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7-03-09 03:36:5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阿糖胞苷白血病骨髓

徐 倩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血液科,四川 成都 610091)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徐 倩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血液科,四川 成都 610091)

目的研究分析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诱导及早期强化治疗达完全缓解,行巩固治疗HR中,观察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未见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肝脏、肾脏损伤,骨髓抑制为最常见化疗不良反应,常发生于化疗后1-2周,消化道症状、药物热、皮疹及头痛也有发生,早期预防治疗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给予积极对症处理或及时停药,临床症状改善良好。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头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需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重视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大剂量阿糖胞苷;白血病;巩固治疗;不良反应

近年来小儿白血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阿糖胞苷是临床上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的主要药物,由于大剂量阿糖胞苷可导致明显骨髓抑制,现仅用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后的强化治疗,以达到清除残留肿瘤细胞,提高远期疗效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小儿白血病可以显著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率和完全缓解率,但是随之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升高[2]。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患儿1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临床疗效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均经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morphology-immunology- cytogeneticsmolecular biology,MICM)诊断与分型确诊为ALL,依据CCLG-2008急淋化疗方案危险度分组确诊为高危组。化疗前完善血常规、肝肾功、心脏功能检测,排除化疗禁忌症,患者家属均知晓此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头颅放射治疗史。其中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6例,年龄段2~14岁,平均年龄(6.9±1.3)岁,所有患儿均给予诱导治疗VDLD及早期强化CAM×2次,且已完全缓解,外周白细胞≥3.0×109/L,血小板≥100.0×109/L。

1.2 研究方法

巩固治疗包括(HR-1、HR-2、HR-3)×2次,本研究采用阿糖胞苷(Actavis Italy S.p.A.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594),具体方案:HR-1中Ara-C 2g/(m2·次),静脉输注,大于3小时,Q12h,D5天,共2次;HR-3中Ara-C 2g/(m2·次),静脉输注,大于3小时,Q12h,D1-2天,共4次。

1.3 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

注意观察巩固治疗期间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注意对患儿口腔、皮肤、肛门等部位进行清洁护理,巩固治疗期间充分水化,大于6天以上,1000~2000 ml/m2;昂丹司琼(GlaxoSmithKline Manufacturing S.p.A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068)4 mg/次,1次/d,防止消化道副反应;自开始使用Ara-C开始,给予激素眼膏或滴眼液×3天,预防角膜结膜炎。大剂量维生素B6预防神经毒性150mg/m2,静脉输注或口服,Q12h×2天。开始Ara-C开始,预防性口服吲哚美辛1.5 mg/(kg·d),分3次口服×3天,预防药物热。在Ara-C期间观察神经毒副作用,如出现眼球震颤或共济失调等表现,立即停药。化疗期间检测血常规及肝肾功情况。如出现发热,完善血培养及C反应蛋白检测。化疗期间常规予口服预防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及抗真菌药物预防特殊病原体感染。

2 结 果

15例ALL高危患儿经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1)15例患儿均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在化疗后1~2周最为明显,外周白细胞<(1.04±0.5)×109/L,8例患儿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合并感染(53.33%),呼吸感染5例(62.5%),消化道感染2例(25%),血培养阳性1例(12.5%),给予足量的广谱抗生素后感染控制。2)消化道反应:10例患儿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66.67%),其中出现恶性及呕吐共7例,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泻。3)药物热及皮疹:6例出现发热反应(40%)。在用药后12小时后发生,持续2-4天,热峰38.8℃,3例例伴畏寒及寒战表现,5例C反应蛋白升高>20mg/L,血培养均为阴性,给予口服布洛芬退热后体温可降至正常,发热大于38.5℃且中性粒细胞<0.5×109/L均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48小时。皮疹发生共2例(13.33%),于用药2-3天发生,给予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消退。4)中枢神经毒性:3例患儿出现轻微头痛,在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5)均未观察到心脏、肝脏、肾脏毒性。

3 讨 论

阿糖胞苷是临床上用于白血病患者高危组巩固治疗的常用药物,其通过抑制癌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干扰癌细胞增殖,大剂量Ara-C可通过血脑屏障,有利于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但是在临床使用中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药物所致神经毒症、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相应的增加,如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很容易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3-4]。国外有报道大剂量Ara-C应用后平均粒缺时间为12天[5],国内报道大剂量Ara-C应用后平均粒缺时间为10.4天[6]。因此在巩固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治疗。

本研究中未见明显的神经毒性及心脏、肝脏、肾脏损伤,骨髓抑制不可避免,预防及及时控制感染发生对于治疗有重要意义,消化道症状、药物热、皮疹及头痛也是常见不良反应。在化疗同时预防性使用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治疗,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后给予积极对症处理或及时停药,临床症状改善良好,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及不可逆后遗症发生。均已缓解。

综上,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给予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见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头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需早期采取预防措施,重视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化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张 静.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小儿白血病巩固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5(21):101-101.

[2] 周海霞,李 原,阮积晨,等.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不良反应防治[J].浙江医学,2005,27(4):299-300.

[3] 刘 娜,吴晓莉,穆艳顺,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阿糖胞苷浓度测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2):102.

[4] 孙 妍,孙立荣,李学荣,等.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短期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7):649-651.

[5] 卢建华,庞彦超,陈建英.LAMA一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11(30):2403--2404.

[6] Zheng H C,Sugawara A,Okamoto H,et a1.Expression profile of the REG gene family in co[orectal carcinoma[J].Histochem Cyto chem,2011,59(1):106-115.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3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36.7067.02

猜你喜欢
阿糖胞苷白血病骨髓
基于蒙脱石负载的阿糖胞苷复合物的制备
山东化工(2024年1期)2024-02-04 09:47:12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2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34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2:02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