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昌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兰州730050)
整合中医师承教育构建特色育人方式
李世昌
(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兰州730050)
中医师承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繁荣以及核心人才培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医人才培养以院校和师承教育为主,自学、家传等多种模式并存,表现出鲜明的传承性、统一性与连续性特征。
中医;师承教育;精准育人
师承教育是我国几千年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学教育方式,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和治疗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本文拟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师承教育就是师徒相传进行学习的方法,是我国古代中医知识传授的一种主要形式,至今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渗透着中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历史上的许多名医大家,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如传说中的雷公从师于黄帝,岐伯从师于僦贷季,扁鹊从师于长桑君,淳于意从师于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张仲景从师于张伯祖,李东恒从师于张元素,而罗天益又从师于李东恒等。在中医发展演变过程中,名医名师灿若星辰,形成了诸多学术流派和学术思想,使得师承成为一种特色育人模式。
从实践看,师承教育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调动师徒双方的积极性。由于师徒大多是自愿结合的,志同道合的师徒结合在一起,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老师认真执教,学生刻苦学习,互相切磋医术,用心思考、沟通、交流,完成传授、学习任务。
(2)有利于学生继承老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由于师徒之间的特殊关系,学生除了学习有关理论外,主要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因此学生往往是老师所属学派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正是这种独特的传授方法,使中医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因而师承教育方法既构成了人才链,又发展了医学理论和实践。
(3)有利于紧密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若不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古代名医大多是有实践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随时讲授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学生可以快速全面地掌握临床技能。如金元时期的李东恒、罗天益是一对有口皆碑的师徒,李东恒不仅认真传授医术,还在生活上照顾罗天益,而罗天益除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李东恒的学术思想外,还结合自己的体会与临床经验撰写了《卫生保鉴》一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成为一代名医。由此可知,师承是行之有效的特色医学教育方式,即使是在院校教育盛行的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家传教育是中医师承教育的又一形式,主要在世医之家进行,父辈的丰富经验通过儿辈的继承不断延续,尤其在元、明两代,医家与工匠等行业一样盛行子袭父业,这种职业的世袭使家传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一定地位,造就了一批有成就的世医与名医。家传教育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学习环境。凡出生于世医之家者往往从小耳濡目染,较早接触中医学知识。父辈对其也从小就授以舌诊、脉诊等知识,作为定向培养,有较扎实的基础。
(2)父以教子尽得真传。学生的老师往往是他们的父亲或祖父,父辈总是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将医术、秘方传授给儿辈,并希望能世代相传。因而凡经家传医生,大多数有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只要不墨守成规,在事业上易取得成功。但是家传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学派门户之影响,不易接受其他医家学派的学术思想,从而导致知识及水平的局限。此外,家传教育方式有时受“传子不传婿”“传婿不传女”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验方秘术失传。
(3)自学成才。从古至今,通过自学成才者为数不少,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因自身有疾病或家属患病而钻研医术;二是由于科举仕途不利或某种原因转而学医;三是受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如“为儒者不可不兼夫医”“为人之子不可不知医”等,从而留心医学。自习医术者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如金元时期的张元素,8岁就去试童子业,27岁考进士,后来奋发勤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名医。他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观点,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等医书,其弟子李东恒、王好古等均为名医。从自学成医的成功事例来看,自学者往往都有坚定的意志,能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3高等教育中的师承教育模式
(1)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融合。中医院校是培养中医专业人才的摇篮,从历史上看,南北朝时我国就设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医学校———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等部门组成,负责王室与朝廷大臣的医疗保健及医生培养工作。太医署设有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部设有4个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其中医科规模最大,设有医师、医工、医生、典药、医学博士、助教等岗位。教材主要是《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和《脉经》,医科的学生先学习这3种教材,然后分别学习其他科目,如体疗(相当于内科)等。唐代的太医署、宋代的太医局是比较正规的医学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神农本草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等教材学习到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毕业后主要在太医院当太医或医官。由于他们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且面对的病种单一,诊治谨慎,故历史上由学府培养出来的医生很少有突出成就。
(2)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虽然中医教育蓬勃发展,实现了大规模的院授,但师承教育仍然是我国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如何更好地规范师承教育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年轻的中医想要有所提高,特别是想要成为一代名医,拜名师是捷径,也是中医教育的特色。为了传承和发扬当代名老中医的理论特色与临床经验,我国相继制定了各项制度和优惠措施来支持、鼓励现代师承教育的发展,使“院校教育典基础,师承教育显特色”。其培养体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满足多方主体需求的更加协调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3)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倡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中医人才培养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精准育人”,始终以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为终极目标。在实践中,各专业要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要始终做到老师当面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形式上,学生采取跟师形式,在和老师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大量鲜活的感性临床经验,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活跃的学术思想与现代科研方法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开创性。学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临床实践,使中医理论得到升华,临床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创新中医学术、促进理论发展及推动中医教育改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性思维。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培养中医人才,首先要培养其思维模式。中医能够经久不衰,关键在于疗效,而疗效来源于正确的思维和精准治疗。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解人之惑,老师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次要热爱教学,尽心尽力,将精力投入教学事业,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有强烈的培养中医药人才的责任感;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中医诊断病症主要靠望、闻、问、切四诊法,在带教中必须注意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抓住主症。蔡元培曾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所以,就大学教育而言,其最终价值取向应该是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上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大批知识丰富、技术娴熟的“专业人”,更需要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完整人”。师承教育注重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其良好品质的锤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5)整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模式,提倡“精准育人”。师承教育规定了经典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求,规定经典理论学习要采取自学研究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并学习一部与所从事专业有密切联系的专科经典。这一规定首次将中医经典的深入学习制度化,彰显了当代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视基础理论教育。此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对病人态度和蔼、认真负责、关心体贴、一视同仁等品质,并提高业务水平。老师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既要无私教书,又要努力育人,培养热爱中医专业、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理论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师承教育是依据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结合中医教育实际情况,以培养新型临床应用型中医药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跟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临床经验,感受中医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过程,促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中医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师承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以及适应中医发展的特点,不断得以延续和完善,成为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
G420
A
1671-1246(2017)11-0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