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鹏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质量控制的开展意义
熊 鹏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近几年,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完善,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保障,大大提高了疾病治疗效果。作为开展各项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得到了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重视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提升医疗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笔者将采用综述的形式,分析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质量控制的开展意义。
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质量控制;开展意义
近几年,医疗设备在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日渐突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是技术风险与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控制医疗风险,增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动医院进一步发展。
如今,从某种意义讲,医疗设备质量,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医疗设备,是直接或间接用于诊治人体的装置,其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2]。
医疗诊断中,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准确性是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条件,例如,诊断中的B超、脑电图机、电子胃镜、心电图机、血压计、X线机、超声波、MRI等,治疗中的激光治疗仪、螺旋刀、高压氧舱、紫外线治疗仪等,放疗中的直线加速器、中子刀等,误差一旦超出规定范围,或量值不准确,均可能对诊断及治疗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
因此,医院应从本职出发,重视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与质量控制,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
(1)质量安全:关于质量安全,共涉及三个含义,第一,危害,指引起潜在伤害、病变及财产损失的情况与动态环境。第二,风险,即基于规定使用条件下,评估使用医疗设备对使用者、患者造成伤害的概率及程度。其中,物理风险、临床风险和技术风险是三种基本类型。第三,安全性,就医疗设备而言,安全性,指一个能够接受的风险标准,是在科学合理管理医疗设备的情况下,预防风险、事故伤害及危险等因素的状态[4]。
(2)质量控制:以安全应用医疗设备为目标,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无故障,以防发生医疗事故。
3.1 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管理者综合分析医院医疗设备实际情况,借鉴先进技术与经验,完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质量控制的关注与重视,日常医疗中,科学、合理使用医疗设备,规范操作行为,确保诊治效果。
3.2 规范采购
采购医疗设备前,需综合论证医护人员所提出的设备性能指标,选择适宜的医疗设备类型。采购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注册证以及进出口产品注册证,严禁暗箱操作,确保所购医疗设备各项性能达到标准。
3.3 优化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采购后,需加强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建立基本信息档案:例如,产品情况(例如,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和产品编号等)、采购情况(例如,采购时间、采购价格、生产厂家)、科室使用情况等。(2)维修登记:针对需维修的医疗设备,维修后,需填写维修登记表,其中,表格内容包括使用时间、故障类型、处理方法等。(3)保修合同管理:对于贵重仪器设备,购回后,需对保修合同进行信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型号、名称、保修编码、保修内容、起止时间、科室、保修厂家等。
3.4 加强培训
一方面,针对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使用医疗设备的主体,因此,医院管理部门,以科室为划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培训活动,指导医务人员学习科室医疗设备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把握医疗设备使用技巧,避免盲目使用设备情况,保护医疗设备。同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奖惩制度,促使医务人员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开展工作,爱护医疗设备,切勿随意破坏设备。另一方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与维修技术,以维修人员的具体特征和特长为依据,细化分工,明确划分职责,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到故障点,并予以维修,尽可能避免因设备故障,对医疗行为造成影响。
3.5 淘汰报废
淘汰报废,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最后环节,其中,寿命完结、行令禁止等均是淘汰报废的原因。若需淘汰报废,经由科室,提出申请,通过相关部门核实后,领导予以批准,进行报废处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需客观评估医疗设备质量,该报废的应及时予以报废处理,避免因设备质量问题,影响临床诊治。
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诸多先进医疗设备在疾病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医疗设备的质量,是影响诊治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医疗设备在医疗行为中的地位,提高医疗设备质量安全,加强质量控制,促使医疗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达到提高疾病诊治效率的目的,为医院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李向东,崔 骊,云庆辉,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等级评审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2):67-68,69.
[2] 梁洁银.医疗设备质控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疗设备,2014,(5):115-117.
[3] 田君鹏,林小灵,胡立勇,等.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165-166.
[4] 邓 伟,陈鲁生,刘建强,等.医疗设备安全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93-293.
本文编辑:吴玲丽
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36.7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