时发现学生情感和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3)为所带教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其理论学习及操作训练,传授临床技能和学习方法。(4)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专业文献,适当参加科研活动,培养科研能力。(5)及时与实习轮转科室带教教师和医院教学管理人员沟通,准确掌握所带学生各方面情况。(6)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导师应带领本科生一起向患者家属进行病情告知、术前谈话等各类医患沟通活动,提高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

1.5 持续监控,考核带教质量

医院每学期组织一次导师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导师津贴。每年评选一次导师先进个人和优秀导师组以及导师工作优秀教研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导师工作业绩作为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参考内容之一。

1.6 导师中途可调换或解聘

学生专业兴趣有改变可随时调换导师。学生对导师不满意、导师学期考核不合格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则撤销其资格,重新选聘导师。正常情况下导师两年一聘。

2 实行临床导师制的效果

2.1 学生品德高尚,心理素质过硬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教务部干事负责学生工作,轮转带教教师负责教学工作,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整体认识与管理。本科生临床导师在整个临床学习阶段自始至终负责同一名学生,可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对其思想品德、心理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予持续指导与示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提高,并且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传统的临床理论课教学受制于死板的教学计划以及按部就班的课堂“填鸭式”授课,使学生对临床理论课失去兴趣。在传统的临床实习中,往往采用实习生科室轮转方式,实习教学由科室带教教师负责。由于学生在每个科室的实习时间较短,带教教师频繁更换,加之带教教师工作繁忙,导致带教教师与学生不能够经常保持沟通。学生因每个临床科室带教要求不同,整个实习过程没有统一指导,没有长期有效的监管,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实施导师制弥补了临床带教教师不断更换的不足,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体现出带教的连贯性。导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志向,定点定人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好理论课,搞好临床实习。同时,导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辅导。

当前一系列医疗法规的颁布实施和医患矛盾的加剧,致使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而减少实习生临床观摩和操作的机会,导致实习质量滑坡[3]。在临床教学阶段配备全程的导师来指导教学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计划与任务,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经常随同导师从事大量的临床工作,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临床技能,可满足毕业后的临床工作需要。

2.3 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学生在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专业思想,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思考。此时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兴趣,选择相应的导师,在如何认识所学专业、如何设计未来的专业道路、如何处理考研与就业的关系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给予指导,能帮助学生找准以后的工作定位及专业方向。

2.4 提高学生科研水平

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培养一定的临床科研思维。导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4],便于其以后独立开展各项科研活动。

2.5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人际关系相比学校变得复杂,尤其是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成为学生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实行临床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从导师的工作细节中体会沟通技巧,学会在各种特殊情况下更好地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由于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与人交往时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6 教学相长

实施导师制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导师各方面的能力。导师制对导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技能、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各方面成绩与导师紧密相关,学生成绩反映了导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激发了导师的带教热情,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机制。导师的遴选和激励机制、淘汰机制,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促进导师正确处理教学、医疗、科研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医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部分导师带教质量不高

导师制的实施也暴露了我院教学工作的不足。如导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导师教学意识淡薄。本科生导师是各个科室的主力,肩负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临床工作,业余时间还要搞科研,部分导师因不能恰当处理医教关系而疏于对学生的指导。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将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对教学质量差、学生反映问题多的导师取消其导师资格。

3.2 部分学生与导师交流不顺畅

有部分学生比较胆怯,担心主动联系导师会被拒绝;也有学生学习模式仍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体会到导师制的优越性,不会利用导师制带来的资源。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主动与学生联系,了解和尊重学生。只有平等相待,学生才会与导师交心,才能实现导师、学生和谐相处。

3.3 导师知识受专业限制

导师的职业范畴只限于特定的一个专业,其他专业知识有所不足,而学生需要广泛学习新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好10人的导师小组是一个好办法。当一名导师带领学生进行临床见习或操作时,一组10名学生可以一起参加。由于10名导师的专业不同,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临床病例和临床技能,从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3.4 本科生导师制各项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对研究生的培养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培养步骤和毕业考核。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在国内各院校、各专业中的实施缺乏统一的培训目标、步骤、考核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等,今后需要院校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努力探索解决方案。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本科生临床导师制,以求通过两年的临床导师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临床技能、在考研及就业方面均具有优势的医学人才。

[1]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39-41.

[2]吕忆松,李莹莹,尚建辉.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86-188.

[3]张安勇,刘成玉,赵维呈.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46(2):77-79.

[4]王素青,孙效正.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和延伸[J].潍坊学院学报,2005(5):132-134.

G420

A

1671-1246(2017)09-0014-02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