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琴
(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赤壁 437300)
多巴胺、速尿、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吴 琴
(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赤壁 437300)
目的 研究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速尿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速尿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射血量,改善心衰症状。
多巴胺;速尿;多巴酚丁胺;顽固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结构损害或功能不全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心室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足,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综合征。有部分患者经过系统的常规内科治疗,消除了诱因及并发症后,心力衰竭症状仍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出现症状恶化,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RHF)[1],此类患者总体预后差。如何对RHF进行高效治疗,已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观察了多巴胺、速尿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RHF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5~80岁;其中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脏病3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治疗(卧床休息、饮食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洋地黄等)后,症状未改善,符合顽固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根据1928年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级)分级[2]: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5~77岁;冠心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8~80岁;冠心病7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扩张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如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吸氧、洋地黄类、ACEI等治疗[3]。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将多巴胺20mg、多巴酚丁胺40mg、速尿40mg加入250mL葡萄糖中静滴,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增加至20滴/min维持,5d一疗程,病情控制后减量或停用。5d后经二维超声复查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评价患者心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①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慌、呼吸困难显著减轻;②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消失,尿量明显增多,水肿基本消退;③射血分数,心排出量明显增加。有效:①用药后心功能改善1级;②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缓解,尿量增多,水肿症状减轻,心慌、呼吸困难有所减轻;③射血分数,心排出量有所改善。无效:用药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恶化。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F、CO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EF、CO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EF、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4.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各种原发、继发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不断增加,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呼吸困难,无力,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缺氧,导致ACEI水平增高,肾血管收缩,滤过率下降。小剂量多巴胺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扩张肠系膜及肾血管,引起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多,排尿排钠增加,提高速尿的利尿作用。
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衍生物的一种,不同于多巴胺的作用机制,多巴酚丁胺并不通过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间接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脏[4],选择性的兴奋心脏β受体,以β1受体为主,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收缩能力,使心排血量增加,同时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心室充盈压,同时增加肾血流量。
速尿有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活性的作用,前列腺素E2升高,使肾血管扩张,降低肾血管阻力,肾皮质深部血流量随之增加,是呋塞米利尿作用的重要部分。与其他利尿药不同的是,袢类利尿药不仅能增加肾小管流量,同时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这可能与流经致密斑的氯减少,球-管平衡减弱有关。并且,呋塞米扩张肺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协同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右心室舒张末压降低,改善心力衰竭症状[5]。
对上述两组患者疗效的统计分析说明,通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速尿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后EF、CO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增加左室射血量,改善心衰症状,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周玉杰,胡宾.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02
[2]黄峻.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2012现状和进步[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1):1
[3]张英,夏豪,曾彬.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13(10) :1067
[4]李卫红.硝普钠联合几种药物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2,16(14):64
[5]郝建峰,李书瑞,张绍义,等.呋塞米静脉点滴治疗心力衰竭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454
R541.6
B
2095-4646(2017)01-0029-02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1.0029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