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白鹤幼儿园 赵 岚
科学探索活动以其内容的新颖、现象明显、趣味性浓、操作性强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深受幼儿的喜爱。
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于是,本学期我们班的科探区,投放了各种声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对材料和物品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中,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的奥秘。
观察:苗苗和澄澄在探索区争抢喜羊羊的拨浪鼓。于是,我对他们说玩玩具时,遇到问题,小朋友可以怎么解决。他们说要轮流玩。我说:好的,那你们轮流试试怎么样让拨浪鼓发出好听的声音,比一比谁的办法多。再试试让其他玩具也发出声音来。
分析:喜欢摆弄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
调整: 材料投放时,可以投放材料品种少一些,同种材料要多一些。如投放捏的、摇的、敲打的声音玩具时,同一品种数量多一些。
跟进:孩子们能够分享交流自己拿到的玩具是怎么发出声音的,还会教不会玩的幼儿怎么让玩具发出声音来。
观察:今天探索区心尧将各种发声玩具玩了一遍后,开始用琴棒东敲敲西敲敲。
我便对他说:你发现你用这根棒子敲出来的声音,都一样吗?他说不一样。那请你把你敲出来的不同声音等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于是,他开始到处找材料敲打,听辨声音的不同。
分析:小班幼儿喜欢新鲜的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摆弄,对于探索区现成的发声玩具已经失去了热情和积极性。
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将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各种不同材质的瓶子、罐子、锅子、饼干盒等,让幼儿敲打探索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
跟进: 幼儿每次探索活动都非常积极,能够通过敲打不同的瓶瓶罐罐、玻璃等、塑料物品探索出不同的声音。
观察:探索区的瓶瓶罐罐,曦曦敲打了一会后,就说:老师我不想玩这里了,我要去玩益智区。
分析:幼儿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对各种物品的声音有了初步的探索,但是一直处在摆弄敲打中,停滞不前,需要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继续深入探索声音的兴趣。
调整:让幼儿尝试自制声音玩具。提供大口径的瓶子,以及物品(大米、赤豆、棉花、纸、雪花片、积木)等。
跟进: 幼儿非常喜欢制作会发声的瓶子,能够探索出棉花和纸是没有声音的。
探索活动中,“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要求。幼儿通过探究操作材料和实验后,都有了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这时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与同伴、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困惑。
1.材料投放具有生活性,激发幼儿对声音的探索兴趣
由于小班幼儿的科学知识经验贫乏,因此小班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和材料应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在制作好玩的瓶子时,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瓶子罐子以及大米、绿豆、棉花、纸等生活中的材料。这样的探索活动所选择的主要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他们倍感亲切,会大胆去操作,并对生活中这些习以为常的物品能变化出那么有趣的现象而惊讶,进而激发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材料投放要有操作性强、便于幼儿动手的材料
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占优势的特点,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操作摆弄材料,更喜欢操作性强,便于动手操作的材料,如投放各种瓶子罐子时,尽量提供开口大一些的瓶子罐子,便于幼儿往里面塞材料。
3.材料投放要有递进性,满足幼儿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幼儿对声音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材料的投放上要注意材料的递进过程。从一开始的随意摆弄操作发声玩具开始,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后,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发声玩具;当幼儿能够制作出发声玩具后,再提高难度,进行发声玩具的配对、排序等益智游戏。最后提供低结构材料,各种纸、瓶子罐子盒子等,自由探索怎么样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来,从中感知声音的不同奥秘。
1.观察是有效指导的前提,更好的发挥教师引导者、支持者、教育者的作用
观察是在幼儿互动中运用看、听交流,思考等技巧,了解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及问题,开出不同的处方,很好的发挥引导者、支持者、教育者的作用,以满足幼儿的需求。这样可以准确地做出是否进行指导,以及以何种方式指导。才能及时促进幼儿更有价值的探索行为发生,才能真正引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2.教师通过适时的质疑,促使幼儿积极地探索、找寻结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去鼓励他们探索,给他们创造一个发现的机会,促使他们有所反应,从而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找寻结果,最终使他们的认知结构达到更高水平。如:会响的瓶子中,有的瓶子会发出声音,有的瓶子不会发出声音,引导幼儿思考探索瓶子中装了哪些东西是有声音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声音的。
3.教师通过鼓励幼儿猜想与验证,掌握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猜想与验证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多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与同伴互相质疑,并在操作活动中验证。如用同一个工具敲击不同的材质的物品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再例如纸能发出声音吗?怎么让纸发出声音呢?不同材质的纸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让孩子们在猜想中进行实验验证,获得的经验才是自己的。
总之,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小班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在重视提供适宜的材料的同时,还应注意以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关注材料的操作以及所发生的结果和变化,引导他们感受探索操作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观察、发现、探究、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索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