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不立,一法不舍”

2017-03-09 03:14李智朱育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2期
关键词:石涛

李智+朱育林

【摘 要】扬州市邗江区文管办藏有石涛荷衣观音像石刻碑一通,该石碑以石涛的荷衣观音像为母本镌刻,制作完成于1741年8月(乾隆六年八月)。本文根据画作的题跋对石涛荷衣观音像原画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进行了考辨,并对画作中的题跋进行了释读。

【关键词】石涛 荷衣观音像石碑 一法不立 一法不舍

扬州市邗江区文管办藏有石涛荷衣观音像石刻碑一通,碑青石质,高154厘米,宽86厘米,厚16厘米。碑身主体阴刻一体态丰腴、面容端庄慈祥的观音菩萨像,观音衣荷叶,衣饰线条流畅,头覆荷叶,手持净瓶,下为荷叶座。碑右上部题有:“一法不立,一法不舍,赵州石桥渡驴渡马,良哉!观世音又凭么去也?这一转语,合是净瓶,道得良久,云:噫哑噫哑。丙寅除夕夜清湘济再题。”落款处刻有“臣僧原济”“苦瓜和尚”两方篆文印章。石碑左下方刻有“乾隆六年南吕月與志堂敬镌”字样(见图1)。

根据专家鉴定,石碑上的荷衣观音像是以画家石涛的荷衣观音像为母本镌刻而成。石涛(1642-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在已知的石涛字画中,并未发现石涛观音像石刻碑的纸质母本流传至当世,也许纸质的石涛荷衣观音画像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这件石涛观音像石刻碑就成了研究这幅画作的唯一资料,也为石涛绘画艺术研究增加了一幅新画作。

一、石碑的来源和年代

该石碑原存于扬州霍桥镇五里茶庵,“文革”时被村民藏匿于田塘,不知所踪。20世纪90年代末,霍桥镇村民种田取土时,意外将其挖出。出于对观音的敬畏之情,当地村民将此石碑奉为至宝,争相供奉。一时间香火缭绕,闻讯而来的乡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此事导致当地正常生活秩序受扰,最终几乎演变成封建迷信活动。后经过邗江县人民政府协调,荷衣观音像石碑作为文物由县文管办收藏。该石碑现供奉于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的扬州高旻寺内。

关于石碑的制作年代,我们从石碑左下方“乾隆六年南吕月與志堂敬镌”字样可知,石碑的镌刻完成时间应为乾隆六年(1741年)。“南吕月”是农历八月的别称,因此,石碑具体完成时间是为乾隆六年八月(1741年8月),此时距离石涛去世仅有33年。

二、荷衣观音像原画的时间和背景

根据石碑文字“丙寅除夕夜清湘济再题”可知,荷衣观音像原画完成时间为丙寅年。石涛生于1642年,卒1708年前后。在其生卒年月之间,只有1686年符合丙寅年的条件。再翻阅万年历可知,“丙寅年除夕夜”,是丙寅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夜(这一年腊月没有三十日),也就是公历1687年2月11日夜。

丙寅年是石涛在南京的第六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六年前,康熙十九年(1680年)夏,石涛应南京勤上人之邀抵居南京,住长干寺一枝阁,“自庚申闰八月独得一枝于长干,六载远近不复他出”[1]。1684年,康熙南巡,即将入驻南京,石涛“奉旨图江南之胜”,其画作得到了宣州司马郑瑚山的赏识。次年,康熙帝南巡驻跸南京,并巡幸长干寺,石涛与寺中僧众一起接驾。石涛不是长干寺的主要僧人,但是康熙见了一面就有印象,原因是皇帝见过他的画,还知道他是旅安和尚的门人,石涛受宠若惊。迎驾后的石涛,更加希望通过画作求得发展,从此“欲向皇家问赏心,好从宝绘论知遇”[2]。

1686年,石涛在满清皇室贵族博尔都的劝说下,萌动着更大的入世愿望,“有意北上京师”[3],谋求发展。丙寅年除夕夜,石涛独守在南京长干寺一枝阁,身在佛门,却心向尘世,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新年,还有新年过后就将北上京师,寻求康熙皇帝的垂青。心中充满着希望,突然灵感袭来,感怀万千,这幅作品即是他的感悟之作。

三、石涛荷衣观音像及题跋赏析

石涛以山水画见长,偶有花鸟之作,但涉及到人物题材的却不多。笔者所见石涛所画的一幅观音像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石涛纸本《观音图》(见图2),创作于1674年[4],这幅图的观音形象为我们常见的样子。

