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的学问

2017-03-09 16:17陈林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青海高原雾凇导入

老师们上课,总绕不开“导入”。有的老师干练的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习《雾凇》,请大家读课题。”有的,亲和的轻松谈起:“现在已经是深秋了,不久冬天即将来临,听说吉林有四大奇观,今天我们去看看《雾凇》。”有的老师想调动课堂氣氛,用游戏、谜语导入新课,借班上公开课的老师,希望和孩子们建立亲切感,课前常常增加和孩子们互相介绍的环节,聊学校说班级,再导入教学……林林总总,缤纷多样,各具特色。

“导入”看多了,我常想什么样的导入更高明呢?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思考,意义产生的生物学基础是关联、情绪和背景。关联是脑的一种在已有神经位点之间进行联结的功能。在三个要素中,一般与获得意义最有联系的是关联。因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是获得意义的重要支点,也就是说,“导入”部分,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结,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的“意义感”。

有两位老师的导入让我印象很深刻。一位老师教学《麋鹿》,课前采用“看图聊天”导入,她给孩子分别看了以前学过的《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变色龙》图片,学生交流深刻的印象,回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这样以图建立“说明文”这一类学习的联系,深入课文学习,再建立这一篇说明文表达特别之处的记忆。脑所进行的联结和联系的数量越大,信息就越牢固地在神经上“编入”。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老师导入时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推敲两篇同样写树文章的异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两者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在写法上,全文以树喻人,文中有衬托、对比描写。《青海高原一株柳》里,作者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的柳树,同样用了衬托、对比手法,凸显高原柳的坚忍不拔。教师从写作方法入手教语文,关注表达指向写作。两课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揣摩辨识中和融共生。在寻找联系中,学生的思想又提高了一步,通过分析、比较、提炼,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课堂的每一分钟是建构意义与关系的实践,小小的“导入”,有重建“教”与“学”的意义。教师提示学生回到“最近发展区”,找到相关的原有知识,再启发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或原有知识,突破思维障碍,形成新知。知识的学习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明确认知过程的要求,对于一节课的学习相当重要,因而,“导入”的学问也就在其中。

(陈林静,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百家湖小学教科室主任)

猜你喜欢
青海高原雾凇导入
雾凇岛的“繁花”
雾凇奇观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雾凇岛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文本的读中悟写——以《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为例
美哉,兴凯湖雾凇