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唐辉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药物分析课程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乐,唐辉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药物分析课程的创新培养模式。方法 建立药物分析科技创新团队,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提高综合能力。结果 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成绩。结论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是创新培养模式的体现。
药物分析;创新;培养模式
人才培育是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很多学校一直研究探索的课题。随着社会发展,人才的定义及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固有的培养模式很难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每隔几年,高校都会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一门核心课程。近年来,我们在该课程教学中创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创新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科研能力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一直很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锻炼。近年来,为鼓励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我校实施了大学生研究计划(简称SRP),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就某一学科感兴趣的科研内容进行课题申报,获得立项后开展科学研究,结题后给予一定学分。这种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项目、挑战杯大赛等,选拔一些有科研思维、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笔者在药物分析课程开课期间,挑选了药学、中药学两个专业成绩优秀、有学习热情的学生,组成了科技创新团队,鼓励团队成员查阅文献,结合药物分析课程所学内容,就某一知识点进行分组讨论,并推选学生代表进行汇报[1]。
早期目标是让团队成员熟悉文献查阅方法,为将来进行科技探索做准备;与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获得学科前沿信息。通过半学期的实践,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大幅度提升,全部掌握了文献检索和快速阅读方法。部分学生开始检索少量英文文献并进行阅读,这也吸引了一些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科技创新团队。大量文献的阅读,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思路,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领会。除课堂上的小组汇报外,课余学生还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实验探索,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在随后进行的SRP项目申报中,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提前设计了实验流程,根据课题类型找到相应的教师进行沟通、申报,改变了过去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申报模式。这部分学生均成功申报了项目,获得了校级课题立项,开始独立地进行科技探索。
本科阶段,学生参与科研探索的机会较少,相关能力也很难表现出来。在科技创新团队中,学生表现出的热情和学习能力超过了笔者的预期,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反复阅读文献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段时间后,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思路。如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有一位大二学生家乡生产某知名度很高的凉茶,凉茶中含有很多中草药,对人体健康有益。由于凉茶中含有蔗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这位学生加入科技创新团队后,针对这一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了解了凉茶的制备工艺,对于其中不同的中药材所发挥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多套无糖凉茶的生产工艺。为了证明其设计的工艺不会对凉茶的一些原有成分产生影响,他将药物分析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与天然药物化学知识点相结合,设计了有效成分验证实验。通过验证实验,最终得到了其中效果较好的一套生产工艺。这个设计在小组讨论中被一致认可,后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了更加规范的实验方案,获得了校级大学生研究计划立项,取得了经费支持。后来,该生查阅文献后了解到新疆有一种特种药材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结合前期的实验设计,他计划将这种药材作为配方成分之一添加到无糖凉茶中,并计划申报全国挑战杯大赛。目前,该项工作的前期基础研究已经展开。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不但在科研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例如,在查阅英文文献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课堂汇报时,学生普遍采用PPT进行叙述,课余时间还学习了正交设计软件等的使用,这些均增强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些能力都将成为学生后期就业、考研的优势。
科技创新团队成立后,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各类科技活动中出现了本科生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加入其中。但是我们发现科技创新团队还存在一些不足:(1)影响范围小,在本院六百多名本科生中,能够进入科技创新团队的不到一百人,还有很多学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加入该团队。(2)指导教师缺乏,目前药物分析相关教师共有5名,学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涉及药理、药物分析、药剂、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更多的指导教师参与团队活动。(3)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对一些应用性的科技探索兴趣较高,对于基础性研究表现出的热情较低。在活动中,除了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课堂汇报形式外,还需将一些新的活动形式引入其中,吸引学生加入。
依托药物分析课程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科研思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不仅在课程学习中扎实掌握了知识体系,还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药物分析课程组教师指导的“迅捷分析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了兵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多名学生主持了国家SRP,申报校级SRP的项目并获得立项;还有很多学生加入了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研究;一部分学生还参加了挑战杯、火炬杯等比赛,拓宽了眼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还制订了未来的发展计划,例如计划建立相关的微信平台,发布最新科研信息;与其他专业学生研讨,探索多学科领域合作等。笔者也计划将科技创新团队活动与学生平时成绩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2]。药物分析课程的创新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创新培养的缩影,两年来,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创新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1]郑彧,郝东,曲扬.优秀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2):5-6.
[2]潘林梅,娄兆文.高校中医药院校药剂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2-23.
G420
B
1671-1246(2017)09-0005-02
注:本文系2016年石河子大学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项目(BL201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