而碑刻上的这幅画将观音与荷叶联结在一起,实属罕见。佛教认为,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高洁、清新,故此莲花是佛教题材和佛教经典的艺术中经常见到和提到的象征物。我们常见的观音造型多以“端坐莲花台,手执莲花”的模样示人。但这幅石碑中的观音并未端坐在莲花台上,而是头戴荷叶,身着荷叶衣,端坐于一片硕大的荷叶上,这与我们熟知的观音形象非常不同。这幅“头覆荷叶,端坐荷叶座”的观音画作,反映了石涛在绘画创作上不因循守旧、出奇制胜的创新精神,为后人研究石涛的画风留下了宝贵资料。

石碑右上角题有43个字题跋,禅意甚浓,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尝试解读这段话。

(一)对“一法不立,一法不舍”的理解

明末清初,随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画坛日渐呈现出一派阴柔、萎靡的风气。居画坛正统的“四王”,倡导以古人为师,造成当时的画家大多竞相仿古、摹古,绘画作品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石涛明确反对这种毫无创新的“师古人”的做法,他在这幅荷衣观音图中首次提出了“一法不立,一法不舍”的观点。

“一法不立,一法不舍”是说要在临摹、学习古人之笔墨法的同时,探索、领会古人美学思想、创作心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取舍”,从而实现突破古法古迹,逐步“立”自己的笔墨新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照搬古人之笔墨法。这是石涛对自己画论的初步总结。这一论断的提出是他几十年来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结晶,这在当时“四王”主导画坛、拟古成風的清代初期,是难能可贵的。

五年后(1692年2月),石涛客且憨斋,为主人慎庵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跋中再次写到“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5]。这句话正是对五年前“一法不立,一法不舍”书画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同年,石涛在京师为伯昌作画,题画诗跋中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6]石涛融古法为我法,不囿于程式,取南宗北宗之技,兼收并蓄,感悟出需要“立”自成一派之“我法”,“舍”因循守旧之“他法”,进入“用无不神,法无不贯,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的自由境界。这是他经过扎实的艺术实践后,艺术理论出现的一次质的飞跃。而这次理论飞跃的首次提出,当在这块荷衣观音像石碑上。

(二)对“赵州石桥渡驴渡马,良哉!观世音又凭么去也?这一转语,合是净瓶,道得良久,云:噫哑噫哑”的释读

“赵州石桥渡驴渡马”是一个典故。传闻河北观音院有座非常有名的赵州石桥,有位和尚他想要去拜访在观音寺的禅师,顺便瞧瞧这座有名的石桥。但他没看到石桥,就问禅师:“我听说这里有座赵州石桥,但我却只看到一座独木桥而已,石桥在哪里呢?”禅师:“你只看到独木桥,却看不到赵州的石桥。”和尚:“赵州的石桥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啊?”禅师:“渡驴渡马,渡一切迷惘的人生。”这个典故里,观音寺的禅师告诉和尚,有形的桥只能渡驴渡马,而佛祖是无形的桥,正在渡一切迷惘的众生,你所看到的只是有形的桥,怎么没有看到佛门这个无形的桥呢?

石涛在参悟这个典故时,产生了顿悟,于是将所悟写了下来:赵州石桥能够渡驴渡马,已经很好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发愿普度众生,但是她又凭借着什么去普度众生呢?这个转语(“转语”为佛教语。禅宗谓拨转心机,使之恍然大悟的机锋话语),猛然间参悟到:原来观音菩萨凭借的是手中的净瓶,净瓶中盛放着甘露圣水,可以济度众生,灭除众生贪、嗔、痴,令众生得戒、定、慧,又以此清凉圣水,灭除三界业火,大慈大悲也。石涛把这句话吟了好久,感觉到参悟到了其中的真谛,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噫哑噫哑。”

参考文献

[1]汪世清编著.石涛诗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201-202.

[2]上海博物馆.朱耷花果道济山水合册[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6.

[3]张长虹.石涛“一枝”问题新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1):102-107.

[4]紫都,张叶露编著.石涛平生与作品鉴赏[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42.

[5]陆秀竞编著.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历代名画解析)[M].西泠印社.1999(6):82.

[6]江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试解石涛有关艺术创作理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42.

猜你喜欢
石涛
自有我在
销闲清课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石涛的艺术与社会影响
行乞记
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出生皇族的苦画僧石涛
《苍松秋色》
“领导者”与“领袖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