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彩画地域风格分析

2017-03-09 01:00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水彩水彩画江苏

庄 磊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江苏水彩画地域风格分析

庄 磊

(淮阴工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江苏水彩艺术启蒙早,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成为江苏优势画种之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江苏水彩地域特征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地域风格的形成与江苏地区的地域特性、艺术文脉、文化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艺术特征也隐含着与地域空间、时间的紧密关联。通过分析其内涵特征,以溯本求源的方式为江苏水彩在新时期的发展寻找新的启发。

水彩画; 地域性; 艺术生态

0 引言

当今,水彩画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画坛一个举足轻重的画种。在中国水彩的百年历程中,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江苏水彩艺术一直是中国水彩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苏水彩艺术从上世纪初开始,通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积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具体表现在:一是产生了有全国影响的核心人物李剑晨,被称为“中国水彩画之父”;二是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学术组织“江苏省水彩画学会”(现名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三是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众多,有关水彩研究的活动多;四是创作的作品整体艺术水平高。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地域特色鲜明,并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当时举办的一系列专业展览活动,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当时江苏水彩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一种代表性现象,水彩画也曾与水墨画、水印木刻一起被称为“江苏三水”,代表着江苏的美术优势。今天,我们以溯本求源的方式返观过去,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价值与经验,既是新时期文艺繁荣的要求,也是我们面对未来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1 江苏水彩艺术历程

江苏水彩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江苏水彩艺术发端早,影响力大。早在20世纪之初,南京“两江师范”就在江苏播撒下了水彩启蒙的种子。其后,在李剑晨的带领下,江苏率先成立了研究组织水彩画学会,创立了较为系统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对推动江苏乃至我国水彩画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其影响甚至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经过几代江苏水彩画家共同努力,“水彩画成了江苏的三大优势画种(山水画、水印木刻和水彩画)之一,江苏成了全国的‘水彩画大省’[1]”。1990年9月,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美协、江苏省水彩画学会联合主办的《江苏省水彩画展》在北京展出,产生了轰动的效应。在参观这次展览时,华君武等艺术家对江苏水彩的清新风格予以充分肯定,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江苏水彩发展路子是对的,要这样坚持下去;江苏水彩画经久不衰,实力很雄厚;作品气息清新,与观众贴近;江苏水彩画家们已蓄积了足够的力量来创造一个更新更美的水彩画格局。”这次展览的巨大成功,体现了美术界对江苏水彩画风格的充分肯定,也给江苏水彩画家们以极大的鼓舞。在随后的发展中,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研活动深入开展。江苏水彩秉承优秀传统,再接再厉,陆续获得全国美展水彩金奖2项,进一步稳固了水彩大省的地位。

2 江苏水彩地域风格形成基本条件

地缘优势是江苏水彩艺术地域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首先,江苏地处中国本土艺术积淀深厚的江南地区,对于传统艺术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继承便利。从历史上看,江南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安定和富庶的代名词。自古以来,与中原战乱频繁纷扰和塞上荒漠人烟稀少所不同的是,江南地区凭借长江天险为屏障,能长期得以稳定发展,实现了地区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的兴盛,从而为本区域人文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尽管江南这个区域的范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伸缩变化,但是江苏始终是处于中心位置,其中金陵和姑苏一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物质的丰富、社会的稳定催生了文化艺术的发达,再加上中原战乱引起的人才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在文化艺术领域得以不断加强南北交融,特别是江苏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美术一个重要的产出阵地。从古至今,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著名画家数不胜数,有力地证明了江南地区是一块充满营养的艺术土壤。从元四家到明四家到扬州八怪到常州画派到新金陵画派,也充分说明了艺术精神在这里有序的传承,这种有序的传承也构建了江苏地域极具生命力的艺术生态环境。水彩画虽然是西洋画种,但是其材料工具与中国画有着天然的相近之处,所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水彩这一外来画种一经传入,迅速在江苏大地上发展壮大,在发展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前辈艺术家的启蒙推广,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在这片土地一直延续下来的美术基因和艺术底蕴,为新生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由此,中西艺术的交流,借由水彩这种艺术形式,盛开出璀璨绚烂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其次,江苏处于“长三角”地区,与上海毗邻。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开放港口城市之一,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艺术最早登陆的地方,也是中西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江苏与上海之间交通连接十分便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交流的便利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接收最新最快的讯息,便于获取较为先进的发展理念。同时,江苏地区曾是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方,也说明江苏对新生事物敢于勇于尝试,这种传统也有利于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

文化生态是促进江苏水彩地域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多种因素促进江苏地区逐渐形成良好的文艺氛围。自古以来,江苏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崇文尚艺逐渐成为社会风尚,并发展成为传统。这一传统的形成,一方面是民间由于审美水平提高而带来的自发演变的结果;另一方面,书画因其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不仅在古代受到历代统治阶级高层所重视而得到发展,而且在历朝历代的地方政府也把书画作为社会繁荣的体现而大加护持,江苏尤为如此。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江苏省为保持江苏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从政策方面对书画艺术给以大力的支持。在江苏省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发展水彩(粉)画等美术优势门类列为重点任务,为江苏水彩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江苏水彩艺术的新发展。其次,江苏在全国范围率先成立水彩画研究会,积极开展水彩艺术的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成立三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举办了百余次水彩画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水彩艺术的交流和提高。再者,江苏也是教育大省,就美术教育领域来讲,从两江师范开始,美术教育在江苏大地蓬勃发展,遍布长江南北。美术教育在江苏的迅速发展,扩充了创作研究队伍,为水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其中,在1968年以及其后的几年,国家就大学生毕业生分配问题出台文件,规定毕业生要“彻底改变知识分子脱离劳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状况,彻底打破大专院校毕业生一出校门只能分配当干部,不能当工人、农民的旧制度。[2]”江苏也打破毕业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惯例,其中南京艺术学院就是把苏南和苏北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了互换。这一次的毕业生分配制度调整,是南北美术人才的大交流,一方面激发了全省各地的创作高潮,更深层面在艺术风貌上也深化了南北的交融和互补,对于江苏水彩整体风格的形成起到进一步熔炼和促成作用。

3 江苏水彩地域风格的内涵特征

江苏水彩的地域风格特征首先显示出与地域空间的密切关联。江苏的水彩艺术清晰地折射出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施予的深刻影响,无论是题材、技法还是表现形式都反映出明显的地域特点。从题材上看,江苏水彩艺术立足于取材本土。一方面在地理上江苏南北狭长,跨度较大,南北文化兼具,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典型的特点。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出江苏水彩画家的创作热情,所以,江苏水彩不仅表现烟雨空蒙的江南水乡,还有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大湖以及广袤的苏北平原。另一方面,悠久的江南文化、楚汉文化、运河文化和江海文化也造就了江苏丰富的地方人文景观,激发着水彩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提供取之不歇的创作素材。从技法上看,江苏水彩在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吸纳了一些传统水墨的技法。既是因为水彩与水墨在材料上的接近而拉近了二者的距离,同时也是江苏水彩发展的必然,反映了水彩这一外来画种在江苏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成为中国水彩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形式上看,江苏水彩偏重写意显然是受到了江苏水墨写意传统的影响。江苏水墨画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传统,自古以来就崇尚写意。江苏历史上名家辈出,他们的作品和艺术主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江苏人。水彩艺术在江苏的发展,正是借由江苏画家之手,将深藏在画家内心的写意精神自然流露,利用水彩这种材料表现出来,因而它将水墨写意传统自然而然的融入水彩艺术之中。

江苏水彩的地域风格特征还隐含着与地域时间的关联。从江苏水彩艺术发展的时间线来看,其风格发展经历了保留、联系、融合和成熟等过程。在此过程中,与地方美学传统的相互融合是一条重要的主线。也就是说江苏水彩艺术长期以来始终追求对地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继承与创新,这也是符合了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当然这个过程是长期的,也是复杂的,江苏水彩的内涵深化方面长期经历了向上追溯向下发展时间维度上的双向探索。在此过程中多种因素在共同起作用推动水彩艺术的内涵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时间起到了的重要作用。海德格尔认为:“时间首先并不是客观的—物理性的流逝著,而是被嵌入此有的时间性(Zeitlichkeit)之中,它与关照是密不可分的。[3-5]”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时间是江苏水彩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这是不可忽视的。在风格形成过程中过滤、沉淀、凝聚和提升正是体现了时间的统合作用,也是江苏水彩艺术风格一个重要特征。并且,这个历程从过去来看,始终保持着延续性,面向未来,这个历程也将延续下去,水彩艺术与江苏地方传统文人画传统之间的交织还将继续存在,这将是江苏水彩艺术长期面临的,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4 结语

江苏水彩艺术地域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与地域空间、时间的紧密关联,这种关联是促进地方水彩艺术风格形成的核心要素。而坚持这种关联性也是江苏水彩艺术在向前发展中保持地域特色的基本原则。

[1] 常厚星.光辉的历程:江苏水彩画发展综述[N].新华日报,2007-11-19(02).

[2] 马丁·海德格尔.维基百科[EB/OL].[2016-07-28]https://zh.wikipedia.org/wiki/马丁·海德格尔,2016-07-28.

[3] 黄铁山.中国水彩画回顾、现况和展望[J].美术,2006(11):17.

[4] 袁振藻.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5] 蒋跃.建构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学术高度[J].美术研究,2011(2):85-88.

(责任编辑:蒋 华)

The Regional Style of Water Color Painting of Jiangsu

ZHUANG Lei

(Faculty of Artistic Design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The initiation of watercolor art came early in Jiangsu. It had become one of the dominant genres of painting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80s and 90s after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artists,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within the country. Jiangsu watercolor paintings have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with distinctiv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formation of which is profoundly related to the general features, artistic heritage and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province and in the meantime has a close link to the provincial factors in terms of space and time. The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 of watercolor painting of Jiangsu seeks, through a tracing of its origins, to find new inspirations for this peculiar art in a new phase of its development.

water colour; regionalism; artistic ecology

2016-10-0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5SJB701)

庄磊(1972-),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地域传统造型艺术与水彩画创作研究。

J215

A

1009-7961(2017)02-0044-03

猜你喜欢
水彩水彩画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江苏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与水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